TCP协议-报文段数据中的自定义包头

  • 问题背景

    • TCP协议的包头中有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本质是为了标识某机器上的一个进程。
    • 问题
      • 一个进程可能需要有多条协议的数据通信,需要有别的标识字段来分辨不同协议的数据
      • 服务器可能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端的请求,响应不同的数据
      • TCP协议包中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未知
        • 目前了解到的主要有两种方法
          1. 结束符
          2. 定长数据
          3. 自定义包头中含有一个字段,在发送该包前记录报文段的长度
  • 解决方案

    • 较常用:TCP报文段预留一片区域,作为自定义的数据头,即方案3
      • 这是工业界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
      • 自定义数据头中填充协议号、版本号、用户ID等信息(开发人员自行选择)
      • 通常有一个字段用以标识传输的协议数据的字节数(即长度)
      • 实际传输的协议的二进制数据是TCP报文段减去自定义数据头的剩余数据
    • 使用Base64编码再进行传输, \0作为结束符
      • 缺点:消耗带宽,因为base64编码之后占用的大小平均多了30%左右
  • 延申

    • UDP协议也可以使用该方案,可以在自定义的包头中加入字段作为检验和
  • 参考资料

posted @ 2019-10-27 00:28  HelloWooo  阅读(218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