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配股
上市公司成功发行股票后
发现自己又缺钱了怎么办?
他们通常的选择可以是再融资。
常见的股权再融资有:配股、增发、可转债
配股
上市公司配股是指上市公司在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后,向现有股东提出配股建议,使现有股东可以按其所持股份的比例(以优惠的价格)认购配售股份的行为。
配股的优点:所需的审批时间较短、操作相对简单、 价格无限制、权益不摊薄、股票无锁定、券商不包销等。
公开增发
公开增发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另一种主要形式,面向的是社会公众投资者,新发出来的股票大家都可以按一样的价格买,对新增股份也没有锁定期的限制。
但是!公开增发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非常多,现在已基本没有上市公司还选公开增发的了。
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非公开增发)是面向控股股东、战略投资者等特定对象(不超过10名)增发新股,是一种非公开的发行方式。定向增发也可以用于控股股东增强控制权或出于公司发展战略引入战略投资者。
增发审核流程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前置审批、备案,报送证监会通过初审和发审委审核。
注意:期间股票还可能会频繁停牌。
如果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期还会非常长
在证监会官网,政务—信息公开—按主题查看—发行监管—发行审核,可以查看审核情况。(当然我们的数据平台也能看)
可转债
可转债是一种可以按一定条件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和股票转换特性。
我们会在以后的《金融小知识》中单独讲解
请注意:再融资必定会导致总股本和总资产的变动。
— 影响1:无论配股、增发还是可转债,对每股收益都是有“摊薄”作用的。
当然,长期来看再融资是拿钱做事的,进展如预期所言的话,最终应该还是“增厚”的。
— 影响2:由于部分再融资手段实施后股票的市价与实际价值有明显差距,所以会需要除权。
一个重要的概念 —— 除权
配股是需要除权的。
股本增加了,而资产却没有相应增加那么多,市价相对股票的实际价值虚高了。所以我们需要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
除权的公式如下所示:
举个例子:
某上市公司计划按每10股配售2.6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配股价格为6.87元/股。配股除权前的市价是19.41元/股。请问除权后的市价是多少?
答:(19.41×10+6.87×2.6)/(10+2.6)=16.82
用7元买19元的股票,听起来是好事。
但从上述除权公式可以看出来,老股东其实一分钱便宜也没捞到!配股结束后,股价将自动变成16.82元,购买时差价所带来的收益部分全部消失了。
(16.82*12.6)-(19.41×10+6.87×2.6)= 0!
即,现手上的股票价值 —(原有股票成本+配售买入股票成本)=0
如果不参与配股的话,还要白白接受股价的下跌所带来的损失。
所以如果手头的股票要配股又不想再买进的话,通常的做法是——尽快卖出!
最后,我们来看下市场是怎么看的
从市场的角度看,如果配售不除权,显然会有一段白来的可观收益存在。必然会发生大量卖出获利,随即股价大幅下跌,直至这段多出来的收益消失。这就是市场的自然除权现象。
然而一样是股权融资,增发是可以不除权的
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公平嘛
其实不然
首先是我们最关心的价格:
增发和配股一样是需要先定价的,不过增发定价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开增发的,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
相比配售,增发其实本身在价格上就没什么大的优惠或者完全没有优惠。
而且由于定价用的是均价或前一日价格,折扣又没有配售那么大,所以发行阶段股价变动大的话,还有风险存在(增发价可能高于市场价)。定增降低的那10%也可以视为对风险的一种补偿。
同样来看下市场的反应
基于增发的定价原则,不会像配股那样有明显凭空多出来的收益存在,所以不除权,类似自然除权的现象也不会(明显)发生。
同时,需要注意,定向增发是有锁定期的。
定增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如果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还要再加2年,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所以,并不能说增发和配股哪个更划算。
关键还是要看上市公司本身和市场的风向。
公司大股东们关心的东西和我们小散可不一样。
公司大股东们还要关心一下再融资对公司资本结构和控制权的影响。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目的一般有三个:
一是筹资,
二是资产收购(即股份置换资产),
三是吸收合并(借壳上市或采用换股方式全资收购)。
第一项为缺钱的表现,后两者可统称为资产重组,目的可能是下一盘大棋。
比如,公司突然想要吸收一个新的大股东入伙;或者,某日某位大股东感觉到自身控股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他可能会去要求上市公司对自己定向增发一批股票,以提高自身的持股比例;同理,二股东、三股东也可能会通过定向增发加大自身阵营的持股,获得主要控股地位。
万科的定增
万科对深圳地铁定向增发后,深圳地铁将有估值456.13亿人民币的资产注入万科,万科的估值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还能稀释大股东宝能、华润的持股比例,削弱他们对万科的控制力。
重组完成后,深圳地铁将持股20.65%,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系将由第一退居第二,持股由24.26%降为19.27%,华润则由第二退居第三,持股由15.24%降为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