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

1、电子邮箱 使用邮箱发邮件末尾加一个类似广告的小签名。"I love you. Get your free E-mail as Hotmail",产生了病毒式传播。形成口碑。
2、Growth Hacker 产品增长是核心目标,AARRRR 转化漏斗模型,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激发活跃)、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传播推荐)

“AARRR”转化漏斗中的 5 个环节分别的含义如下。
1.获取用户
指让潜在用户首次接触到产品,或者可以更宽泛地理解为“吸引流量”、“用
户量增长”。其来源途径可能多种多样,如通过搜索引擎发现、点击网站广告进入、看到媒体
报道下载等。如果以开一家饭馆为例,那么这就像是饭馆在确定了选址、开张营业后,需要
努力招徕熙熙攘攘的过往人群进店一样,既可以在店门口散发传单,也可以开展免费试吃活
动,或者邀请当地的美食节目拍摄一期宣传特辑。不同的推广方式,投入的成本各不相同,
吸引到顾客的原因也千差万别。有的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有的人纯粹是想换换口味,还有
的人刚好被“免费”二字所吸引。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有人肯一脚踏进店门,这就算是良
好的开端。
2.激发活跃
获取到用户后下一步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些“指定动作”,使之成为长期活跃
的忠实用户。这里的“指定动作”可以是填写一份表单、下载一个软件、发表一篇内容、上传
一张照片,或是任何促使他们正确而高效使用产品的行为。如同饭馆吸引来顾客,但如果顾
客只是傻站在大堂里无所事事,那么就无法给饭馆带来实际生意。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店内陈
设布置和服务员主动引导,让顾客马上明白:哪里有空位可以就座,从何处获取菜单,如何
使用优惠券,怎样办理会员卡,以及跟别人拼桌时如何相处等。
3.提高留存
在解决了用户的活跃度问题后,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用户来得快,走
得也快。产品缺乏黏性,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新用户不断涌入,另一方面他们又迅速流失。
我们都知道,通常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因此提高用户
留存,是维持产品价值、延长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一家饭馆,如果物美价廉、独具特色,
或者在某方面有别人难以复制的核心优势,那么顾客就愿意反复光临,成为老主顾。“一锤子
买卖”在市场上难以立足,而真正的可取之道是成为一家百年老店。
25
4.增加收入
商业主体都是逐利的,很少有人创业只是纯粹出于兴趣,绝大多数创业者
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即使是互联网时代的免费产品,也应该有其盈利模式。在一家客源稳定
的饭馆里,增加收入可以通过制定营销策略、拓展外送业务、提高用餐高峰期翻台率等途径
实现。而在互联网行业,除了直接向用户收费,还可以通过广告展示、业务分成等方式向其
他利益方收取费用。
5.传播推荐
社交网络的兴起促成了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传播,这是低成本推广产品的
全新方式,运用妥当将可能引发奇妙的链式增长。这就如同检验一家饭馆是否足够有人气,
就看有多少顾客愿意主动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口碑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熟人的好评往往比
高高在上的权威品鉴更具说服力。

案例:Facebook 博客小挂件代码

对于自己一手组建起来的 Facebook 用户增长团队所肩负的职责,安迪总结为以下五点:
1
数据分析——用户增长团队建立在对大数据的分析衡量基础之上。大部分时候,用户增
长的工作就是在进行测试、调整并重复这个流程。他们需要与数据科学团队紧密协作,
通过内部工具研究驱使数据提升或下降的因素。
2
用户获取——用户增长团队内有一部分人负责互联网营销渠道,如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PPC(Pay Per Click,点击付费广告)或是电子邮件
广告等,每一项都包括一套极为缜密的优化流程。
3
产品研发——用户增长团队的意见将指导产品研发的各个关键部分,例如登录页面、
新用户引导流程、评论互动功能和支付系统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任何地方都留下了用
户增长团队的智慧成果。
4
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对凝聚整个公司至关重要。用户增长团队协助树立数据驱动的理
念,确保所有人目标一致地快速执行,并随时准备迎战风险。
5
人才招聘——初创公司招募团队成员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并非人人都愿意冒险加入一家
前途未卜的小公司。但在用户增长团队的帮助下,如果公司的用户量达到五千万甚至五
亿,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增长黑客的特质
从安迪·琼斯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名合格的增长黑客应当具有如下特质。
1.数据为王

合格的增长黑客首先需要具有数据思维。没有数据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
就没有进步。增长黑客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指导之上,而非拍脑门式地碰运气。
产品的功能逻辑越复杂,用户数量越庞大,数据分析的成本和要求就越高,这就越是要求增
长黑客在纷繁复杂的数字中抽丝剥茧,抓住问题的本质。在平台级巨头公司的工作经历,让
安迪·琼斯得以接触海量的用户大数据,借以研究网民普遍的行为习惯。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
验证结果,安迪认为在设计实验时应当首先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其次同一个实验尽量尝试
多次以便相互印证比较,并且尽可能拉长单个实验的测试周期,因为同一周内不同日子的测
试结果往往也是有区别的。
2.专注目标

增长黑客的工作必须时刻围绕增长展开,但有时通往目标的道路处于一团
迷雾之中,并没有现成的套路和方法论可以直接借鉴。增长黑客必须自己设法找到破解的途
径。整个过程可能冗长而沉闷,需经历不断地测试、改进、学习、再测试,这要求相当强的
毅力和抗压能力。安迪·琼斯曾经面临过一个挑战:来自搜索引擎的流量占到网站流量的 40%,
但其中只有不到 0.2%的人转化成注册用户,这意味着每 1000 个访客中有 998 人最终流失
掉了。为了提高转化率,安迪的团队足足耗费了 14 个月的时间研究着陆页的优化,这是一
段极为漫长的周期,考验着每个人的耐性。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成功地将转化率
提高到了 5.5%以上。
3.关注细节

任何一处细微的改动,都可能对产品全局的增长造成影响。增长黑客的职
责之一,就是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动作出评估,通盘衡量得失,甚至决定某个功能是否
应当上线。举例来说,安迪曾强调:哪怕一个网页的加载速度延迟数百毫秒,都会对用户的
访问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最终导致用户无法忍受而选择离开。“如果新上线的功能会让我们
的访问速度跌落 30%,那么即便再多科技媒体将我们吹捧上天,我也丝毫不会感到欣慰。”
相反,如果每个月都设法在某一方面优化 10%,那么一年后将会产生高达 3 倍的显著提升。
4.富于创意

美国第一代增长黑客、Bebo 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尔·博弛(Michael Birch)
认为,“增长黑客”这种职业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们善于左右脑同时开工,一方面,通过
缜密的分析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天马行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想。在
Facebook 时,安迪·琼斯创造性地提出了“博客小挂件”这个想法。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一
种彰显个性、表达态度的工具,人们将它挂置到个人主页的侧边栏上,以丰富页面显示的内
容。但真正的作用不局限于此,当越来越多人通过搜索引擎发现 Facebook 时,竞争对手这
才意识到,这些造型别致的博客小挂件不仅是好看的摆设,实际上还起到了建立反向链接、
提升 Facebook 在搜索引擎显示权重(Page Rank)的作用。
5.信息通透

增长黑客必须一方面深入理解自己产品用户的活跃渠道,“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扎根建立环环相扣的转化漏洞;另一方面抬眼看世界,时刻掌握海内外最新的产
品和市场动向,尤其关注新生渠道和业界趋势。在需要横向对比同类产品的数据,或是纵向
挖掘上下游生态的衔接情况时,如果能够找到相关从业者私下直接交流,则会大幅提高信息
获取的效率,在第一时间做出基于充分信息的明智决策。在美国,在“我为人人”的分享精神
和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下,创业帮派之间彼此力挺的氛围浓厚(如硅谷的“Paypal 黑帮”)。
而在国内,以北京、杭州、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一线城市在这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的
共赢生态。

简单地说,精益创业是指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在此基础上
持续快速迭代(或谋求转型),直至产品达到 PMF 阶段。它包含如下三个要素。
1.最小化可行产品

即所谓的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指将产品原型用
最简洁的实现方式开发出来,过滤掉冗余杂音和高级特性,快速投放市场让目标用户上手使
用,然后通过不断地听取反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由此对产品原型迭代优化,尽早达到 PMF
状态。其中,“最简洁的产品原型”可以是产品界面的设计图,可以是带有简单交互功能的胚
胎原型,甚至可以是一段视频、一个公众号。MVP 的优势在于节约成本、调转灵活,能够直
观地被目标用户感知到,有助于激发真实意见。它并不意味着“便宜”、“难看”或是“核心功能
残破”,而应是能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最小功能合集。除此以外对需要认知的内容没有直接帮
助的一切功能或流程都应当暂时放弃。MVP 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回答产品设计是否优雅、技术
实现是否高效这样具体的功能问题,或是过度许诺未来将承担的重任,而是用于解答商业产
品开发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假设,这款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增长
假设,用户是否愿意为产品买单?
2.用户反馈

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产品的最终用户那里获得针对该产品的意见。
反馈的内容包括用户对产品的整体感觉、是否喜欢/需要某项功能特性、想要添加哪些新功能、
某些流程是否合理顺畅等。对精益创业者而言,用户的反馈应当作为产品开发中决策的根本
依据。
3.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速迭代就是要尽早发布,并针对用户提出的反
馈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融合到新版本中。尽早发布,意味着产品获得更好的时间窗口和
机会,能更快地验证想法并发现错误的部分,避免隔靴搔痒和战略偏差。不要等认为产品“完
美”之后才发布。再完美的产品,如果没有人使用,那便无从称之为完美。快速迭代,则是鼓
励开发者尽快将创意呈现在用户面前,而不是沉浸在闭门造车的节奏中。相比在实现产品前
先口头向潜在用户宣讲你的创意,开发出的 MVP 能够用于实际演示和测试,有助于直观地
被用户感知到,继而激发出真实的意见,帮助创业者尽早开启“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
环。

案例:

著名产品的 MVP 案例
说到这里,让我们来看一些公司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的独特方式。
1.Dropbox:

同步云存储服务 Dropbox 的创意始于创始人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自己上下班时的痛点:无法用移动设备获取电脑中的文件。为此他希望招募一群
天才来共同实现这个有些前卫的想法。但他并没有急于马上动手开发,因为这需要克服重大
的技术障碍,且投入成本暂时无法预估。取而代之的是,他选择在目标人群高度集中的新闻
推荐平台 Digg.com 上发布了一则充满极客俚语的宣传视频,一本正经地向科技爱好者“虚构”
了 Dropbox 的产品功能,以此判断是否有人为这个创意买账。结果这段 3 分钟的视频引发
了网友的兴趣,经过投票很快便蹿升到当日热文榜单首位,吸引了几十万人访问视频中显示
的着陆页。愿意排队等候产品问世的用户数量从 5000 人猛增至 75000 人。正是在这样积极
的反馈下,德鲁·休斯顿才最终确定要让 Dropbox 诞生。
2.Groupon:

团购服务鼻祖 Groupon 的创始人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原
本希望将公司做成一个“集体行动平台”,把用户聚在一起解决为公益事业筹款或是抵制侵权
零售商的问题,但市场太过狭窄。于是他决定转型做团购。团购版的 Groupon 最初相当粗
糙,使用的是开源的博客程序 WordPress 搭建,商品详情由运营人员一个字一个字手动输
入连表单和在线咨询也没有。安德鲁·梅森又用现成的排版软件 FileMaker 制作 PDF 礼券,
再通过 AppleScript 脚本发送电子邮件将礼券派送出去,一切都那么的“手工作坊”。验证成
果表明,用户明显更喜欢这次转型,很快 Groupon 一天内就能卖出 500 份礼券商品。于是
他才将部分环节纳入了自动化执行范畴。
3.Zappos:

鞋类电商平台 Zappos 于 1999 年刚刚起步时,创始人尼克·斯威姆(Nick
Swinmurn)并没有建立自己的仓储和物流基地,而是跑到隔壁鞋店拍摄了一批鞋子的照片
挂到了网站上。当有人在网上下单时,他再去把鞋子买回来并寄出,通过这种方法来验证人
们通过网上购买鞋子的需求。事实证明,他的确赶上了电子商务的早班车,业务也随着网民
数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剧增。

4.大众点评:大众点评的创始人张涛最早花了 3 天时间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网站页面。
当时他没有跟任何饭店签协议,而是直接将旅游手册里的 1000 多家饭店信息添加到了网站
上,就为验证一件事:人们在饭店吃完饭,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意愿到网上点评?这次成功
的验证成为大众点评日后商业模式的起点。此外,在验证是否有必要通过技术将声讯电话的
语音内容转换成文本显示出来时,他们先选出了两位客服人员“假装”成声讯电话,实则在后
台手动输入用户的语音内容。这避免了在效果未知的情况下耗费数月开发出一套失败系统的
风险。
5.Hyperlapse:

2014 年,被 Facebook 收购的 Instagram 发布了一款名为
Hyperlapse 的延时摄影应用。当你打开这个应用,就会立刻开始录制视频,录制完成后可以
设置 2 倍到 12 倍于原始视频的延时速率。成品视频会保存到相机胶卷中,你可以将它分享
到 Instagram 或 Facebook 上。没错,拍摄、设置速度并分享,以上就是它的全部操作,最
快只需要三次点击就能走完整个流程。它既没有高级编辑功能也无需申请账号登录,这省却
了至少四倍的界面设计时间和六倍的代码开发时间,这还不包括平台适配和测试维护所耗费
的精力。
6.微信游戏:

为了快速验证游戏策划是否可行,曾负责腾讯微信国民级手游“天天系
列”的天美艺游工作室美术负责人 Vivi 创造出了“暴力拼图法”,即在美术和动画定稿方案正式
交付之前,就先用其他近似的图片依据策划“拼凑”出一幅要素视觉稿。具有良好美术素养的
制作人和策划员工完全可以通过拼图,感受到最终的效果,一旦发现方案不可行便“尽快放弃,
不再纠结”。

看 Sendwithus 如何用“钓鱼网站”验证市场

Sendwithus 是美国的一家电子邮件营销公司,致力于为网络营销者提升事务性邮件
(如重置密码、感谢注册、商品导购)的转化率。据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特·哈里斯(Matt Harris)
透露,建立该公司的想法源于在小公司担任开发人员时,需要经常为不同的变量而改动邮件
模板,缺少像大公司那样自动化的专业邮件管理系统。于是他开发出了 Sendwithus,希望
让不懂技术的用户也能轻松地完成邮件的优化。用户只需要登录网站,从现成的测试模板中
选择一套或是自主上传,再进行简单的 A/B 测试配置,系统就会开始发送,事后根据收集到
的反馈数据得出报表,告诉用户怎样写邮件更容易打动收件人。
其实在项目早期,哈里斯对自己即将着手建立的产品功能没有任何具体概念。为了研
究潜在用户究竟需要哪些功能,并且收集到尽可能多的种子用户联系方式,他们想出了一个
妙招——在尚未实际着手开发前,先虚拟了一个的“钓鱼网站”,作为验证市场需求的最小化
可行产品。这个虚拟的网站叫“Sendwithus Zero”。登录该网站,用户将看到一个像模像样
(但明显没有美化过)的网站管理后台,左边栏提供了“写邮件”、“优化”、“重定向”、“顾客管
理”、“API 配置”的一级入口,点击后还将展开对应的二级入口。右侧是页面的主体内容,包
括功能介绍、邮件预览、导出设置和各种发送选项,整个布局井然有序。


别看网站做得煞有介事,其实,页面中所有的按钮都仅仅是摆设,没有被赋予实际功
能。当用户点击某一按钮试图使用该功能时,得到的唯一反馈就是蹦出一个消息框,告知用
户:“您想要使用这个功能是吗?我们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需求,并且正在努力实现它。请您
留下电子邮箱,并告知您目前正在使用哪家竞品的服务。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产品上线
了。”同时 Sendwithus Zero 会记录下用户的这一次点击,作为对功能需求的一次投票。结
合 Google Analytics 的鼠标点击追踪功能,Sendwithus Zero 能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反
映出用户的真实意图。

在完成 Sendwithus Zero 的搭建后,两位创始人将该网址尽可能地散播了出去。24 小时内,
为尝鲜而来的独立访问者数达到了 803 人,平均每人访问 3.53 个页面。在所有反馈中,呼
声最高的功能分别是提供 API 和 A/B 测试模板,这两项的合计支持人数占到所有访客总量的
一半。另外有 92 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系邮箱,他们成为了日后 Sendwithus 正式上线时最早
的一批种子用户。

Sendwithus 为了开发这样一款最小化可行产品,投入的成本是怎样的呢?据官方博
客介绍,所有的响应式邮件模板来自于设计公司 ZURB 的无偿提供,静态页面内的富文本编
辑框使用开源的 CKEditor 和 HTML ContentEditable 搭建。至于页面设计是花费 18 美元购
买的现成 bootstrap 主题,网站徽标则随意选了款字体。整个网站则架设在亚马逊的免费云
服务套餐之上。满打满算下来只花费了 28 美元,用了一周时间——相比花费数月开发出功
能齐全的完整网站,这实在是太值了。不久后,得到市场认可的 Sendwithus 获得了 230 万
美元的天使投资。

基于微信的 MVP 开发策略
受开发环境、分发渠道、审核规则等因素影响,开发和验证一款移动应用往往比网站
的成本更高,周期更久。一个新鲜出炉的产品构想,从着手开发到正式上线,短则只需几天,
长则可达数月,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内外部的干扰因素,影响发布进度。有没有更巧妙的办
法,快速地在移动平台上验证产品构想呢?其实,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小化可行产品就
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原理。用户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安装了微信,
关注公众号并发送某种类型的消息(图片、文字、地理位置等)请求后,这一请求经由微信
服务器的处理,转换成特定格式的转发请求,传递到开发者自定义的后台处理服务器上(执
行一个 PHP 脚本),开发者可在此阶段进行天马行空的发挥,如根据地理位置推送当地天气、
根据文字推送固定客服回复;处理完毕的响应信息传回给微信服务器,再经由微信服务器处
理成转发响应,最终传递回用户移动设备的微信界面上,以图片、文字或图文的形式显示出
来。简单地说,微信公众账号承担了连接输入/输出方的“二传手”的作用,由它来统一获取用
户的行为,并给出相应的服务器反应。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基本交互原理

之所以推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移动端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原因如下。
1.开发成本低。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者模式,允许开发者通过开放的接口接入自己的服
务器,响应公众号粉丝的输入。掌握 PHP、HTML5 等网站开发知识就能够实现各种媲美原
生应用的酷炫交互功能。你也完全可以将设计精美应用界面的时间省下来,用微信聊天窗口
里一来一回的简单问答作为基础互动。相比动辄数万元的应用开发,成本可压缩在十分之一
到五分之一。
2.无须适配。

移动平台的适配是开发过程中绕不开的恼人障碍,某些碎片化平台的适配
工作甚至可能占到研发工作量的 40%以上。而依托于微信,则可将这部分工作量完全省去(或
者说由微信的研发工程师代劳了),无需在意某些特定机型的用户无法使用。
3.分发方便。

引导用户去特定市场,下载动辄几 MB 的应用安装,并完成一长串的注
册登录流程,这会让你的潜在用户望而生畏。在微信公众平台内建一个 MVP,则几乎省去了
这块成本,无安装门槛,推广成本也极低。此外,维护微信平台的功能如同维护网站,可以
随时上线、下线,不需要让用户下载升级安装包。
4.便于收集反馈。

微信本身就是个沟通工具,你可以明确地知道每个用户的身份,查询
他们的互动记录。用户也习惯于直接以对话的方式提交意见,这比要求用户去应用内的反馈
模块或是专门撰写一封电子邮件更加高效。
5.数据得以沉淀。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发 MVP,获得的初期数据信息是可以提交到自
己的服务器上的,不会随着 MVP 的废弃而不再具备效用。换句话说,微信内的数据与日后
开发的应用数据是能够复用和互通的。这比一般的静态 MVP 更有长效价值。

posted @ 2022-05-18 18:06  匿鱼  阅读(1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