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基本操作5
1. Linux文件操作相关函数
stat函数 :获取文件属性(从inode上获取)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文件属性:
struct stat {
dev_t st_dev; //文件的设备编号
ino_t st_ino; //节点
mode_t st_mode; //文件的类型和存取的权限
nlink_t st_nlink; //连到该文件的硬连接数目,刚建立的文件值为1
uid_t st_uid; //用户ID
gid_t st_gid; //组ID
dev_t st_rdev; //(设备类型)若此文件为设备文件,则为其设备编号
off_t st_size; //文件字节数(文件大小)
blksize_t st_blksize; //块大小(文件系统的I/O 缓冲区大小)
blkcnt_t st_blocks; //块数
time_t st_atime; //最后一次访问时间
time_t st_mtime;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
time_t st_ctime; //最后一次改变时间(指属性)
};
特性:能够穿透(跟踪)符号链接 (穿透的命令举例:vi)
lstat函数
特性:不穿透(跟踪)符号链接 (不穿透的命令举例:ls -l 、rm)
区别:对软链接,stat返回软链接对应文件的大小。
lstat返回软链接的大小。
access函数:测试指定文件是否拥有某种权限
原型:int access(const char *pathname, int mode);
pathname --> 文件名
mode --> 权限类别
R_OK 是否有读权限
W_OK 是否有写权限
X_OK 是否有执行权限
F_OK 测试一个文件是否存在
返回值:
0 --> 所有欲查核的权限都通过了检查
-1 --> 有权限被禁止
chmod函数:改变文件的权限
原型:int chmod( const char *filename, int pmode );
filename --> 文件名
pmode --> 权限 必须是一个8进制数
返回值:
0 --> 改变成功
-1 --> 失败
chown函数:改变文件的所有者
原型:int chown(const char *path, uid_t owner, gid_t group);
uid_t owner-->用户名
gid_t group-->组名
(vi /etc/passwd有对应的数字,每一列的含义可以man 5 passwd查看)
返回值:
0 --> 成功
-1 --> 失败
truncate函数:将参数path 指定的文件大小改为参数length 指定的大小。如果原来的文件大小比参数length大,则超过的部分会被删去。
原型:int truncate(const char *path, off_t length);
path --> 文件路径
length --> 指定的文件大小
返回值:
0 --> 执行成功
-1 --> 执行失败
原文件长度 100
第二个参数指定长度为 20 --> 文件截断
原文件长度 100
第二个参数指定长度为 300 -> 文件被拓展
链接函数:
link函数:创建一个硬链接
原型:int link(const char *oldpath, const char *newpath);
symlink函数:创建一个软连接
readlink函数:读软连接对应的文件名,不是读内容
unlink函数:如果想通过调用这个函数来成功删除文件,你就必须拥有这个文件的所属目录的写和执行权限。
使用:
1. 如果是符号链接,删除符号链接
2. 如果是硬链接,硬链接数减1,当减为0时,释放数据块和inode
3. 如果文件硬链接数为0,但有进程已打开该文件,并持有文件描述符,则等该进程关闭该文件时,kernel才真正去删除该文件。利用该特性创建临时文件,先open或creat创建一个文件,马上unlink此文件,直到关闭该文件时,该文件才会被删除。
rename函数:文件重命名
函数原型:int rename(const char *oldpath, const char *newpath);
2. Linux目录操作相关函数
chdir 函数:修改当前进程的路径
原型:函数原型:int chdir(const char *path);
getcwd 函数:获取当前进程工作目录
函数原型:char *getcwd(char *buf, size_t size);
mkdir 函数:创建目录
注意:创建的目录需要有执行权限,否则无法进入目录
函数原型:int mkdir(const char *pathname, mode_t mode(0777 8进制));
rmdir 函数:删除一个空目录
函数原型:int rmdir(const char *pathname);
opendir 函数:打开一个目录 man 3 opendir (第三章)
函数原型:DIR *opendir(const char *name);
返回值:
DIR结构指针,该结构是一个内部结构,保存所打开的目录信息,作用类似于FILE结构
函数出错返回 NULL
readdir 函数:读目录
函数原型:struct dirent *readdir(DIR *dirp);
返回值:
成功返回一条记录项:
struct dirent
{
ino_t d_ino; // 此目录进入点的inode
ff_t d_off; // 目录文件开头至此目录进入点的位移
signed short int d_reclen; // d_name 的长度, 不包含NULL 字符
unsigned char d_type; // d_name 所指的文件类型
har d_name[256]; // 文件名
};
失败返回NULL
closedir 函数:关闭目录
3. fcntl 函数:改变已经打开的文件的属性,根据文件描述符来操作文件的状态 -- #include <fcntl.h>
函数原型: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long arg);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struct flock *lock);
例如:打开文件的时候: 只读
修改文件的属性: 添加追加 O_APPEND
flag = fcntl(fd,F_GETFL,0);
flag |= O_APPEND;
fcntl(fd,F_SETFL,flag);
4. dup, dup2函数
dup 函数:复制现有的文件描述符
原型:int dup(int oldfd);
返回值:的是文件描述符表中没有被占用的最小文件描述符
dup2 函数:把oldfd复制文件描述符newfd,
1->如果new是一个被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在拷贝前先关掉new
2->如果old和new 是同一个,不会关掉new,直接返回的还是旧的文件描述符
原型:int dup(int oldfd,int newfd);
返回值:的是文件描述符表中没有被占用的最小文件描述符
解决gcc编译过程中c99语法报错的问题
~/.bashrc
alias gcc='gcc -std=gnu99'
索引节点inode:保存的其实是实际的数据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称为“元数据”(也就是对文件属性的描述)。
例如:文件大小,设备标识符,用户标识符,用户组标识符,文件模式,扩展属性,文件读取或修改的时间戳,
链接数量,指向存储该内容的磁盘区块的指针,文件分类等等。
( 注意数据分成:元数据+数据本身 )
注意inode怎样生成的: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
(现代OS可以动态变化),一般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一般文件系统中很少有文件小于2KB的,所以预定按照2KB分,
一般inode是用不完的。所以inode在文件系统安装的时候会有一个默认数量,后期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发生变化。
注意inode号:inode号是唯一的,表示不同的文件。其实在Linux内部的时候,访问文件都是通过inode号来进行的,
所谓文件名仅仅是给用户容易使用的。当我们打开一个文件的时候,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然后,
通过inode号,得到inode信息,最后,由inode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现在可以处理文件数据了。
inode和文件的关系:当创建一个文件的时候,就给文件分配了一个inode。一个inode只对应一个实际文件,
一个文件也会只有一个inode。inodes最大数量就是文件的最大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