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03
这一次,主要会从团队、项目集、项目组和的敏捷需求三个方面来分别介绍。在团队项目、项目集或企业层面对需求管理成功实施一套精益&敏捷的原则与实践,是一个不小的壮举,它的使用的词汇很有特点,而且显得古灵精怪(用户、故事、Sprint、速率、故事点、篇章、待办事项)。此外,为了更“精益”,经常要求消除或减少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分阶段管理模型(包括现有的各种需求评审)、签字(包括在所难免的延迟)、实施在制品限制等。
图一 敏捷企业全景图
在团队层面,由包括7+-2名成员组成的敏捷团队,通过一系列的迭代和发布,定义、构建并测试用户故事。针对用户故事待办事项和团队需要完成的其它工作事项的管理,则是由团队中的产品负责人承担。
在项目集层面,大规模的系统功能开发由多个团队在一个同步的敏捷发布火车(ART)中完成。ART按标准节拍有序迭代并有相应的里程碑,该里程碑有其固定日期和明确质量,但其范围可变(不是铁三角)。典型的ART经常在固定为60到120天的时间边界内进行产品发布或产生潜在可交付增量。
在项目组合层面,讨论的是投资主题。投资主题可以用来确定企业的优先投资级。投资主题驱动项目组合愿景,而项目组合愿景则通过一系列较大的、篇章(epic)级别的倡议来表述。篇章将随时间推移而被划分到各个ART中。
在敏捷方式中,团队是实体,他们负责编写和测试所有代码,成员身兼定义/构建/测试软件特性活组建所需要的所有角色。这些角色包括Scrum Master、产品负责人、几名专属的开发/测试人员以及(理想情况下)自动化测试专家,可能还有一名技术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敏捷团队受到的支持来自架构师、外部QA资源、文档专员、数据库专员、源代码管理(SCM)/构建/基础设施支持人员、内部IT和其他人员,这使得核心团队完全有能力定义、开发、测试并交付可工作、已测试的软件,形成系统基线。
全景图中项目集层面,发现了一些组织性的结构、角色、过程和需求工作,它们适用于构建大规模的系统、应用、产品和产品套件。主要过程和事项概括为:发布和潜在可交付增量(PSI),愿景、特性与项目集1待办事项,制定发布计划,路线图、产品管理。
全景图的项目组合层面,顶部是项目组合管理职能,在这一层面,包括致力于根据企业商业战略管理投资的个人、团队和组织。还有两种新的工作,即投资主题和篇章,他们结合起来形成项目组合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