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pe问答机器人Beta阶段技术规格说明书

技术规格说明书

一、技术栈

1. 前端

  • 语言:HTML + CSS + JavaScript
  • 框架:Vue.js
  • 运行环境:Web浏览器

2. 后端

  • 语言:C#
  • 网关:Nginx
  • 框架:
    • ASP.NET Core:用于创建Web API,提供网络服务,是整个后端的基础框架;
    • Bot Framework for .NET:提供BOT相关支持,作为BOT部分主要依赖的框架;
    • Entity Framework Core:提供数据库访问的支持;
    • 【Beta新增】Flask:用于为机器学习模块提供网络接口,使得Python实现的机器学习模块得以与其他模块进行交互;
    • 【Beta新增】Pytorch:用于机器学习模块的实现;
  • 运行环境:Linux服务器,将使用云服务器,同时需要具备.NET Core 3.1【Beta新增】.NET 5运行时环境

二、软件的总体框架

1. 总体结构

image

将整个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且内部实现对外是透明的。控制层作为逻辑的控制中心,除了请求和响应的派发、转发,还需要进行错误处理、绝大部分的日志记录(利用Microsoft.Extensions.Logging进行),并保证整个系统不会陷入不可用状态。

这几乎是一个典型的MVC结构,但是有一些方面比较特殊:

  1. 由于BOT服务经常需要依赖外部数据来提供服务,所以数据层除了常规的数据库,还需要外部资源;
  2. BOT服务的执行模块,除了会进行数据检索这类常规任务,还可能替代用户执行一些操作,还可能向人工问答服务中添加新的提问,它不仅属于服务提供方,也具有一定服务使用方的属性(上图中因为表示不方便未能展示);
  3. BOT服务可以承接绝大多数功能,通过BOT与用户的文字交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得只需要后端开发为BOT服务添加新的功能,不需要更改前端和Web API就可以添加新的功能;
  4. 【Beta新增】由于机器学习模块暂时只能通过Python进行开发,为了避免每次.NET模块调用Python模块时需要冷启动,尤其是机器学习模块冷启动时加载时间更久,将其作为一个微服务来实现,.NET模块通过http请求来与机器学习模块进行交互;

2. 包含的子系统

2.1 视图层

2.1.1 承担的功能任务

软件系统与外界进行交互的主体。

主要获取用户输入并向后端发送请求、对后端提供的模型进行渲染并提供给用户、接收后端提供的服务并响应给用户。

这部分要求提供兼容移动端以及网页端的web。

2.1.2 包含的模块
  1. 账号管理页面

    向用户提供包括账号注册,账号找回等账号维护功能。

  2. 机器人问答页面

    向用户提供与机器人交互的主要页面。提供的功能包括回答用户提问,提示用户精确提问内容,引导用户将问题发送到提问去。

  3. 用户问答页面【Beta阶段会更新】

    提出问题功能
    回答问题功能
    浏览问题其他一些与问答有关的交互(如点赞)的功能。

2.2 控制层

2.2.1 承担的功能任务

接收由前端(视图层)发来的请求,并进行安全控制,包括权限检查、错误处理等。

对筛选后的请求进行分发,将它们派发到服务层中的不同服务中去。同时也接收服务层产生的响应,并向前端进行转发。

2.2.2 包含的模块
  1. 网关

    网关模块使用Nginx进行反向代理。这样做的好处包括:

    • 使得内部服务器对外部网络来说是透明的,进而提高内部服务器的安全性。
    • 可以在反向代理中设置缓冲,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
    • 通过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可以过滤恶意骚扰与访问。
  2. 控制器

    从网关获取转发来的用户请求,对请求进行分析检查,对于有问题的请求进行报错。否则,在分析后将其指派给服务层中的不同服务;同时接收汇总服务层产生的响应并转发给网关,通过网关把响应交付给用户。

2.3 服务层

2.3.1 承担的功能任务

软件系统中负责处理用户请求的主要区域,包含主要的处理逻辑。

从控制层接收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并根据数据层提供的数据来对请求进行相应的反馈。

2.3.2 包含的模块
  1. 用户管理服务

    用户管理服务对应前端的用户管理页面。处理用户有关维护账户信息的请求,包括:创建账户、找回账户、账户登录与退出、变更账户信息等。根据请求的不同情形做出不同的回应,并再向数据层请求更新数据库内容。

  2. BOT服务

    BOT服务对应前端的机器人问答页面,分析用户发来的聊天信息与提问信息并做出反馈。如果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回复,则会对问题进行包装转交给人工问答服务进行提问,并向用户反馈问题链接。

    1. 交互模块

      • 处理与用户聊天过程中比较简单的部分;
      • 对于可以不需要其他信息直接进行的对话与提问,由该模块直接负责,但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或问题需要关联到其他信息,则将问题转交于执行模块处理;
      • 通过提供选项、主动询问信息等方式引导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以进行准确的检索,或为人工回答提供足够的信息;
      • 面对意料之外的用户输入,不能陷入不可用状态,并且要引导用户进行正确输入;
    2. 执行模块

      处理从交互模块传递来的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并综合从数据层获取的数据给出反馈。同样,该模块如果也认为不能给出满意答复,则会再人工问答服务中创建问题。

    3. 【Beta新增】机器学习模块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提供NLP相关支持。由于目前没有精力将模型移植到.NET平台,暂定将机器学习模块作为微服务来进行实现。

  3. 人工问答服务

    人工问答服务对应于前端的用户问答页面。人工回答是指,机器人将会把用户提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问题放到问答社区中。

    人工问答服务提供的功能就与用户问答页面相对应,对于用户主动提出的问题、从BOT服务转发过来的经过包装的问题以及浏览问题信息、对问题做出解答,都由该服务负责处理。

    同时也需做好与与数据层的沟通。

2.4 数据层

2.4.1 承担的功能任务

数据层负责维护数据库以及关联外部资源。

根据服务层任务的不同,数据层的工作包括:

  • 根据服务层的指示更新数据库。
  • 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提供给服务层。
  • 从关联的外部数据中获取数据并提供给服务层。
2.4.2 包含的模块
  1. 数据库

    储存所有内部数据。并提供典型的增删查改接口。

  2. 外部资源

    所有可以关联到的外部数据的统称,主要是提供额外的补充信息。

三、功能的详细设计

AiApe问答机器人Beta阶段功能说明书

四、数据库与API接口设计

1. 数据库设计

此时数据库设计为暂定版本,后续可能会进行修改和订正

详见AiApe问答机器人项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2. API接口设计

本处API接口设计为暂定版本,后续可能会进行修改和订正

具体设计见前后端接口说明书

为保证安全性,所有接口请使用https访问,将考虑禁用所有http访问。

权限分为三种:游客用户管理员,权限等级依次提高,权限较高的用户可以进行全校较低的用户的操作。其中用户以上的权限需要登录获得,在请求相关方式时,请求头中需包含Authorization项,值为Bearer {token},其中token为登录成功后服务器返回的RFC7519 - JWT令牌,使用参考JWT。描述中权限一栏描述为用户时,管理员即可访问,而用户/管理员一般表示该接口用户有权以自己为目标调用,管理员有权对所有人为目标调用,具体情况会有详细描述。

关于时间格式,参考自定义日期和时间格式字符串,一般值为yyyy/MM/dd-HH:mm:ss,4位年份、2位月份、2位日期用/隔开来表示日期,2位时(24小时制)、2位分、2位秒用:隔开来表示时间,日期和时间用-连接,所以位数不足时高位用0补齐。

约定API描述中,用一对大括号{}包裹的内容为当前位置参数的描述,特别地,{BASE_URL}表示域名。被一对[]包裹的内容标识可选的内容。

例如以下描述:

{BASE_URL}/api/question?qid={qid}

实际使用时,将转换为:

https://aiape.icu/api/question?qid=1024

索引(并且为了方便,将省略{BASE_URL}):

URL 类型 权限 功能简介
/api/bot/start POST 用户 开始机器人对话
/api/bot/message POST 用户 向机器人发送消息
/api/user/signup POST 游客 注册用户
/api/user/login POST 游客 用户登录
/api/user/public_info GET 游客 获取用户公开信息
/api/user/internal_info GET 用户 获取用户内部信息
/api/user/fulll_info GET 用户/管理员 获取用户详细信息
/api/user/modify PUT 用户/管理员 修改用户信息
/api/user/questions GET 用户 获取用户创建的所有问题
/api/user/answers GET 用户 获取用户创建的所有回答
/api/user/fresh POST 游客 刷新令牌
/api/questions/like POST 用户 为回答点赞
/api/questions/question GET 游客 获取问题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answer GET 游客 获取回答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tag GET 游客 获取标签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search POST 游客 搜索问题
/api/questions/questionlist GET 游客 获取问题列表
/api/questions/taglist GET 游客 获取全部标签
/api/questions/add_question POST 用户 添加问题
/api/questions/add_answer POST 用户 添加回答
/api/questions/add_tag POST 用户 添加标签
/api/questions/modify_question PUT 用户/管理员 修改问题
/api/questions/modify_answer PUT 用户/管理员 获取回答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modify_tag PUT 用户/管理员 获取标签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delete_question DELETE 用户/管理员 删除问题
/api/questions/delete_answer DELETE 用户/管理员 获取回答的详细信息
/api/questions/delete_tag DELETE 用户/管理员 获取标签的详细信息
/api/code/static_analyze POST 用户 进行代码静态分析

五、系统的开发目标

1. 代码编写目标

在Alpha阶段中:

  • 前端需要完成注册登录页面、机器人交互页面、问答页面、后台管理页面,其中机器人交互页面只需要完成简单的文字交互即可,不必要完成Bot Framework REST API中的附件、卡片、语音功能;
  • 后端需要完成所有Web API的响应工作,其中/api/message接口只需要完成简单的响应即可,可以进一步进行开发,但本阶段不做要求;
  • 完成Nginx配置,使得网站能够正常访问;

【Beta新增】在Beta阶段中:

  • 前端需要重新设计页面,并在完成Alpha阶段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代码检查页面;
  • 后端需要根据新的功能调整,修改目前的功能,此外,引入NLP模型重构机器人问答模型,并利用开源软件完成独立的代码静态检查模块;
  • 弹性功能:当前后端有余力时,添加机器人功能与问答、代码检查之间的联动;

2. 单元测试目标

后端所有公开方法需要进行单元测试:

  • 需要验证前置条件符合时的正常行为、边界行为;
  • 需要验证前置条件不符合时的异常行为,要保证单元模块不会因异常陷入不可恢复的不可用状态,或者只会在特殊情况有计划地进入不可用状态,确保单元模块异常不会引发整个系统陷入不可用状态;

3. 压力测试目标

较低压力下,后端需要在服务器延迟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响应,网络良好的情况下,整个系统需要在显示延迟规定的实现内完成响应并更新GUI;
中等压力下,系统需要能够处理所有请求并正确地进行响应;
较高压力下,系统可以不按正常情况进行响应,但是系统不能进入不可用状态,且需要向用户进行反馈;

以下为各个等级和要求的具体数值,由于首次进行开发,先制定较低的要求,后续将视情况提高要求:

key value
较低压力 1 QPS
中等压力 10 QPS
较高压力 100 QPS
服务器延迟 100 ms
显示延迟 1000 ms

4. 真实测试目标

邀请10~20人使用产品1-3天,反馈遇到的bug;

邀请不少于100人使用产品,并尽量收集使用反馈;

本阶段真实测试关注当前机器人对话功能体验,主要关注页面设计、用户体验;

5. 文档编写目标

  •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方便进行真实测试,需要完成图文并茂的使用说明书,并可能配有视频讲解,以保证用户能够使用主要功能;
  • 为了编写风格一致、具有易读性、易维护性的代码,同时为了规避一些难以排查的问题,前后端均需提前约定代码风格,需要完成前端代码规范后端代码规范
  • 为让前后端能够正确配合,需要完成前后端接口说明书,需要说明每一个API的URL、类型、功能,需要描述请求体/响应体格式、需要包含的字段、每个字段取值类型、每个字段取值的含义,需要描述什么情况下返回怎样的接口;
  • 为增强后端可维护性,需要完成后端API文档,采用代码内XML注释+工具自动生成的方式产生,每一个公开的类、方法、属性须有响应的注释,每一个公开的方法、属性须说明可能引发的异常;
posted @ 2021-05-21 18:06  DQSJ  阅读(166)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