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程

今天字节面试的时候问到了协程的内容,然而我根本不会,赶紧补补课。

粘贴一下,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dde7f92951e

协程(Coroutines)是一种比线程更加轻量级的存在,正如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一样,一个线程可以拥有多个协程。

协程不是被操作系统内核所管理的,而是完全由程序所控制,也就是在用户态执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性能大幅度的提升,因为不会像线程切换那样消耗资源。

协程不是进程也不是线程,而是一个特殊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在某个地方挂起,并且可以重新在挂起处外继续运行。所以说,协程与进程、线程相比并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一个线程也可以包含多个协程。简单来说,一个线程内可以由多个这样的特殊函数在运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一个线程的多个协程的运行是串行的。如果是多核CPU,多个进程或一个进程内的多个线程是可以并行运行的,但是一个线程内协程却绝对是串行的,无论CPU有多少个核。毕竟协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函数,但仍然是一个函数。一个线程内可以运行多个函数,但这些函数都是串行运行的。当一个协程运行时,其它协程必须挂起。

进程、线程、协程的对比

  • 协程既不是进程也不是线程,协程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协程它进程和进程不是一个维度的。
  • 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可以包含多个协程。
  • 一个线程内的多个协程虽然可以切换,但是多个协程是串行执行的,只能在一个线程内运行,没法利用CPU多核能力。
  • 协程与进程一样,切换是存在上下文切换问题的。

上下文切换

  • 进程的切换者是操作系统,切换时机是根据操作系统自己的切换策略,用户是无感知的。进程的切换内容包括页全局目录、内核栈、硬件上下文,切换内容保存在内存中。进程切换过程是由“用户态到内核态到用户态”的方式,切换效率低。

  • 线程的切换者是操作系统,切换时机是根据操作系统自己的切换策略,用户无感知。线程的切换内容包括内核栈和硬件上下文。线程切换内容保存在内核栈中。线程切换过程是由“用户态到内核态到用户态”, 切换效率中等。

  • 协程的切换者是用户(编程者或应用程序),切换时机是用户自己的程序所决定的。协程的切换内容是硬件上下文,切换内存保存在用户自己的变量(用户栈或堆)中。协程的切换过程只有用户态,即没有陷入内核态,因此切换效率高。

贴一个例子,链接: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897692888725344/923057403198272

import time

def consumer():
    r = ''
    while True:
        n = yield r #运行到这里就返回r的值,下次调用该函数会从yield的下一句继续开始执行,直到再次遇到yield
        if not n:
            return
        print('[CONSUMER] Consuming %s...' % n)
        time.sleep(1)
        r = '200 OK'

def produce(c):
    c.__next__()
    n = 0
    while n < 5:
        n = n +1
        print('[PRODUCER] Producing %s...' % n)
        x = c.send(n)
        print('[PRODUCER] Consumer return: %s' % x)
    c.close()

if __name__=='__main__':
    c = consumer()
    produce(c)

 

注意到consumer函数是一个generator(生成器),把一个consumer传入produce后:

  1. 首先调用c.next()启动生成器;

  2. 然后,一旦生产了东西,通过c.send(n)切换到consumer执行;

  3. consumer通过yield拿到消息,处理,又通过yield把结果传回;

  4. produce拿到consumer处理的结果,继续生产下一条消息;

  5. produce决定不生产了,通过c.close()关闭consumer,整个过程结束。

整个流程无锁,由一个线程执行,produce和consumer协作完成任务,所以称为“协程”,而非线程的抢占式多任务。

posted @ 2020-03-24 00:42  NeoZy  阅读(3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