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复杂度,稳定性

分析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http://www.cnblogs.com/chenying99/p/3801293.html

 

常用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复杂度速查表

搜索

算法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平均最差最差
深度优先搜索 (DFS) Graph of |V| vertices and |E| edges - O(|E| + |V|) O(|V|)
广度优先搜索 (BFS) Graph of |V| vertices and |E| edges - O(|E| + |V|) O(|V|)
二分查找 Sorted array of n elements O(log(n)) O(log(n)) O(1)
穷举查找 Array O(n) O(n) O(1)
最短路径-Dijkstra,用小根堆作为优先队列 Graph with |V| vertices and |E| edges O((|V| + |E|) log |V|) O((|V| + |E|) log |V|) O(|V|)
最短路径-Dijkstra,用无序数组作为优先队列 Graph with |V| vertices and |E| edges O(|V|^2) O(|V|^2) O(|V|)
最短路径-Bellman-Ford Graph with |V| vertices and |E| edges O(|V||E|) O(|V||E|) O(|V|)

 

排序

 

算法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的辅助空间复杂度
  最佳平均最差最差
快速排序 数组 O(n log(n)) O(n log(n)) O(n^2) O(n)
归并排序 数组 O(n log(n)) O(n log(n)) O(n log(n)) O(n)
堆排序 数组 O(n log(n)) O(n log(n)) O(n log(n)) O(1)
冒泡排序 数组 O(n) O(n^2) O(n^2) O(1)
插入排序 数组 O(n) O(n^2) O(n^2) O(1)
选择排序 数组 O(n^2) O(n^2) O(n^2) O(1)
桶排序 数组 O(n+k) O(n+k) O(n^2) O(nk)
基数排序 数组 O(nk) O(nk) O(nk) O(n+k)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
 平均最差最差
 索引查找插入删除索引查找插入删除 
基本数组 O(1) O(n) - - O(1) O(n) - - O(n)
动态数组 O(1) O(n) O(n) O(n) O(1) O(n) O(n) O(n) O(n)
单链表 O(n) O(n) O(1) O(1) O(n) O(n) O(1) O(1) O(n)
双链表 O(n) O(n) O(1) O(1) O(n) O(n) O(1) O(1) O(n)
跳表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O(n) O(n) O(n) O(n log(n))
哈希表 - O(1) O(1) O(1) - O(n) O(n) O(n) O(n)
二叉搜索树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O(n) O(n) O(n) O(n)
笛卡尔树 - O(log(n)) O(log(n)) O(log(n)) - O(n) O(n) O(n) O(n)
B-树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红黑树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伸展树 - O(log(n)) O(log(n)) O(log(n)) - O(log(n)) O(log(n)) O(log(n)) O(n)
AVL 树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Heaps时间复杂度
 建堆查找最大值提取最大值Increase Key插入删除合并 
链表(已排序) - O(1) O(1) O(n) O(n) O(1) O(m+n)
链表(未排序) - O(n) O(n) O(1) O(1) O(1) O(1)
二叉堆 O(n) O(1)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m+n)
二项堆 -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斐波那契堆 - O(1) O(log(n))* O(1)* O(1) O(log(n))* O(1)

 

 

节点 / 边 管理StorageAdd VertexAdd EdgeRemove VertexRemove EdgeQuery
邻接表 O(|V|+|E|) O(1) O(1) O(|V| + |E|) O(|E|) O(|V|)
关联表 O(|V|+|E|) O(1) O(1) O(|E|) O(|E|) O(|E|)
邻接矩阵 O(|V|^2) O(|V|^2) O(1) O(|V|^2) O(1) O(1)
关联矩阵 O(|V| ⋅ |E|) O(|V| ⋅ |E|) O(|V| ⋅ |E|) O(|V| ⋅ |E|) O(|V| ⋅ |E|) O(|E|)

 

%%%%%%%%%%%%%%%%%原文

Data Structure Operations

Data StructureTime ComplexitySpace Complexity
 AverageWorstWorst
 AccessSearchInsertionDeletionAccessSearchInsertionDeletion 
Array O(1) O(n) O(n) O(n) O(1) O(n) O(n) O(n) O(n)
Stack O(n) O(n) O(1) O(1) O(n) O(n) O(1) O(1) O(n)
Singly-Linked List O(n) O(n) O(1) O(1) O(n) O(n) O(1) O(1) O(n)
Doubly-Linked List O(n) O(n) O(1) O(1) O(n) O(n) O(1) O(1) O(n)
Skip List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O(n) O(n) O(n) O(n log(n))
Hash Table - O(1) O(1) O(1) - O(n) O(n) O(n) O(n)
Binary Search Tree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O(n) O(n) O(n) O(n)
Cartesian Tree - O(log(n)) O(log(n)) O(log(n)) - O(n) O(n) O(n) O(n)
B-Tree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Red-Black Tree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Splay Tree - O(log(n)) O(log(n)) O(log(n)) - O(log(n)) O(log(n)) O(log(n)) O(n)
AVL Tree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n)

Array Sorting Algorithms

AlgorithmTime ComplexitySpace Complexity
 BestAverageWorstWorst
Quicksort O(n log(n)) O(n log(n)) O(n^2) O(log(n))
Mergesort O(n log(n)) O(n log(n)) O(n log(n)) O(n)
Timsort O(n) O(n log(n)) O(n log(n)) O(n)
Heapsort O(n log(n)) O(n log(n)) O(n log(n)) O(1)
Bubble Sort O(n) O(n^2) O(n^2) O(1)
Insertion Sort O(n) O(n^2) O(n^2) O(1)
Selection Sort O(n^2) O(n^2) O(n^2) O(1)
Shell Sort O(n) O((nlog(n))^2) O((nlog(n))^2) O(1)
Bucket Sort O(n+k) O(n+k) O(n^2) O(n)
Radix Sort O(nk) O(nk) O(nk) O(n+k)

Graph Operations

Node / Edge ManagementStorageAdd VertexAdd EdgeRemove VertexRemove EdgeQuery
Adjacency list O(|V|+|E|) O(1) O(1) O(|V| + |E|) O(|E|) O(|V|)
Incidence list O(|V|+|E|) O(1) O(1) O(|E|) O(|E|) O(|E|)
Adjacency matrix O(|V|^2) O(|V|^2) O(1) O(|V|^2) O(1) O(1)
Incidence matrix O(|V| ⋅ |E|) O(|V| ⋅ |E|) O(|V| ⋅ |E|) O(|V| ⋅ |E|) O(|V| ⋅ |E|) O(|E|)

Heap Operations

TypeTime Complexity
 HeapifyFind MaxExtract MaxIncrease KeyInsertDeleteMerge 
Linked List (sorted) - O(1) O(1) O(n) O(n) O(1) O(m+n)
Linked List (unsorted) - O(n) O(n) O(1) O(1) O(1) O(1)
Binary Heap O(n) O(1) O(log(n)) O(log(n)) O(log(n)) O(log(n)) O(m+n)
Binomial Heap - O(1) O(log(n)) O(log(n)) O(1) O(log(n)) O(log(n))
Fibonacci Heap - O(1) O(log(n)) O(1) O(1) O(log(n)) O(1)

 

Big-O Complexity Chart

Big O Complexity Graph

%%%%%%%%%%%%%%%%%%%%%%%%%%%%%%

1、  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2、研究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有何意义?

  首先,排序算法的稳定性大家应该都知道,通俗地讲就是能保证排序前两个相等的数据其在序列中的先后位置顺序与排序后它们两个先后位置顺序相同。

再简单具体一点,如果A i == A j,Ai 原来在 Aj 位置前,排序后 Ai  仍然是在 Aj 位置前。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稳定性的好处:

(1)如果排序算法是稳定的,那么从一个键上排序,然后再从另一个键上排序,第一个键排序的结果可以为第二个键排序所利用。

基数排序就是这样,先按低位排序,逐次按高位排序,那么,低位相同的数据元素其先后位置顺序即使在高位也相同时是不会改变的。详细请参见随笔《基数排序》。

(2)学习排序原理时,可能编的程序里面要排序的元素都是简单类型,实际上真正应用时,可能是对一个复杂类型(自定义类型)的数组排序,

而排序的键值仅仅只是这个元素中的一个属性,对于一个简单类型,数字值就是其全部意义,即使交换了也看不出什么不同。

但是,对于复杂类型,交换的话可能就会使原本不应该交换的元素交换了。比如:一个“学生”数组,欲按照年龄排序,“学生”这个对象不仅含有“年龄”,还有其它很多属性。

假使原数组是把学号作为主键由小到大进行的数据整理。而稳定的排序会保证比较时,如果两个学生年龄相同,一定不会交换。

那也就意味着尽管是对“年龄”进行了排序,但是学号顺序仍然是由小到大的要求。

3、各种排序算法稳定性分析

现在分析一下常见的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每个都给出简单的理由。 

(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注意是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而且是否需要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

所以,如果两个元素相等,我想你是不会再无聊地把它们俩再交换一下。

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没有相邻,那么即使通过前面的两两交换把两个元素相邻起来,最终也不会交换它俩的位置,所以相同元素经过排序后顺序并没有改变。

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 

(2)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即是给每个位置选择待排序元素中当前最小的元素。比如给第一个位置选择最小的,在剩余元素里面给第二个位置选择次小的,

依次类推,直到第n-1个元素,第n个元素不用选择了,因为只剩下它一个最大的元素了。

那么,在一趟选择时,如果当前锁定元素比后面一个元素大,而后面较小的那个元素又出现在一个与当前锁定元素相等的元素后面,那么交换后位置顺序显然改变了。

呵呵!比较拗口,举个例子:序列5 8 5 2 9, 我们知道第一趟选择第1个元素5会与2进行交换,那么原序列中两个5的相对先后顺序也就被破坏了。

所以选择排序不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 

(3)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在一个已经有序的小序列的基础上,一次插入一个元素。当然,刚开始这个有序的小序列只有1个元素,也就是第一个元素(默认它有序)。

比较是从有序序列的末尾开始,也就是把待插入的元素和已经有序的最大者开始比起,如果比它大则直接插入在其后面。

否则一直往前找直到找到它该插入的位置。如果遇见一个与插入元素相等的,那么把待插入的元素放在相等元素的后面。

所以,相等元素的前后顺序没有改变,从原无序序列出去的顺序仍是排好序后的顺序,所以插入排序是稳定的。 

(4)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有两个方向,左边的i下标一直往右走(当条件a[i] <= a[center_index]时),其中center_index是中枢元素的数组下标,一般取为数组第0个元素。

而右边的j下标一直往左走(当a[j] > a[center_index]时)。

如果i和j都走不动了,i <= j, 交换a[i]和a[j],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i>j。交换a[j]和a[center_index],完成一趟快速排序。

在中枢元素和a[j]交换的时候,很有可能把前面的元素的稳定性打乱,比如序列为 5 3 3 4 3 8 9 10 11 

现在中枢元素5和3(第5个元素,下标从1开始计)交换就会把元素3的稳定性打乱。

所以快速排序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算法,不稳定发生在中枢元素和a[j]交换的时刻。 

(5)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把序列递归地分成短序列,递归出口是短序列只有1个元素(认为直接有序)或者2个序列(1次比较和交换),

然后把各个有序的段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的长序列,不断合并直到原序列全部排好序。

可以发现,在1个或2个元素时,1个元素不会交换,2个元素如果大小相等也没有人故意交换,这不会破坏稳定性。

那么,在短的有序序列合并的过程中,稳定是是否受到破坏?

没有,合并过程中我们可以保证如果两个当前元素相等时,我们把处在前面的序列的元素保存在结果序列的前面,这样就保证了稳定性。

所以,归并排序也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6)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是按照低位先排序,然后收集;再按照高位排序,然后再收集;依次类推,直到最高位。

有时候有些属性是有优先级顺序的,先按低优先级排序,再按高优先级排序,最后的次序结果就是高优先级高的在前,高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低优先级高的在前。

基数排序基于分别排序,分别收集,所以其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7)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是按照不同步长对元素进行插入排序,当刚开始元素很无序的时候,步长最大,所以插入排序的元素个数很少,速度很快;

当元素基本有序时,步长很小,插入排序对于有序的序列效率很高。所以,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会比O(N^2)好一些。

由于多次插入排序,我们知道一次插入排序是稳定的,不会改变相同元素的相对顺序,

但在不同的插入排序过程中,相同的元素可能在各自的插入排序中移动,最后其稳定性就会被打乱。

所以shell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8)堆排序

我们知道堆的结构是节点i的孩子为2*i和2*i+1节点,大顶堆要求父节点大于等于其2个子节点,小顶堆要求父节点小于等于其2个子节点。

在一个长为n的序列,堆排序的过程是从第n/2开始和其子节点共3个值选择最大(大顶堆)或者最小(小顶堆),这3个元素之间的选择当然不会破坏稳定性。

但当为n/2-1, n/2-2, ...1这些个父节点选择元素时,就会破坏稳定性。

有可能第n/2个父节点交换把后面一个元素交换过去了,而第n/2-1个父节点把后面一个相同的元素没有交换,那么这2个相同的元素之间的稳定性就被破坏了。

所以,堆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总结

        通常,对于一个给定的算法,我们要做 两项分析。第一是从数学上证明算法的正确性,这一步主要用到形式化证明的方法及相关推理模式,如循环不变式、数学归纳法等。而在证明算法是正确的基础上,第二部就是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反映了程序执行时间随输入规模增长而增长的量级,在很大程度上能很好反映出算法的优劣与否。因此,作为程序员,掌握基本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算法执行时间需通过依据该算法编制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消耗的时间来度量。而度量一个程序的执行时间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事后统计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行,但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该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要想对设计的算法的运行性能进行评测,必须先依据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并实际运行;二是所得时间的统计量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环境因素,有时容易掩盖算法本身的优势。

二、事前分析估算的方法

        因事后统计方法更多的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环境因素,有时容易掩盖算法本身的优劣。因此人们常常采用事前分析估算的方法。

在编写程序前,依据统计方法对算法进行估算。一个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消耗的时间取决于下列因素:

      (1). 算法采用的策略、方法;(2). 编译产生的代码质量;(3). 问题的输入规模;(4).  机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一个算法是由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3种)和原操作(指固有数据类型的操作)构成的,则算法时间取决于两者的综合效果。为了便于比较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通常的做法是,从算法中选取一种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或算法类型)来说是基本操作的原操作,以该基本操作的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量度。

1、时间复杂度 
(1)时间频度
 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从理论上是不能算出来的,必须上机运行测试才能知道。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算法都上机测试,只需知道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多,哪个算法花费的时间少就可以了。并且一个算法花费的时间与算法中语句的执行次数成正比例,哪个算法中语句执行次数多,它花费时间就多。一个算法中的语句执行次数称为语句频度或时间频度。记为T(n)。
(2)时间复杂度 在刚才提到的时间频度中,n称为问题的规模,当n不断变化时,时间频度T(n)也会不断变化。但有时我们想知道它变化时呈现什么规律。为此,我们引入时间复杂度概念。 一般情况下,算法中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问题规模n的某个函数,用T(n)表示,若有某个辅助函数f(n),使得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T(n)/f(n)的极限值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称f(n)是T(n)的同数量级函数。记作T(n)=O(f(n)),O(f(n)) 为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度,简称时间复杂度。

       另外,上面公式中用到的 Landau符号其实是由德国数论学家保罗·巴赫曼(Paul Bachmann)在其1892年的著作《解析数论》首先引入,由另一位德国数论学家艾德蒙·朗道(Edmund Landau)推广。Landau符号的作用在于用简单的函数来描述复杂函数行为,给出一个上或下(确)界。在计算算法复杂度时一般只用到大O符号,Landau符号体系中的小o符号、Θ符号等等比较不常用。这里的O,最初是用大写希腊字母,但现在都用大写英语字母O;小o符号也是用小写英语字母oΘ符号则维持大写希腊字母Θ
        T (n) = Ο(f (n)) 表示存在一个常数C,使得在当n趋于正无穷时总有 T (n) ≤ C * f(n)。简单来说,就是T(n)在n趋于正无穷时最大也就跟f(n)差不多大。也就是说当n趋于正无穷时T (n)的上界是C * f(n)。其虽然对f(n)没有规定,但是一般都是取尽可能简单的函数。例如,O(2n2+n +1) = O (3n2+n+3) = O (7n2 + n) = O ( n2 ) ,一般都只用O(n2)表示就可以了。注意到大O符号里隐藏着一个常数C,所以f(n)里一般不加系数。如果把T(n)当做一棵树,那么O(f(n))所表达的就是树干,只关心其中的主干,其他的细枝末节全都抛弃不管。
        在各种不同算法中,若算法中语句执行次数为一个常数,则时间复杂度为O(1),另外,在时间频度不相同时,时间复杂度有可能相同,如T(n)=n2+3n+4与T(n)=4n2+2n+1它们的频度不同,但时间复杂度相同,都为O(n2)。 按数量级递增排列,常见的时间复杂度有:常数阶O(1),对数阶O(log2n),线性阶O(n), 线性对数阶O(nlog2n),平方阶O(n2),立方阶O(n3),..., k次方阶O(nk),指数阶O(2n)。随着问题规模n的不断增大,上述时间复杂度不断增大,算法的执行效率越低。

   从图中可见,我们应该尽可能选用多项式阶O(nk)的算法,而不希望用指数阶的算法。

      常见的算法时间复杂度由小到大依次为:Ο(1)<Ο(log2n)<Ο(n)<Ο(nlog2n)<Ο(n2)<Ο(n3)<…<Ο(2n)<Ο(n!)

       一般情况下,对一个问题(或一类算法)只需选择一种基本操作来讨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即可,有时也需要同时考虑几种基本操作,甚至可以对不同的操作赋予不同的权值,以反映执行不同操作所需的相对时间,这种做法便于综合比较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算法。

(3)求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具体步骤是:

  ⑴ 找出算法中的基本语句;

  算法中执行次数最多的那条语句就是基本语句,通常是最内层循环的循环体。

  ⑵ 计算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的数量级;

  只需计算基本语句执行次数的数量级,这就意味着只要保证基本语句执行次数的函数中的最高次幂正确即可,可以忽略所有低次幂和最高次幂的系数。这样能够简化算法分析,并且使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一点上:增长率。

  ⑶ 用大Ο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性能。

  将基本语句执行次数的数量级放入大Ο记号中。

  如果算法中包含嵌套的循环,则基本语句通常是最内层的循环体,如果算法中包含并列的循环,则将并列循环的时间复杂度相加。例如:

[java] view plain copy
 
  1. for (i=1; i<=n; i++)  
  2.        x++;  
  3. for (i=1; i<=n; i++)  
  4.      for (j=1; j<=n; j++)  
  5.           x++;  

  第一个for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为Ο(n),第二个for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为Ο(n2),则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Ο(n+n2)=Ο(n2)。

  Ο(1)表示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是一个常数,一般来说,只要算法中不存在循环语句,其时间复杂度就是Ο(1)。其中Ο(log2n)、Ο(n)、 Ο(nlog2n)、Ο(n2)和Ο(n3)称为多项式时间,而Ο(2n)和Ο(n!)称为指数时间。计算机科学家普遍认为前者(即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是有效算法,把这类问题称为P(Polynomial,多项式)类问题,而把后者(即指数时间复杂度的算法)称为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非确定多项式)问题

        一般来说多项式级的复杂度是可以接受的,很多问题都有多项式级的解——也就是说,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规模是n的输入,在n^k的时间内得到结果,称为P问题。有些问题要复杂些,没有多项式时间的解,但是可以在多项式时间里验证某个猜测是不是正确。比如问4294967297是不是质数?如果要直接入手的话,那么要把小于4294967297的平方根的所有素数都拿出来,看看能不能整除。还好欧拉告诉我们,这个数等于641和6700417的乘积,不是素数,很好验证的,顺便麻烦转告费马他的猜想不成立。大数分解、Hamilton回路之类的问题,都是可以多项式时间内验证一个“解”是否正确,这类问题叫做NP问题。

(4)在计算算法时间复杂度时有以下几个简单的程序分析法则:

(1).对于一些简单的输入输出语句或赋值语句,近似认为需要O(1)时间

(2).对于顺序结构,需要依次执行一系列语句所用的时间可采用大O下"求和法则"

求和法则:是指若算法的2个部分时间复杂度分别为 T1(n)=O(f(n))和 T2(n)=O(g(n)),则 T1(n)+T2(n)=O(max(f(n), g(n)))

特别地,若T1(m)=O(f(m)), T2(n)=O(g(n)),则 T1(m)+T2(n)=O(f(m) + g(n))

(3).对于选择结构,如if语句,它的主要时间耗费是在执行then字句或else字句所用的时间,需注意的是检验条件也需要O(1)时间

(4).对于循环结构,循环语句的运行时间主要体现在多次迭代中执行循环体以及检验循环条件的时间耗费,一般可用大O下"乘法法则"

乘法法则: 是指若算法的2个部分时间复杂度分别为 T1(n)=O(f(n))和 T2(n)=O(g(n)),则 T1*T2=O(f(n)*g(n))

(5).对于复杂的算法,可以将它分成几个容易估算的部分,然后利用求和法则和乘法法则技术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另外还有以下2个运算法则:(1) 若g(n)=O(f(n)),则O(f(n))+ O(g(n))= O(f(n));(2) O(Cf(n)) = O(f(n)),其中C是一个正常数

 (5)下面分别对几个常见的时间复杂度进行示例说明:

(1)、O(1)

        Temp=i; i=j; j=temp;                    

以上三条单个语句的频度均为1,该程序段的执行时间是一个与问题规模n无关的常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常数阶,记作T(n)=O(1)。注意:如果算法的执行时间不随着问题规模n的增加而增长,即使算法中有上千条语句,其执行时间也不过是一个较大的常数。此类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

(2)、O(n2)

2.1. 交换i和j的内容

[java] view plain copy
 
  1. sum=0;                 (一次)  
  2. for(i=1;i<=n;i++)     (n+1次)  
  3.    for(j=1;j<=n;j++) (n2次)  
  4.     sum++;            (n2次)  

解:因为Θ(2n2+n+1)=n2(Θ即:去低阶项,去掉常数项,去掉高阶项的常参得到),所以T(n)= =O(n2);

2.2.   

[java] view plain copy
 
  1. for (i=1;i<n;i++)  
  2.  {   
  3.      y=y+1;         ①     
  4.      for (j=0;j<=(2*n);j++)      
  5.         x++;         ②        
  6.  }            

解: 语句1的频度是n-1
          语句2的频度是(n-1)*(2n+1)=2n2-n-1
          f(n)=2n2-n-1+(n-1)=2n2-2;

        又Θ(2n2-2)=n2
          该程序的时间复杂度T(n)=O(n2).  

  一般情况下,对步进循环语句只需考虑循环体中语句的执行次数,忽略该语句中步长加1、终值判别、控制转移等成分,当有若干个循环语句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由嵌套层数最多的循环语句中最内层语句的频度f(n)决定的。     

(3)、O(n)                                                              

[java] view plain copy
 
  1. a=0;  
  2.   b=1;                      ①  
  3.   for (i=1;i<=n;i++) ②  
  4.   {    
  5.      s=a+b;    ③  
  6.      b=a;     ④    
  7.      a=s;     ⑤  
  8.   }  

解: 语句1的频度:2,        
           语句2的频度: n,        
          语句3的频度: n-1,        
          语句4的频度:n-1,    
          语句5的频度:n-1,                                  
          T(n)=2+n+3(n-1)=4n-1=O(n).
(4)、O(log2n)

[java] view plain copy
 
  1. i=1;     ①  
  2. hile (i<=n)  
  3.   i=i*2; ②  

解: 语句1的频度是1,  
          设语句2的频度是f(n),   则:2^f(n)<=n;f(n)<=log2n    
          取最大值f(n)=log2n,
          T(n)=O(log2n )

(5)、O(n3) 

[java] view plain copy
 
  1. for(i=0;i<n;i++)  
  2.    {    
  3.       for(j=0;j<i;j++)    
  4.       {  
  5.          for(k=0;k<j;k++)  
  6.             x=x+2;    
  7.       }  
  8.    }  

解:当i=m, j=k的时候,内层循环的次数为k当i=m时, j 可以取 0,1,...,m-1 , 所以这里最内循环共进行了0+1+...+m-1=(m-1)m/2次所以,i从0取到n, 则循环共进行了: 0+(1-1)*1/2+...+(n-1)n/2=n(n+1)(n-1)/6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3).

(5)常用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一个经验规则:其中c是一个常量,如果一个算法的复杂度为c 、 log2n 、n 、 n*log2n ,那么这个算法时间效率比较高 ,如果是2n ,3n ,n!,那么稍微大一些的n就会令这个算法不能动了,居于中间的几个则差强人意。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程序员都应该熟练掌握其概念和基本方法,而且要善于从数学层面上探寻其本质,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

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类似于时间复杂度的讨论,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Space Complexity)S(n)定义为该算法所耗费的存储空间,它也是问题规模n的函数。渐近空间复杂度也常常简称为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Space Complexity)是对一个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存储空间大小的量度。一个算法在计算机存储器上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存储算法本身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算法的输入输出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和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存储空间这三个方面。算法的输入输出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是由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的,是通过参数表由调用函数传递而来的,它不随本算法的不同而改变。存储算法本身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与算法书写的长短成正比,要压缩这方面的存储空间,就必须编写出较短的算法。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临时占用的存储空间随算法的不同而异,有的算法只需要占用少量的临时工作单元,而且不随问题规模的大小而改变,我们称这种算法是“就地\"进行的,是节省存储的算法,如这一节介绍过的几个算法都是如此;有的算法需要占用的临时工作单元数与解决问题的规模n有关,它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当n较大时,将占用较多的存储单元,例如将在第九章介绍的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算法就属于这种情况。

如当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一个常量,即不随被处理数据量n的大小而改变时,可表示为O(1);当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与以2为底的n的对数成正比时,可表示为0(10g2n);当一个算法的空I司复杂度与n成线性比例关系时,可表示为0(n).若形参为数组,则只需要为它分配一个存储由实参传送来的一个地址指针的空间,即一个机器字长空间;若形参为引用方式,则也只需要为其分配存储一个地址的空间,用它来存储对应实参变量的地址,以便由系统自动引用实参变量。

参考1:http://www.cnblogs.com/songQQ/archive/2009/10/20/1587122.html

参考2 :http://www.cppblog.com/85940806/archive/2011/03/12/141672.html

 

posted @ 2016-02-25 11:46  Hand&Head  阅读(78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