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gusta la técnica

程序人生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畅游世界经济历史的长河 聆听中国发展的脚步
中广网 11月18日 21:40
    

——阅读《不期的结局》、《大分离》、《世界经济千年史》

    主持人:蔡骏

    嘉宾:曹和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播出日期:11月13日13:00《财经阅览室》

    嘉宾感言:第一本书叫《不期的结局》,世界上的三大经济之国在历史上分别有自己的辉煌。在今天,分别有自己的内在力量。在未来,这三个经济之国还能演化出各自色彩夺目的未来。

    第二本书叫《大分离》,这本书让人感到它的内在力量所在之处,在于它把过去二、三十年来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定论用历史的数据推翻了。

    第三本书叫《世界经济千年史》,它的数据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指标性数据画面。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历史上,有超越其它国家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在逻辑上的论述。

[节目摘录]

    蔡骏:在曹老师面前有三本英文书,而在我面前有其中一本中文译本,书名叫《世界经济千年史》,首先请曹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一下您今天和我们进行阅读体验的三本书的概况。 

    曹和平: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本书也许会和我们现在的听众有一些距离,但是听完后您一定会感受到这三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奋斗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本书——《不期的结局》,基本上把世界上的三大经济制度,西方的庄园经济制度,由这个庄园经济制度诱发而来的今天欧洲加美国的模式,或者发达国家模式制度有一个刨根问底,追溯过去、预测未来的详尽的叙述。

    第二本书——《大分离》是关于印度的种姓经济,它有一个理论上的详尽的叙述。

    第三本书——《世界经济千年史》对中国的经济制度有一个阐述。看完这本书后可以这么说,世界上的三大经济制度在历史上分别有自己的辉煌,在今天分别有各自的内在力量,在未来他们三个还能演化出各自光彩夺目的未来,欧洲加美国式的经济在今天看起来如此辉煌,不是说在它的历史中种下了一颗优生儿的种子就一定能超过我们,就永远比我们强。这本书对我们中国人的启示是非常大的。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全方位发展的内在逻辑,就看你奋斗的怎样。

    第二本书的名字叫做《大分离》——伟大的分离。它认为中国经济在1850年时在储蓄率上、在投资市场、市场的整合程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创新方面至少不比西欧当时最发达的弱,用了劳动市场、商品市场上的数据来证明。第三本书把中国和西方甚至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史通过列表的方式推到了公元零年。

    蔡骏: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人做比较时都用西方人的观点来比较。为什么您向我们读者推荐时用三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来研究中国,您是怎么来梳理这三本书的? 

    曹和平:搞发展经济学理论,西方是走在我们前面的。1982年时,我第一次接触二元经济的理论,到86、87年,我们国家的农业方面的最高决策层已经关注到二元经济理论。到了今年,把政策的语言翻译为经济学语言时会发现很多都是冲着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的。当时西方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中国人发展经济中有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部门,一个是现代部门,一个叫农村经济,一个叫城市经济,大体上相当,这两个部门是平行发展,互不相干的。不管我们现代部门再发达,也不会对农村部门有任何经济意义上的辐射作用。可是59年、60 年有一些从发展中国家去的英文写作的作者认为在发展经济当中,在传统部门当中,富裕的是劳动,短缺的是资本。在现代部门中,短缺的是劳动,富裕的是资本。 

    蔡骏:我们现在回到您在节目之前给我们介绍的这三本书,第一本叫《不期的结局》,第二本您把它翻译为《大分离》,第三本是《世界经济千年史》。透过这三本书,您给我们慢慢的讲一下您刚才介绍的另一种声音。 

    曹和平:拉尔的《不期的结局》这本书中基本有三个思想。第一个是文化和制度的变量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带着这个思想,他考察了世界上三大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制度、印度经济制度。我们认为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的一段时间,是奴隶制度以后资本主义制度之前这段制度。今天看来,“封制度”和“建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西方大体上可以称为封,我们中国的经济就可称为建。在罗马帝国垮了以后,地方的一个特定民族在不改变自己的语言,同时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税收体制就变成了一个个地方强人,也就是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割据的局面再分散就是一个个庄园或者一个个大的镇。在庄园里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价格,不是切割产品进行交换,而是切割劳动,把劳动切割一天一天时间叫劳役地租。这种分封制度没有市场,完全退到了自然交换的经济。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统一的税法,没有统一的思想,那么外来的思想势力一定进来了。所以基督教进来了,它把整个欧洲统一起来,在宗教力量和世俗国王力量较量的时候,出现了宗教不断地掠夺土地。 

    蔡骏:刚才我们谈了《不期的结局》这本书,这本书在国内还没有翻译本,所以我们期待国内的翻译界能够注意到这本书。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分离》。 

    曹和平:这本书的特点是把拉尔在理论层次上的论述或者制度文化层次上的分析通过复制历史数据和历史资料的方式证明了,他的观点是:一、直到1800年,中国经济在储蓄、在投资、在市场的整合以及在制度创新上都不比西方差。我们的儒家学说没有自然科学,不能派生出自然科学体系。儒家文化从汉朝就抑制中国经济的发展。二、他批评过去,讨论二十几年来中国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落在西方国家后面的原因,把他们的方法论做了一个批评。过去30年经济学家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工业革命以后落在了西方国家的后面。把中国和西欧作比较是错误的,应该是把中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和西欧做比较,做双向比较。三、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走在前面是因为殖民地给西方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世界经济千年史》作者是安格斯•麦迪森。他积累了许多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和当代数据。在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抵抗马尔萨斯螺旋,他认为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要快的多,结论是在大规模的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出现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人口控制。

    蔡骏:今天我将以曹和平老师的自述来结束本期节目。因为它很能代表我这次阅读体验的心情。就让我们多读书吧! 

    曹和平: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从小就经常边走路,边读书,这个特点一直到今天。在我参军那段艰难的岁月,书籍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读些对中国有用的书,读些能把中国带到世界民族之林前沿的书。                         

来源:经济之声    责编:魏淑兰 
posted on 2004-11-21 21:07  Executive  阅读(850)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