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 keep a beginner's mind|

Con1427

园龄:5个月粉丝:0关注:1

轻舟已过万重山——2024秋软工实践个人总结

🌟 初识软工:从想象到现实

关键词:改变

在最开始,其实我对软工这门的工作量之大也是有所耳闻。刚开始时,我并不会写代码,对软件开发的认识也仅限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如今回望,经过这学期与软工的“爱恨情仇”后,发现自己从一个“不懂代码的小白”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综合思考用户需求、产品功能实现和团队目标的“初级工程师”。

🔨 从代码到项目:汗水凝聚的成长轨迹

📝 个人作业
“第一次发现,编程也可以带来成就感。”
在第一次个人作业中,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相比与之前功能较完善的小程序《水了个果》。在开发的过程中,调试错误和实现功能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这是从零到一的突破,也是迈向团队合作的第一步。

🤝 结对作业
“两个人的脑袋总比一个人更聪明。”在结对作业中,我体验到了双人合作的乐趣与挑战。虽然我的小丑队友王文豪日常出错,但我还是细心地在指导他。

最后界面出来还是比较满意的

🚀 团队作业
“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创造奇迹。”
在10人团队大型项目《养食记》中,我负责后端开发,承担了AI接口开发及性能优化以及部分前后端整合的任务。从初期的系统架构讨论到最终的功能整合,每个环节都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巨大价值。尤其是在 Beta 阶段,AI模块和前端整合的复杂性和高效性测试让我成长颇多。

💡 总结

  1. 用代码丈量努力

这一学期,我敲下了大约8000行代码,后端的代码量虽然没有特别多,但有关AI的代码总是要修改好多遍,眼睛都要看重影了。

2.时间的账单

作业 花费时间
第一次个人作业 15小时
第二次个人作业 28小时
第一次结对作业 35小时
第二次结对作业 43小时
第一次团队作业 40小时
第二次团队作业 36小时
现场编程作业 12小时
团队作业Alpha冲刺 50小时
团队作业Beta冲刺 32小时
累计时间 实际周均时间 预计周均时间
291小时 约26小时 18小时

🔍 那些难忘的瞬间

  1. 最深刻的作业:Beta冲刺的连轴转
    关键词:绝地求生
    冲刺阶段的日子,我们团队每天像在解谜游戏和打Boss的循环中渡过。Bug修复、界面优化、功能调整完善,每一环都像一块拼图,直到最后一刻,看到项目终于是整合完整,圆满落地,疲惫消失,满心成就。

  2. 最好笑的记忆:数据库被黑
    一次数据库被黑被勒索,对面要我们花差不多6-7000块钱才能把一个刚建好的数据库赎回来,这件事我能笑黄悦佳两年半(喜欢把密码设成123456).....

📈 学到的技能:工具与技术的双重进化

  1. 心态与能力的重塑
  • 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反馈、与他人协作的艺术。
  • 抗压能力:面对紧张的时间节点,能从容拆解问题。
  • 时间管理能力:高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每一步。
  1. 工具生产力的飞跃
  • apifox:可以调试任何接口与自动化测试,接口调试效率UP。
  • vscode:我最爱的编写代码程序工具,只要下载了各种插件就能具备非常完善与强大的功能。
  • 百度千帆大模型:好用的AI接口平台。
  • chatGPT:史上最好用的AI,没有之一!

📖 想说的话

  1. 最大的遗憾
    没有足够时间对项目进行更多创新尝试,或许是这学期最大的遗憾。

  2.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拥抱挑战,努力追光” :软工是一场对耐心和智慧的双重考验,但它也会是你在大学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 致谢:因为你们,旅途更精彩

致银河护胃队团队伙伴:感谢大家的陪伴与努力,特别是组长的细心和负责任的指导,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夜晚,都是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致张栋老师和吴越钟老师和助教:感激你们在每一个答辩与提交中的耐心与细致,让我们一次次突破自我。

🌅 最后的最后:封面与故事

封面设计灵感:一片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艘轻舟划过晨雾,象征着团队的共同努力终抵成功彼岸。
团队合影:

本文作者:Con1427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on1427/p/18616014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posted @   Con1427  阅读(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
评论
收藏
关注
推荐
深色
回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