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医疗的一些个人观点
互联网+医疗在当今中国就是一个悖论。互联网+很多行业都能成功,有一个很重要前提,就是该行业是一个“价格敏感性买方市场经济“,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行业内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等程度,通过透明价格撬动行业内利润再分配。很遗憾,医疗行业虽然也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等,但这不是价格信息不对等,而是专业知识的不对等,再加上中国人普遍存在的畸形生命价值观(如好死不如赖活着等),导致医疗行业对价格敏感度不高,而是对医疗资源高度敏感。试想一个患者(如胆囊结石)若在北京协和医院做手术要花费2万,而在当地一个二级医院做手术只需1.2万,患者会选择当地二级医院吗?我想95%以上的中国人但凡能去北京协和医院就绝不愿到一个二级医院。所以中国当前的医疗行业是一个资源敏感性卖方市场。再结合医疗行业天生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不可能由市场经济主导,所以当今国内互联网+医疗的效果远达不到预期也是情理之中了。这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基础支撑点问题,想要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抛弃一些互联网+的固有思维模式,更多从B端资源和卖方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互联网传统从C端入手。“改变”原本就是互联网+的本质,在其他行业的惯性思维到了医疗行业还不改变,也就脱离了其本质,那么还叫互联网+吗?
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的产生除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外,还与当今社会的变革密不可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国的医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医改,前二十年是“不成功”的,医疗市场化导致了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2009年中国启动第二阶段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俗称“新医改”),到目前又过了10年,进入了新医改深水区,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导致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仍然未能彻底解决。
导致“看病贵”的核心是“产品价格不合理和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产品价格不合理是指药品、耗材等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医疗用品由于流通领域问题导致的价格虚高,这也是新医改前10年的重点改革内容,通过“零加成、两票制、4+7”等措施,有效挤压了药品价格中的水份,下一步的重点开始转向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是指医保目前采用的按项目付费方式,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医保支付上的道德风险,间接推动了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从而助长了“看病贵”。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才刚刚开始试点,由按项目付费转变为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其效果还需拭目以待。显而易见通过互联网+医疗是无法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有人可能会说通过互联网开展“远程会诊”和“上下转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贵”问题,我的观点是“远程会诊”和“上下转诊”是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看病难”的手段之一,不属于“看病贵”问题范畴。
如前所述,导致“看病难”的核心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高端医疗资源短缺,结合目前医疗行业体制带来的医务人员分配机制问题等诸多综合因素导致的。毫无疑问互联网+无法创造医疗资源,所以也无法解决高端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也不能解决医务人员分配机制问题,那么互联网+能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吗?我的观点是否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是一名医生出身的信息化工作者,我能够深刻理解为什么医疗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这种专业性不是大多数理工专业出身的人能理解的,最大的差异化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医疗行业的思维模式是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思维,而理工行业是在抽象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所以对待同一个问题时双方考虑的出发点和方式是有差异的。互联网+医疗的本质仍然是医疗活动,所以必须以医疗行业的思维模式来思考,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来考虑医疗活动必然会走向歧途。
首先,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医疗过程的核心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简称诊疗或诊治)。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外行人能看到往往只是表面现象,最常触及的也就是诊断的问诊过程,对其他诊疗活动往往看不到,即便看到了也看不懂、不了解,更无法理解医生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外行人眼里医生的诊疗过程就是问问病史,开开处方而已。所以有人潜意识中会认为医疗水平的差异主要看医生的诊断水平,只要解决了诊断问题,医疗水平差异性就能解决,高端医疗资源短缺问题自然而然能够解决,此乃大谬也。姑且不说治疗过程,单就诊断过程,西医有“望触扣听”、中医有“望闻问切”,问病史、看检查检验结果只是诊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全部环节,尤其是疑难杂症场景下,医生与患者的语言互动和肢体接触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不是单纯用远程音视频就能解决的。
其次,医疗活动是一种基于重资产的活动,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团队共同完成,以轻资产为基础的互联网+无法提供这些基础服务,也就无法完整实现医疗全过程。所以互联网+医疗能解决的也就是诊断过程中的交流问题,即轻问诊与咨询,其他医疗活动都很难解决,如手术、治疗等,都还必须依赖于线下来完成。所以互联网+医疗不能形成医疗活动完整的闭环过程,只能成为医疗活动某个环节的补充,为患者就医或医生会诊提供便捷而已。这也是很多地区花费大量资金建设了“远程医疗”,但应用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第三,医疗服务中最重要的医生资源也是无法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的。医学是一个经验科学,低年资医生的能力提升,要长期在高年资医生带领和言传身教下,在大量病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一点点积累和提升起来的。当前互联网的交互便捷性远达不到这种言传身教的效果,而通过一两次的咨询和会诊在实践中对能力提升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在现有互联网技术下,指望通过互联网+来提升低年资医生能力只能是“镜中月”。另外医疗机构的规模化虹吸效应,越大的医院病人越多,医生汲取到的经验也就越多。大量的临床活动会占用医生大部分时间,再加上科研和教学活动,这样的优质和高端医师线下医疗活动已经把时间占得满满的,根本没有精力去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医疗活动。并且互联网医疗活动交互效率相对线下要低很多,一个门诊患者只需要5~8分钟就能搞定,而网上患者做同样多的交互内容至少在15分钟以上。优质医师不缺病人,所以从性价比角度看,同样多的工作时间,他们一定会选择门诊面对面看病人,而不是去互联网上看病人。高端医生资源如果无法大量参与互联网上的医疗活动,那么通过互联网+来共享医疗资源就是一句空话。
最后,要理性看待互联网+医疗,应该清晰认识目前形式下其定位,在没有彻底解决医疗资源,尤其是高端医疗资源缺乏问题前,还是只能定位在便民方面,解决与医疗活动相关的便捷性上,如网上挂号、预约、支付费用、结算医保、查询病历等,互联网医疗活动还是在轻问诊与咨询上,不要过度夸大互联网+医疗的作用,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