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一点也无妨》小记
2016-09-07 17:36 聂微东 阅读(1602) 评论(2) 编辑 收藏 举报首先,这本书挺薄的,慢速阅读基本半天至一天就可以读完;
其次,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上一次貌似是两、三年前了;
最后,这是一本拖了 15年 才写成的小书,作者是究极的拖延者。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没啥共鸣,完全就当做周末打发时间的杂书刊物,所以也就懒得去记录些什么;
不知为何,这次重读居然引动了体内的洪荒之力(貌似我是个隐性的拖延者),被书中一些经典的句子产生暴击伤害。
这种感觉就对了,所以这篇文章也因此而来:)
希望你看完之后能更了解自己的“懒”,或对这本书起了兴趣从而去阅读,这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的鼓励。
我自己也算是工具达人(自认为的),但是我很少使用时间管理或者目标管理类的软件,通常有事情就用笔默默记在手边的小本子上,完成一件就默默划掉;
很小的时候家里从事过钟表生意,从一年级入学时,父亲就让我养成带手表的习惯,守时 就是我从小灌输在脑海里的习惯。
可随着现在到了而立之年,需要同时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出现所谓的 特殊情况 也越加频繁,不守时的现象也伴随着时常出现了。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第一次看这书时无感,但最近看觉得当头一棒的由来。
无论任何时候,这种“不守时”的出现都会另我很懊恼和焦虑,觉得自己越来越堕落,担心自己变成自己原本讨厌的那种人。
如果你对事情的拖延有负罪感,那么遗憾的恭喜你:你也是个拖延症患者,但是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鸟~
刚好,随手翻书柜时,又让我拿起了这本书,这次读完它居然让我不再这么懊恼了。
然后体现程序猿性格的时候到了,偶又找了不少零零碎碎和拖延症相关的资料,其中最推荐的是罗振宇的一期视频 《罗辑思维:大家都有拖延症》,内容足够有意思,比下决心去读完《拖拉一点也无妨》要容易的多啦~
视频刚开始,就有一句话笑喷了我:“有一本书说上说 拖延症的人大概占到人口的70%到80%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据我所看 应该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有拖延症 你就自己想吧 你是不是有家里买了 但是到现在封皮都没拆的一本书搁在书橱里 如果有 这就是拖延症的症状”
再列一句罗胖对拖延症的定义,我觉得确实概括的好理解:“一件事情 你明知道这件事该干 但是你就是拖着不去干;但是你拖着不干的同时 你心中还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 拖拉、焦虑、负罪三条凑齐,就是拖延症。 要是拖延了但没有焦虑和负罪感 那就不叫拖延症。 那就叫没心没肺、懒汉一条。”
但视频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大段大段讲拖延症那些,反而是视频最后的最后,罗胖说他四十岁了,他讲到了一些他对“四十岁”的感悟,确实让我这个三十岁的程序猿陷入长久的思考...好吧,我承认通过这个视频我对罗振宇路转粉了。
视频里还有非常多有意思,甚至再我看来很有争议内容。但是,看完这个视频,我确实从“不再这么懊恼”变成 神清气爽😃
再回到这本书的书名“拖拉一点也无妨”。
确实无论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拖延症”,其实它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我越了解拖延,越觉得心理更坦然了,那种懊恼的感觉逐步被冲淡,可能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目的吧。
最后,不要抱着“治病”的心理去看这本书甚至是这类书。这本书写的很有趣,但是自身的拖延问题并不能依靠读这类书去“治愈”,因为这仅仅是意志力想偷个懒的体现罢了。
怎么去解决拖延问题呢?
我不想把各种书里面的那些所谓的 解决办法 都摘出来总结,因为我个人感觉这些东西全部都 不靠谱!
因为不管是使用哲学去解释心理问题,还是使用各种管理工具去督促自己,最终所依靠的都是自己的意志力、对事物的判断力(哪些事重要哪些不那么重要)和阅历(所以年龄越大对于拖延也会越无所谓吧)。
除了这本书,这篇文章的最下面我还列举了一些相关的推荐资源,同样建议感兴趣的你去阅读、观看。
最后,列几段《拖拉一点也无妨》里面非常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句子吧:
- 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一生徒伤悲...
- 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
- 上网逛逛没问题,可别迷路。
- ...
相关资源推荐:
再推荐一个时间管理相关的软件:
- focus booster - 免费 已经够用,当然还有更高级的
INDIVIDUAL/PROFESSIONAL
,售价分别是$3/$5
。
下一篇预计是与 技术分享 相关,讲解如果做好一个团队内的技术串讲(分享)。
差不多就这样,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