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salTAD: Causal Implicit Generative Model for Debiased Online Trajectory Anomaly Detection
数据格式
异常数据的生成
在你提供的代码中,异常数据生成策略(如绕行和切换)并没有直接出现。这些策略似乎是在数据预处理或数据集构建过程中实现的,但在代码片段中没有涉及到具体如何通过 Dijkstra 算法生成绕行轨迹,或者如何切换轨迹中的某一段。
异常数据的生成通常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或者引入异常行为来模拟。你提到的两种策略:
- 绕行(Detour):通过删除一段路并重新计算最短路径来替换原有路段。这需要在轨迹数据中找到特定的路段,删除或替换它们,可能还需要调用 Dijkstra 算法进行最短路径计算。
- 切换(Switch):将某一段轨迹替换为其他轨迹中的相似部分。这可能意味着找到两条轨迹的相似部分,然后交换它们的某个子轨迹。
若要在代码中实现这些策略,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扩展:
- 为轨迹数据添加异常生成方法:在
TrajectoryLoader
或数据预处理部分,定义函数来模拟这些异常轨迹,例如使用 Dijkstra 算法生成绕行轨迹,或者对轨迹进行切换。 - 修改轨迹:在轨迹数据加载后,根据设定的比例或策略,对部分轨迹进行修改(如绕行或切换),生成异常数据。
- 整合数据集:将生成的异常数据与正常数据结合,作为最终的测试数据集。
如果你需要在代码中实现这些异常数据生成方法,可以参考类似的伪代码:
def generate_detour_trajectory(original_traj, road_network):
# 选择一个路段,删除并计算绕行轨迹
start_node, end_node = choose_detour_segment(original_traj)
detour_path = dijkstra_algorithm(start_node, end_node, road_network)
return detour_path
def generate_switch_trajectory(original_traj, other_traj):
# 在两个轨迹中找到相似部分,进行切换
switch_point = find_similar_part(original_traj, other_traj)
switched_trajectory = replace_segment(original_traj, switch_point, other_traj)
return switched_trajectory
你可以根据数据的结构,将这些方法嵌入到数据加载过程中,自动生成异常轨迹并与正常轨迹一起处理。
是的,基于你提供的信息,这些数据集一开始是通过 异常轨迹生成方法(如绕行和切换)来人为地创建的,这些方法将正常轨迹转换为异常轨迹,并赋予了标签。因此,异常数据集是有标签的,通常使用如下方式:
-
标签定义:正常轨迹和异常轨迹(通过绕行和切换生成的轨迹)会被标注为不同的标签。例如,正常轨迹的标签可能为
0
,而绕行轨迹和切换轨迹的标签可能分别为1
和2
,或者是其他你设定的标签。 -
数据的标注:这些轨迹的标签是通过人工规则(绕行或切换)决定的,通常在生成异常轨迹时就已经指定好了标签。因此,这些异常轨迹在整个数据集中会有明确的标签标识,并且用于模型训练或评估时作为 Ground Truth。
关于整段轨迹的问题与子轨迹的考虑:
从你提供的代码中来看,似乎 异常检测模型 在处理轨迹数据时,关注的是 整段轨迹,即整个轨迹序列的输入和输出。这表明,模型在做预测或训练时,主要是将整个轨迹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处理。
-
整段轨迹问题:
- 你提到的 绕行 和 切换 都是针对整段轨迹的修改。例如,绕行轨迹是通过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替换原有的某段路,切换是将一条轨迹的某段替换成另一条轨迹的部分。
- 这些操作在模型的输入端可能不会进行细粒度(即子轨迹)的处理,而是直接考虑整个轨迹序列。
-
子轨迹的考虑:
- 如果你希望模型能够识别 子轨迹 的异常(而不仅仅是整段轨迹),则模型需要在细粒度上进行处理,例如使用滑动窗口或子图的方式,从轨迹中提取较小的部分作为子轨迹进行异常检测。
- 当前的代码(尤其是
TrajectoryLoader
和后续的 VAE 模型等)处理的是 整个轨迹,并没有显式地把轨迹分成子轨迹进行训练。因此,模型的设计是基于 整个轨迹的输入和输出,而不是单个子轨迹。
总结:
- 标签:这些异常轨迹数据集确实有标签,是通过生成异常轨迹时就已经设定的。
- 整段轨迹 vs 子轨迹:当前的模型和数据处理似乎关注的是 整段轨迹的异常检测,没有显式地考虑子轨迹。如果你希望在模型中引入 子轨迹 的处理,可以考虑在数据加载时,将轨迹分割为多个子轨迹或子序列,作为新的输入进行处理。这可能需要对现有的模型架构进行一定的修改,比如使用滑动窗口、图结构建模等方法。
所以它这里用的是路段,而没有使用坐标?
是的,这里使用的是路段(road segments)而不是直接使用坐标(coordinates)。具体来说,实验中的轨迹数据是通过将每个轨迹与实际的路网进行匹配后,得到的每条轨迹由多个路段组成。每个路段代表了车辆行驶路径中的一个具体部分,而不是原始的GPS坐标点。
在这项研究中,轨迹数据经过预处理和过滤,所有的轨迹都已被匹配到路网,并且每个轨迹的路段是按照实际的道路网络进行表示。这样,轨迹不仅是由GPS坐标点组成的,更多的是与道路网络中的具体路段相关联的。
例如,在生成异常轨迹时(如Detour和Switch),操作是基于路段的选择和修改,而非坐标点本身。这种基于路段的表示方式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与实际路网相关的异常行为。
这里有提及轨迹数据的长度么
在这段内容中提到的轨迹数据的长度有一些说明,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每条轨迹的长度。具体来说:
-
过滤条件:在数据预处理阶段,作者过滤掉了 长度小于30的轨迹,也就是说,每条轨迹至少有30个路段(segments)以上。
-
轨迹内容:每条轨迹由多个路段(road segments)组成,并且这些轨迹已经与路网匹配。
虽然没有详细列出每条轨迹的具体长度(如每条轨迹有多少个路段),但可以推测每条轨迹的长度应该大于等于30个路段,符合实验的过滤条件。
因此,轨迹的长度并不是非常具体的数值,而是通过这一过滤条件间接给出了轨迹的最小长度。
也就是50条是训练的,50是条是同分布的测试。还有ood的?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根据文中的描述,实验中每个城市选择了100个源-目的地(SD)对,每对至少有100条轨迹。
- 训练集:从每个SD对中随机选择50条轨迹作为训练数据。
- ID测试集:剩下的50条轨迹作为测试数据,这些数据与训练数据来自相同的分布,即同分布数据。
- OOD测试集:这部分数据并不来自训练数据的同一分布,通常是通过选取其他SD对的轨迹,或者通过某些策略生成的与训练数据分布不同的数据,用来测试模型在分布外数据上的表现。
所以,每个城市的100个SD对中,会有一半的轨迹用于训练,另一半用于ID测试集,而OOD测试集则是从其他数据来源中选取的。
代码处理与文本是否一致
从您提供的代码来看,数据处理和前面文字中的描述大致一致。以下是几个关键点对比:
-
路段表示:代码中的
TrajectoryLoader
和GraphLoader
类实现了轨迹数据的加载和处理,数据以路段(而非原始坐标)为单位。每个轨迹被映射到具体的路段(通过node2id
),并且在预处理时进行了填充(bos_eos_pad
)和批处理(batch_preprocess
),符合文中提到的基于路段的轨迹表示。 -
轨迹长度:代码并未特别强调轨迹长度的过滤条件(例如小于30个路段的轨迹),但通过批处理部分来看,轨迹的长度是存在的,并且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填充操作。可以推测,代码中也间接遵循了类似的过滤规则,确保每个批次的轨迹都有一定的最小长度。
-
数据集划分:
- 在 训练集 和 ID测试集 的划分上,代码通过
TrajectoryLoader
类加载了训练数据,并且进行了批处理。虽然代码没有明确显示 50/50 的比例划分,但从train_epoch
方法和数据集的使用上可以看出,模型会在这些数据上进行训练和评估。 - OOD测试集:在
test
方法中,代码显式地使用了TrajectoryLoader
加载了正常数据集、绕行数据集(detour)、切换数据集(switch)、以及 OOD 数据集(ood_dataset
)。这与文中提到的使用与训练数据分布不同的数据来评估模型在 OOD 数据上的表现一致。
- 在 训练集 和 ID测试集 的划分上,代码通过
总结来说,代码实现与文中的实验设计是匹配的,尤其是在数据集划分和轨迹的表示方式(路段)上,代码中对数据集的加载、划分和处理逻辑与文中的描述一致。
前两个是数据,后两个是长度
好的,下面是一个表格,展示了您提到的几个变量及其含义:
变量 | 维度 | 说明 |
---|---|---|
src_data_batchs |
torch.Size([32, N]) |
输入数据的批次,每个批次包含 32 条轨迹数据,每条数据的长度为 N (即路段数)。 |
trg_data_batchs |
torch.Size([32, N+2]) |
目标数据的批次,每个批次包含 32 条轨迹数据,每条数据的长度为 N+2 (包括 bos 和 eos 标记)。 |
src_length_batchs |
torch.Size([32]) |
每条输入轨迹的真实长度,即有效的路段数(不包括填充)。 |
trg_length_batchs |
torch.Size([32]) |
每条目标轨迹的真实长度,即有效的元素数(不包括填充的 bos 和 eos 标记)。 |
示例
假设某个批次的维度如下:
-
src_data_batchs: torch.Size([32, 135])
:- 表示当前批次的 32 条输入数据,每条数据包含 135 个路段。
-
trg_data_batchs: torch.Size([32, 137])
:- 表示当前批次的 32 条目标数据,每条数据包含 137 个元素,其中 135 个来自输入数据(路段),另外 2 个是
bos
和eos
标记。
- 表示当前批次的 32 条目标数据,每条数据包含 137 个元素,其中 135 个来自输入数据(路段),另外 2 个是
-
src_length_batchs: torch.Size([32])
:- 表示每条输入数据的有效长度,例如所有 32 条数据的真实长度为 135(即每条数据的实际路段数)。
-
trg_length_batchs: torch.Size([32])
:- 表示每条目标数据的有效长度,例如所有 32 条数据的目标长度为 137(即每条数据的有效元素数,包括
bos
和eos
标记)。
- 表示每条目标数据的有效长度,例如所有 32 条数据的目标长度为 137(即每条数据的有效元素数,包括
这个表格总结了数据的结构,帮助您理解各个变量的作用。如果有其他具体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扩展的部分,请随时告知!
数据的输入和处理,一个批次32条数据。数据是否来自同一个SD?似乎不一定来自同一个SD
是的,TrajectoryLoader
中的数据处理方式确认了每个批次中数据是分开处理的,并分别送入模型进行训练。在代码中,数据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组织的:
1. 数据加载 (load_data
方法)
load_data
方法从指定的路径加载轨迹数据(trajectory_path
)。数据集是一个字典(dataset
),每个字典项对应一个轨迹(traj
)。轨迹中的每个节点被映射为一个ID(使用node2id
字典),并存储到self.data
列表中。- 数据在加载时会根据
self.shuffle
参数决定是否打乱顺序。
2. 处理 BOS、EOS 和 Padding
- BOS (Beginning of Sequence) 和 EOS (End of Sequence) 是用于序列开始和结束的特殊标记。
self.bos
和self.eos
分别被设置为self.label_num-3
和self.label_num-2
。 - Padding (
self.pad
) 用于填充较短的轨迹,使它们具有相同的长度,以便能够批处理。
3. 批次预处理 (batch_preprocess
方法)
- 该方法按批次处理数据。每个批次包含
batch_size
条轨迹数据(如果数据不足一个完整批次,则包含剩余的数据)。每条轨迹数据被划分为源数据和目标数据:- 源数据 (
src_data_batchs
):从轨迹中直接提取的数据(没有 BOS 和 EOS 标记)。 - 目标数据 (
trg_data_batchs
):在源数据的基础上,加上 BOS 和 EOS 标记。
- 源数据 (
- 每个批次中的轨迹会被填充(padding),使所有轨迹长度一致:
- 源数据会填充到最大长度
max_length
,目标数据会填充到max_length + 2
(为了容纳额外的 BOS 和 EOS 标记)。
- 源数据会填充到最大长度
4. 批次数据和长度信息
src_data_batchs
、trg_data_batchs
分别存储源数据和目标数据(每个批次是一个 PyTorch Tensor)。src_length_batchs
和trg_length_batchs
存储每条轨迹的实际长度(在填充后,实际长度可能小于填充后的最大长度)。
5. 批次数据打印
- 在
batch_preprocess
方法中,每次生成一个批次后,会打印该批次的源数据、目标数据及其长度的维度,以便调试和查看数据是否正确组织。
总结:
在每个批次中,数据是分别处理并输入到模型中的:
src_data_batchs
存储源轨迹数据。trg_data_batchs
存储目标轨迹数据(加上了 BOS 和 EOS)。- 每条轨迹都会被填充以确保每个批次中的轨迹具有相同的长度,便于批量处理。
- 这些数据(源数据和目标数据)是按批次处理的,但它们不一定来自同一个源-目标对。
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常见的序列建模(如 RNN 或 Transformer)训练中的方法,它将源序列和目标序列(通常是带有特殊标记的)作为输入传递给模型。
应该是第二种
从您的描述来看,src_data_batchs
和 trg_data_batchs
是每批次输入到模型的数据,通常每个批次(batch)包含32条轨迹数据。对于如何组织这些数据(是否同一个SD对的轨迹一起输入,或者来自不同的SD对),有两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 每个批次包含相同SD对的轨迹(SD内批次):
-
同一SD对的轨迹输入一起:在这种方式下,每个批次中的32条轨迹通常来源于相同的源-目的地(SD)对,也就是说,每个批次中的32条轨迹的源数据和目标数据都来源于同一个SD对。例如,假设你有100个SD对数据,每个SD对都有100条轨迹,经过划分后,每批次会从同一个SD对中选择32条轨迹数据作为源和目标数据输入模型。
-
源数据和目标数据配对:每批次中的
src_data_batchs
和trg_data_batchs
的轨迹是一一对应的,它们通常是从同一个SD对中的源轨迹和目标轨迹中选取的。这种方式保证了模型在训练时每次处理的都是真实的源到目标的映射关系,模型学习如何从源数据(如输入轨迹)映射到目标数据(如输出轨迹)。
2. 不同SD对的轨迹混合输入(跨SD批次):
-
不同SD对的轨迹混合输入:另一种常见方式是,在一个批次中,源数据和目标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源-目的地(SD)对。这样,每个批次的32条轨迹可能包含多个SD对的数据。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训练数据的多样性,有助于模型泛化能力的提升。
-
数据打乱与混合:为了保证不同SD对的轨迹数据能被混合并输入到模型中,通常会对轨迹数据进行随机打乱(shuffling)。这种方法常用于神经网络训练中,帮助模型更好地从多样的数据中学习,而不会仅限于同一SD对的样本。
3. 模型输入的处理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式,数据的输入过程都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 数据预处理:将每条轨迹转换为数字化表示,可能包括词汇表的查找、编码等。
- 填充与对齐:由于每条轨迹的长度可能不同,通常会进行填充操作,使得批次中的所有轨迹具有相同的长度(例如,填充到最大轨迹长度)。这就是为什么
src_length_batchs
和trg_length_batchs
是必需的,它们记录了去除填充的实际轨迹长度。 - 输入到模型:填充后的轨迹数据会被输入到模型的编码器部分,目标数据会输入到解码器部分。模型会通过源数据预测目标数据的相应部分,尤其是在生成任务中,模型会学习如何从源数据的表示中生成目标数据。
综上所述:
- 是否来自同一个SD对:如果采用的是SD内批次(同一个SD对的数据一起输入),那么每个批次中的32条轨迹都会来自同一个SD对。而如果采用跨SD批次(不同SD对的数据一起输入),那么一个批次中的32条轨迹可能来自多个不同的SD对。
- 训练策略:不同的训练策略会影响这种数据的组织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针对大规模数据集时,采用跨SD批次可以提高训练效率,而对于需要保持源和目标一致性较高的任务(如序列到序列的生成任务),可能会使用SD内批次。
根据您的具体任务和模型设计,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合理地进行选择。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哪种方式,您可以查看数据加载部分的代码,看看批次数据是如何组织的。
模型总体架构
这个模型是一个包含多种组件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用于序列数据的学习和预测。它结合了图卷积神经网络(GNN)、变分自编码器(VAE)、自信度计算模块、损失计算模块等。以下是模型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
1. 模型初始化 (__init__
方法)
- 输入参数:
input_size
:输入数据的维度(如每个节点的特征维度)。hidden_size
:隐藏层的大小。device
:设备类型(如'cuda'
或'cpu'
)。layer_rnn
:RNN层的数量(用于VAE中)。label_num
:标签数量(输出维度)。edge_num
:图中边的数量。
- 组件:
Confidence
:自信度模块,负责计算每个预测的自信度。VAE
:变分自编码器模块,处理序列数据的重构和潜在空间的编码/解码。road_embedding
:通过嵌入层对路网中的每个节点进行编码,映射到hidden_size
维度。projection_head
:一个参数矩阵,用于将潜在空间的表示映射到标签空间。sd_projection_head
:另一个投影矩阵,可能用于处理与“SD”相关的任务。gnn
:图卷积网络(SPGNN),用于在图结构数据上进行学习。sd_loss
:计算“SD”相关损失的负对数似然损失函数。log_soft
:LogSoftmax层,用于将模型输出转化为概率分布。
2. 损失函数 (loss_fn
方法)
loss_fn
是一个自定义的损失函数,计算给定目标序列(target
)和模型输出(p_x
)之间的损失,考虑了掩码(mask
)来忽略特定的无效或填充部分。- 步骤:
p_x
转换为概率分布(通过torch.exp(p_x)
)。- 使用掩码
mask
对p_x
进行加权,忽略无效部分。 - 计算负对数似然(NLL)损失:
nll = -torch.log(p_x)
。
3. 掩码生成 (get_mask
方法)
get_mask
方法生成一个掩码,指定哪些节点/标签在当前批次中是有效的。这是通过遍历边列表并与标签进行匹配来实现的,确保每个标签都有相应的掩码。- 步骤:
- 根据
edge_list
和label
生成一个掩码,标识哪些标签是有效的。 - 构造掩码矩阵,使得每个有效的标签位置为 1,无效的位置为 0。
- 根据
4. 前向传播 (forward
方法)
forward
方法执行前向传播过程,计算损失并返回多个输出(如nll_loss
,kl_loss
,confidence
,sd_nll_loss
)。- 输入:
src
:源序列(输入序列)。trg
:目标序列(输出序列)。edge_list
:边列表,表示当前子图的结构。src_lengths
:源序列的长度。trg_lengths
:目标序列的长度。
- 步骤:
- 自信度计算:通过
self.confidence(src)
计算输入序列的自信度。 - 条件输入构造:从源序列中提取特定位置的元素,并与目标序列合并形成条件输入(
src
和trg
之间的关系)。 - 序列嵌入:通过
road_embedding
将源序列和目标序列映射到hidden_size
维度的空间。 - 变分自编码器(VAE):使用 VAE 计算
kl_loss
(Kullback-Leibler散度损失),以及通过 VAE 解码得到的预测(p_x
和sd_p_x
)。 - 标签映射与损失计算:
- 将
p_x
投影到标签空间,计算nll_loss
(负对数似然损失)。 - 通过
sd_p_x
计算“SD”相关的损失(sd_nll_loss
)。
- 将
- 输出:
nll_loss
:负对数似然损失。kl_loss
:KL散度损失。confidence
:每个预测的自信度。sd_nll_loss
:与“SD”相关的损失。
- 自信度计算:通过
5. 整体流程
- 图嵌入与预测:首先,源和目标序列通过嵌入层映射到隐藏空间,随后通过变分自编码器(VAE)进行潜在空间的学习和序列生成。自信度模块计算每个预测的置信度,图卷积网络(GNN)模块则用于捕捉图结构中的关系。
- 损失计算:模型通过对数似然损失、KL散度损失和“SD”损失进行组合,进行训练和优化。
总结:
这个模型结合了图卷积(GNN)、变分自编码器(VAE)和自信度计算,适用于处理图数据和序列数据的任务。它通过多个组件的结合,处理复杂的输入数据并计算相应的损失,最终输出包括预测损失、KL损失、自信度和“SD”损失等多个信息。
图卷积模块
在这个模型中,图神经网络(GNN)通过 SPGNNLayers
和 SPGNN
类实现,并且主要利用图卷积操作对数据进行处理。下面是对轨迹数据的编码过程的分析。
1. SPGNN 层(SPGNNLayers
)
-
输入:
x
: 输入特征,通常是节点的嵌入(如图中每个节点的特征表示)。这里是(hidden_size, label_num)
的矩阵,表示每个节点在图中的嵌入。edge_list
: 形状为(2, edge_num)
的张量,表示图中边的索引,通常是一个二元组(source_node, target_node)
,表示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边。edge2id
: 是一个索引张量,表示样本边的索引。它通常是一个一维张量,记录了哪些边被采样。
-
过程:
- 边权重计算:首先,通过
sp_softmax
函数计算每个边的权重,这里采用的是稀疏的softmax
函数。通过边列表和边权重(edge_weight
)来计算每条边的权重。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根据邻接节点间的关系对节点特征进行加权。 - 图卷积:然后,通过
sp_matmul
函数执行图卷积操作。图卷积的核心思想是将每个节点的特征与其邻接节点的特征加权相加,从而聚合信息。
- 边权重计算:首先,通过
-
输出:
- 输出的
x
是更新后的节点嵌入,这些嵌入经过图卷积层的处理后,可以包含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关系。
- 输出的
2. SPGNN(SPGNN
)
- 这个类封装了
SPGNNLayers
,并且通过forward
方法传递数据:- 输入:
projection_head
: 这是节点的特征,应该是输入到SPGNN
模块的数据,它通常是经过某种嵌入或投影后的节点特征。sub_edge
: 这是采样到的边,决定了哪些边用于图卷积操作。edge2index
: 这是边的索引,帮助我们标识哪些边被选中参与计算。
- 处理:
SPGNN
通过调用SPGNNLayers
中的forward
方法来执行图卷积操作,将输入特征和边的关系进行处理。 - 输出:返回更新后的节点特征(
projection_head
)。
- 输入:
3. 图卷积操作(sp_softmax
和 sp_matmul
)
sp_softmax
:计算每条边的权重,采用的是一种稀疏的softmax
操作。首先根据边的目标节点计算边的权重,再将这些权重应用于图卷积中。- 输入:
indices
表示边的目标节点,values
是边的权重,N
是图中节点的数量。 - 通过
scatter_add_
对边权重进行归一化,得到一个稀疏的softmax
分布。
- 输入:
sp_matmul
:稀疏矩阵乘法,执行图卷积操作。它根据边的关系将节点特征进行加权求和,输出更新后的节点特征。- 输入:
indices
表示边的目标节点,values
是边的权重,mat
是节点特征矩阵。 - 输出:加权后的节点特征。
- 输入:
4. 轨迹数据的编码
- 轨迹数据处理流程:
- 在这个模型中,轨迹数据通常表示为一系列的节点序列,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位置或状态。轨迹数据首先通过
TrajectoryLoader
转换成节点索引的形式,便于处理。 - 然后,在
Model
中,轨迹的输入(如源序列src
和目标序列trg
)经过嵌入层(road_embedding
),将每个节点的索引映射到一个固定维度的特征空间中。 - 接着,嵌入后的节点特征会作为输入传递给图神经网络(
SPGNN
)进行处理。图神经网络通过图卷积操作在图结构中传播信息,聚合邻居节点的特征,进一步丰富每个节点的表示。
- 在这个模型中,轨迹数据通常表示为一系列的节点序列,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位置或状态。轨迹数据首先通过
5. 结合轨迹数据与图卷积
- 轨迹数据在图卷积网络中编码的过程是通过将轨迹数据转化为图的节点特征,并通过图卷积操作聚合节点之间的信息。
- 在训练过程中,模型将轨迹数据映射到图结构中,利用图神经网络来处理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每个节点的表示不仅包含原始特征,还融合了邻居节点的信息。这种方式能够捕捉到轨迹数据中的时序和空间关系,以及节点之间的结构依赖。
总结:
在这个网络中,轨迹数据通过嵌入层被转化为节点的特征表示,并通过图卷积网络(GNN)进行编码。GNN 利用轨迹中各节点之间的空间关系来更新每个节点的表示,从而有效捕捉到轨迹数据中的时序和空间依赖性。
VAE 模块
这个 VAE
模块实现了一个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结构,结合了编码器(EncoderRNN
)和解码器(DecoderRNN
),并且通过 DecoderSD
进行额外的处理。我们将逐步分析它是如何编码输入数据的。
1. VAE 模块(VAE
)的总体结构
-
编码器:
EncoderRNN
- 输入:源序列(
src
)的特征。 - 输出:对输入的潜在表示(
latent variable
)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以及该分布的均值(mu
)和标准差(sigma
)。
- 输入:源序列(
-
解码器:
DecoderRNN
- 输入:从编码器得到的潜在变量
z
,目标序列(trg
)。 - 输出:通过解码器生成的目标序列的预测概率分布。
- 输入:从编码器得到的潜在变量
-
潜在变量的生成:潜在变量
z
是从编码器的输出分布q(z|x)
中抽样得到的。该潜在变量被输入到解码器中以生成输出序列。 -
额外的解码器:
DecoderSD
是一个辅助解码器,进一步处理潜在变量并生成与之相关的隐藏表示。
2. 编码过程:如何将输入编码成潜在空间
编码器(EncoderRNN
)的任务是将输入序列编码成潜在空间的分布,并为 VAE 提供潜在变量的随机采样。
EncoderRNN
的编码过程:
-
输入:
- 输入序列(
src
)的特征表示,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这些输入可能是通过某种嵌入层或预处理获得的。 - 输入序列的长度(
src_lengths
)表示每个序列的实际长度,用于处理变长输入。
- 输入序列(
-
LSTM 层:
- 编码器的核心是一个双向(
bidirectional=True
)的 LSTM(self.lstm
)。LSTM 将输入序列的特征映射到一个隐层空间,通过LSTM
对序列进行处理,产生隐藏状态。 - 隐藏状态被线性变换为潜在空间的均值(
mu
)和对数标准差(log_sigma
)。mu = self.enc_mu(hidden)
:表示潜在空间的均值。log_sigma = self.enc_log_sigma(hidden)
:表示潜在空间的标准差,之后通过torch.exp(log_sigma)
得到实际的标准差。
- 编码器的核心是一个双向(
-
潜在变量:
- 通过 重参数化技巧(reparameterization trick)从均值和标准差生成潜在变量
z
:z = q_z.rsample()
:从正态分布q_z
中采样得到潜在变量z
。q_z
是由编码器产生的正态分布Normal(mu, sigma)
。
- 通过 重参数化技巧(reparameterization trick)从均值和标准差生成潜在变量
-
输出:
- 编码器的输出是:
q_z
: 潜在变量的分布(Normal(mu, sigma)
)。mu
: 均值。sigma
: 标准差。
- 编码器的输出是:
3. 潜在空间到输出的映射:解码过程
解码器(DecoderRNN
)使用从编码器得到的潜在变量 z
生成目标序列。
DecoderRNN
的解码过程:
-
输入:
- 潜在变量
z
被输入到解码器,它通过self.hidden_linear(z)
映射到合适的隐藏空间。 - 目标序列(
trg
)的前seq_len-1
个时间步用于训练过程中目标的监督。 lengths
用于指示目标序列的实际长度,帮助处理变长的目标序列。
- 潜在变量
-
LSTM 层:
- 解码器通过 LSTM(
self.lstm
)生成目标序列的预测。LSTM 在每个时间步根据当前输入和上一时刻的隐状态来计算新的隐状态,并生成预测的输出。
- 解码器通过 LSTM(
-
输出:
- 解码器的输出
p_x
是目标序列的预测,它是由潜在变量z
生成的潜在目标序列的概率分布。
- 解码器的输出
-
训练时:
- 如果是训练模式(
train=True
),解码器会根据输入的目标序列生成预测输出,并根据真实的目标序列进行训练。
- 如果是训练模式(
-
推理时:
- 在推理模式(
train=False
)下,解码器逐步生成每个时间步的输出,通过之前的输出作为下一时间步的输入。
- 在推理模式(
4. KL 散度和潜在变量的正则化
在训练过程中,VAE 引入了 KL 散度(KL divergence)作为损失函数的一部分,用于约束潜在空间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N(0, 1)
。具体来说:
kl_loss = torch.distributions.kl_divergence(q_z,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
计算了潜在空间分布q_z
(由编码器生成的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之间的 KL 散度。
KL 散度作为正则化项,促使模型学习到较为平滑的潜在空间,从而提高生成能力。
5. DecoderSD:潜在变量的额外解码
DecoderSD
是一个辅助的解码器,它接收潜在变量 z
,并生成与之相关的隐藏表示。该模块可能用于进一步的任务或正则化,具体实现是通过 hidden_linear
将潜在变量 z
映射到一个隐藏表示(hidden
)。
总结:如何进行编码
在 VAE
模块中,编码过程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输入序列通过编码器(
EncoderRNN
):将输入序列(src
)编码成潜在空间的分布(Normal(mu, sigma)
)。 - 潜在变量抽样:从该分布中采样得到潜在变量
z
,并将其输入到解码器。 - 解码器生成输出:解码器(
DecoderRNN
)利用潜在变量z
和目标序列(trg
)生成目标序列的预测。 - KL 散度:计算潜在分布的 KL 散度,并作为正则化项优化模型。
这整个过程实现了将输入序列通过编码器转换为潜在空间的编码,并通过解码器生成目标序列,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变分自编码器结构。
那就是说你一条轨迹100多个时间步,每个时间步都会有一个标签和ground truth对比?那具体怎么计算这个loss
是的,一条轨迹中每个时间步都会有一个标签,并且每个时间步的标签和其对应的 ground truth 进行对比。具体来说,损失计算是通过对每个时间步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时间步的损失,然后对所有时间步的损失进行汇总。
损失计算流程:
在这个模型中,具体的损失计算流程如下:
-
输入与输出:
src
:输入轨迹序列,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trg
:目标轨迹序列,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p_x
:通过VAE解码器生成的预测轨迹,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label_num)
,表示每个时间步的预测标签分布。
-
NLL损失(Negative Log-Likelihood Loss):
- 计算模型的预测(
p_x
)和真实标签(trg
)之间的对数似然损失。
- 计算模型的预测(
具体的步骤:
1. 计算预测的概率分布 (p_x
):
在VAE模块中,p_x
表示模型对目标轨迹(trg
)的预测,通常是通过log-softmax将输出转化为对数概率分布,表示每个时间步的标签的预测概率分布。
p_x = self.logsoftmax(p_x)
这个 p_x
的形状是 (batch_size, seq_len, label_num)
,即对于每条轨迹中的每个时间步,模型都会输出一个长度为 label_num
的概率分布。
2. 计算每个时间步的负对数似然损失(NLL Loss):
每个时间步的损失是根据模型预测的概率分布和真实标签之间的对数差异来计算的。
p_x = p_x.view(batch_size * seq_len, -1) # (batch_size * seq_len, label_num)
target = trg.reshape(-1) # (batch_size * seq_len)
nll = -torch.log(p_x[torch.arange(target.size(0)).to(target.device), target])
nll = nll.view(batch_size, seq_len) # (batch_size, seq_len)
在这里:
p_x[torch.arange(target.size(0)), target]
通过索引target
对应的标签的预测概率。- 然后使用
torch.log
计算每个标签的对数概率,并用负号转换为负对数似然(NLL)。 nll
存储了每个时间步的 NLL 损失。
3. 计算KL散度损失(KL Divergence Loss):
这是VAE特有的损失部分,它约束了潜在变量 z
的分布使其接近标准正态分布。KL散度损失不是针对每个时间步计算的,而是针对整个潜在空间(所有样本)的分布进行计算。
kl_loss = torch.distributions.kl_divergence(q_z,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sum(dim=-1)
q_z
是由编码器生成的潜在变量的分布,KL散度损失会将它们与标准正态分布进行对比。这个损失有助于使潜在空间的分布更具正则性,但它不影响每个时间步的具体标签预测。
4. 计算最终的损失:
损失是通过对 NLL 损失 和 KL 损失 进行加权组合计算得到的。模型的目标是最小化这两个损失的加权和:
return nll_loss, kl_loss
nll_loss
是基于每个时间步的预测结果和真实标签之间的负对数似然损失。kl_loss
是潜在空间的正则化损失,确保潜在变量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总结
- 逐时间步计算损失:每个时间步的损失是通过比较预测的标签分布(
p_x
)和真实标签(trg
)来计算的,具体是通过 NLL Loss 实现。 - NLL Loss:计算每个时间步的负对数似然损失,表示预测值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
- KL Divergence Loss:用于正则化潜在空间的分布,使得潜在变量
z
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最终的损失是这两部分的加权和,模型会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最小化这个总损失来学习轨迹的生成过程。
这里的KL loss是对编码重构部分进行构建吧?使得编码的值趋于0,1分布?
是的,KL损失在这里主要是对编码重构部分进行构建的。具体来说,它用于将潜在空间的分布 q_z(即通过编码器得到的潜在变量的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 N(0, 1))进行对比,从而确保潜在变量的分布在训练过程中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KL损失的作用:
-
潜在空间的正则化:VAE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编码器将输入数据映射到潜在空间,再通过解码器重构输入。KL损失鼓励潜在变量(通过编码器得到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N(0, 1)。这有助于生成模型的稳定性,并使得潜在空间具有良好的结构,便于后续的采样和解码。
-
具体的计算:
-
通过编码器,得到潜在变量的均值
mu
和标准差sigma
。 -
然后通过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mu, sigma)
创建一个正态分布,表示编码后的潜在空间分布。 -
最后,KL散度计算公式如下:
\( \text{KL}(q_z \| p_z) = \mathbb{E}_{q_z} \left[\log\frac{q_z(z)}{p_z(z)}\right] \)
其中,
q_z(z)
是编码器得到的潜在变量的分布(通常是高斯分布),而p_z(z)
是标准正态分布 N(0,1)。KL散度的计算目标是让q_z(z)
尽可能接近p_z(z)
,即使得编码器的输出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
-
优化目标:
- 通过KL损失,模型会惩罚那些偏离标准正态分布的潜在变量分布,使得潜在变量的分布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从而促进了潜在空间的规范化。
- 换句话说,KL损失是对潜在空间的正则化项,它确保了潜在变量不会分布过于分散或者不规则,进而帮助解码器更好地重构输入数据。
KL Loss的计算:
在代码中,KL散度损失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的:
kl_loss = torch.distributions.kl_divergence(q_z,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sum(dim=-1)
q_z
是由编码器输出的潜在变量分布(mu
和sigma
通过编码器计算得到)。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
是标准正态分布,即期望潜在变量分布接近它。- 通过
kl_divergence
计算q_z
与标准正态分布之间的KL散度,sum(dim=-1)
是对所有维度进行求和。
总结:
- KL损失的主要作用是使潜在变量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N(0, 1),从而正则化潜在空间,促使编码器学习到稳定且可生成的潜在空间表示。
- 通过最小化KL散度,编码器将学到一个可控且结构化的潜在空间,有利于后续的解码器生成更加逼近真实数据的输出。
1(NLL损失)和3(SD损失)的区别
在你提到的损失函数中,1(NLL损失)和3(SD损失)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目标和计算方式存在重要区别。下面是对这两者的详细对比:
1. NLL损失(负对数似然损失):
NLL损失是用来衡量解码器生成的轨迹分布(即p_x
)与真实目标轨迹(即target
)之间的差距。NLL的目标是最大化目标轨迹在解码器生成的概率分布中的概率,这意味着模型试图学习如何生成与真实轨迹接近的轨迹。
-
计算过程:
p_x
是解码器生成的概率分布,表示给定潜在变量后对每个时间步的预测。- 使用
mask
来过滤掉无效部分(如padding)。这个mask保证只有有效部分的轨迹(即实际存在的部分)被考虑在内。 - 通过
p_x = torch.exp(p_x)
对p_x
应用exp
,然后通过mask
进行筛选。 - 计算负对数似然
-torch.log(p_x)
,表示真实标签(target
)在生成的分布中的对数概率。
-
目标:最大化真实轨迹与生成轨迹之间的相似度,使得生成的轨迹尽可能接近目标轨迹。
3. SD损失(Soft Decoder损失):
SD损失是通过对潜在空间表示(z
)的解码计算,并与真实标签进行对比来优化的。与NLL损失不同的是,SD损失主要集中在潜在空间(latent space)上,并且它有额外的操作来处理潜在变量的解码结果。
-
计算过程:
- 首先,
sd_p_x
是潜在变量z
经过解码器后的输出。经过线性变换(sd_p_x = sd_p_x.mm(self.sd_projection_head)
)后,得到解码后的分布。 - 然后应用softmax(
self.log_soft(sd_p_x)
)将解码结果转换为概率分布。 - 计算与真实标签(
sd
)的负对数似然损失,并加上一个权重(0.1
)来调节其重要性。
- 首先,
-
目标:通过这种解码的方式,SD损失试图在潜在空间的表示上找到一个合理的概率分布,使得解码后的潜在空间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主要区别:
-
目标不同:
- NLL损失 关注的是生成的轨迹分布与真实轨迹之间的对比,目的是最大化生成的轨迹的似然,主要用于重构过程中的解码器输出。
- SD损失 关注的是潜在空间的解码结果与标签之间的对比,目的是确保潜在变量通过解码器得到的表示与真实标签有一致性。它是一种辅助损失,通常在潜在空间(latent space)上进行优化。
-
计算方式不同:
- NLL损失 是基于序列生成的逐步对比,计算每个时间步的生成概率。
- SD损失 是基于潜在空间的解码结果,处理的是潜在变量
z
的解码后的分布,并与标签进行对比。它通常是在潜在空间中做一个类似于分类的任务。
-
作用不同:
- NLL损失 是主要的生成损失,直接影响到模型生成结果的准确性。
- SD损失 是辅助损失,它通过确保潜在空间的表示与标签的相似性,来帮助潜在空间学习更好的表示。
总结:
- NLL损失 主要用于训练解码器,使得它生成的轨迹与真实轨迹一致。
- SD损失 主要用于潜在空间的优化,确保潜在变量的解码结果与真实标签一致。它是对潜在空间的正则化,有助于改善潜在空间表示的质量。
两者虽然都使用了负对数似然(NLL)计算,但它们关注的目标不同:一个是在生成过程中的预测(NLL损失),另一个是在潜在空间中对潜在变量进行分类(SD损失)。
我可以这么理解么?一个是对编码之前的结果计算loss。一个是对解码后的结果计算loss
是的,你的理解是对的!我们可以这样总结:
-
NLL损失:关注的是对 解码后的结果(生成的轨迹分布)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对比。通过计算每个时间步生成标签的负对数似然来评估模型的生成能力,确保模型生成的轨迹尽可能接近真实轨迹。
-
SD损失:关注的是对 潜在空间的解码结果(潜在变量
z
的解码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对比。它通过潜在空间的表示来引导解码器生成与标签一致的轨迹,确保模型在潜在空间中学到的表示能够正确地生成与标签一致的轨迹。
简单来说:
- NLL损失是对 生成的轨迹(解码后的结果)进行评估。
- SD损失是对 潜在变量的解码结果(通过潜在空间生成的轨迹)进行评估。
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NLL损失直接作用于生成的标签,属于传统的序列预测任务。
- SD损失则作用于潜在空间(latent space),确保潜在表示能够正确地生成符合标签的结果。
这两个损失函数一起工作,帮助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优化生成轨迹的质量和潜在空间的表示。
你理解得非常准确!
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希望通过例子来理解 NLL损失
和 SD损失
在轨迹数据中的计算和作用。让我们从一条轨迹出发,逐步讲解它们的计算。
假设条件
假设我们有一条轨迹,它由一系列的路段组成,包含100个时间步(例如,100个路段)。每个时间步会有一个标签(比如说,它代表某个特定的道路或位置)。我们将通过这条轨迹的embedding来解释损失计算。
1. NLL损失(负对数似然损失)
NLL损失
的目的是对比生成的轨迹的分布与真实轨迹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在轨迹生成任务中,NLL损失会计算每个时间步的生成概率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目标是使得生成的轨迹尽可能符合真实轨迹。
假设数据:
- 轨迹的标签:
[t_1, t_2, ..., t_100]
,每个t_i
表示一个特定的标签(比如,第i
个时间步对应的道路段)。 - 模型通过VAE解码生成的概率分布:
p_x(t)
,表示在时间步i
,模型预测每个可能标签(比如道路)出现的概率。
步骤:
- 在每个时间步
i
,模型会生成一个标签分布p_x(t_i)
,该分布表示每个可能标签的概率。假设有n
个可能标签,那么p_x(t_i)
是一个长度为n
的向量,其中每个元素代表标签t_i
的预测概率。 - 真实标签
t_i
和预测分布p_x(t_i)
之间的差距通过NLL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 \text{NLL loss} = -\log(p_x(t_i)) \quad \text{for each time step } i \)
这里,p_x(t_i)
表示在第i
步时模型生成标签t_i
的概率。
具体例子:
假设时间步i=3
,真实标签t_3 = 2
,而模型生成的标签分布p_x(t_3)
是 [0.1, 0.7, 0.2]
,表示标签0
的概率是0.1,标签1
的概率是0.7,标签2
的概率是0.2。
NLL损失计算如下:
\(
\text{NLL loss for step 3} = -\log(p_x(t_3 = 2)) = -\log(0.2) \approx 1.609
\)
对于整条轨迹,我们会对每个时间步的NLL损失进行累加,最终得到整条轨迹的损失:
\(
\text{Total NLL loss} = \sum_{i=1}^{100} -\log(p_x(t_i))
\)
NLL损失的目标: 最大化每个时间步生成的标签的概率,使得整个轨迹的生成概率尽可能接近真实轨迹的标签。
2. SD损失(Soft Decoder Loss)
SD损失
关注的是潜在空间的解码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它通过一个辅助解码器对潜在变量z
进行解码,目标是确保潜在空间中学到的表示能生成与真实标签一致的结果。
假设数据:
- 潜在空间变量
z
:模型通过变分自编码器(VAE)从输入数据中学习到的潜在表示,它可以是一个长度为h
的向量。 - 解码器:解码器
dec
将潜在变量z
转换为标签分布。假设解码器生成了标签p_x
,它与NLL损失中的p_x
是类似的,只不过这里的p_x
是从潜在空间表示z
解码出来的。
步骤:
- 潜在变量
z
(来自VAE的编码器)会被输入到解码器中,通过解码器生成轨迹的标签分布p_x
。这是一个基于潜在空间的生成过程。 SD损失
计算的是潜在变量z
的解码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通常也是通过负对数似然损失来衡量。- 公式如下:
\( \text{SD loss} = -\log(p_x(t)) \quad \text{for each time step} \)
与NLL损失类似,SD损失关注的是潜在空间表示的解码结果和真实标签之间的对比。
具体例子:
假设潜在变量z = [0.5, -0.3, 0.2]
,解码器将z
转换为标签分布p_x = [0.2, 0.3, 0.5]
,真实标签t = 2
。那么SD损失为:
\(
\text{SD loss} = -\log(p_x(t = 2)) = -\log(0.5) \approx 0.693
\)
对于整条轨迹,SD损失会计算每个时间步的损失,并对它们进行累加:
\(
\text{Total SD loss} = \sum_{i=1}^{100} -\log(p_x(t_i))
\)
SD损失的目标: 通过潜在空间中的表示z
,解码器应该能够生成一个接近真实标签的输出。SD损失确保了模型在潜在空间中学习到的表示是与标签一致的。
总结:
-
NLL损失:关注的是生成轨迹的每个时间步的标签预测分布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目标是最大化生成轨迹的似然,使得生成的轨迹尽可能与真实轨迹一致。
-
SD损失:关注的是潜在空间中的解码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目标是通过潜在空间学习到的表示来生成与真实标签一致的轨迹。它通常作为辅助损失来优化潜在空间的表示。
举例:
假设轨迹的标签是 [t_1, t_2, ..., t_100]
,z
是从VAE编码器得到的潜在表示。如果你使用NLL损失计算每个时间步的损失,目标是最小化每个时间步生成标签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而使用SD损失时,目标是确保潜在变量z
通过解码器产生的轨迹标签与真实标签匹配。
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清楚地理解NLL损失
和SD损失
的区别!
confidence参与了哪些计算?
在你提供的模型中,Confidence
模块参与了模型的多个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1. 输入数据和模型架构
Confidence
模块接收输入为一个序列数据 data
(通常是轨迹数据或路径数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编码和解码操作,计算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的分布,并通过这些潜在变量生成预测,同时还参与了损失的计算。
具体来说,Confidence
模块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 Confidence
模块的作用和流程
2.1 潜在变量分布(潜在空间的学习)
-
Confidence
模块首先对输入序列进行嵌入(embedding),通过nn.Embedding
将每个标签映射到一个连续的空间中,得到每个时间步的潜在表示。x = self.embedding(data)
-
然后,
Confidence
模块通过两个全连接层(enc_mu
和enc_log_sigma
)分别计算潜在变量的均值(mu
)和对数标准差(log_sigma
)。通过log_sigma
计算标准差sigma
:mu = self.enc_mu(x) log_sigma = self.enc_log_sigma(x) sigma = torch.exp(log_sigma)
-
这些参数用于构建一个正态分布(
q_z
),这是通过torch.distributions.Normal(mu, sigma)
实现的。这为潜在空间的采样提供了概率分布。q_z =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mu, sigma)
-
然后从这个正态分布中重参数化采样(
rsample
),得到潜在变量z
。这个潜在变量z
作为后续解码器的输入,用于生成模型的输出。z = q_z.rsample()
2.2 解码器部分
-
随后,
Confidence
模块将潜在变量z
输入到解码器dec
,经过一系列的全连接层后得到预测结果p_x
。这里,p_x
是模型根据潜在空间表示生成的轨迹或路径的概率分布。p_x = self.dec(z)
-
p_x
经过另一个全连接层(self.predict
)后,输出的是每个时间步的标签概率(通常是每个标签的类别概率)。然后应用logsoftmax
来对这些概率进行归一化处理:p_x = self.predict(p_x) p_x = self.logsoftmax(p_x)
2.3 计算损失
-
Confidence
模块计算与真实标签之间的损失。首先,通过负对数似然损失(NLL)来衡量模型生成的标签分布p_x
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距:nll = self.nll(p_x, data)
-
nll
被调整为适应批量数据的形状(reshape
),然后返回给训练过程:nll = nll.reshape(batch_size, seq_len)
2.4 KL散度(KL Divergence)
-
除了NLL损失,
Confidence
模块还计算潜在分布q_z
和标准正态分布Normal(0, 1)
之间的KL散度。KL散度用于正则化潜在空间,使其学习一个接近标准正态分布的表示,从而帮助生成更平滑、更具有泛化能力的轨迹。divergence = torch.distributions.kl_divergence(q_z,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
-
最后,
Confidence
模块将NLL损失与KL散度的和返回:return nll + divergence.sum(dim=-1)
3. Confidence
模块的作用总结
Confidence
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在模型的潜在空间中进行编码和解码,同时计算生成的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的差距。具体而言,Confidence
:
- 编码输入数据:通过嵌入和神经网络计算潜在空间的分布参数(均值和标准差),并生成潜在变量
z
。 - 生成轨迹:将潜在变量
z
输入到解码器中,生成轨迹或路径的预测分布。 - 计算损失:通过负对数似然损失(NLL)和KL散度来优化潜在空间的表示,并确保生成的轨迹与真实轨迹之间的一致性。
4. Confidence
在整体模型中的作用
Confidence
模块在模型的训练中发挥了以下几个作用:
- 它通过潜在变量
z
的采样和解码,参与了整个模型的生成过程,直接影响到生成的轨迹。 - 它计算了KL散度,帮助潜在空间的分布收敛到标准正态分布,从而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 它计算了NLL损失,确保生成的轨迹与真实轨迹相匹配,从而优化模型的重构能力。
总的来说,Confidence
模块是一个融合了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监督学习的组件,既用于生成轨迹,也通过正则化潜在空间来提升模型的表现。
双通道的学习
是的,你的理解是对的!在这段代码中,模型的前向过程确实涉及了 confidence 和 VAE 的联合使用,具体步骤如下:
1. Confidence模块
- 作用:
confidence
模块用于对输入的src
(即输入序列)进行编码,计算潜在空间的分布和潜在变量的采样,生成潜在变量的解码结果。 confidence = self.confidence(src)
:调用Confidence
模块,生成一个潜在空间分布的输出。confidence
的作用是提取输入序列的潜在空间分布,并为后续的生成和损失计算提供依据。
2. 处理输入序列
- 接下来,模型根据
src_lengths
对src
做进一步处理,提取了起始和目标序列的条件信息(cond_src
和cond_trg
)。 cond_src
取了输入序列的第一个时间步,cond_trg
则取了输入序列在src_lengths
指定位置的时间步数据。然后将这两者拼接成新的输入序列src
。
3. VAE模块的Forward计算
- 然后,
src
会被送入VAE
模块进行前向传播。VAE的作用是学习输入的潜在空间表示,并通过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生成新的轨迹。 kl_loss, p_x, sd_p_x = self.vae.forward(src, trg, src_lengths, trg_lengths)
:这一步是对src
和trg
进行联合训练,VAE
会输出:- kl_loss:KL 散度损失,用于约束潜在空间的分布接近标准正态分布。
- p_x:基于潜在空间
z
生成的目标序列的概率分布。 - sd_p_x:潜在空间的解码结果,用于后续计算SD损失。
4. 总结
confidence
用来为模型提供潜在空间的分布信息(即编码的分布),并帮助生成轨迹。- 然后,VAE 通过进一步的编码-解码过程,生成目标轨迹并计算损失。
通过结合 confidence
和 VAE
,模型可以从潜在空间中学习到轨迹生成的规律,同时保持对潜在空间的良好控制,以便在生成轨迹时既能提高精度,又能提高鲁棒性。
因此,首先是通过 confidence
计算潜在空间的分布和生成过程,再结合 VAE 进行目标轨迹的生成和解码。
双VAE的代码对比
在你提供的代码中,模型利用了两个不同的 VAE(TG-VAE 和 RP-VAE)来处理轨迹数据和路段数据。让我们分开解释并分析每个部分的实现,特别是如何使用 VAE 和损失计算。
1. TG-VAE 部分
在模型中,TG-VAE 部分主要负责建模轨迹对 (T, C) 的模式,并计算轨迹的重构损失和 KL 散度损失。这个部分的实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TG-VAE
作用:
- 输入:轨迹数据对 (T, C)。
- 编码:通过编码器对轨迹对进行编码,得到潜在变量
z
。 - 解码:解码器生成与轨迹数据相关的概率分布,重构轨迹。
- 损失计算:通过负对数似然损失(NLLLoss)和 KL 散度损失进行训练。
在代码中,vae.forward()
实际上调用的是 TG-VAE 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kl_loss, p_x, sd_p_x = self.vae.forward(src, trg, src_lengths, trg_lengths)
src
和trg
是输入和目标轨迹。kl_loss
是通过计算潜在空间的 KL 散度得到的损失。p_x
是解码器生成的轨迹的概率分布。sd_p_x
是解码器生成的潜在空间的输出,后续用于 SD损失。
2. RP-VAE 部分
RP-VAE 部分负责处理每个路段的偏差因子,通过变分推断计算潜在的路段偏差因子。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RP-VAE
作用:
- 输入:路段信息(
edge_list
)。 - 编码:对每个路段的偏差因子进行编码,计算路段的潜在空间。
- 解码:解码器根据潜在空间信息生成去偏的轨迹。
- 损失计算:计算路段偏差因子的 KL 散度损失和生成轨迹的重构损失。
3. 代码中的损失计算部分
在你的代码中,loss_fn
和 get_mask
是用来计算 NLL损失 的,而 KL散度损失 计算是通过 vae.forward()
进行的。详细代码如下:
NLL损失计算
def loss_fn(self, p_x, target, mask):
"""
Input:
p_x (batch_size*seq_len, hidden_size): P(target|z)
target (batch_size*seq_len) : the target sequences
mask (batch_size*seq_len, vocab_size): the mask according to the road network
"""
p_x = torch.exp(p_x) # 对p_x进行exp计算
p_x = p_x * mask.float() # 应用mask以忽略不相关部分
masked_sums = p_x.sum(dim=-1, keepdim=True) + 1e-6 # 对每一行进行求和以归一化
p_x = p_x / masked_sums # 归一化
p_x[:, self.label_num-1] = 1 # 设置最后一个标签的概率为1(通常是padding标记)
p_x = p_x[torch.arange(target.size(0)).to(target.device), target]
nll = -torch.log(p_x) # 计算NLL损失
return nll
KL散度损失计算
KL 散度损失的计算是通过 vae.forward()
方法得到的。vae.forward()
调用了变分推断来计算潜在空间的 KL 散度,目标是将潜在空间的分布趋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kl_loss, p_x, sd_p_x = self.vae.forward(src, trg, src_lengths, trg_lengths)
SD损失计算
SD损失是通过解码后的潜在变量 sd_p_x
计算的,它使用了 NLLLoss 来计算潜在空间表示的损失:
sd_p_x = sd_p_x.view(batch_size*2, -1)
sd_p_x = sd_p_x.mm(self.sd_projection_head)
sd_p_x = self.log_soft(sd_p_x) # 对 sd_p_x 应用 softmax
sd = sd.view(-1)
sd_nll_loss = 0.1 * self.sd_loss(sd_p_x, sd) # 计算SD损失
4. 总结
- TG-VAE 主要负责编码和解码轨迹对 (T, C),并计算 NLL 和 KL 散度损失。
- RP-VAE 主要负责处理路段偏差因子的编码和解码,并计算 KL 散度损失。
confidence
参与了编码部分,生成的潜在表示影响后续的模型训练。
总结表格
VAE模块 | 输入数据 | 主要计算 | 输出 | 损失计算 |
---|---|---|---|---|
TG-VAE | 轨迹数据 (T, C) | 编码轨迹数据,得到潜在空间表示,解码后生成轨迹 | kl_loss (KL 散度),p_x (重构轨迹) |
KL 散度损失 + NLL 损失(生成轨迹与真实轨迹对比) |
RP-VAE | 路段数据 | 编码路段的偏差因子,解码后生成去偏的轨迹 | sd_p_x (潜在表示的解码结果) |
KL 散度损失 + NLL 损失(潜在表示与标准正态分布对比) |
代码实现过程:
- 编码:VAE 编码器将输入数据(轨迹或路段)映射到潜在空间。
- 解码:VAE 解码器生成与输入数据相匹配的轨迹分布。
- 损失计算:根据生成的轨迹与真实轨迹的差异计算 NLL 损失,并根据潜在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计算 KL 散度损失。
这个过程描述了你代码中 VAE 结构的核心,并明确了如何通过两个不同的 VAE 处理轨迹数据和路段数据,优化潜在空间。
两个VAE输入数据的不同
是的,代码中的输入数据确实不同,主要是针对两个 VAE 模块 (TG-VAE 和 RP-VAE) 的不同输入。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两个部分的区别和它们的输入数据。
1. TG-VAE(Trajectory Generation VAE)
输入数据
src
(输入序列):这是轨迹的输入数据,表示为时间步(比如说一条路径的路段)。trg
(目标序列):这是目标轨迹数据,通常是src
的一个变体,比如经过扰动或修改后的轨迹。
举例:
假设你有一个城市的轨迹数据集,轨迹代表的是某个车辆的路径。每个时间步是车辆的位置。
时间步 | 坐标(位置) |
---|---|
1 | (x1, y1) |
2 | (x2, y2) |
3 | (x3, y3) |
4 | (x4, y4) |
假设 src
是车辆的实际轨迹(输入),而 trg
是目标轨迹,可能是扰动过后的轨迹或者是预测的轨迹(例如,轨迹预测模型生成的路径)。
src
= [ (x1, y1), (x2, y2), (x3, y3), (x4, y4) ] -> 这是你输入的实际轨迹数据。trg
= [ (x1, y1), (x2, y2), (x3, y3), (x4, y4) ] -> 这是你想要模型重构的目标轨迹数据。
在 TG-VAE 中,src
和 trg
作为输入,用于训练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目标是通过潜在空间 z
来学习轨迹的生成模式。
计算的损失:
- NLL 损失:通过模型生成的轨迹分布和实际轨迹之间的对比。
- KL 散度损失:通过潜在空间分布(
q_z
)和标准正态分布(N(0, 1)
)的差异来优化模型。
2. RP-VAE(Road Segment VAE)
输入数据
edge_list
(子图的边信息):这不是轨迹数据,而是表示道路网络的边信息。例如,城市的道路图中的路段和连接的交叉口。label
(目标标签):与每个路段相关的标签(可能是路段的偏差因子等信息)。
举例:
假设你有一个城市的道路图。图的节点代表交叉口,边代表道路连接。
节点对 | 路段长度 |
---|---|
A-B | 100米 |
B-C | 200米 |
C-D | 150米 |
D-E | 120米 |
edge_list
可以表示这些道路连接的节点对:
edge_list
= [(A, B), (B, C), (C, D), (D, E)]
label
可以表示每个道路的某种偏差因子,比如某个道路的交通流量偏差、路况、或者车辆的行驶行为。
label
= [0.5, 0.2, 0.3, 0.4] -> 这些是每个路段的偏差因子。
在 RP-VAE 中,输入的 edge_list
和 label
用于编码路段的偏差因子,并通过变分推断优化这些因子。
计算的损失:
- NLL 损失:通过解码后的潜在空间表示
sd_p_x
和标签sd
之间的对比来计算。 - KL 散度损失:通过潜在空间的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来优化模型。
总结
模块 | 输入数据 | 解释 | 损失计算 |
---|---|---|---|
TG-VAE | src (轨迹数据),trg (目标轨迹数据) |
轨迹数据对,模型学习轨迹的生成和重构。 | NLL 损失 + KL 散度损失(优化轨迹的生成模式和潜在空间分布) |
RP-VAE | edge_list (路段信息),label (路段标签) |
路段信息对,模型学习路段的偏差因子。 | NLL 损失 + KL 散度损失(优化路段的偏差因子和潜在空间分布) |
整体流程举例:
假设你有一辆车的轨迹数据,它经过了不同的道路(这些道路可以在一个图中表示)。通过 TG-VAE,你可以学习这条轨迹的生成过程,即通过模型对轨迹进行编码并重构它。而通过 RP-VAE,你可以为这些道路(路段)计算偏差因子,并优化它们,以便生成符合实际道路特征的轨迹。
你输入的 src
和 trg
主要是轨迹数据,而 edge_list
和 label
主要是与道路相关的拓扑信息和偏差因子。在这个过程中,TG-VAE 和 RP-VAE 分别对轨迹数据和路段数据进行建模,计算相应的损失,最终优化整个模型。
两种输入
从你提供的数据来看,6307
和 6308
可能代表的是某种特殊的标记,像是序列的起始和结束标记。我们可以根据常见的序列到序列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机器翻译)来推测这两个数字的含义。
假设:
6307
可能是序列的 起始标记 (start token),用来表示一个新的序列的开始。6308
可能是序列的 结束标记 (end token),表示序列的结束,模型在生成或解码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个标记判断何时停止生成。
在你提供的 src
和 trg
数据中:
-
src
数据:tensor([[1778, 1777, 1776, 1775, 1774, 1773, 4361, 1462, 4364, 4363, 1986, 2433, ... , 6309, 6309, 6309, 6309]])
这里的
src
没有显示出起始标记6307
,可能是因为数据已经预处理过,或者在输入时这些标记已经被去除。如果是原始数据,6307
应该会出现在序列的开始部分。 -
trg
数据:tensor([[6307, 1778, 1777, 1776, 1775, 1774, 1773, 4361, 1462, 4364, 4363, 1986, ... , 6308, 6309, 6309, 6309]])
这里的
trg
数据的开始是6307
(可能是起始标记),结束部分包含了6308
(可能是结束标记)。这表明trg
是从起始标记开始的,并且可能会在接近最后时遇到结束标记。
为什么起始和结束标记重要?
-
起始标记(
6307
):在训练时,模型的输入通常是已知的序列,目标序列从起始标记开始,用于帮助模型理解序列生成的起点。在解码过程中,模型在生成时通常会首先生成起始标记,然后根据上下文逐步生成接下来的元素。 -
结束标记(
6308
):当模型在解码过程中生成了结束标记时,通常表示生成的序列已经完成,可以停止生成。这对于长序列生成任务尤为重要,防止模型生成不必要的额外输出。
结论:
根据你的数据,6307
很可能是 起始标记,6308
是 结束标记,这符合常见的序列到序列任务的设计。如果你正在做类似的任务(如轨迹预测、机器翻译等),这些标记通常会用来帮助模型理解输入和输出的开始与结束。
是的,从你的输入数据看,src
和 trg
中的 6307
和 6308
可能代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点。通常在轨迹预测任务中,src
会包含输入的轨迹部分(如起始点和先前的位置),而 trg
则表示目标轨迹部分(如预测的后续位置或轨迹)。因此,在你的数据中,6307
和 6308
很可能分别是当前轨迹的起始点和目标位置。
为了进一步验证,可能需要查看模型具体是如何处理这些输入数据的。例如,模型的输出是否与这些位置相关,或者预测的目标是否是从 src
到 trg
之间的某些轨迹段。
子图的生成
是的,正如你所理解的,edge_list
和 subgraph_edges
的构建是基于 提取 batch 中轨迹的所有节点,然后进一步提取 一阶邻居 和 二阶邻居 节点的连接关系。
更详细的步骤:
-
提取 batch 中的所有节点:
- 你的
src
数据(源轨迹)是输入的轨迹数据,表示当前批次中的节点序列。src
包含了轨迹中访问过的所有节点(可能是不同的路段或位置点)。 trg
是目标轨迹数据,包含了期望预测的轨迹节点,可能和src
数据在某些地方重叠,也可能在不同的轨迹上。
- 你的
-
提取一阶邻居:
- 一阶邻居(first-order neighbors)指的是每个节点的直接邻接节点。每个节点与其相邻的其他节点之间会有一条边(在图中表现为边缘)。
self.node_adj
在你的代码中保存了每个节点的邻接节点列表。这就意味着,对于每个节点,你可以通过self.node_adj[point]
得到其一阶邻居。
-
提取二阶邻居:
- 二阶邻居(second-order neighbors)是指节点的邻居的邻居,即节点的直接邻居和这些邻居的邻居。
- 在
second_order_adj()
方法中,你可以看到,每个节点会通过其一阶邻居节点,进一步获取二阶邻居节点。 - 这通常会扩大邻接图的范围,使得你不仅考虑每个节点与其直接邻居之间的关系,还考虑到二阶的拓展。
具体流程:
- 你提取的
sub_graph_edges
是根据src
数据中的节点列表来生成的。首先,你会根据src
中的所有节点,查找它们的邻居节点(通过一阶邻接或二阶邻接),然后形成子图的边。 - 生成的
edge_list
中,第一行是源节点(源节点索引),第二行是目标节点(目标节点索引),表示一个个节点对之间的边。
举例说明:
假设 src
中包含节点 [5210, 3381, 3380, 3462, 4421]
,那么从这些节点中提取邻居关系的步骤大致如下:
-
一阶邻居提取:
- 对于每个节点(如
5210
),找到它的邻居节点(比如3381
和3380
)。 - 通过
self.node_adj[5210]
,你可以得到它的邻居节点。
- 对于每个节点(如
-
二阶邻居提取:
- 对于每个一阶邻居,再找到这些邻居的邻居(即,邻居的邻居)。
- 通过
self.second_order_dict
,你可以得到二阶邻居的信息。
-
形成边列表:
- 你可以根据这些邻居关系生成边。
edge_list
中每条边连接的是一个源节点和一个目标节点。
- 你可以根据这些邻居关系生成边。
sample_subgraph
方法中的 sub_graph_edges
:
在 sample_subgraph
中,你看到的代码会根据每个节点从 self.node_adj
或 self.second_order_dict
中提取邻居关系,并最终生成一个边列表(sub_graph_edges
),这个边列表表示了当前 batch 中所有节点之间的邻接关系。
def sample_subgraph(self, node_list):
device = node_list.device
points = list(set(node_list.view(-1).cpu().tolist())) # 获取去重后的节点列表
sample_neighs = []
for point in points:
if point in self.node_adj.keys():
neighs = self.node_adj[point] # 获取一阶邻居
else:
neighs = []
sample_neighs.append(set(neighs))
# 构建边(每个源节点和它的邻居之间有一条边)
column_indices = [n for sample_neigh in sample_neighs for n in sample_neigh]
row_indices = [points[i] for i in range(len(points)) for j in range(len(sample_neighs[i]))]
sub_graph_edges = torch.LongTensor([row_indices, column_indices]).to(device)
return sub_graph_edges
总结:
edge_list
是由batch
中的所有节点的邻居关系构建的,包括一阶邻居和二阶邻居(通过node_adj
和second_order_dict
)。sub_graph_edges
是从src
和trg
节点及其邻居中提取的边信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子图,包含了节点之间的连接。
希望这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子图的构建过程!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随时告诉我!
confidence实际上是重构轨迹的loss
让我们逐步分析这段代码的维度变化,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每个操作如何影响张量的维度。
1. 打印解码后的结果 p_x
和其维度
print("Decoded p_x:", p_x)
print("Decoded p_x shape:", p_x.shape)
p_x
是解码器的输出,表示模型对每个时刻的预测(如,某个节点或轨迹位置的预测)。- 维度:
torch.Size([32, 134, 6310])
32
是 batch size(批量大小),即一次处理的样本数。134
是 sequence length(序列长度),即每个输入序列中包含的时间步数或节点数。这里指的是输入轨迹的长度。6310
是 类别数,即每个时刻模型预测的类别数量(可以理解为模型的输出维度,比如表示每个位置上的节点类别数)。
2. LogSoftmax 操作
p_x = self.logsoftmax(p_x)
-
这里应用了
logsoftmax
操作,通常用于将输出转化为对数概率分布。 -
logsoftmax
会对最后一个维度(6310
)进行归一化,即对每个时间步的所有类别值进行 Softmax,再取对数。 -
维度变化:
p_x
的维度不会改变,因为logsoftmax
只是对每个位置进行数值转换。输出仍然是torch.Size([32, 134, 6310])
。
3. 重塑张量
batch_size, seq_len = data.shape
p_x = p_x.reshape(batch_size*seq_len, -1)
data = data.reshape(-1)
-
data.shape
获取data
的维度,应该是[32, 134]
,其中:32
是 batch size,134
是 sequence length。
-
p_x = p_x.reshape(batch_size*seq_len, -1)
:将p_x
从[32, 134, 6310]
重塑为[batch_size*seq_len, 6310]
,即:- 这里
batch_size*seq_len
即32*134 = 4288
。 -1
自动推导出第二个维度的大小,保持6310
不变。
维度变化:
p_x
变为torch.Size([4288, 6310])
。
- 这里
-
data = data.reshape(-1)
:将data
从[32, 134]
重塑为[4288]
,即将原始的[batch_size, seq_len]
张量展平成一个一维向量。维度变化:
data
变为torch.Size([4288])
。
4. 计算负对数似然(NLL)
nll = self.nll(p_x, data)
-
计算负对数似然
nll
,这个操作通常用于分类任务,目的是计算预测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 -
p_x
的形状是[4288, 6310]
,表示每个位置的对数概率。 -
data
的形状是[4288]
,表示每个样本的真实标签。- 对于每个样本,我们会根据
p_x
的第data[i]
类别计算对数概率。
- 对于每个样本,我们会根据
-
维度变化:
nll
会输出一个一维张量,维度为[4288]
,表示每个样本的负对数似然值。
5. 重塑 nll
nll = nll.reshape(batch_size, seq_len)
-
通过这一步,
nll
会从[4288]
重新变回[32, 134]
,即与原始的输入数据维度一致。维度变化:
nll
变为torch.Size([32, 134])
。
6. 计算 Kullback-Leibler 散度(KL-divergence)
divergence = torch.distributions.kl_divergence(q_z, torch.distributions.Normal(0, 1))
- 计算变分自编码器中隐变量
q_z
与标准正态分布Normal(0, 1)
之间的 KL 散度。 q_z
的维度一般为[batch_size, latent_dim]
,而Normal(0, 1)
是标准正态分布。- 维度变化:这个操作输出的
divergence
的维度通常为[batch_size]
,表示每个样本的 KL 散度。
7. 最终返回
return nll + divergence.sum(dim=-1)
- 你最终返回的是 负对数似然 + KL 散度,它们分别是
[32, 134]
和[32]
,因此需要对divergence
进行求和(dim=-1
),使得其维度从[32]
变为[32]
。 - 将
nll
和divergence
相加时,会先进行广播(broadcasting),使得两个张量的维度匹配。最终返回的是一个形状为[32, 134]
的张量,表示每个样本的损失值。
8. 打印 confidence
的输出和维度
confidence = self.confidence(src)
print("Confidence output:", confidence[:1])
print("Confidence output shape:", confidence[:1].shape)
-
confidence
是通过src
计算出来的,通常是模型对每个时间步或节点的信心水平。 -
维度:如果
src
的维度是[batch_size, seq_len]
(即[32, 134]
),那么confidence
的输出维度也应该是[32, 134]
,表示每个样本每个时间步的信心水平。confidence[:1]
是取出第一个样本(即confidence
的第一行),其维度为[1, 134]
。维度变化:
confidence
的形状应该是[32, 134]
。confidence[:1]
的形状是[1, 134]
。
总结维度变化:
- 初始的
p_x
维度是[32, 134, 6310]
,表示批次中每个时间步的预测概率分布。 - 经过
logsoftmax
和重塑后,p_x
变为[4288, 6310]
。 nll
最终的维度是[32, 134]
,表示每个样本每个时间步的负对数似然值。confidence
的维度是[32, 134]
,表示每个样本每个时间步的信心水平。
希望这个分析帮助你理解代码中的维度变化!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是的,nll
实际上是用来衡量模型在重构轨迹时的 负对数似然(Negative Log-Likelihood),可以理解为是 重构轨迹的损失。
具体来说,nll
计算的是模型在每个时间步(即每个轨迹位置)对真实轨迹标签的预测误差。它反映了模型预测的概率分布与真实标签(轨迹数据)之间的差异。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它的作用:
NLL 作为重构轨迹的损失
在许多生成模型中,尤其是变分自编码器(VAE)等模型中,nll
被用作重构误差。模型的目标是 最大化 重构的准确性,或者等效地,最小化 重构误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nll
用于衡量模型生成的概率分布与实际数据分布之间的差异。对于每个时间步或轨迹位置,模型输出一个概率分布(p_x
),而真实数据(data
)提供了正确的标签。nll
计算的是每个位置预测的类别与实际标签之间的负对数似然。
nll
计算过程
p_x = self.logsoftmax(p_x)
batch_size, seq_len = data.shape
p_x = p_x.reshape(batch_size * seq_len, -1)
data = data.reshape(-1)
nll = self.nll(p_x, data)
- LogSoftmax:首先对
p_x
应用logsoftmax
操作,得到每个时间步(轨迹位置)上每个可能类别的对数概率。 - 重塑:将
p_x
和data
重塑为一维张量。p_x
会变成[batch_size * seq_len, 6310]
,每个位置的预测对数概率;data
会变成[batch_size * seq_len]
,即每个样本的真实轨迹标签。 - 负对数似然:然后,使用
self.nll(p_x, data)
来计算每个样本在每个时间步上的负对数似然。nll
衡量的是预测的类别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距。越小的nll
表示模型越准确。
confidence
是一个损失值吗?
confidence
不一定是损失值,而是衡量模型在每个时间步预测的 信心水平。一般来说,confidence
反映了模型对当前预测的确定性或自信度。通常情况下,confidence
通过对某个轨迹节点的预测分布计算得到(可能是对数概率或其他形式的度量)。虽然它与损失相关,但它本身通常不是损失函数,而是一个指标,用来衡量模型的预测质量。
总结
nll
:是 重构轨迹的损失,它度量的是模型预测轨迹标签的准确性。nll
越小,表示模型在重构轨迹时越准确。confidence
:表示模型对每个轨迹位置预测的信心水平,通常用于衡量模型的预测可靠性,但不一定直接作为损失函数。
所以,nll
作为重构轨迹的损失,用于训练时优化模型的参数,而 confidence
更多的是用来表示模型在每个时间步上的自信程度。
起始节点的维度和终点节点维度的编码
在这段代码中,road_embedding
是对输入的 src
进行 嵌入(embedding),将其转换为一个更高维的表示。让我们逐步解读代码,并分析维度变化。
分步解析代码
-
初始化输入数据:
batch_size, seq_len = src.size(0), src.size(1) + 1
src.size(0)
:表示当前批次的大小(batch_size
)。src.size(1)
:表示src
(轨迹数据)的序列长度(即每条轨迹的节点数),这里+1
是为了扩展序列长度。
-
提取目标轨迹和源轨迹的起始节点:
cond_trg = src[torch.arange(batch_size), (src_lengths-1).long()].unsqueeze(1) cond_src = src[:, 0].unsqueeze(1)
cond_trg
:表示从每条轨迹中取出最后一个节点(目标轨迹的最后一个节点)。src_lengths-1
:假设src_lengths
是每条轨迹的长度,这里表示取每条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
cond_src
:表示每条轨迹的第一个节点(源轨迹的起始节点)。
-
将源轨迹的起始节点和目标轨迹的最后一个节点连接在一起:
src = torch.cat((cond_src, cond_trg), dim=-1)
这一步将每条轨迹的 第一个节点 和 最后一个节点 拼接成一个新的张量。假设
cond_src
和cond_trg
的形状是[batch_size, 1]
,经过拼接后,src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 2]
。 -
进行路网嵌入:
src = self.road_embedding(src)
这里,
src
经过road_embedding
的处理后,得到一个新的张量。road_embedding
是一个嵌入层,它将每个节点(即轨迹中的每个位置)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通常是由预训练或随机初始化的嵌入向量来表示。- 这一步是将
src
中的每个节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假设road_embedding
的输出维度是128
,那么每个节点(原始的src
中的节点)会被表示为一个 128 维的向量。
- 这一步是将
-
更新序列长度:
src_lengths = torch.zeros([batch_size]).long() + 2
这里,
src_lengths
设为2
,因为src
中只有两个节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
打印嵌入后的
src
及其维度:print("After road_embedding src:", src[:1]) print("After road_embedding src shape:", src[:1].shape)
打印的
src
是经过嵌入层处理后的结果。假设batch_size = 1
,road_embedding
的输出维度是128
,那么每个节点会被映射成一个128
维的向量。因此,
src
的形状是[1, 2, 128]
,即:1
是批次大小。2
是轨迹中的节点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128
是每个节点的嵌入向量维度。
维度变化解读
- 原始
src
的形状:假设原始的src
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其中seq_len
是轨迹长度。 - 拼接后的
src
的形状:拼接后的src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 2]
,这表示每条轨迹只有两个节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 嵌入后的
src
的形状:经过road_embedding
后,src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 2, 128]
,即每个节点都被映射到一个 128 维的嵌入空间。
总结
src
的初始形状:通常是[batch_size, seq_len]
,表示批次中的轨迹数据。cond_src
和cond_trg
:分别是轨迹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它们的形状是[batch_size, 1]
。- 拼接后的
src
:将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拼接后,src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 2]
。 - 嵌入后的
src
:通过road_embedding
,src
被嵌入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其形状变为[batch_size, 2, 128]
。
因此,road_embedding
是对轨迹中节点进行嵌入映射,结果的维度是 [batch_size, 2, 128]
,表示每条轨迹由两个节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个 128 维的嵌入表示。
VAE的编码和解码
非常好的问题!让我们逐一解析一下:
kl_loss
:
kl_loss
是对 潜在空间的分布 进行计算的,它衡量的是潜在变量z
(通过编码器enc
获得)的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之间的差异。它是 针对编码器的输出q_z
(即mu
和sigma
)进行计算的,并与标准正态分布(均值为0,标准差为1)进行比较。因此,kl_loss
是与src
(输入轨迹)相关的。
p_x
:
p_x
是解码器生成的 重建轨迹,它是通过潜在变量z
和目标序列trg
来生成的。trg[:, :-1]
:表示去掉目标序列的最后一个节点,以作为解码器的输入。- 所以,
p_x
是解码器对trg
的 预测重建结果,维度为[batch_size, seq_len-1, hidden_size]
。 - 这里的
trg
确实参与了编码过程,但解码过程中使用的是 潜在变量z
,而p_x
表示解码器的输出。
sd_p_x
:
sd_p_x
是另一个解码器的输出,通常用于生成与src
相关的内容。- 但是,
sd_p_x
依然是基于 潜在变量z
生成的输出,z
是通过编码器enc
对src
(输入轨迹)编码后得到的。所以,sd_p_x
是基于src
编码后的潜在空间变量z
生成的。 sd_p_x
的维度是[batch_size, 2, hidden_size]
,表示它的解码结果,可能与src
的某些属性(如起始节点、终点节点等)有关。
- 但是,
总结:
kl_loss
:与src
(输入轨迹)相关,计算潜在空间的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p_x
:是解码器基于潜在变量z
和目标轨迹trg
生成的重建结果,虽然trg
参与了编码,但解码过程是基于z
的。sd_p_x
:是通过编码器生成的潜在变量z
解码得到的结果,它是与src
相关的。
好的,简洁总结一下:
输入:
src
: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表示输入序列(轨迹)。trg
: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表示目标序列(目标轨迹)。src_lengths
和trg_lengths
:表示序列的长度,但在这段代码中它们并未直接使用。
输出:
kl_loss
:形状为[batch_size]
,表示每个样本的KL散度损失,用于衡量潜在空间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p_x
: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1, hidden_size]
,表示解码器生成的重建轨迹,seq_len-1
是因为去掉了目标序列的最后一个节点。sd_p_x
:形状为[batch_size, 2, hidden_size]
,是由另一解码器生成的输出,可能与解码任务的另一部分相关。
总结:
- 输入:两个序列
src
和trg
,以及它们的长度信息(可选)。 - 输出:包括潜在空间的KL散度损失
kl_loss
、解码器生成的重建轨迹p_x
和另一个解码器的输出sd_p_x
。
VAE loss的计算
好的,接下来我会解读这段代码的输入、输出以及相关的维度变化。
代码解析
1. get_mask
函数
这个函数用于生成与图的边相关的掩码 mask
。掩码主要用于在计算损失时,选择性地屏蔽掉某些特定的节点或边。
def get_mask(self, edge_list, label, batch_size, seq_len):
source, target = edge_list
source = source.unsqueeze(0).repeat(label.shape[0], 1) # 扩展维度以匹配 batch_size
target = target.unsqueeze(0).repeat(label.shape[0], 1) # 扩展维度以匹配 batch_size
source = (source == (label.unsqueeze(1).repeat(1, edge_list.shape[1]))).long() # 计算是否匹配标签
mask = torch.zeros(label.shape[0], self.label_num).long().to(source.device) # 初始化掩码
mask.scatter_add_(dim=1, index=target, src=source) # 根据 target 更新掩码
mask = mask.view(batch_size, seq_len, -1).contiguous() # 调整为 (batch_size, seq_len, label_num)
mask = torch.cat((torch.ones(batch_size, 1, self.label_num).to(mask.device), mask[:, :-1, :]), dim=1) # 在第一个时间步加上全1掩码
mask[:, :, self.label_num-2] = 1 # 修改掩码的最后一列为1
mask = mask.view(batch_size*seq_len, -1).contiguous() # 展开为 (batch_size*seq_len, label_num)
return mask
- 输入:
edge_list
:图的边列表,包含两个张量,source
和target
,分别表示边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label
:标签张量,表示每个节点的标签。batch_size
:批次大小。seq_len
:序列长度。
- 输出:
mask
:掩码张量,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label_num)
,用于在损失计算时屏蔽某些节点。
2. loss_fn
函数
这个函数用于计算带有掩码的负对数似然损失 (NLL)。
def loss_fn(self, p_x, target, mask):
p_x = torch.exp(p_x) # 对 p_x 进行指数变换
p_x = p_x * mask.float() # 使用掩码,选择性地加权
masked_sums = p_x.sum(dim=-1, keepdim=True) + 1e-6 # 求和并加上一个小常数,防止除零
p_x = p_x / masked_sums # 归一化
p_x[:, self.label_num-1] = 1 # 将最后一个元素设置为1
p_x = p_x[torch.arange(target.size(0)).to(target.device), target] # 根据目标序列选择对应的值
nll = -torch.log(p_x) # 计算负对数似然损失
return nll
- 输入:
p_x
:解码器输出的概率分布,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hidden_size)
。target
:目标序列,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表示每个节点的目标标签。mask
:掩码,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label_num)
,表示选择性的加权。
- 输出:
nll
:计算出的负对数似然损失,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
3. forward
函数的调用和后续操作
接下来的代码是对 vae
进行前向计算并计算损失。
kl_loss, p_x, sd_p_x = self.vae.forward(src, trg, src_lengths, trg_lengths)
# 打印 VAE 输出的结果及其维度
print("VAE p_x:", p_x[:1])
print("VAE p_x shape:", p_x[:1].shape)
print("VAE sd_p_x:", sd_p_x[:1])
print("VAE sd_p_x shape:", sd_p_x[:1].shape)
# VAE p_x shape: torch.Size([1, 184, 128])
p_x = p_x.view(batch_size*seq_len, -1) # 将 p_x 重塑为 (batch_size*seq_len, hidden_size)
p_x = p_x.mm(self.projection_head) # 通过投影头转换为所需的维度
label = label.reshape(-1) # 展开标签
mask = self.get_mask(edge_list, label, batch_size, seq_len) # 获取掩码
nll_loss = self.loss_fn(p_x, label, mask) # 计算 NLL 损失
nll_loss = nll_loss.view(batch_size, seq_len) # 重塑损失为 (batch_size, seq_len)
sd_p_x = sd_p_x.view(batch_size*2, -1) # 将 sd_p_x 重塑为 (batch_size*2, hidden_size)
sd_p_x = sd_p_x.mm(self.sd_projection_head) # 通过投影头转换为所需的维度
sd_p_x = self.log_soft(sd_p_x) # 进行 log softmax
sd = sd.view(-1) # 展开 sd
sd_nll_loss = 0.1 * self.sd_loss(sd_p_x, sd) # 计算 SD 的损失,并加权
- 输入:
src
:源轨迹,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trg
:目标轨迹,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src_lengths
和trg_lengths
:表示源轨迹和目标轨迹的长度。
- 输出:
kl_loss
:潜在空间的 KL 散度损失。p_x
:解码器的输出,表示预测的目标轨迹,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sd_p_x
:另一种解码器的输出,形状为(batch_size, 2, hidden_size)
,通常与起始节点和终点节点相关。
维度变化分析
-
p_x
:- 原始形状:
(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表示目标轨迹的预测。 p_x.view(batch_size*seq_len, -1)
:重塑为(batch_size*seq_len, hidden_size)
。p_x.mm(self.projection_head)
:通过投影头得到新的表示,形状为(batch_size*seq_len, new_size)
。
- 原始形状:
-
nll_loss
:nll_loss
是通过loss_fn
计算出来的,形状为(batch_size, seq_len)
,是每个时间步的损失。
-
sd_p_x
:- 原始形状:
(batch_size, 2, hidden_size)
。 sd_p_x.view(batch_size*2, -1)
:重塑为(batch_size*2, hidden_size)
。sd_p_x.mm(self.sd_projection_head)
:通过投影头得到新的表示,形状为(batch_size*2, new_size)
。sd_p_x = self.log_soft(sd_p_x)
:进行 log softmax 变换。
- 原始形状:
-
sd_nll_loss
:- 计算出的 SD 损失,形状为标量,通常表示与
sd_p_x
的对比损失。
- 计算出的 SD 损失,形状为标量,通常表示与
总结
p_x
:解码器对目标轨迹的预测,最后用于计算负对数似然损失。sd_p_x
:解码器与 SD 相关的输出,用于进一步计算 SD 的损失。mask
:根据图的结构生成的掩码,用于加权和屏蔽目标节点。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部分代码以及它的维度变化。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你提供的 VAE
输出的维度信息,然后结合代码中的操作进行分析。
1. VAE p_x shape: torch.Size([1, 184, 128])
p_x
的形状:(1, 184, 128)
表示有 1 个样本(batch size = 1),184 个时间步(对应于轨迹长度或序列长度),以及 128 个特征维度(可能是隐藏层的维度)。这通常是模型在经过解码后输出的预测概率或潜在表示。
在代码中,这个 p_x
是经过 VAE 解码器的输出,表示对目标轨迹的预测。这里 p_x
是解码器的输出,应该对应的是模型生成的目标轨迹的概率分布或者隐藏表示。
2. VAE sd_p_x shape: torch.Size([1, 2, 128])
sd_p_x
的形状:(1, 2, 128)
这里的2
表示有 2 个节点(可能是轨迹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或者其他特定的节点对),128
仍然是特征维度,表示每个节点的嵌入表示。
sd_p_x
是 VAE 解码器生成的针对特定节点(如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的潜在表示。通常,这些节点代表轨迹的起点和终点,或者其他与图结构相关的节点。
接下来的代码步骤解释:
1. p_x = p_x.view(batch_size*seq_len, -1)
- 输入:
p_x
是形状为(1, 184, 128)
的张量。 - 输出:
p_x
被重塑为(batch_size*seq_len, hidden_size)
,即(batch_size*seq_len, 128)
。这里将batch_size
和seq_len
合并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计算。
2. p_x = p_x.mm(self.projection_head)
- 操作:通过
self.projection_head
进行线性变换,将p_x
映射到目标空间。projection_head
是一个线性层,它的形状通常是(128, vocab_size)
,其中128
是输入特征的维度,vocab_size
是输出的维度,通常是节点数或图中的类别数。 - 输出:变换后的
p_x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seq_len, vocab_size)
。
3. label = label.reshape(-1)
- 将目标标签
label
展平,形状从(batch_size, seq_len)
转变为(batch_size*seq_len)
,这是为了与预测结果p_x
一一对应。
4. mask = self.get_mask(edge_list, label, batch_size, seq_len)
- 操作:通过
get_mask
获取掩码,这个掩码用于在计算损失时忽略掉一些不相关的节点(例如,通过图结构来加权不同节点的影响)。 - 输出:返回形状为
(batch_size*seq_len, vocab_size)
的掩码。
5. nll_loss = self.loss_fn(p_x, label, mask)
- 操作:计算负对数似然损失(NLL Loss)。
p_x
是(batch_size*seq_len, vocab_size)
,label
是(batch_size*seq_len)
,mask
是(batch_size*seq_len, vocab_size)
。根据这些输入计算损失。 - 输出:损失
nll_loss
的形状是(batch_size*seq_len)
,表示每个时间步的损失。
6. nll_loss = nll_loss.view(batch_size, seq_len)
- 操作:将损失的形状从
(batch_size*seq_len)
重塑为(batch_size, seq_len)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每个时间步的损失具有正确的形状,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反向传播。
对 sd_p_x
的处理:
1. sd_p_x = sd_p_x.view(batch_size*2, -1)
- 操作:将
sd_p_x
的形状从(batch_size, 2, 128)
重塑为(batch_size*2, 128)
。这里,2
表示两个节点(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将其拉平,方便后续处理。
2. sd_p_x = sd_p_x.mm(self.sd_projection_head)
- 操作:通过
sd_projection_head
进行线性变换,将sd_p_x
映射到目标空间。sd_projection_head
是一个线性层,形状通常是(128, vocab_size)
。 - 输出:
sd_p_x
的形状变为(batch_size*2, vocab_size)
,表示每个节点的潜在表示映射到目标空间。
3. sd_p_x = self.log_soft(sd_p_x)
- 操作:对
sd_p_x
应用log_softmax
,得到每个节点的对数概率分布,形状仍然是(batch_size*2, vocab_size)
。
4. sd = sd.view(-1)
- 操作:将
sd
重新调整为一维张量,形状从(batch_size, 2)
转变为(batch_size*2)
。
5. sd_nll_loss = 0.1 * self.sd_loss(sd_p_x, sd)
- 操作:计算 SD(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的损失,使用
sd_loss
函数计算sd_p_x
和真实标签sd
之间的差异。然后乘以一个系数0.1
以调节该损失在总体损失中的权重。 - 输出:计算出的 SD 损失是一个标量,表示对起始和终点节点的预测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总结:
p_x
:表示目标轨迹的预测,经过线性变换后计算 NLL 损失。sd_p_x
:表示与轨迹起始和终止节点相关的潜在表示,通过线性变换后计算 SD 损失。nll_loss
:目标轨迹的负对数似然损失。sd_nll_loss
:起始和终止节点的负对数似然损失。
这两部分损失共同构成了模型的训练目标,最终用于优化整个模型的参数。
self.sd_loss = nn.NLLLoss() 这个可以看作是对源节点和终点的重构编码?
是的,self.sd_loss = nn.NLLLoss()
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对源节点(起始节点)和终点节点的重构损失。
具体来说,nn.NLLLoss()
是 PyTorch 中用于计算负对数似然(Negative Log Likelihood, NLL)损失的损失函数。它通常用于分类任务,其中每个样本都有一个对应的标签,模型需要预测每个类别的概率分布。
在你提供的上下文中:
-
sd_p_x
:是一个表示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潜在表示,这些节点可能代表轨迹的起始和结束位置,或者其他在图结构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节点。sd_p_x
经log_softmax
处理后,表示了每个节点的对数概率分布。 -
sd
:是真实标签,通常表示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实际类别(在图的节点集合中,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索引)。这些标签会经过与模型预测的对数概率(sd_p_x
)进行比较,以计算损失。
如何理解这个损失:
-
目的:
sd_loss
的目的是通过对源节点和终点节点进行分类(即预测它们在图中的正确位置或类别),来对模型进行训练。具体来说,sd_loss
计算了模型预测的sd_p_x
和真实标签sd
之间的差异。 -
NLLLoss:NLL 损失函数是对每个节点类别(源节点和终点节点)进行分类的负对数似然损失,即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与真实标签之间的距离。通过最小化该损失,模型能够逐步调整其参数,使得预测的节点类别概率分布更加准确。
因此,这里的 sd_loss
确实可以看作是对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重构损失,旨在通过学习节点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轨迹的起始和结束)来改进模型的表示能力。
进一步解释:
- 如果
sd_p_x
代表轨迹的起点和终点的潜在表示(通过log_softmax
转化为概率分布),那么sd_loss
就是在让模型通过最小化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预测误差来进行训练。 - 损失函数的目标是通过对
sd_p_x
(即对节点的预测分布)和sd
(真实节点标签)之间的差异进行优化,从而改进模型的轨迹生成能力,尤其是对轨迹中的关键节点(如起点和终点)进行更好的重构。
总结来说,sd_loss
确实可以看作是对源节点和终点节点的重构损失。
mask的使用,mask掉不参与计算的轨迹节点
你理解得基本上是对的,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你的理解:
- 轨迹的节点数:在实际的轨迹数据中,某一条轨迹的长度可能小于
max_len
(在你的例子中是 136),例如一条轨迹有 100 个节点。 - Mask 的作用:
mask
的作用就是确保在计算损失时,仅考虑实际有效的节点(即实际轨迹的节点)。多余的节点(即从100
填充到136
的部分)会被 mask 掉,不参与损失的计算。
子图的作用:
子图生成(sample_subgraph
)是用来为每个轨迹生成邻居节点及其对应的边信息,帮助构建轨迹的 邻接关系。这个子图在实际的计算中主要有两个目的:
- 邻居关系信息:子图帮助提供每个节点(轨迹节点)对应的邻居节点信息,这对于后续的图神经网络处理是必要的。
- 子图过滤:在
mask
的构建中,子图的生成提供了一个依据,确保只考虑有效节点,并且通过mask
来过滤掉那些无效节点(例如填充节点)。
你提到的 mask
的逻辑:
- 假设 max_len = 136,而实际轨迹长度为 100,那么你的
mask
会有一个136
的维度。 - 在
mask
中,对于长度小于136
的轨迹,后续的节点(即从第101
到136
的节点)会被mask
掉,标记为不参与损失计算。 - 因此,实际上每条轨迹只会对前 100 个节点计算损失。
mask
确保了这一点,不需要考虑超过实际轨迹长度的那些填充节点。
具体的操作:
- 子图生成:首先,你为每条轨迹通过
sample_subgraph
生成了一个子图,包含了每个轨迹节点及其邻居节点的边信息。这个子图实际上是为了后续的图神经网络处理提供邻接关系。 - Mask 构建:在
get_mask
中,通过标签和子图信息(edge_list
)来构建掩码。掩码的作用就是标明哪些时间步的节点是有效的。对于超过实际轨迹长度的节点(比如填充节点),它们会被标记为无效,参与计算时会被忽略。 - NLL Loss 计算:在计算损失时,
mask
使得模型只考虑有效的节点,而不考虑那些填充节点的损失。因此,mask
对应的是一个布尔标记,在计算 NLL 损失时,通过mask
过滤掉不需要的节点。
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一条轨迹,它的标签序列是 [0, 0, 0, ..., 0]
,但实际上它只有 100 个有效节点(节点 1 到节点 100),剩下的节点是填充的,假设它们的标签是 -1
或者不参与计算。那么,mask
就会标记前 100 个节点为有效(1
),其余的 36 个节点(填充部分)标记为无效(0
),从而保证损失计算时只会考虑前 100 个节点。
总结:
- 子图:用于生成轨迹中每个节点的邻接信息,帮助图神经网络处理。
- Mask:用来标记哪些节点是有效的,哪些节点是填充的。在损失计算时,掩码会确保只计算有效节点的损失,填充节点不会参与计算。
你理解得没错,这里的 mask
逻辑正是为了在计算损失时忽略无效节点,而 sample_subgraph
提供的子图信息是为了确保每个节点的邻居关系能够正确地传递。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评估
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在 evaluate.py
中,标签是根据不同的数据集(如 normal
, detour
, switch
, ood
)来划分的,然后这些数据集中的预测结果会被合并在一起,计算 AUC(Area Under Curve)等评估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1. 标签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数据集,标签被人为地指定为 1
或 0
,表示不同类型的轨迹。例如:
- 正常轨迹(
normal
)的标签为1
。 - 绕行轨迹(
detour
)的标签为0
。 - 切换轨迹(
switch
)的标签也为0
。 - OOD(Out-of-Distribution)轨迹的标签也是
0
。
这种划分方式是在 evaluate.py
文件中手动实现的,如下所示:
# 合并 normal 和 detour 数据集的结果
score = -np.concatenate((normal, detour)) # 将两个数据集的分数(预测结果)拼接在一起
label = np.concatenate((np.ones(len(normal)), np.zeros(len(detour)))) # 创建标签,normal 为 1,detour 为 0
同样的方式也应用于 normal
与 switch
、ood
与 detour
等数据集的组合中。
2. 计算 AUC:
在得到预测结果(score
)和真实标签(label
)后,使用 precision_recall_curve
和 roc_auc_score
等方法计算评估指标。
例如:
# 计算 Normal & Detour 的 ROC_AUC 和 PR_AUC
pre, rec, _t = precision_recall_curve(label, score) # Precision-Recall 曲线
area = auc(rec, pre) # PR AUC
print("Normal & Detour ROC_AUC: {:.4f}, PR_AUC: {:.4f}".format(roc_auc_score(label, score), area))
通过这种方式,模型的预测结果(score
)和真实标签(label
)被合并成一个统一的数组,用于计算 ROC_AUC
和 PR_AUC
,评估模型在不同类别(例如正常轨迹、绕行轨迹、切换轨迹、OOD轨迹)上的性能。
3. 为什么要合并多个数据集的结果?
将多个数据集的预测结果合并并计算 AUC 是为了综合评估模型的性能,尤其是在不同类型的数据(正常轨迹、绕行轨迹、切换轨迹、OOD轨迹)上是否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比如:
- Normal vs. Detour:正常轨迹与绕行轨迹的区分能力。
- Normal vs. Switch:正常轨迹与切换轨迹的区分能力。
- OOD vs. Detour:OOD轨迹与绕行轨迹的区分能力。
通过计算多个组合的 AUC,我们能够得到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进而评价其在各种轨迹上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总结:
- 是的,标签的划分是通过按数据集的名称来划分的,不同的数据集会分配不同的标签(如正常轨迹为 1,其他轨迹为 0)。
- 然后,合并数据集的预测结果,通过计算 ROC AUC、PR AUC 等评估指标来评价模型的性能。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全方位了解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尤其是对模型的 异常检测 和 轨迹预测 的能力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