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圆拓展

\(\quad\) 我们知道,阿氏圆在初中数学中是一类常用的求线段和/差极值的模型,它的大致题意如下:

平面上有一个圆 \(O\) , 圆外两点 \(A\)\(B\) ,圆上有一动点 \(P\) 。现在给出一个值 \(k=\frac{r}{OA}\) ,求 \(kPA+PB\) 的最小值与 \(kPA-PB\) 的最大值。


\(\quad\) 但是,你以为我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两种人尽皆知的问题吗?既然 \(P\)\(⊙O\) 上的一个动点,那么 \(kPA+PB\) 一定会有最大值, \(kPA-PB\) 也会有最小值。
\(\quad\) 坦白来讲,对于一个初三学生来说,找到这两个 \(P\) 的位置绝非易事,于是我在经历了 4 天的思考后,向 \(\text{TEoS}\) 神仙求助了 \((kPA+PB)_{max}\) 的情况,随后自己整理出了 \((kPA-PB)_{min}\) 的情况。


- \((kPA+PB)_{max}\)

话不多说,先放原图:image
\(D\) 我们构造的点,满足 \(kPA=PD\) 。于是问题转化为求 \((BP+PD)_{max}\)

乍一看,这运用初中的知识完全求不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稍稍试试转化法:如果能找到满足 \((BP+PD)_{max}\) 时点 \(P_0\) 的轨迹,再与圆 \(O\) 的交点,这不就是最终的 \(P\) 了吗?

随后,我们引入高中的内容:椭圆。椭圆,即平面上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而这个定值就是椭圆的长轴的长度。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以 \(B\) , \(D\) 两点为焦点,构造椭圆,当椭圆与 \(⊙O\) 相切时,\(BP+PD\) 取得 \(max\) 值。
image
如图可见,点 \(F\) 就是椭圆和 \(⊙O\) 的切点,当 \(P\)\(F\) 重合时,由于“椭圆的长轴最长”,所以此时 \(BP+PD\) 取得 \(max\) 。可是,怎样求具体的值呢?\(\text{TEoS}\) 神仙 给出了一种方案:
image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求出切线方程,由于 \(P(F)\) 此时是切点,所以椭圆的切线就是圆的切线,随后带入元和数值求解即可。理论上可行,实际应该有点麻烦(因为要对高次方程进行求解)。


- \((kPA-PB)_{min}\)

还是同样的思路,首先构造点 \(D\) ,然后找出 \(PD-PB\) 的轨迹,最后与 \(⊙O\) 的切点即为点 \(P\)
image
于是我们再次引入高中的内容:双曲线。双曲线就是平面上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相等的点的集合。于是,我们以 \(B,D\) 为焦点,构造双曲线。当双曲线与 \(⊙O\) 相切时,切点即为点 \(P\)
image
这个是下曲线与 \(⊙O\) 相切的情况,还有一种上曲线和 \(⊙O\) 相切的情况:
image
那么计算的话就自行按照双曲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思路还是和上面那种差不多。

完结撒花!

posted @ 2022-01-21 19:22  青D  阅读(2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