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问题的思考

 

三年大学时光快要过去了

不想高中那样充实紧张,也不想初中那样懵懂青涩

就像是柴火燃烧的余烬,这样缓缓的悄悄逝去

 

回首当初

因为高考的超常发挥,一时得意,在武汉的两所高校中考虑了很久,最后来到了华科的校园。虽然没能选上第一志愿,但还是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成为了软件学习者的一份子。

虽然之前并没有学过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对编程语言也是闻所未闻,所有的计算机知识都来自于高中老师只言片语中流露出的一点点二进制的知识,但因为从小就喜欢玩,对游戏十分迷恋,以为在将计算机编程作为自己的职业、赖以生存的饭碗之后,会有超乎寻常的工作学习动力,然而却发现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自己的编程实践,都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的无限循环,死板拗口的定理要在头脑中记忆,各种奇奇怪怪的程序报错更令人抓狂,虽然这些都令人绝望,令人想要放弃,但是最后的正确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却总让人感到欣慰,也许这就是这个行业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吧,bug虐我千百遍,我待调试如初恋

 

展望未来

现在已经到了大三的后半年,人们总是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是从学生时代到真正步入社会的过度阶段。而我却不这么想,社会就是社会,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从你还未睁开眼睛就已嗷嗷大哭的那一天起,你就已经进入社会了。生存竞争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走进华科的校门就已经意味这学生时代的完全胜利,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学生时期之后等着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成人时期,脱离父母亲人资助,一个自给自足的时期,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了,那就是钱。想在社会中生存钱是必不可缺的。对于在大三这个时间点上的我,有三条路可走,就业、创业或是继续读研深造,对我而言首选的是就业。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很优秀的专业技能,在众多求职者中也只能落入下成,想要找到一个好工作还要克服一些困难。

 

着眼当下

正如博客D中提到的,英语和重视基础。这两点就像是对着我说的一样,作为一个大三还只过了英语四级的人来说,英语的学习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不说什么经济全球化,不说什么和外企合作的问题,光是目前的大学生活,英语就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了,上课老师的英文PPT,网上各种英文的学习资料、工作经验、编程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功底才能较好的理解,而不是像我现在一样抱着百度翻译瑟瑟发抖。而与英语一样,并且更加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现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也许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也许会大放异彩,但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知识,而基础的知识更是重中之重。就像是摩天大楼的地基一样,你的楼盖多高,与你打下的地基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课程

已经在大学上了快三年课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有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教我们汇编的高建生老师。从各个方面上来说,高老师和我高中的化学老师都十分像,不管是上课的第一印象,还是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老师都说的上是一位良师,汇编课上老师的淳淳教诲,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不过很可惜,高老师退休了,没能再听到他后面的课。而这样的课堂也是和速成班最大的不同(虽然我没有上过速成班,仅凭猜测),相较于短时间的填鸭式学习,死记硬背的概念灌输,跟着老师一点一滴的学习,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渐渐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也比较容易想起上课时老师讲过的应对方法,优点应该是很明显的。

 

关于师生关系

在邹欣老师的那篇博客中列出了的许多种的师生关系,在前面举得这些例子中,与我想法最接近的就是哥们了。但也不完全是,我最期望的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师”,不用多说,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的是一种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老师和学生本就存在一种上下级的关系,但不同于社会中领导和雇员那种死板的上下级,师生关系中的上下级是可以调节的,这就是说到的“友”,要让老师和学生完全成为朋友是不现实的,毕竟是前辈,自然而然包含了一种超过朋友之间的尊敬,就算是忘年之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完全的朋友关系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成绩问题。所以我期望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老师教授知识,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习,老师也乐于帮助学生,而不仅仅是把教书当作职业,这种像是朋友却又不过分亲密的关系,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样。

 

D. https://www.cnblogs.com/xiaozhi_5638/p/4485805.html

N.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posted @ 2018-03-08 11:17  懒得起昵称  阅读(236)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