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软件工程结对作业(第一次之需求分析和原型设计)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261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
本人学号 | 102201306 |
队友学号 | 102201308 |
KuKu福
一、《构建之法》阅读成果
1.1 第3章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1. 主要内容
系统思维:
- 强调整体性:强调在设计时要从整体出发,理解系统各部分如何相互作用。
- 复杂性管理:介绍如何通过系统思维来处理复杂性,避免局部优化导致整体性能下降。
设计原则:
- 模块化:提倡将系统拆分成独立模块,便于管理和维护,提升可重用性。
- 可扩展性:讨论设计时要考虑未来的需求变化,确保系统可以灵活扩展。
- 灵活性:强调设计应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环境。
反馈机制:
- 强调反馈在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帮助设计者了解系统性能并及时调整。
- 介绍不同类型的反馈(正反馈与负反馈)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 提供具体案例,展示成功应用系统思维和设计原则的实例,以及失败的教训。
- 通过案例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读者从中吸取经验。
跨学科应用:
- 讨论这些设计原则如何不仅适用于软件开发,还能应用于工程、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 强调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多领域的知识整合。
2.读后感
-
系统思维的重要性:这一章让我更加意识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考虑整体而非孤立的部分是多么重要。系统思维帮助我们理解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避免片面分析带来的误解。
-
设计原则的实用性:作者提出的设计原则,如模块化、可扩展性等,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软件开发,也能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设计。
-
实践中的挑战:尽管理论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各个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大挑战。这让我思考到,实际项目中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而不是一蹴而就。
-
反思与应用:读完这一章,我也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设计思路,尝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以提升效率和质量。
1.2 第8章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1.NABCD模型
Needs(需求):
- 分析需求:识别学习者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的差距,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这门课程。
- 调查方法:可以通过访谈、问卷或观察来收集数据,确保培训内容针对实际需求。
Audience(受众):
- 了解特征:分析学习者的背景,包括年龄、职业、经验和文化差异。
- 学习风格:考虑学习者的偏好和学习风格(如视觉、听觉、动手操作),以调整教学策略。
Behavior(行为):
- 明确目标:具体化学习者在完成培训后应能展示的行为或能力,通常以可测量的方式表达。
- SMART原则:确保目标是具体(Specific)、可测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和时限明确(Time-bound)。
Content(内容):
- 内容设计:根据需求和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确保其逻辑性和连贯性。
- 资源整合:使用多种资源(书籍、视频、案例研究等)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学习体验。
Delivery(交付):
-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小组活动或在线学习。
- 媒介选择:决定使用何种技术或平台进行课程交付,考虑受众的可访问性和舒适度。
2.读后感
-
系统性思维:NABCD模型帮助我认识到教育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确保课程能够真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
受众理解:强调了解受众的特点让我意识到,定制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显著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明确目标的重要性: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得课程更具方向性,这让我在自己的项目中更加注重目标的制定。
-
交付方式的灵活性:不同的交付方式适应不同的学习者,提醒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更加灵活与开放。
二、 KuKu福 NACBD模型
2.1 Need(需求)
2.2 Approach(做法)
2.3 Benefit(好处)
1.老师可查看、选择指导团队
2.学生可组队、交友
3.用户项目资源管理
4.各团队可相互交流学习
2.4 Competitors(竞争)
2.5 Delivery(推广)
2.6 流程图
三、页面介绍及原型展示
1.功能描述
使用者可以在KuKu福发起或参与团队,进行跨专业的项目(创业、学术)来提升自的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和积累人脉。
2.页面展示
2.1 进入界面
1.页面整体选用墨绿色的背景,起到一个护眼的作用
2.上方的是KuKu福的LOGO,让app更具特色
3.点击下方“开始体验”进入KuKu福,新用户注册完成后即可登录
2.2 登录界面
1.在设计app的时候,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我们设计了“个性化推荐”的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拖动滑动条来选择感兴趣的领域。最终用户登录后,app会通过用户所选择的偏好来推荐内容。
2.3 首页
1.首页将会通过用户偏好推送推荐团队。页面展示“团队名称”“项目名称”“项目需求”,用户可以浏览页面选择想要加入的团队
2.点击详情可查询团队情况:成员、介绍等,还可以点击“联系我们”与团队发起人进行沟通,以及点击“加入我们”加入团队
2.4 觅友
1.作为一个合作平台,添加好友功能必不可少
2.用户点击导航栏的“觅友”,在顶部搜索栏可以通过学号、昵称等信息找到其他Ku友
3.搜索栏下方会推荐优秀Ku友,用户可以查看到以下信息
(1).该Ku友的仓库:存放项目等资料
(2).该Ku友的课表:在设计app的时候我们考虑到合作的前提是空闲时间的匹配,所以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该Ku友的课表了解她/他的时间分配,达到一个高效率合作的效果
(3).该Ku友的个性签名
2.5 Ku友圈
1.在Ku友圈中,用户可以与其他Ku友聊天
2.Ku邮箱用来接受其他用户的入队申请及退队申请、关注信息等
3. 我的
1.个人信息页面,可以查看我的仓库、团队、课表等
4. 发帖
1.在首页没有找到想加入的团队怎么办?没关系。点击导航栏中央的加号,完善想创建的团队信息,即可创建团队。
2.发帖页面可以添加其他Ku友,作为发起者/参与者
四、结对工作过程
4.1阅读《构建之法》
4.2构建KuKu福NABCD模型
4.3用墨刀搭建KuKu福原型
4.4测试
4.5结对讨论照片
和我美丽的队友
五、PSP表格
PSP阶段 | 预估耗时/h | 实际耗时/h |
---|---|---|
开会 | 2 | 4 |
计划 | 1 | 0.5 |
设计 | 2 | 3 |
报告撰写 | 1 | 0.5 |
总计 | 6 | 8 |
六、结对作业感想
在这次结对作业中,我们选择使用墨刀作为设计工具,整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协作与工具的重要性。
1.墨刀的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使得我们能够快速进行原型设计和迭代。通过共同编辑,我们实时交流想法,讨论设计细节,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看到我们的创意在墨刀上逐步成型,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2.使用墨刀的过程让我意识到清晰的沟通有多重要。我们在设计初期花了时间讨论需求和目标,这为后续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倾听队友的意见,理解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的设计更加全面。
3.这次作业让我更加熟悉了墨刀的各种功能,不仅提高了我的设计能力,也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期待在今后的项目中能继续应用这些经验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