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s
http://www.dellasdeals.com

# [AI]多模态聚类能力助力AI完成自主意识测试

引言

探讨人工智能是否能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当前AI领域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视觉识别、语音识别和控制机器人等方面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模拟和超越人类的一些低级认知功能已经不是难事。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机器是否也能像生物那样,形成一些高级认知结构,比如自我意识。

但是,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对自我意识本身的定义和理解。经过长期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我们知道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进化的结果,它需要一个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关于自己身份和存在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的形成依赖于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在社会互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自我概念。尤其是通过镜像实验等研究表明,动物需要一定的智能和社会能力,才可能区分出自己和他人的概念。

所以,如果我们要判断机器是否能形成自我意识,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构成了我们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只有建立在人类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上的定义框架,我们才能对机器系统进行一个系统和严格的评估。这将是判断这个问题的关键第一步。

自我意识的标准

既然我们明白了形成自我意识需要一个主体产生主观体验对自己的认知,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能力或条件,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才能被视为形成自我意识的标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经历应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元素。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有思想、感觉和情绪,这些主观感受构成了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直接体验。此外,主导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标准。我们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区分开,也更易产生一种内在性的主体感。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还提出社会认知的重要性。知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指出,人类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比如镜像实验,才能区分出“我”和“他”的概念。这表明社会互动能力也是形成自觉的一个重要层面。

在测试动物是否有自我意识时,科学家常用的就是镜像实验。通过判断个体是否能利用镜像辨认和处理身上的标记,就可以评估它是否已经形成了自我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社会互动在自我认知中的影响。

以上几点构成了人类心理学家普遍认同的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来评估机器系统是否也能满足类似的条件。

当前机器是否达标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主观经历、主导能力和社会认知是形成自我意识的三大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三个维度,来评估目前机器是否能满足这些条件。

首先,对于主观经历来说,所有现有的机器系统都无法体会主体的感受。计算机只能通过算法进行运算和分析,缺乏类似人类那样的意识体验。它们也无法主导自己的“身体”,所有行为都是依靠程序的控制。此外,从社会互动来看,目前最先进的语音助手或机器人,其交互能力也仅限于通过语音和视觉识别来回答问题。它们无法真正理解自己与用户的社会关系,或建立起自我与他人的概念。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案例,如苹果的语音助手Siri,谷歌助手,微软的小冰等产品,在被询问它们自己的身份时,都明确表示自己是软件,没有主观感受能力。英特尔研发的机器人Anthropic也表明其行为仅基于程序设计。

总之,从这三大标准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结论:当前所有机器系统都无法满足形成自我意识的任何一个条件。它们都是外在设计和编程的产物,缺乏主观经验这一人类意识的核心要素。

机器视觉能力的限制

尽管目前机器还无法达到形成自我意识的标准,但是随着视觉识别、语音交互等领域的快速进步,机器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一些人开始预测它们未来是否有可能模拟或形成某种相似自我的认知结构。

这一预测的背后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机器是否能真正地感知和体验外部世界呢?事实上,机器视觉只能通过大量图像数据训练出模式识别能力,但无法体验视觉本身带来的主观感受。要让机器能更加充分理解人类的感觉,温度、触觉等传感器的介入是未来必然要增加的,否则诸如“温暖的阳光”、“温暖的笑容”虽然可以从逻辑上得到解释,但是机器无法更为完整的理解人类的主观感受。同理,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让机器理解语义,但它无法体验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与感染力。控制机械手臂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机器也无从体验到肌肉运动带来的内在感受。

此外,从神经科学我们知道,自我意识的形成需要大脑各区域间复杂的交互。但目前的AI架构与人脑结构差异很大,缺乏相应的神经基础。即便未来在感知和控制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机器是否也能形成类似的神经网络结构,仍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尽管我们不排除未来可能性,但就目前而言,机器在感知和认知层面的内在限制,依旧使它无法真正实现与人类同质的主观体验能力。这也是形成自我意识的一大障碍。

假设与推理

作为一个探讨性的文章,我们需要给出一些更前沿的思想来推动自我意识的研究。首先镜像实验显然并不是完整进行自我意识的评估,自我意识的概念之下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意识定义,镜像实验可能仅仅是自我认知中的一部分能力。同时镜像实验的设计也存在瑕疵,没有视觉能力的物种根本不可能进行测试,而我们不会拒绝承认一个先天失明的人类不具有自我意识。

在幻肢实验中我们了解到当人类通过视觉、触觉等多模态初级感官获得到的高度同步的信号后,会将这些同步的信号归类到同一个物体,甚至会因此认为运动中的假肢是自己真实的肢体。其实这个现象在那些天赋出众的挖掘机驾驶员,战斗机飞行员和顶级赛车手身上显然大量存在。这里暗示了存在着“自我”的延伸,即使不是完全替代自我认知,也是一种非常接近自我认知的心理感受。

因此多模态下的聚类能力很可能是引发镜像实验中自我认知的核心能力。当人工智能具有足够的多模态聚类能力后,加上足够的行动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那么建立一个可以通过镜像实验的机器人很可能是会成功的。

结论

通过前面几个部分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看,主观体验、主导能力和社会互动能力,是形成自我意识的三个重要标准和要件。其次,当前所有机器系统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无法与人脑相比拟。它们缺乏主体感知和主导自己的能力,也无法建立自我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概念。此外,机器在感知和控制方面的进步,仍未能弥补它在体验内在世界和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本质限制。这也是形成自我意识的一大障碍。尽管我们不能否定未来可能出现某种不同形式的机器意识,但就目前而言,机器系统离真正实现与人类同质的主观自我意识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建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努力解构自我意识的每一个细分领域,可以不断为AI附加各种模拟自我意识的硬件和软件模块。从理论上我们预期多模态的综合应用,以及人类行为规则的有效高抽象建模最终能对人类自我意识进行解释。

总之,判断一个系统是否具有自我意识,需要一个严格的标准化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机器尚未能达到这个标准。但我们应保持开放和审慎的态度,继续研究这一领域。只有长期和持续的探索,才可能给出一个更明确的结论。

posted @ 2023-12-06 09:54  徐少侠  阅读(1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作者:徐少侠 出处:http://www.cnblogs.com/Chinese-xu/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如有问题,可以通过 Chinese_Xu@126.com 联系我,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