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P端室内定位即Wi-Fi网络侧定位
无线局域网络(WLAN)已是目前所有智能手机平台的标配了,利用广泛普有的Wi-Fi信号来做室内定位是一项低成本容易实现的技术。实际应用中,WiFi定位技术分为终端侧主动定位和网络侧被动定位。终端侧主动定位是依赖智能终端接收周围AP发来的信号特征进行定位,并通过智能终端内置地图适用于定位导航类应用。网络侧被动定位是指依赖AP接收周围智能终端发来的信号特征进行定位,其关键的判断标准是AP接收/终端发送,通常网络侧定位对用户终端要求极低,打开WiFi开关即可。WiFi终端侧主动定位和WiFi网络测被动定位的应用场景不同,后者由于对终端无安装APP的要求,因此在类似商场、景区、车站等场景应用较多,主要实现客流的位置感知和位置趋势分析,用于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进行位置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1、系统架构
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组成,在一个典型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中,有一些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设备,称为接入点(AP)。通常一个AP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用户。在同时具有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情况下,AP可以通过标准的Ethernet电缆与传统的有线网络相联,作为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连接点。无线局域网的终端用户可通过无线网卡访问网络。
目前大部分的公共区域建设的无线局域网倾向采用“瘦AP”模式,其网络结构一般为“AC+AP”构架,在这种配置下,多个AP通过线缆连接在有线网络上。
2、适用场景——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场景的客流统计与热力分析
商场、购物中心:用于客流的统计分析评估营销活动的效果,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广告触达。
机场、火车站:用于动态掌握站内的旅客分布情况,及时做好安保和服务人员的调配。
博物馆、景区:用于旅客的流量趋势分析和预测,并及时疏解旅客实现舒适旅游。
公共安全:利用人流密度进行交通疏导,通过与视频结合还可以方便对嫌疑人的全方位追踪分析。
3、关于WiFi嗅探数据的一般要求
无线AP在嗅探功能下的全信道扫描周期要求短,一般不超过2秒钟;
无线AP在嗅探功能下采集的信号强度,应是手机向AP发出的信号强度,不能是AP探测手机时自身发出的信号强度;
无线AP尽可能做到实时采集实时回传,一般回传频率建议在1秒以内;
无线AP回传的嗅探数据,应是原始空气抓包的数据,不建议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重过滤处理;
嗅探数据应遵循无线信号一般信号强度衰减原则(有些模组返回的信号强度是假值)。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NET Core 托管堆内存泄露/CPU异常的常见思路
· PostgreSQL 和 SQL Server 在统计信息维护中的关键差异
· C++代码改造为UTF-8编码问题的总结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清华大学推出第四讲使用 DeepSeek + DeepResearch 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 实操Deepseek接入个人知识库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