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理解什么是 Monad
引言
对于很多想要了解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或者是 Haskell 的 OIer 而言,Monad 是一个非常不友好的概念,但当你理解了它之后你就会不理解为什么你之前不理解它(
一个单子(Monad)说白了不过就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而已,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上面这句话其实并不是 Monad 的严格定义,因为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的东西不一定是 Monad,比如 Applicative 也符合上述定义。这句话的出处是一篇著名的恶搞文章,所以也不要太认真地对待这句话。)
由于 Monad 这一概念本身对新手并不友好,大众 Monad 的误解有一箩筐,包括但不限于:
- Monads are impure.
- Monads are about effects.
- Monads are about state.
- Monads are about imperative sequencing.
- Monads are about IO.
- Monads are dependent on laziness.
- Monads are a “back-door” in the language to perform side-effects.
- Monads are an embedded imperative language inside Haskell.
- Monads require knowing abstract mathematics.
- Monads are unique to Haskell.
虽然在实际的开发中,Monad 的应用确实很复杂,但如果只是要理解 Monad 的概念的话其实很简单。(?)
解释
Functor
要理解 Monad 是什么,首先要理解 Functor 是什么。
Functor 可以理解为一个装着函数或值的盒子。 准确地说,这种盒子是“类型构造子”,符合一定规则的类型构造子才能被称为函子(Functor):
- 对任何对象 \(X \in \mathcal{C}\) ,恒有 \(F(id_X) = id_{F(X)}\) 。
- 对任何态射 \(f:X \rightarrow Y\), \(g:Y \rightarrow Z\) ,恒有 \(F(g \circ f) = F(g) \circ F(f)\) 。换言之,函子会保持单位态射与态射的复合。
用 Maybe 类型来举例就是:
data Maybe a = Just a | Nothing
这种数据类型无论在哪里都很常用,在 C++ 等语言里我们也经常处理除了 int,double 之外的各种复杂数据类型。但 Functor 并不是一个盒子那么简单,它还有一个重要定义是 fmap
:
class Functor f where
fmap :: (a -> b) -> f a -> f b
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函数,输入一个 输入一个值输出一个值的函数 f(x) 和一个 Functor x,返回一个 Functor f(x),简单来说就是对盒子里的值进行操作。
举个栗子:
Prelude> fmap (*3) Just 2
Just 6
总而言之,Functor 就是一个装着值的盒子,并且可以用 fmap
函数来用一个普通函数生成另一个 Functor。
Applicative
Applicative 是一种特殊的 Functor,它除了 fmap
外还实现了另一个函数 <*>
class (Functor f) => Applicative f where
pure :: a -> f a
(<*>) :: f (a -> b) -> f a -> f b
(了解面对对象的同学可以理解为 Applicative 继承了 Functor)
<*>
函数(熟悉 C++ 的同学可以理解为一个运算符)用来给给一个装在盒子里的值施加一个装在盒子里的函数,举个栗子:
Prelude> Just (*3) <*> Just 2
Just 6
准确的说,<*>
函数接受一个f (a -> b)
,返回一个f a -> f b
。即输入一个含有函数的 Applicative 和一个含有值的 Applicative,输出一个含有结果的 Applicative。
《Haskell 趣学指南》中有一个典型的示例:
myAction :: IO String
myAction = (++) `fmap` getLine <*> getLine
这段代码输入两行字符串并拼接,返回对应的 IO Action
,它具体做了什么?首先,geiLine
的返回值是一个 IO Action
,它也属于一种 Applicative,所以也实现了<*>
函数。Applicative 作为 Functor 的子集当然也实现了 fmap
,换句话说 (++)
fmap getLine
实际上是一个IO ([Char] -> [Char])
,即一个含有函数的 Applicative,所以还要使用<*>
函数将其应用到另一个IO Action
即getLine
,最后的结果也是一个 Applicative(IO Action
)。
下面这个例子可能更好理解:
Prelude> (+) `fmap` Just 2 <*> Just 8
Just 10
前面的 fmap (+) Just 2
的值实际上等于Just (+2)
,所以整个表达式就等于Just (+2) <*> Just 8
,即Just 10
。
Applicative的定义:一个实现了<*>
函数的 Functor
总而言之,Applicative 就是一个装着值的盒子,并且可以用 fmap
函数来用一个普通函数生成另一个 Applicative,并且还可以用<*>
函数来用一个装在盒子(Functor)里的函数生成另一个 Applicative。
Monad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所有前置知识,可以了解 Monad 了。(大雾)
Monad 是一种特殊的 Applicative,它除了 <*>
外还实现了另一个函数 >>=
class (Applicative m) => Monad m where
(>>=) :: m a -> (a -> m b) -> m b
return :: a -> m a
>>=
函数用把一个装在盒子里的值直接扔进一个“处理数据并自动打包盒子的函数”,举个栗子:
threeTimes x = Just (x * 3)
Prelude> threeTimes 2
Just 6
但是盒子里的值是无法被直接取出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这个函数处理装在盒子里的值,所以此时要用到 Monad:
Prelude> Just 2 >>= threeTimes
Just 6
总而言之,Monad 就是一个装着值的盒子,并且可以用 fmap
函数来用一个普通函数生成另一个 Monad,并且还可以用<*>
函数来用一个装在盒子(Functor)里的函数生成另一个 Monad,并且还可以用>>=
函数来用一个“处理数据并自动打包盒子的函数”生成另一个 Monad。
这只是一个通俗的解释,更形式化的,一个 Monad 必须符合以下三条规则才能被称为 Monad:
(return x) >>= f == f x -- left unit law
m >>= return == m -- right unit law
(m >>= f) >>= g == m >>= (\x -> f x >>= g) -- associativity law
Haskell 中的 return
是指把一个值打包进 Monad 里,和其他语言中的 return
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要实现自己的 Monad,则必须符合上述三条规则。
在数学中,符合上述三条定律的东西被称为幺半群。敏锐的读者可以立即察觉到,Monad 就是一个幺半群。
Left Unit Law
这条规则指的是,将一个值打包进 Monad 然后再>>=
到一个函数,等同于直接将值应用于这个函数。
Prelude> (return 3) >>= (\x -> Just (x * 2))
Just 6
Prelude> (\x -> Just (x * 2)) 3
Just 6
考虑到>>=
的定义,这是比较显然的。
Right Unit Law
这条规则指的是,将一个 Monad >>=
到return
函数,得到的是原来的 Monad。用形式化的语言来说就是“Monad 是一个自相似的几何结构”。
Prelude> Just 3 >>= return
Just 3
我们可以参照 >>=
的实现来理解:
instance Monad Maybe where
return x = Just x
(>>=) Nothing f = Nothing
(>>=) (Just x) f = f x
注意第四行代码,这里的Just
中的值被拆出来放进函数f
里,而这里的f
就是return
,所以又产生了原先的 Monad。
Associativity Law
>>=
函数符和结合律。
Prelude> f x = Just (x + 3)
Prelude> g x = Just (x * 2)
Prelude> (Just 1 >>= f) >>= g
Just 8
Prelude> Just 1 >>= (\x -> f x >>= g)
Just 8
这里的结合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我们考虑形如a -> v
普通函数之间的运算.
(.) :: (b -> c) -> (a -> b) -> (a -> c)
f . g = (\x -> f (g x))
则有
(f . g). h == f . (g . h)
那么对于形如Monad m => a -> m b
的函数,有
(<=<) :: (Monad m) => (b -> m c) -> (a -> m b) -> (a -> m c)
f <=< g = (\x -> g x >>= f)
易得
(f <=< g) <=< h == f <=< (g <=< h)
示例如下:
Prelude> f x = Just (x + 3)
Prelude> g x = Just (x * 2)
Prelude> h x = Just (x + 5)
Prelude> ((f <=< g) <=< h) 7
Just 27
Prelude> (f <=< (g <=< h)) 7
Just 27
如果读者了解幺半群的概念,就会意识到这里return
就是<=<
运算的幺元(有时也称为单位元):
Prelude> (f <=< return) 7
Just 10
Prelude> (return <=< f) 7
Just 10
Monad 辟谣
谣言 1:Monad 不纯
回答:你才不纯!你全家都不纯!
\(\lambda\) 演算与图灵机等价,Haskell 显然也与 C++ 等价,纯函数本身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谣言 2:Monad 能实现状态
回答:\(\lambda\) 演算中状态可以用映射的方式模拟,Monad 只是一个更方便的语法用来处理状态。
谣言 3:Monad 是 Haskell 中的嵌入式命令式语言
回答:Haskell 是纯粹的函数式编程语言,do
语句只是长得像命令式而已。下面的例子会解释 do
其实只是 >>=
的语法糖。
谣言 4:了解 Monad 必须理解范畴论
回答:不不不,在不了解范畴论的情况下并不是不能写出包含 Monad 的程序,只是要更进一步的话需要一些范畴论的知识。
谣言 5:Monad 是 Haskell 独有的
回答:Monad 一开始是范畴论的概念,后来被函数式编程(FP)借用。任何编程语言都可以实现 Monad,包括 C++ 也可以,这只是必要性的问题。
谣言 5:Monad 用来进行 IO 操作
回答:Monad 的特性确实使它很适合用来管理 IO,但 Monad 本身在定义上和 IO 半毛钱关系没有!
谣言 6:Monad 用来进行有副作用的操作
回答:同上!!!
谣言 7:JavaScript 中的 Promise
是 Monad
回答:这个谣言流传的非常广泛,在网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Promise 是一种 Monad”的观点。Promise
确实看起来像一个 Monad,也有类似 Monad 的操作,但它并不符合上述三条定律,即不符合 Monad 的定义。如果你在 Haskell 中弄出类似的东西并将其作为 Monad 使用,肯定会在 do
语句等地方出大问题!
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 Promise 是否符合上述三条定律:
Promise.resolve(x).then(f) === f(x)
m.then(x => Promise.resolve(x)) === m
m.then(f).then(g) === m.then(x => f(x).then(g))
仿佛是符合的,但如果x
是一个 Promise,Promise.resolve(x)
就会把a
给resolve
掉,也就不是一个 Promise 了,即不符合第一条Left Unit Law。
Monad 的具体应用
Maybe 类型
Haskell 中的 Maybe 类型在概念上与 Haskell 的 Option<T>
类似,由一个值或者是Nothing
组成,用来表示返回无意义值。
举个例子,用 Maybe 类型来写除法:
safeDiv :: Int -> Int -> Maybe Int
safeDiv _ 0 = Nothing
safeDiv a b = Just (a / b)
假设我们要计算 a / b / c / d / e
,在知道 Haskell 的模式匹配用法后,我们可以写出这样的代码:
calc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Maybe Int
calc a b c d e = case safeDiv a b of
Just x -> case safeDiv x c of
Just y -> safeDiv y d
Just z -> safeDiv z e
Nothing -> Nothing
Nothing -> Nothing
Nothing -> Nothing
令人头大,但利用 Monad 的 >>=
运算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模式匹配拆包再打包的过程”,具体代码如下:
calc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Maybe Int
calc a b c d e =
safeDiv a b >>= (\x ->
safeDiv x c >>= (\y ->
safeDiv y d >>= (\z ->
safeDiv z e)))
简单明了多了,但是嵌套的闭包第一眼看上去并不直观。所以 Haskell 还提供了 do
语句作为 >>=
的语法糖:
calc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Maybe Int
calc a b c d e = do
x <- safeDiv a b
y <- safeDiv x c
z <- safeDiv z d
safeDiv z e
这就是常见的 do
语句的实际含义。注意,这并不是命令式编程,只是看起来像,它的本质是嵌套的闭包。
Maybe 的 Monad 实际上是这样实现的:
instance Monad Maybe where
return x = Just x
(>>=) Nothing f = Nothing
(>>=) (Just x) f = f x
第三行语句帮助我们略去了不断检查是否为Nothing
的过程。
IO Monad
可能您还是不明白 Monad 到底有什么用,这里就再举一个例子: IO
main = do
putStrLn "What is your name?"
name <- getLine
putStrLn ("Hello, " ++ name ++ "!")
它等价于下面的代码:
main = putStrLn "What is your name?" >>= (\_ ->
getLine >>= (\name ->
putStrLn ("Hello, " ++ name ++ "!")))
(do
语句实质上是 >>=
的语法糖)
这样写的原因是 Haskell 中对于语句的执行顺序并没有严格规定(惰性求值),但 IO 操作必须以顺序的方式执行。使用 Monad 嵌套后,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就肯定会按照严格的顺序执行。(被调用前会先被求值。)
自函子范畴上的幺半群
这里解释一句老话“一个单子(Monad)说白了不过就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而已,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笔者并不了解范畴论,内容可能有错漏。)
范畴
要真正理解 Monad 实际上只能从范畴论的角度入手。
首先,范畴论中将所有事物都看作“对象”,1 是对象,lambda x: x * 2
是对象,String::from("hello")
是对象,姚明是对象,汽车的行驶是对象,加法是对象,考试作弊的方法是对象,范畴也是对象(这个很重要),你正在读的这句话也是对象。
对象时间的关系被称为“态射”,最常见的态射就是函数或者说映射(如集合论中),态射也是一种对象。
一个范畴 \(\mathcal{C}\) 由两个类给定:一个对象的类和一个态射的类。用人话来说就是一些对象和对象之间的态射。
态射之间有组合操作,组合操作的幺元是单位态射 \(id\),它不改变对象,与任何态射组合都得到原态射本身。
函子
前面说过范畴也是对象,所以说范畴之间也存在态射。函子就是范畴之间的态射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设 \(\mathcal{C}\) 和 \(\mathcal{D}\) 为范畴。从 \(\mathcal{C}\) 到 \(\mathcal{D}\) 的函子为一映射 \(F\) :
- 将每个对象 \(X \in \mathcal{C}\) 映射至一对象 \(F(X) \in \mathcal{D}\) 上,
- 将每个态射 $f:X \rightarrow Y \in \mathcal{C} $ 映射至一态射上,使之满足下列条件:
- 对任何对象 \(X \in \mathcal{C}\) ,恒有 \(F(id_X) = id_{F(X)}\) 。
- 对任何态射 \(f:X \rightarrow Y\), \(g:Y \rightarrow Z\) ,恒有 \(F(g \circ f) = F(g) \circ F(f)\) 。换言之,函子会保持单位态射与态射的复合。
由一范畴映射至其自身的函子称之为“自函子”。
上面的两个条件在 Haskell 中的表述其实并不复杂:
fmap id = id
fmap (f . g) = fmap f . fmap g
用 Maybe 类型来举例就是:
data Maybe a = Just a | Nothing
instance Functor Maybe where
fmap :: (a -> b) -> Maybe a -> Maybe b
fmap f Nothing = Nothing
fmap f (Just a) = Just (f a)
容易看出 Maybe 是符合上述条件的,所以 Maybe 作为一个类型构造子是一个函子。
显而易见的,整个 Haskell 中只有一个范畴,即数据类型。所以在 Haskell 中,所有的函子都是自函子。
Cat 范畴
Cat 范畴简单来说就是范畴的范畴,它的态射就是函子。Cat 范畴中也有单位态射,也称为单位函子 \(Id\),它是一个特殊的自函子。同理,单位函子不改变范畴,与任何函子组合都得到原函子本身。
幺半群
幺半群(Monoid)简单来说就是有幺元的半群。
半群是指一个非空集合 \(S\),\(S\) 上定义了一个闭合二元运算运算 \(\circ\) (闭合是指 \(\circ: S \times S \rightarrow S\)),满足结合律:
对于任意 \(a, b, c \in S\),\((a \circ b) \circ c = a \circ (b \circ c)\)
则 \(\langle S, \circ \rangle\) 是一个半群。
幺半群是指对于一个半群 \(\langle S, \circ \rangle\),存在 \(e \in S\)(幺元),使得其满足单位元定律:
对于任意 \(a \in S\),\(a \circ e = e \circ a = a\)
则 \(\langle S, \circ, e \rangle\) 是一个幺半群。
例如 \(\langle N, +, 0 \rangle\) 就是一个幺半群。
在 Haskell 中幺半群是这么定义的:
class Monoid m where
mempty :: m
mappend :: m -> m -> m
mconcat :: [m] -> m
mconcat = foldr mappend mempty
其中 mempty
就是半群中的幺元,mappend
就是半群中的二元运算。
\(\langle N, +, 0 \rangle\) 可以表示为
instance Monoid Int where
mempty = 0
mappend = (+)
同样的,\(\langle N, \times, 1 \rangle\) (也是一个幺半群)可以表示为
instance Monoid Int where
mempty = 1
mappend = (*)
自然变换
简单来说,自然变换就是将从 \(\mathcal{C}\) 到 \(\mathcal{D}\) 的函子 \(F\) 映射为另一个从 \(\mathcal{C}\) 到 \(\mathcal{D}\) 的 \(G\),同时保持范畴的内在结构(态射间的复合)不变(即所谓“一致性”)。当函子被视为对象时,自然变换可以是函子间的态射。
Monad
Monad 说白了不过就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而已。
考虑一个 Cat 范畴,它只有一个对象:范畴 \(\mathcal{C}\) ,那么它的态射就是就是范畴 \(\mathcal{C}\) 的自函子,这些自函子与他们之间的自然变换构成一个自函子范畴。
Haskell 中只有数据类型一个范畴,所以 Haskell 中的所有函子都是自函子,与他们之间自然变换一起构成一个自函子范畴,Monad 构成的集合是 Haskell 的自函子的一个子集。而前面说过这个子集本身符合幺半群的定义,所以 Monad 本质上就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里的对象)。
这就解释了那句老话“一个单子(Monad)说白了不过就是自函子范畴上的一个幺半群而已,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