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采购经理指数
PMI 是个啥
每月初我们都会听到上月PMI这个指标的出现。每次它有个微小的变动都能引起广大专家们的评头论足,似乎它对于我们如何过好这个月很重要。
不过,PMI到底是个啥呢?
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采购经理指数
虽然名字叫采购经理指数,但其实它是一个全方位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可以说是制造业的体检表。
因其全面性、时效性、准确性都相对出色,现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PMI 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具有高度的时效性。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有关机构已开始建立全球指数和欧元区指数,PMI指数及其商业报告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PMI 有制造业PMI 与非制造业PMI 之分,由于制造业通常在经济中比重很高(我国也是),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PMI就是在狭义的特指制造业PMI。本文下述的PMI亦然。
在我国,PMI指数有国家发布的,也有民间发布的(如财新PMI,即原汇丰PMI)。由于国家PMI在统计体量上远大于民间,且企业质量上优势明显,所以一般我们以国家PMI为准。
PMI指数是怎么来的
PMI 的计算统计方法其实十分的简单。比如,让我们来看看国家统计局是怎么说的。
PMI 调查方法:调查以全国为总体,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 PPS抽样指: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PMI 计算方法: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2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 "扩散"在这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比起上个月来说这个月的情况怎么样,即增长扩张的情况。
PMI 整合计算: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没看懂没关系,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懂了。
假设某大型制造业国企收到了PMI的问卷,那么他要怎么回答呢?
很简单,他们只需要回答有关生产量、新订单等12个问题即可,这12个问题都是选择题,且只有三个选项:变好了,变差了,没变。
(关键为这三个选项,有些题也会含其他选项,比如出口订货有"无出口"选项)
当所有填问卷的企业都填好了以后统计局会将所有选择【变好了】的占比算出来,再将【没变】的占比算出来,然后按照扩散指数公式计算得出。
即:【变好了】所占百分比 + 【没变】所占百分比 ÷ 2
比如,25%的企业选【变好了】,60%的企业选【没变】,最终指数就是25%+60%÷2=55%
* 很明显,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发现扩散指数表述的是一种趋势的变化,所以请记得PMI是一个表示趋势的指数哦。
当然,PMI 的计算是要PPS抽样和加权的。不同企业的回答会按照他们所处的行业地位,以及所属行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进行折算。即大企业的回答更有地位。
而且,在计算最终PMI 指数时还需会按照不同的细分类别的影响性再进行一次加权。细分类别会变成各个小指数比如新订单指数、就业指数、生产指数等。当然,各细分PMI也是会公布的哦。
点击查看PMI数据(流量警报)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所有企业的回答都是【没变】,那么PMI 指数会是多少呢?这个指数有代表什么意义呢?
很显然,按照算法我们知道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变,那么最终PMI=0%+100%÷2=50%。
这个【50%】代表了总体来说大家都觉得没变。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了50%,那么觉得变好了的人数就比较多,反之则是觉得变差的人比较多。所以【PMI 50%】也被成为【PMI荣枯线】。
当然,并不是说PMI低于50%就是经济很差,高于50%就是经济很好,PMI表示的是趋势。高或低于50%只是说经济形式在改善或恶化。
PMI的参考价值
提到PMI肯定会说到,PMI是一个先行性指标,并且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
投行大佬高盛(Goldman Sachs)也曾建议股票投资者应该密切注意中国每个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高盛认为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可能比官方GDP能更好的衡量中国经济的情况。
听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神奇,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张图
这里我们用月度一致性指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PMI进行了对比,对比时长是2005年到2017年。(主要看趋势⊙ω⊙)
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与宏观经济一致性指数有着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趋势性变化出现时,PMI指数往往先于一致性指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PMI来帮助判断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
具体来说,PMI 作为调查数据,反映的是经济形势在环比层面的改善或恶化,是一个扩散指标。由于其是月度指标,在每月初发布,同时调查内容涵盖多种情况,比季度调查的GDP指标能更早发现经济的变化和转折点,因此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可以作为相对先行指标来观察宏观经济走势。
大佬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作为小散关心的只有股市。
长久以来,宏观经济走势都被认为与股市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真要拿起一张图分析起来还是很容易发现其中似乎的确存在着一些争议。
比如我们采用2005年至2017年的月度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一致指数)以及上证综指指数(每月收盘价)来观察一下。(主要看趋势⊙ω⊙)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前半段(大约到2013年),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总体上都与上证综指之间存在着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上证综指大多数时候都先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一致指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说这个阶段的股市,基本上都是宏观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不过,从2014年开始,宏观经济变动与股市变动方向出现了背离,在经济景气下行的同时,股市反而出现了一波牛市。
随着流动性和改革预期推动的牛市终结,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二者又恢复了正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说从较长的周期来看,股市与经济基本面还是有着密切的关联,长期均衡关系较为显著。
那么PMI和股市的关系呢?
给一张图,大家自己体会咯~
(上证综合指数每月收盘价与PMI,同样是2005年到2017年)
PMI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
下面是一些 "不靠谱" 的闲谈
先行指标谓何先行
"先行"、"同步"、"滞后",指标时间维度三兄弟。其时间维度是指的相对关系,这个相对关系可以是"指标"之于"经济",也可以是"指标"之于"指标"。
当"指标"所描述的"事实"是形成经济变化的原因的时候,"指标"就能之于"经济"先行了。但这里有很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未来一但被得知就会被改变。
而"指标"比另一个"指标"先行,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达成。在描述同一类经济事实时,一个指标的构造更易、数据生成更快,自然就先行于其他相应指标。(比如每个月找一堆有头有脸的人问一些只有三个选项的选择题)
在这一种定义下,"先行"的指标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到一些信息。
我们说拿"先行指标"去"预测经济",实际上是比大家更快一点观察到经济动向,或者说,拿更快掌握的信息去预测其他更慢的指标而已。
—— "不靠谱"的原因在于此段某些观点仍存有争议,列于此处是为了能提供给大家一种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