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维是如何产生的?

“我”之所以为“我”,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意识世界”,每个“我”之所以能存在,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脑。

现代科学已从各方面证明或了解,意识来自于大脑。到底是否存在灵魂?这个当前还无法证明。

 

  • 认识大脑

从各类科普或专业书籍、音频和视频,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大脑的构成与功能:

大脑主要由脑干、小脑、大脑和边缘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脑干主要负责包括呼吸、心跳和血压在内的许多维系生命的功能,还涉及调节视觉、听觉、睡眠、面部表情和运动等功能。

小脑主要负责移动、平衡、动作协调等功能。

大脑是脑中最大的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负责各类繁多的功能。包括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理解和建构语言,生理和性的成熟,还包括运动、力量控制、分泌激素等。除此之外,所有高水平的功能都由大脑控制,包括问题解决、抽象思维、创造力、反射、判断、自主性、抑制、行为以及一部分情感。

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海马体、下丘脑和丘脑等。杏仁核负责身体对情感、记忆、恐惧以及认知的反应。海马体负责将暂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并储存在脑中,它在基于知识和经验的长时记忆存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程序性记忆作用不大。下丘脑控制情绪、口渴、饥饿感和体温,还含有负责控制全身激素反应的腺体。丘脑有助于控制注意力广度,掌控感觉(如疼痛)。

——摘自《我们的脑子够用吗?》

 

大脑决定了我们做的每件事情,同样也决定了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有独特的个性、情绪、行为、性格与习惯,我们能形成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面对事情或问题,所做出的各种不同选择,这一切都来源于大脑对所接受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认识大脑与思维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应用大脑来记忆和处理事情。

 

  • 大脑与思维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大脑的构造,但思维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呢?我们又是如何去认知、理解、判断、处理和记忆从五官获取的各种信息?

在《影响大脑的7个坏习惯》一书中,详细讲解了思维产生的过程:

在理解思维产生的过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大脑在人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它却是个耗能大户,每天所吃食物的能量,大约20%是大脑消耗的。所以大脑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对于不必要的、不感兴趣的(与我无关)、不喜欢的(讨厌的)、无用的各种信息,会直接抛弃掉,不做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也就是说,对于不在注意力关注范围内的,以及贴上了这些负面标签的事情,我们的大脑就不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后期信息处理的“理解”、“思考”和“记忆”阶段,各项机能都会因为这个标签而放弃对这条信息的思考和记忆,这就是大脑思维僵化的最根本原因)。

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道等感观接收大量的信息(比如我们走在公园里,可以看到各种花草树木和不同的行人,听到人们在聊天、唱歌、鸟叫声、各种机动游戏等声音,鼻子可以闻到花草的香味、行人的汗臭味、野餐食物的气味,皮肤可以感受太阳与风带来的温度……),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当大量信息同时涌过来时,大脑皮层会根据注意力所关注的内容,对信息进行过滤(或是只激活对应的信息处理区域),只留下注意力所关注的信息传往A10神经群。A10神经群这时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最简单的处理,贴上情感标签,对自己当前喜欢的、感兴趣的或有用的信息才会继续传输给额前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其他绝大部分的信息直接抛弃。

额前区会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判断(比如我们听到别人说:我想吃苹果,额前区在进行认知和理解时,会将这一句话分解为“我”、“想”、“吃”、“苹果”等概念(词),然后调动记忆模块对这些概念进行认知和理解,判断“我”指的是谁;“想”指的思考还是想要;“吃”是吃东西而不是“扔”东西;“苹果”是熟悉的水果而不是苹果手机,如果换成我们不熟悉的或不认识的名词,如“八月瓜”,则需要调动更多的系统来进行分析判断,才能理解与认知接收到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如果判断出这些信息对自己有益的话,它们就会被传输到“自我报酬神经群”。如果这些信息被判断为有用或者具有利用价值,还会被进一步传输至“线条体—基底核—视床”和“海马体,边缘叶”之中。基于这样一种流程,大脑就产生了思考的功能。

“自我报酬神经群”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奖励神经群”。它想收到的奖励品不是具体的实体物质,而是“快乐”。它会根据所期待得到的或想要实现的事物,为了激励自己而分泌出多巴胺,让大脑产生“快乐”或“快感”,从而激励自己去持续做某种事情。当大脑判断某个信息是自己想要的、喜欢的、感兴趣的时候,就会激活该神经群,然后脑力全开,同时激活身体对应的机能,一起努力去实现。比如我们想要赢得比赛,对比赛结果有所期待,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去努力做一些能达成目标的事情,并坚持下去。在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时,经常会忘却时间的流逝,沉浸在事情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而对于完全无法做到、已经实现的事情,大脑会贴上不需要再思考的标签,将要完成的状态,大脑会将它等同于已经实现状态,不再进行思考。

 

 

注:A10神经群是由掌管危机感的“扁桃核”、掌管好恶和兴趣爱好的“侧坐核”、掌管语言表情和情感的“尾状核”以及掌管意愿(欲望)和自律神经的“下丘脑”以及与味觉反应相关的嗅神经等组成。在这里产生了所谓的“情感”。大脑对于信息所产生的最初情感就是“喜欢”或“不喜欢”。

 

 

  • 了解大脑产生思维的过程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只有了解思维的起源,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思维,避免很多思维误区。

了解注意力对思维的影响,可以让我们知道怎么跟大脑对话,提前对大脑发送指令,让我们过滤掉多余的干扰项,使我们的精神更加的专注。

了解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对人、事、物贴上各种情绪标签,我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可以避免贴负面的消极的标签,多使用正面的积极的标签,让我们的大脑动起来,使信息可以传递到大脑更深的加工处理集群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了解大脑的认知、理解与判断体系,我们可以更高效学习,提升认知与理解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了解大脑的奖励(激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赋予人、事、物更加积极的意义,并将它们与我们自己关联起来,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将带给我们更大的收益。

了解思考系统的运行原理,我们会知道思维模型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得到强化,让我们学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型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了解大脑的记忆与遗忘原理,可以运用科学的复习与记忆方法,让我们也能快速记住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在学习大脑与思维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概念与问题:大脑为什么能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快速过滤处理,筛选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大脑根据什么来对信息进行分类和贴标签?大脑对信息进行贴标签时,怎么区分喜欢和讨厌?同样的信息,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贴不一样的标签(有人喜欢而有的人讨厌)?怎么才能改变所贴标签的看法(比如学生不喜欢某个学科或老师)?为什么大脑对贴了做不到、将要完成和已完成标签的事情,都不再继续思考?什么是认知?怎么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提升认知能力有什么作用?自我报酬神经群是怎么工作的?它想要得到的奖励是什么?怎么才能激活我们的自我报酬神经群,让我们能深入思考、精力充沛的持续工作或记住我们想记忆的东西?记忆的根本原理是什么?怎么提升我们的记忆力……等等这些更深入的内容,以及怎么将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工作中或学习中,将在后续文章中一项项详细讲解。

 

想了解更多学习成长相关话题,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主要会分享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夫妻关系、亲子教育、思维学习、人生思考等各种话题。

posted @ 2022-03-26 15:50  AllEmpty  阅读(16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