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算法简介

http://www.cnblogs.com/ysjxw/archive/2011/10/08/2201782.html

 

Comments from Xinwei: 最近的一个课题发展到与深度学习有联系,因此在高老师的建议下,我仔细看了下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这篇综述翻译自http://deeplearning.net,与大家分享,有翻译不妥之处,烦请各位指正。

 

 

查看最新论文

Yoshua Bengio, 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Machine Learning, 2(1), 2009

 

深度(Depth)

从一个输入中产生一个输出所涉及的计算可以通过一个流向图(flow graph)来表示:流向图是一种能够表示计算的图,在这种图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基本的计算并且一个计算的值(计算的结果被应用到这个节点的孩子节点的值)。考虑这样一个计算集合,它可以被允许在每一个节点和可能的图结构中,并定义了一个函数族。输入节点没有孩子,输出节点没有父亲。

 

对于表达1 的流向图,可以通过一个有两个输入节点2 和3 的图表示,其中一个节点通过使用23 作为输入(例如作为孩子)来表示4 ;一个节点仅使用2 作为输入来表示平方;一个节点使用6 和7 作为输入来表示加法项(其值为5 );最后一个输出节点利用一个单独的来自于加法节点的输入计算SIN。

 

这种流向图的一个特别属性是深度(depth):从一个输入到一个输出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能够被看做拥有等于层数的深度(比如对于输出层为隐层数加1)。SVMs有深度2(一个对应于核输出或者特征空间,另一个对应于所产生输出的线性混合)。

 

深度架构的动机

学习基于深度架构的学习算法的主要动机是:

不充分的深度是有害的;

大脑有一个深度架构;

认知过程是深度的;

 

不充分的深度是有害的

在许多情形中深度2就足够(比如logical gates, formal [threshold] neurons, sigmoid-neurons,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units like in SVMs)表示任何一个带有给定目标精度的函数。但是其代价是:图中所需要的节点数(比如计算和参数数量)可能变的非常大。理论结果证实那些事实上所需要的节点数随着输入的大小指数增长的函数族是存在的。这一点已经在logical gates, formal [threshold] neurons 和rbf单元中得到证实。在后者中Hastad说明了但深度是d时,函数族可以被有效地(紧地)使用O(n)个节点(对于n个输入)来表示,但是如果深度被限制为d-1,则需要指数数量的节点数O(2^n)。

 

我们可以将深度架构看做一种因子分解。大部分随机选择的函数不能被有效地表示,无论是用深地或者浅的架构。但是许多能够有效地被深度架构表示的却不能被用浅的架构高效表示(see the polynomials example in the Bengio survey paper)。一个紧的和深度的表示的存在意味着在潜在的可被表示的函数中存在某种结构。如果不存在任何结构,那将不可能很好地泛化。

 

大脑有一个深度架构

例如,视觉皮质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并显示出一系列的区域,在每一个这种区域中包含一个输入的表示和从一个到另一个的信号流(这里忽略了在一些层次并行路径上的关联,因此更复杂)。这个特征层次的每一层表示在一个不同的抽象层上的输入,并在层次的更上层有着更多的抽象特征,他们根据低层特征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大脑中的表示是在中间紧密分布并且纯局部:他们是稀疏的:1%的神经元是同时活动的。给定大量的神经元,任然有一个非常高效地(指数级高效)表示。

 

认知过程看起来是深度的
  • 人类层次化地组织思想和概念;
  • 人类首先学习简单的概念,然后用他们去表示更抽象的;
  • 工程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抽象层次去处理;

学习/发现这些概念(知识工程由于没有反省而失败?)是很美好的。对语言可表达的概念的反省也建议我们一个稀疏的表示:仅所有可能单词/概念中的一个小的部分是可被应用到一个特别的输入(一个视觉场景)。

 

学习深度架构的突破

 

2006年前,尝试训练深度架构都失败了:训练一个深度有监督前馈神经网络趋向于产生坏的结果(同时在训练和测试误差中),然后将其变浅为1(1或者2个隐层)。

 

2006年的3篇论文改变了这种状况,由Hinton的革命性的在深度信念网(Deep Belief Networks, DBNs)上的工作所引领:

在这三篇论文中以下主要原理被发现:

  • 表示的无监督学习被用于(预)训练每一层;
  • 在一个时间里的一个层次的无监督训练,接着之前训练的层次。在每一层学习到的表示作为下一层的输入;
  • 用无监督训练来调整所有层(加上一个或者更多的用于产生预测的附加层);

DBNs在每一层中利用用于表示的无监督学习RBMs。Bengio et al paper 探讨和对比了RBMs和auto-encoders(通过一个表示的瓶颈内在层预测输入的神经网络)。Ranzato et al paper在一个convolutional架构的上下文中使用稀疏auto-encoders(类似于稀疏编码)。Auto-encoders和convolutional架构将在以后的课程中讲解。

 

从2006年以来,大量的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被发表,一些探讨了其他原理来引导中间表示的训练,查看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本文英文版出处http://www.iro.umontreal.ca/~pift6266/H10/notes/deepintro.html

posted @ 2014-07-25 11:57  Django's blog  阅读(49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