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是一套“方法论”搞定一堆工作
月入五千和月入五万,就看你有没有自己的“方法论”。
1/4
形成方法论的四个层次
类似下面的段子,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
青年问禅师:“我时常受到欺负,没办法挺直脊梁做人。”老禅师微笑,拿出一条蛇。青年大悟:“您是要我像蛇一样能屈能伸对吗?”老禅师笑答:“谁欺负你,就把这东西放他被窝……”
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笑一笑,转发,结束。
但如果你是一个同事眼中的“段子高手”,你可能会想一下,这个段子的笑点在哪儿——这是一个典型的“反鸡汤”的逻辑反转段子。
但只有少数职业段子手会意识到,这个段子的结构可以植入新的内容,改编成全新的段子,就成了经典的“禅师与青年”系列。
而其中,极少数顶尖段子手还会为自己的段子创作方法进行案例补充:可以套的段子有哪些特点,具体套的方法和效果……
上面四类人,可以总结成工作方法的四个阶段:现象层、逻辑层、方法层、方法论层。
把一件事情从现象上升到逻辑,再上升到方法,再到一整套方法体系,这个过程,就叫“方法论”。
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工作方法论”,但拥有“工作方法论”却是少数高手的必经之路。
What:能够“洞察异常现象”,说明你是个很用心的人;
Why: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逻辑”,说明你是个爱动脑子的人;
How:能够“从逻辑中总结出一些方法”,说明你就能利用专业知识赚钱;
Know how:能够“把一些方法转化为一整套方法论”,就是你从月入五千到月入五万的关键转折点。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方法论至少有两个作用。
2/4
让你的工作经验稳定地输出价值
方法论的第一个作用,把你的工作经验变成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上个月,我在为儿子找初中英语辅导老师,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个课外辅导工作室,自称有一套独创的方法,经过两年培训,可以让绝大部分考生中考分数达到140分以上(满分150)。
我大概跟工作室的老师聊了一下,发现这正是把一个教学中的小发现,变成了一整套方法论的案例,我来分解一下:
第一步、洞察异常现象:
对于一般的中学生而言,应试性英语考试,难点和丢分点无非两个板块:词汇和阅读,上海英语中考也不例外,而词汇除了靠硬背之外,重点是在阅读中掌握,那么,实际上提分的核心就是两个字:阅读。
这里的异常现象是,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但为什么很多小学高年级就能读哈利波特,并且听懂BBC的中考生,还是在阅读上“屡屡翻车”呢?
这是“现象层”:这一步看上去很明显,但实际教学工作中,有大量的信息反馈,不同程度的学生反馈也不同,不同方法的老师的偏好也不同,导致这些有规律的现象,很可能被当成正常反应视而不见。
第二步、透过现象看到逻辑:
通常教学只是把阅读分成精读与泛读,前者对应课文,后者是课外补充材料。但该老师认为,考试对于阅读的要求,既不是精读,也不是泛读,要求比泛读高,语言知识点又比精读多,更重要的是,考试阅读的目标是完成一系列有迷惑性的题目。
所以,必须再分出一类“应试式阅读”,专门进行训练。
这是“逻辑层”:从现象到逻辑,本身并不难,但很多“思想大于行动”的人常常满足于自己的逻辑,就此止步——职场从来都是“演说家”多于“行动家”。
第三步、从逻辑中总结出一些方法
既然是应试式阅读,那么最好的材料不是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书,而是近十年上海16个区一模、二模、中考三套真题的阅读材料,共480套,一千多篇文章,两三年全部刷完,既是训练的起点,又是训练的终点。
这是“方法层”:如果前两步总结到位,方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好是好,但可以让孩子自学啊,为什么要请老师?
因为我们只有一鳞半爪的方法,老师那儿有整套“方法论”。单一的方法不能稳定地输出价值,只用把“方法”变成“方法论”才行。
第四步、把一些方法转化为一整套方法论:
这就是工作室的核心机密了,而且涉及具体专业层面,老师不会再讲了,不过,他还是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我们平时做阅读真题,肯定是要做题的,但在这里,阅读和做题是完全分开的。
因为“应试式阅读训练”是一个比“精读”还要“精读”的过程,目的是训练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准确地理解长难句,属于基础能力;而做阅读题的技巧是应试能力。如果读完马上做题,很可能用“应试技巧”去掩盖“阅读能力”的不足,必须把这两者分开训练。
而“长难句阅读训练”能力和“阅读解题训练”,都需要老师有专业教学经验,不是自学和家长辅导能搞定的。
这一套教学方法,说白了,是“应试式阅读方法”与普通教学方法结合的产物,所以,“方法论”其实分为两种,一类是行业通用方法论,另一类是自己总结出的个性方法,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更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做事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方法论的另一个作用。
3/4
个人方法论与行业通用方法论
方法论的另一个大作用,在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有效的新工作方法。
你工作三五年以上,当你成为执行层核心员工后,常常要面临三类机会挑战:一是从专业类执行类职位进入管理类(或者专家类)职位;二是同一个行业但跨领域的跳槽;三是接受公司任务,开拓与原业务相关的新业务领域。
上面挑战的共同点是工作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此时的考验,不仅仅要求你已经建立了一个可靠的“工作方法论”,更在于,你能在多快的时间内,重新建立一个“方法论”?
方法论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壁垒,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方法论案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就举一个大家接触比较多的零售业的例子,大家理解了之后,再去想一想自己的专业。
零售这个行业,目前可以按渠道分成三类:一类是传统的商超、百货,第二类是淘宝、京东一类平台型在线零售,第三类是各种各样的新零售,比如微商、抖音快手大V带货等在线社交电商,或便利店、无人货架等线下新零售。
商家想要在上面卖东西,这三类零售渠道的差异非常之大,比如品类管理上,在传统商超,你需要在有限的货架上多品类卡位,覆盖渠道半径内各层次消费者;而到了在线零售,社交电商这一块,你需要聚焦,集中精力打造爆品,覆盖该爆款对应的国内所有消费者。
如果你是管理公司产品的商超渠道的,现在老板忽然让你去开拓抖音大V带货渠道,很明显,原来的很多经验方法都不管用了,你怎么办呢?
无论是传统的商超还是新的抖音卖货,还是有一些“通用方法论”,比如在最核心的消费者转化上,下面的“消费漏斗”:
如果你之前在管理商超渠道时,把自己的工作方法论建立在“消费漏斗”这个通用方法论上(类似的行业方法论还有很多),把各个转化环节的原理、常用方法、核心指标、常见问题弄清楚,你再了解抖音的传播特点,看一些抖音的成功案例,你就容易再次建立一个适合社交电商大V带货的方法论。
可实际上,很多新人沉迷于有效的小技巧快经验,对行业通用方法论不屑一顾,因为它们看上去都是常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行业通用方法之所以这么多年有效,往往是因为它建立在更底层更不易变化的逻辑之上,比如“消费者漏斗”来自行为心理学,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模型,不光在零售,在任何与人接触的领域都是有效的——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你必须理解,人们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接触到你的产品?他们如何认知你的产品?有什么强有力的冲动让他们下载或安装?第一次使用的感受如何?什么时候开始有付费意愿?他会向朋友推荐吗?……
如果你想开一家餐馆,你必须去调查从门口路过的人有哪些?地址能覆盖的人群又有什么特征?他们会对你的店名感兴趣,有尝试一下的冲动吗?你的菜品和他们进来的预期是否有冲突?尝试了之后他们愿不愿意再次消费?或者把你的店推荐给别人?……
像我这样的写作公号的,我也会去想一想订阅者中,有多少人愿意打开?文章能否满足他们的期待?他们收获了什么?对什么有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他们愿意转发吗?如果转发,他们如何推荐?他们的朋友也会感兴趣吗?看完后是否也愿意关注我?……
看似毫无关系的行业,往往有很类似的底层逻辑。如果你是从行业底层逻辑开始建立你的“工作方法论”,那么你在转换行业之后也很容易去理解。
4/4
总结:从方法到方法论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两个内容:
“方法论”在职业生涯中的两大作用:
第一是把专业知识专业方法转化为工作能力,简单说,就是认知变现、方法变现,这是你成为有价值的员工的必经之路。
第二是在职业生涯的转换期,帮助你尽早实现转型,实现个人价值的升级。
“方法论”形成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What:洞察异常现象;
第二步Why:透过现象看到逻辑;
第三步How:从逻辑中总结出一些方法;
第四步Know how:把一些方法转化为一整套方法论。
第二、三步相对容易一些,比较困难的是第一、四步,以及第二、三步之间,从想法与行动的鸿沟。
特别是第四步,从方法到方法论,是最关键的,大部分人职场生涯止步不前,正是因为无法建立有效的个人工作方法论。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之后会重点谈一谈我对这一部分的看法。
在工作方法这个问题上,一个人通常要经过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某些方法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这就是方法的意义:偷懒。
第二次转变刚好反过来,我们要把之前偷懒的路重新走一遍,去理解行业前辈的智慧,理解这个行业核心价值所在,这就是方法论的含义:改造我们的思维模式。
最后,附上我之前的属于“方法论”一类的文章,只不过有一些侧重于认知,有一些侧重于方法,有一些侧重于方法论。
“方法论”文章:
怎么读书才能改变思维?(阅读方法论)
科学家们的“祖传”恋爱公式(恋爱方法论)
让你在上司眼里“更靠谱”的六个建议(向上管理方法论)
建立高质量“个人资料库”的五原则,知道越早,效果越好(资料管理方法论)
你有一份紧急任务!怎样在一天内消化完一堆资料?(分析资料方法论)
乐观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习惯(情绪感受方法论)
把别人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
1/4
把别人当别人
前几天看到讲“人如何摆正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四句话:把别人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
由此想到经常收到关于人际关系的咨询,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职场阶段,方法是不一样的,而这四句话恰恰代表了职场人际关系上的四个典型阶段。
职场人际关系的第一个阶段是“把别人当别人”。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总是喜欢从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态度中,猜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后台有人向我咨询,进了一个大公司实习,希望能留下,很努力地跟所有人套近乎搞关系,但无论是开会讨论、还是吃饭闲聊,她说的话都会被集体无视,令她很尴尬,似乎有一堵无形的墙把她隔离在外。
这就是无法区分“别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的典型学生思维。
在大学里,我们接触到的同学,表面上看性格千姿百态,但其社会阶层都是学生、20岁、零收入、未婚,在接受信息方面、生活环境方面,都差不多,会导致别人眼中的你跟“真实的你”,差别并不大。
而这种无差别的环境在社会上是不存在的。
刚刚进入职场,你有一种错觉,把高一级的同事看成高年级的学长,可事实上,他们有家庭负担、背着沉重房贷想要往上爬,整天恐惧会被他们所处的阶层抛弃,他们不想去理解你的处境,也不关心你那些小布尔乔亚的感觉。
职场第一步要树立的意识就是“群己权界”——把别人当别人。
“把别人当别人”,第一层意思是指“职业化”,就是意识到职场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职业关系。
同事对你冷淡,不是因为人家不喜欢你,而是跟你的工作没有交集,不想浪费时间;相反,那些愿意接近你的人,也并非同学里的那种“志趣相投”,而是工作上有责任跟你沟通,或者觉得你有潜力,要抢先一步“圈人”。
“职业化”就是要站在职业角色的立场上,重塑自我,理解同事。
“把别人当别人”的第二层意思是,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种“把别人对你的态度,作为评价别人的标准”的做法,实在是一种“巨婴”心态。
好在,大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能建立“把别人当别人”的意识,但人际关系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融入了一个群体后,再过度强调“职业化”,就会产生一个负面影响——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情感联结。
所以,职场人际关系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把别人当自己”。
2/4
把别人当自己
“职业化”的好处是大家的职责明确,但问题是,人的本性中都有自私的一面,又无法事事以理性待人,“职业化”叠加“人性自私”,最后的结果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这恐怕就是大部分职场人际关系问题的结症。
比如同事有工作要你配合,你立刻拿工作职责当“挡箭牌”;你有工作要别人配合,别人也这么干时,你就觉得人家自私。
所以职场人际关系的第二个阶段“把别人当自己”,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
之前有一个客户,经常抱怨,他的公司属于业务非常复杂的大机构,大部分工作都要涉及跨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常常是流程走不通后,再请双方上面的领导出面协调,结果就是效率非常之低。
如果站在“职业化”的角度,你尽可以指责对方不配合工作,毕竟这些配合是公司流程明文要求的。但问题在于,这些工作又不会给认真配合的同事带来KPI,如果是你,你也不会尽心尽力。
最后,这家公司形成了一个特有的企业文化,几乎每天都有跨部门的“联谊活动”,小的比如中午喝杯咖啡,大到晚上吃顿大餐、K歌、甚至周末的两日游,而大量的跨部门协作的会议,都是在这种“联谊活动”中解决,反而比通过双方领导沟通,效率更高。
上面只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职场关系中从来都是“水至清则无鱼”,有人把职场同事之间的关系细分为四种类型:
工具型:工作流程规定之中的配合,包括平级和上下级关系;
礼节型:日常交往中的感情互动,比如相互赞美、互赠礼物等等;
道义型:以传统的“忠”和“义”为核心的小圈子文化;
感情型: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同事关系
实际互动中,基于感情型和道义型的工作效果,其作用远远强于工具型和礼节型。
当然,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会进入误区。《黑镜》第三季有一集,设想了一个人与人相互打分的社会,分数越高,社会阶层越高,所以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最完美的形象去吸引别人,给自己打高分,混圈子。
太过于“把别人当自己”,就会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反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职场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自己当自己”。
3/4
把自己当自己
大部分新晋管理者最难处理的就是和往日同事的关系。
之前与大多数同事保持良好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最佳手段;但进入管理职位之后,完全凭借亲和力,完全靠沟通,就显得效率太低,可此时就开始用权力的大棒吓唬人,形象转变的太快也会让昔日同事无法适应。
简单说,任何领导者都要在“亲和力”与“权威感”之间,寻找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如果说,“亲和力”是展现你平易近人的一面,懂得为下属着想。那么,“权威感”就是“把自己当自己”。
“把自己当自己”并不是“自我中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魅力去引导与他人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别人“最好的选择”,而他们的社交手段只有一个词——胜利。
心理学家分析了球迷的语言后发现,当球队获胜之后,球迷们更倾向于使用“我们赢了”,如果球队输了,那就变成了“他们输了”。所以说,下属对你的支持,除了取决于你的魅力或能力之外,也取决于你是否“获胜”。
有人要说了,“把自己当自己”根本不是什么人际关系,其实这是人际关系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级手段,当你展现出你的经验和远见,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后,必然会让对方产生长期合作的高预期。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把自己当自己”,那些非管理类的资深员工也并不合适,那么另一种选择也许更适合你——把自己当别人。
4/4
把自己当别人
前几年,我的一位小学同学把我拉进了小学同学群,说老实话,里面的人大家彼此几乎都没什么印象了,后来听说,主导这事儿的那个小学同学,几乎把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群都拉起来,不但有班级群,还有年级群。
我们平常向别人求助时,总是倾向于找关系亲密的人,但更能帮助你的,往往是那些普通关系——社会学有个词叫“弱关系”。
“弱关系”并非是没有用的关系,英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引爆点》中分析了某个地区通过熟人介绍找工作的情况,发现介绍工作的关系大多属“弱关系”。
只要你仔细梳理你现有的人际关系,你会发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跟这个圈子很熟,跟那个圈子的人也很熟,通过他丰富的“弱关系”,你好像可以认褒所有人——一位新人把自己大学里的导师介绍给急于寻找合作资源的上司,一位普通员工通过他在央企就职的学姐,为老板牵线搭桥……,《引爆点》中称他们为“联系员”。
“联系员”由于自身拥有特殊的魅力,很擅长建立丰富的“弱关系”,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并不是纯粹为了自己,而是乐在其中(就象我那位小学同学),他们往往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甚至会隐身于这些“弱关系”之中,所以我称之为“把自己当别人”。
这种关系,已经突破了一家公司,而进入一个行业,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员工,利用个人关系网络,建立自己事业的核心竞争和力,此时,它就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原则了,而是一种个人事业发展的途径。
回顾这四种职场人际关系的原则,第一、第二阶段,是职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适用于普通员工,其目的是在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第三和第四种状态,适用于管理者或更资深的员工,它们都突破了传统人际关系的原则,“把自己当成自己”,几乎无视他人的感受,而“把自己当别人”则隐身于自己编织的一张关系网之后。
这个世界,有些人擅长控制别人,有些人善于把握自己,但只要是良性人际关系,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让双方在关系的推进中同时获益,同事、同学、亲友、上下级,甚至婚姻、代际关系,无不如此。
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文章
“玖伍伍”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1/4
一家号称“永不加班”的公司的倒掉
很多年前,几位4A公司出来的广告人,有感于广告圈“恶性加班”的现状,合伙开一家广告公司,号称“生活第一,永不加班”。
这几个人在业内颇有影响,还带着一批不错的品牌客户,那段时间,广告BBS都是这个话题,一时竟吸引了不少“热爱生活”的广告人加盟。
可一年之后,客户和员工都走了一大半,公司的几位创始人也为要不要坚持这个理想发生分裂。
很多年后,这家公司还在,只是跟所有“加班到凌晨”的广告公司没什么区别,很少有人还能想起,它十几年前高举的“不加班”大旗。
重新想起这段往事,因为最新“程序员圈”在Github发起的“反996运动”——所谓996,就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这在互联网是挺普遍的现象。
虽然我不是程序员,但这个话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广告圈的加班程度一点不亚于程序员,至少我混过的几家公司,有本土,有4A,几乎找不到一家“非996”的公司。
最离谱的是一家影视广告制作公司,我呆了三个月,中间只休息过三天,以至于我完全忘了家里白天是什么样子;平均下班时间是晚上十点半,因为再晚就没地铁了,公司发现报销打车费很亏。
这次争论中,有两种观点,一是996违背劳动法,二是996是员工主动的追求。
后者肯定不对,无论是广告圈,还是程序员,都不算是底层劳工,早就过了用命换钱的阶段。
至于违反劳动法一说,其实加班这块政府是不太愿意管的,不但有损地方经济活力,而且很多国企员工、政府公务员也是996,你怎么管?你再看看以前的“五一劳动模范”的宣传材料,哪一个不是违反劳动法的?
我认为,996现象,表面上看是企业违反劳动法,实际上是这些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定价机制的缺陷,但更本质上说,是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水平低下的体现。
2/4
八小时工作制的难点
先来看定价机制上的问题。
如果严格按照劳动法“加班最低拿150%工资,双休日拿200%”的规定,“996制”的薪水应该是955薪水(朝九晚五工作五天)的2倍,扣除年终奖、奖金一类非计时薪酬,也应该有1.5倍。
那么,一个程序员的市场平均工资就至少分两种,比如按“955制”算2万月薪,按“996”算就是3万。
但实际上,这个定价机制在招聘中是无法实现的。
第一、工资可以先谈判的,但加班时间无法预先商定。
即使是不希望员工加班的公司,都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加班,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员工的能力差异,二是项目安排的冲突。但这两种原因在程序员这种职业中是无法区分的。
同一件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在班内解决,能力弱的员工要加班解决,后者的收入反而更高,这就是典型的“负向激励”。
那有人说,可以在招聘时,双方就明确大致的加班量和根据这个加班量定下的薪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有些公司会明确提出“我们是996”,还有一些外企大家都知道基本不加班。
可问题是,除了这两种极端情况,大部分公司都是介于996和955之间,那这个定价机制在薪资谈判中就失效了,这是因为——
第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淘汰
如果一家公司业务发展速度过快,为了招到足够的人,用人单位就必须按“996”开薪,既然都开了“996”了,自然不能让员工闲着;相反。如果一家公司业务发展平稳,为了控制成本,就倾向于按“955”开薪。
这样,市场就会渐渐做出选择,喜欢钱多的,出门左转,“血汗工厂”需要您;喜欢朝九晚五的,出门右拐,“外企养老院”在等您;喜欢钱多又能朝九晚五的,请去商场六楼,“祝你好梦”牌床垫。
不过现实中,用人单位最后都集中到了“血汗工厂”这一端,这就是“逆向淘汰”
招聘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员工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加班情况,公司也不知道这名员工对加班的偏好。
从理论上说,面试中的沟通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但实际上,很少有应聘者会在面试中表达自己对加班的真实意愿,因为怕被认为是一个“刺头”员工;而用人单位即使能明确自己的加班水平,应聘者也无法相信对方说的是实话。
我在《为什么说跳槽加薪低于30%,等于在“降薪”?》一文中分析过,此时,双方都会“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判断对方,应聘者会按较高的加班频次要薪资,这样,如果这家公司加班果然很严重,自己也不吃亏,如果加班不太多,自己就赚到了。
这种心态下,除非你是业内出了名的“养老院”,否则根本不可能按955的薪水招到人——没人信。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那家“不加班”的广告公司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没有人会相信你的“不加班”,而主动降薪。这么一来,公司用996的薪资成本,进行955的员工管理,经营得下去才怪呢。
既然定价机制上有先天缺陷,那就得回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什么企业的加班无法避免?
3/4
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加班
无法避免的加班,既是管理上的问题,也是经营上的问题,我总结了四个原因:
原因之一:沟通文化缺失,习惯先做后改
中国员工的过度加班,很多都是公司管理能力低下的体现,这一点我在《为什么中国员工的沟通能力不如印度员工?》一文中,讲到了“沟通文化”。
如果有客户找中国工程师做东西,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客户(有时是业务部门):“我们这次大概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此处略于50字),目前想法还不成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工程师:OK,没问题。
而内心独白却是这样的:你啥都不知道,我问个屁啊。我想就这么这么做,做出来再跟你们谈吧。
结果可想而知,客户看傻眼了,WTF,这是我想要的吗?全部重来。
工作清零,好在此时员工有一点点明白需求了。可时间也所剩无几,对方自然不会因为你搞了个炫酷而无用的东西就给你延长时间,结果必然是——加班。
这并非是单个员工的问题。
假如你有一个程序员同事,你每次提出一个需求,他都会“刨根问底”,把这个需求的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还给你演示过无数的案例,发了N封邮件,可就是不肯动手,你给他一个星期时间,结果他拉着你沟通了六天,最后用一天时候做了个65分的能用的东西,你心里一定把他家亲戚都问候个遍,而他的上司也肯定常常跟他说:
“Tommy啊,你这个样子人家很难跟你配合啊,需求这个东西讲怎么讲得清楚呢?先把东西做出来,大家也好讨论嘛……”
而前面那种拿到需求就无脑加班,搞了个30分的东西就毫无怨言地返工的员工,反而容易获得同事的好评。
不习惯沟通,造成了两个后果:客户或业务人员越来越不愿意讨论需求,程序员的“语言代码”能力也越来越弱,只能用加班工作来代替沟通。
当然“客户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丢了一堆需求”和“程序员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丢了一堆代码”的原因,还跟中国的低信任度的商业文化有关。
原因之二:商业信任度低,信奉眼见为实
甲方不相信“沟通”,因为乙方常常用专业来欺骗甲方,甲方不得不信奉眼见为实,喜欢让乙方多做几次给自己挑选的余地,乙方不熬它三天三夜,甲方都觉得你不够负责。
乙方也不相信“沟通”,因为甲方永远说话不算话,沟通下来的需求,明天就能矢口否认。这个功能好好好,那个效果要要要,说得越多,干得越多,最好的办法还是拖到deadline前一天加个大班,时间就这个时间,你不确认也得给老子确认。
双方仅仅在建立基本的信任感上,就投入了大量无效劳动。
原因之三:管理架构的混乱
随着IT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集权化、流程化等官僚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这跟程序员工作所要求的逻辑性、对新知的渴求、对代码品质的追求,往往是冲突的,直接体现出的,就是因为管理混乱而造成的无效加班。
包括但不限于:
1、扁平化管理下的人员,加班时间都用在跟老板开会上;传统架构管理下的人员,加班时间都在等候跟老板开会;
2、部门结构复杂的企业,加班都在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流程无序的企业,加班是因为白天都在等任务,一到下班工作流程刚好到你这儿;授权混乱的企业,加班是因为莫名其妙地就跳出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把工作派给你。
3、永远需要加班来处理突发事件,却没有时候梳理正常的业务逻辑,去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不过以上三点原因,其实外企的老外也未必没有,沟通是所有公司都重视的,管理水平是所有公司都希望提高的,无效加班对所有公司都是一种损失。但之所以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严重,其最大的原因还是整个竞争环境——
原因之四:发展速度太快,加班成了一种“理性”的选择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风口上的企业”,营收每个月翻一番,人员半年膨胀十倍,这种情况下,宁可管理混乱,宁可组织无序,宁可给996加班费,甚至宁可内部腐败横行,也不愿“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回头加强管理。
为什么IT互联网企业成为996的集中营?在一个高速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的市场,占领市场最重要,如果一定先提升管理能力再动手,别人早把市场抢光了。
当提高管理水平这一类向企业内部“抠”来的效益,远远小于业务拓展、产品战略等向外部市场“抢”来的效益时,996反而是企业“相对理性”的选择。
4/4
什么时候能盼到真正的955?
说起亨利福特,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生产的T型汽车,还有他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说起流水线,大家可能又会想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工人被工厂流水线“物化”而发疯的可笑又可悲场景。
但实际上,“大规模流水线”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重大改变是“计件工资”变成“计时工资”——都流水线了,计件就等于计时了。
而亨利▪福特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并满足流水线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直接开出两倍薪水抢熟练工人,并在全美率先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
为了劝说工人们不要加班换取加班费,福特经常在工人面前发表演讲,要求工人们“有时间多陪陪老婆孩子,做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对照这次的反996运动,是不是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凭着“大规模流水线”、“八小时计时工资制”、“标准化生产”这些划时代的管理变革,福特开始垄断全美的汽车市场。
所以“八小时工作制”,是管理革命的产物,而不是劳工权益运动的结果,是激烈的商业竞争下的资本家的主动选择,而不是政府管理的结果。
那广大程序员同学们什么时候能盼到真正的“八小时工作制”呢?我猜是这时——
有那么一天,市场完全成熟,处处是红海,市场变化慢,行业增速低,人力成本高昂,几乎没有什么创业机会,也没什么人敢创业,大家都信奉“生活至上,娱乐至死”……
此时,精细化管理,向上班八小时要效益,才会成为一种主流的选择。
玖伍伍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本文的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八小时工作制”有定价机制上的缺陷,不可能完全执行;
第二、加班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水平低下;
第三、提高管理水平,有时不是做不到,而是划不来
与“管理变革”相关的文章
资深人士必备的“双任务工作模式”
1/5
快速理解一堆资料的能力
有公司的面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给你一本与专业有关的冷门书(以确保你没看过),提出一个问题,给你二十分钟,让你用书中的知识、方法或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这道题考察的是员工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你有一个紧急任务,同时给你一大堆齐腰高的资料,只有一天时间消化它们!如何能迅速找到散布于其中的少量有用的信息,梳理出脉络,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实吧,快速理解一堆资料的能力,大学里就开始培养了——老师常常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看一堆专业书,并完成某个作业,是不是类似?可有了互联网之后,很多人偷懒,从网上找现成的论文,导致这个重要的能力一直没能培养出来。
当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实比那道面试题和大学里的作业更困难,因为一本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还有目录,前言和后记等等,而一堆工作资料可能就只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原材料”。
所以我们先易后难,先从那道面试题开始解决。
2/5
《如何阅读一本书》
想要用一本陌生的书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你至少要理解本书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但20分钟肯定不能让你以正常的方式阅读,唯一的方法就是——只读主线内容。
一本书的主线,通常由一个写作原点,和一条脉络组成。
先看原点。原点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即想解决的问题,常常是这本书的书名:
《影响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比较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员工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如果书名不明确,大部分也能在目录、前言中找到:
《通往奴役之路》 ——计划经济的危险后果。
《人类简史》——从人类“心智发展”的角度讲人类发展史
找到“原点”,接下来是“寻找脉络”,还是从目录开始。
一本长篇小说的目录可以直接无视,但一本专业书的目录作用就大了。它就像一张全国铁路线路图,想要买到合适的票,只要对照线路图上的一系列站名、到站时间即可,并不需要知道每一站之间的具体距离、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铁路分局。
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它的目录是这样的:
序言
-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
-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
-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很明显,出发点就是书名,目录就是主线——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其中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方式,也是全书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又分为两大块,阅读的基本步骤(第二篇)和不同类别的书的阅读方法(第三篇)。
大部分专业书因为常常被当成工具书用,作者都会力求像《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能让专业读者直接在目录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部分,那么,面试问题也就可以直接根据目录找到相应的部分。
然并卵,《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例子没有什么实际指导性,因为面试题都不会是“送分题”,相当一部分专业书的作者都喜欢跟读者“皮一下”,或者秀一下自己的文学功底——答案在目录中是找不到的。
比如《万历十五年》,明明是标准的学术著作,黄仁宇偏偏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目录看上去像是人物传记,前言像写日记,内容大段大段地讲故事……
这类专业书,可读性很强,但作为工具书,一不划重点,二不列考纲,就算给你一个小时,初读者也未必能准备地把握全书的脉络。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工作中遇到的那一堆资料,偏偏更像《万历十五年》这种脉络散漫的书;所以,一天消化一堆资料的工作方法,更适合用《万历十五年》而非《如何阅读一本书》来举例。
3/5
推理三步曲
二十分钟掌握《万历十五年》的理念,这看上去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道题的目的并非要你写书评,或者画思维导图,而是解决问题,所以你有很多“捷径”。
关键不在于书上讲了什么,而在于问题是什么。
比如,一部推理小说,大部分情节都有用,就像是一幅完整拼图的碎片;但在现实生活中,跟一桩案子有关的绝大部分信息,最终对侦破毫无用处,所以警察破案首先要去识别出有用的信息,从目标倒推。
侦破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找到嫌疑人。那么第一步就是初步分析案情,列出嫌疑最大的几个人。再向前倒推,如果这个人就是凶手,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如果作案动机是这个,那么作案前后会留下何种线索?而目前掌握到的信息,哪一些能支持这个猜测的……
整个推理过程就是“建立合理怀疑”“寻找突破性信息”“寻找完整的证据链”三步曲。
同样,二十分钟掌握《万历十年》,或者一天时间读完一大堆资料,其核心也于你想解决的问题。
假设面试问题是“如果你想推行的新工作考核标准触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你该怎么办?《万历十五年》中的理念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请记住,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20分钟,我们要好好地规划一下。我的建议是分成两部分,前十分钟就是建立两到三个“合理怀疑”,并判断其中有“突破性证据”的一个。
最多十分钟,找到什么就是什么。
4/5
别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通常用一本书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答案有两种可能,一是找书中具体的方式,二是找书的核心理念。它们一般都会出现在序言,首章、未章、后记之中。
接下来,我们要在这几个部分中,快速跳过大段“记叙性、论述性、说明性内容”,搜寻与问题最相关的“观点性内容”——如何快速区分这两类内容就是你的语文功底和专业经验了。
首先,我们在《万历十五年》的“前言”中发现下面的文字:
十六世纪末,全国田赋额……各府县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以下,……与此同时的日本大名政权,税额占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十七世纪末期的英国,税收每年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当。据此而作进一步探索,可知“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第一个“嫌疑点”出来了。对照问题,这段给我们一个观点:官员们擅长利用官僚体系把“惠民政策”变成中饱私囊的工具,这也是“行政低效”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个总结跟问题的关系好像有点绕……,让我们接着看有什么新发现……,果然,在第一章末尾,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
他(万历皇帝)逐渐明白,倒掉张居正,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倒张的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人物强硬而坚决,顽固而拘泥。张居正的案件一经结束,他们立即把攻击的目标转向皇帝……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另一类人物则干脆是为了争权夺利……
这第二个“嫌疑点”跟问题的关系就大多了:对上司的政策,下属态度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标准:注重价值观的一类人分对错,追求名利的一类人看利弊……
有了一个靠谱的备选项,接下去就轻松多了,很快在书的最后一部分找到了第三个“嫌疑点”: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这第三个“嫌疑点”刚好是前面我们总结的观点的推论:如果单凭下属的良知和满足小集团的利益去推进制度革新,其结果必然是失败。
很明显,第二个出发点最靠谱,即利用下属的各自诉求和彼此的矛盾,推进自己想要的变革。
明显了出发点后,我们还需要稍微梳理深化一下:
既然下属有各自诉求,要推行新制度,应该给前一类人讲理想,后一类人以实际利益;既然他们有矛盾,你就可以利用前一类人去干掉后一类人中的败类,再用后一类人的利益主义倾向去制约前一类人的过于理想化的缺陷。
想法的雏形出来了,那么后十分钟,你的任务就是在书中找到更多的证据去验证你的想法,比如第二章“首辅申时行”中,出现了以下总结:
与其暴露各人的阴,毋宁提倡他们的阳。正因为如此,他(申时行)被很多人目为放弃理想以妥协为前提的政客。然而还有人比他更为务实,认为所有伦理道德全是空中楼阁,最多也不过是一种理想和一种装饰。对这种看法,申时行也不能同意。理想与装饰究竟不同于虚伪,一个人仍能以此作为起点去推行他的诚意。
同时还要看一看,书中有没有直接“打脸”否定你的观点的内容。
运气好的话,你还会发现更直接的答案,同样是在第二章: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伦理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当然,前面的工作仍然是有意义的——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
很多看过《万历十五年》的读者一定忍不住要吐槽了,好好的历史书变成了宫斗教程——根本不是这样的。
是的,通过上面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很可能有些是以偏概全,但这不重要——答题最重要啊,读者大人们。
如果是面试题——面试的目的是考察你“快速学习并建立初步解决思路”的能力,而非正确答案,谁让你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呢?
如果是工作——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工作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形成一套合理的方案,你——就是标准答案。
这个方法唯一的缺陷是,工作资料并不像书一样有前言、首章、末章和后记,如果没有重点,在全部资料中寻找“嫌疑点”有如大海捞针怎么办啊?
5/5
双任务模式
遇到信息过载的问题,很多人的喜欢先把手上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类。
但仔细想想,如果你是个大厨,刚接手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后厨,就有客人点了一份红烧肉,你首先要做的事是什么?是把所有的食材、调味品、锅碗瓢盆全部整理分类吗?肯定是先找到跟红烧肉有关的材料和工具。
如果资料太多,先梳理一下当然也是必须的,但不是系统的分类,而是通过最简单的浏览,让你对手头上的资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判断出其中最重要的一两份资料——它们的作用就像相当于快速阅读时的“目录、前言、首章、末章和后记”。
接下来,就可以完美接轨前面的三步曲了:建立两到三个“合理怀疑”、找到“突破性证据”、构建“完美证据链”。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有点难度的挑战,但对于资深人士、企业高管而言,实际上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更多的情况下,他们连完整的“消化资料”的时间都没有,而是“边学习,边运用;边认知,边工作;边调查、边决策”。
这种“双任务模式”,就像正在打通一条英吉利海峡隧道,英国这一头是海量的原始材料,法国那一头是你做出的决定,你只能一边读材料,一边形成思路,两头同时开工,而重点是时刻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最后能完美地对接起来。
而快速消化资料,建立初步思路,正是这种能力的第一步。
与“工作方法”相关的文章
与领导相处的真理总是赤裸裸的
1/4
“阳谋之道”与“阴谋之术”
有一个问题考智商也考情商:不小心撞见了领导跟老婆打情骂俏怎么办?
有一本书里的答案是这样的:
……你一推门,首长正和家属打情骂俏,你用其他动作掩饰一下,装着绊了一跤,头碰在门框上,直揉脑袋。让首长感到你没发觉他们,而他们先发觉了你,随之也便正规起来。
这本书不是搞笑段子,也不是官场厚黑学,作者是以一种非常认真严肃的态度给大家介绍“服务首长的经验”(这句话我后面还要提醒大家)。
后台有很多提问 “怎么跟爱挑剔的领导相处”、“怎么把抢功劳的同事怼回去” ,这类问题我们自媒体人不好回答,太有用的答案难免让你觉得我“心术不正”;心理学角度的答案,好多人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道怎么做;太滑头的答案,说了等于白说。
而这本名为《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的书,在为职场新人回答此类问题的书中,完全是奇书一本,原因有三个:
第一、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教授,长期服务部队首长,可谓“根正苗红”,为本书作序的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院长,差不多也算是两人服务的“首长”。
再次提醒大家,这不是什么厚黑学,而是我解放军的内部经验总结。
因为作者没有地方工作经验,所以用了“首长”这样的称呼,例子也都是军队里的,但80%的内容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公司政治。只要翻翻目录,就大致能体会这本书的内容与风格,比如“怎么跟领导提意见”这个老问题——
第二、此书不但从理论上分析了领导心理,事例也都是作者亲历或听说的,所以实操性强,还有很多具体的话术示范。
很多时候,这类挑战禁忌的大实话最好是让体制内的人回答,这些背景硬邦邦的人,只要愿意说,尺度控制得肯定比我们自媒体人好。
最重要的是,一般讲职场政治的书看多了后,常常处处以“阴谋论”的眼光看人,难免使人心胸狭窄;但这本书由于作者的军人气质,常常用讲“大道理”的方法,介绍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可以算是把“阳谋之道”和“阴谋之术”结合得比较好的。
以本书的第八章“向首长传递假话的艺术”为例。
2/4
对领导要像对孩子一样有耐心
大概是作者自己也觉得“如何讲假话”的话题有点敏感,特意用了第一小节讲“什么是假话”,“什么时候要跟领导讲假话”,作者说:
在生活中,人们是离不开假话的,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假话,或是说给人家听,或是人家说给自己听。有时说者和听者都明知是假话,可说者想说,听者愿听。有人说,我就不讲假话,也不喜欢假话,这本身就是一种假话。
……作为秘书,向首长传递必要的假话,或者是会讲善意的假话,的确是一种艺术。
作者以做学问的态度,将官场上的“假话”分为七种,每一种都配以实例、话术,还有具体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比如第二种叫“誓言性假话”,什么意思呢?比如搞洪救灾几天,首长慰问战士,说:“同志们累不累”,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不累”。
这就是“誓言性假话”,此时必须说假话,因为这个场合大家都说真话,任务就完不成了。
还有一种叫“弥补性假话”,是在不能明说的情况下,为了不暴露领导弱点,而说的假话,书中另有个很像前苏联笑话的例子:
某部队李干事为首长写了一份20页的讲话稿,首长哗啦哗啦很快翻到最后一页,便说:“写得还可以,就是简单了一点。”王干事仔细看了几遍,很为难。稿子确实写得不错,该说的都说了,再说就是废话,台下的人一定会骂:“哪个混蛋写的稿,不让我们吃午饭啦!”
正在为难之中,忽然见稿纸下边印有“20×20=400”的字样,心中一亮,找来20×15=300的稿纸,重抄一遍,中间还有意空上两页数码,再送给首长。首长翻到最后一页,见标着“第30页”,很满意:“改得不错。”
读到这里,我竟然有一种作者在“反讽”的错觉,作者也坦言,八十年代部队里的很多领导,文化水平不高,但不代表领导能力不强。
很多时候,对领导要像对孩子一样有耐心。
所以作者以一种“军人式的坦诚态度”讲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就像序里说的“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很多地方,作者真诚得让人觉得虚伪;但有些地点,又虚伪得反而很真诚。
比如上面的例子,作者的分析其实非常真诚:
首长爱讲长话,并不是好习惯,秘书又不能正面对着干,想点恰当的办法处理未尝不可。
写到这里,作者继续发挥,如果你遇上一个喜欢乱改讲话稿的领导怎么办?如果你用正常的方式,写出一个很完美的稿子,很可能按他一提要求,就把结构给改乱了,作者教了我们一个方法:
秘书在写稿时,可以有意留下一点较为明显又无关紧要的错误,比如写几个错别字等等。首长一看就提出让你修改,你修改了,他满意了,错别字也没了,皆大欢喜。
那怎么给那些“一天三个主意”的领导写稿呢?作者建议:
秘书可不急于来回改写,把首长每次的意见记下来,慢慢改,留一点时间让领导反复。待首长下了决心,再最后加把劲,这时也没有大的改动时间了,马上就要开会,首长也就不会推倒重来。
这本书反反复复说的,就是一句话:怎么才让领导更舒服。其实不管怎么理论化,也就是一个“花式溜须拍马”,为什么作者的态度还能如此光明磊落呢?
3/4
秘书之书
作者有一章讲到“为什么要维护领导的尊严”时说:
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应有的尊严,并不取决于他的主观愿望,而是由下列诸条件所决定的:第一,他的社会地位的尊卑;第二,他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第三,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第四,他在公众中威信的高低。
军队中首长的尊严格外重要。因为他要指挥千军万马,要打仗,要令行禁止。无论谁当了长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尊严,而且不可侵犯,官越大,越神圣。
这段话让我们自媒体人说出来,肯定要被骂,难道穷人就没有尊严了?但对一个职场中人而言,“应该是什么”并不重要,“实际是什么”才是重点。
作者也会讲“秘书的尊严”,“秘书不要为了讨好首长,也去讨好首长的子女”,“秘书在首长子女面前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树立应有的形象,使子女对秘书既感亲切又很尊重。”
但很明显,只有当两者不冲突时,你才可以有自己的尊严。很多情况下,你要放弃自己的尊严去维护领导的尊严,就是秘书的工作职责。
从这一点看,作者的“坦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书名《为首长服务的艺术》的“服务”这两个字上。就像你到高级餐馆里吃饭,那些“跪式服务”的服务员并不低贱一样,只是在工作罢了。
对于秘书这个工作而言,“服务”就是其全部工作内容——包括领导的私事和家事。很多动作,其他人做起来就像“拍马屁”,而秘书做起来,就很自然。
可事情绝非如此简单,秘书自然也有职责之外的回报,秘书是官员晋升的快车道,书中有个数据:同一级别的官员,有过秘书经验的,年龄平均低5岁。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领导更舒服”,对于秘书是工作与晋升兼有,故而可以堂而皇之地讲;但对其他下属,仅是晋升之道,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秘书之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又都可以变成“下属之书”,书中列举了二十条“好秘书的标准”,其中的一半,我改成了“好下属的标准”
1、你是否了解领导的职责范围、目标和意向?
2、如果领导不提醒你,你能否主动执行和坚决完成他交给你的工作?
3、你能否主动地解决一些问题而不麻烦领导?
4、你能否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5、你是否不计时间地将每天的工作做完?是否根据需要自愿加班?
6、你对领导忠诚吗?领导能把一些公和私的机密信息资料委托给你吗?
7、你是否能成为领导的一个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8、你是否擅长简要地向领导汇报工作?能否了解领导的真正想法,并清楚而正确地传达他的指示?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看看这本神奇的书?不过,我要泼冷水了,对于一心想要在官场或职场快速晋升的人,这本书给你的帮助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为什么呢?
4/4
让领导舒服,还是让自己舒服?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让你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敏感而体贴地理解他面临的职责,细致而周到地帮他解决问题。作者认为,这是一个秘书的责任。
问题就出在这儿,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秘书之书”,处处以领导为核心,但如果你不是做秘书工作的,你一定会想,不跟领导打交道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遗憾的是,与“服务领导”无关的内容,你翻遍全书,只能找到四个字“小心谨慎”。
书中有一段“理想秘书性格”的描述,非常有意思:
聪明的秘书,在首长面前常显出某些傻气来,但就是在这种傻气中透出足够的灵气来;
他们又常常显出某种呆气来,就是在这种呆气中,显出恰当的精气来;
他们又常常显出稚气来,就是在这种稚气中,显出充分的才气来;
他们还常常显出一种文气来,而在这种文气中,又常常显出他们的骨气来。
想必作者对这段文字很得意,但细细品来,却很悲哀。这个形象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很多单位里都有的那种“玲珑剔透”的“老办公室主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耗尽了自己的才华与精力,职场生涯永远在同一级职位上打转。
这本书可以教你“不做错事”,但教不了你“做正确的事”;可以教你“不得罪人”,却教不了你“得到自己人”;教你“如何让领导舒服”,却教不了你“如何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其实不光是这本书,所有“人际关系”和“领导关系”上的困惑,其标准答案最大的作用,也只是让你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你可以做什么。
想通了,你心里就能舒坦一点,你会发现,所有的选择都是代价的——无论你选择“让领导舒服”,还是“让自己舒服”。
备注:这本书是很多年前出版的,已经买不到了,可以百度搜索“为首长服务的艺术”,有电子书资源的。
与“公司政治”相关的文章
进国企之前,有必要澄清的四种误解
1/4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公文里
一个国企科研人员,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几十年,却屡遭单位领导打压,最后愤而出走。领导们这才发现粗了大事,业务没他不行啊,赶紧哭着喊着请上面拦人……
所有能刷屏的事件,一定是切中了大众的某根敏感神经,张小平事件也不例外,它包含了民间想象中,国企的“人浮于世”、“不重视人才”“领导不懂业务”等等“国企病”。
可惜,所有的猜测都来自一纸公文,而有过体制内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政府公文有它自己的行文规则,从来不能按照它的字面意义去理解。
比较靠谱的解释是:此事不过一起跳槽引发的劳动仲裁纠纷,只是当事方是国企(准确的说是事业单位),用了“公文”这种“请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体制内特殊的解决问题方法。此人并不是什么“离开他月球就上不去的”重要人物,公文里的拔高,只是原单位为了阻拦他跳槽而使用的“春秋笔法”。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公文里。
不过光看公文,还是有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为什么此人职称是相当高的“研究员”,而职务却仅仅是最底层的“副主任设计师”?这就好像让处级干部在处级单位当非领导职务的科员一样。
要么是“此人真的能力一般,却无法开除,占据了编制”,要么是“此人有才,领导不重用”——好吧,这两种都是典型的国企病,话题又转回去了。
不过这件事倒是非常适合我这个职场号来解读一下,因为我后台常常收到“要不要进国企”的咨询。看上去,有人认为去国企就是“不必努力、混吃等死”的代名词。
为什么大家对国企既有点向往,又有点排斥?
2/4
“国企病”并非国企专用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大趋势是“国退民进”,所以大家对国企的毛病看得比较多,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国企病都是体制上的问题。
国企的问题如果往根子上找,那就是所有权不清晰,国有等于“谁都没有”,企业领导人干得再好,倾注了再多的心血,一份文件两行字,你就跟这家企业没有任何关系了。很多“明星国企”走下坡路,都是这个原因;很多明星企业家一心想改制,也是担心这种事。
这就导致国企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中层干部“任人唯亲”、基层员工“人浮于事”、高管层“经营策略只重量不重质”,都是在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来满足个人或小群体的短期利益。
但严格的说,这些叫“大企业病”,而非国企病,因为任何企业和组织,只要规模足够大,超过了管理能力圈的边界,都会出现类似“所有者不清”的问题,难免走上这条路。
外企最明显,远度重洋来中国的高管们的地位与心态,和国企领导人并无区别。海外总部不放权,没有竞争力,总部一放权,立刻失控。所以外企内部的派系斗争,一点也不比国企弱,内部的冗职闲员,一点也不比国企少。
即使是所有权最清晰的民企也是如此,只要规模超过老板的管理能力,同样有“大企业病”,更不用说家族企业从家庭关系中延伸出来的派系内斗。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人越多政治越重要,外企和民企也要“讲政治”。
以前为了区别体制内和体制外企业,人为制造了很多对“国企”的误解,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澄清这些误解。
3/4
四个典型的误解
第一、国企工作清闲,收入低
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国企都有一群“不干事的老人”,才给大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但这些人以前都是为革命贡献过青春的,现在能力不行了,总不能一脚踢开吧。而大部分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其加班程度只会比同行业的体制外企业更多——因为多了很多非业务的政治任务。
在这个案中,航空航天科技人员的收入确实不高,这并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行业的参与者太少,导致人才供大于求,所有才会有领导说“不怕你走,走了立马就能进人”。
即使是航空航天这样的领域,一旦有了民营企业的竞争,专业人才的薪酬肯定会被迫提升。
人员流失肯定会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一开始可以制造跳槽障碍来缓解问题,但领导们也知道,提高收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才是这份文件的真实意图,向上级部门要求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因为今时不同往日,狼来了。
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国企收入不如体制外企业呢?一部分原因是国企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和报销;
更重要的原因,民企破产可以裁员,国企(特别是科研所这种事业单位)却很难,国企是一种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
终生雇佣制并不是什么落后的制度,这在日本企业中非常普遍。日企“终身雇佣制”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的经营成本更合理:员工在年轻时少拿一点,以换取丰厚的退休金,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少拿点,减轻企业负担,保留核心资产,经济好的时候就能高速成长,自己的薪水也涨得更快。
第二、国企分配不均,忙得忙死,闲得闲死
还是那群人惹的祸,但你想想,不让他们干事,是为了保护在干事的人,不想让他们坏你们的事。
事实上,很多民企也有几乎不干活的人,拿的薪水是你的两倍——千万别去打听为什么,没有老板会平白无故地给人家发薪。
你认为不公平,只是因为你不知道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第三、国企想晋升全靠关系
我在《公司为什么会有“小圈子”文化?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小圈子”?》一文中讲了“小圈子”在管理上的意义,这是不分体制外和体制内的普遍现象,能力评估充满了个人主观色彩。
国外也有过职场调查发现,一名员工在“招你进公司的那个上司”手上升职加薪的概率,远高于换了领导之后。
第四、进好的国企要有关系
严格的说,这一点不算误解,国企往往集中在高度依靠垄断资源的行业,做业务往往靠资源大于靠人才,拿招聘名额换业务资源,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这是行业的问题,并非国企体制问题。
如果让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给一个建议,我觉得,如果你在国企混不开,那么大概率在规模大一点的外企和民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唯一的办法是去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公司政治的因素会少一点。
进不进国企,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4/4
“存量竞争”时代,有利于大企业
我在《给自己估个身价,迎接相亲和同学会》一文中介绍了一个“丈母娘”指标,两个女婿候选人,同样拿20万年薪,一个在民企,一个在国企,“丈母娘”肯定选国企,理由是稳定。
千万别觉得“丈母娘”目光短浅,打个比方,如果你现在想买一家公司,有两个候选,一家年利润稳定在1亿,另一个这些年平均下来在1个亿,但波动很大,同样的出价,你肯定会选前者。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证明,人总体上是“风险厌恶型”的,失去一百元的痛苦大于获得一百元的快乐。所以稳定增长的企业可以给15倍估值,不增长的只能给10倍估值。
国企的优势在于信用好,融资渠道丰富,很多行业还有资源垄断优势;民企的优势在于体制活,所有权清晰,但容易受宏观政策影响,所以前者的稳定性是强于后者的。
国企年收20万,相当于在民企年收入30万,这也是有道理的。这两年去杠杆,倒下的都是民企,有些规模还相当大,首富也收拾得你服服贴贴,坐收渔利的都是国企。
我在《未来十年,忌创业,尤忌借钱创业》一文中提出观点:中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对中小企业非常不利。
一般一个行业增速很快的时候,小企业凭着体制灵活,增速往往快于龙头企业;但到了增速很慢的“存量竞争”时代,行业的冬天来了,一定是龙头企业凭着体量,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其背后是大量中小企业的死亡。
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很明显,国企适合“风险偏好低”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部分人都适合进国企,但国企都是资金资源密集型企业,吸收就业人数有限(这也是国家不敢放弃民营企业的原因),顶多占了20%,所以想进国企要趁早,以后肯定越来越难。
P.S.
最近国企民企地位的话题炒得很敏感,从宏观上讲,我认为“国进民退”已经无法再继续帕累托改进,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隐患,但也不用太担心,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仍然要讲市场规律,仍然要跟其他体制竞争人才,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而且,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在那些适合国企发展的行业,能进国企,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提及的相关文章
不改变思维方式,“职业瓶颈”还不是最可怕的……
1/5
熟能生“厌”
这年头,人干得好好的,嗷的一声,就“职业瓶颈”了,就进入“职业倦怠期”了,谁要是不想创个业、不去做点自己喜欢但没有钱赚的事,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以前有一位同事,资深广告文案,忽然有一天跟我辞职,问他到哪里高就,他说回家写小说。一年后,圈子里传他回来上班了,估计是钱用完了,小说也没有动静。只是这么一折腾,他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做广告。
也有一去不回头的,多半是创业去了,每次看到他们,都在谈不同的生意,逻辑一次比一次强大,前景一次比一次广阔,搞得你不投点钱都不好意思。其实大家都明白,之所以不回头,是因为上班时积累的那点家底还没耗完。
过去是熟能生巧,现在是熟能生“厌”,只要你在某领域有点能耐,好像都要经历“职业倦怠”。其实也不难理解,工作做到得心应手时,同时也意味你在此领域未来能取得的进步将越来越小。
这在经济学上叫“边际效益递减”,好比你肚子饿了,吃了三个包子吃饱了,虽然这三个包子都是一样的,但对你的意义肯定是第一个最香,第二第三个就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
我在《为什么大部分人的职场,总是越努力越绝望?》一文中,我已经用“边际效益”这个经济学最基础的概念来解释了“为什么比你牛逼的人更反而比你更勤奋”、“为什么宁可把100块钱给富人,也不给穷人”等等生活现象。这个话题的第二部分,我要用它来解释“职业瓶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职业倦怠”现象。
2/5
为什么会出现“再怎么努力也就是如此了”
“边际”这个词,有点学术化,其实差不多是“增量”的意义。你昨天赚100元,今天赚120元,20元是“边际效益”,如果明天赚150元,再多赚30元,就是“边际效益递增”,明天赚130元,只多赚了10元,就是“边际效益递减”。
与“边际”相对的概念,就是“存量”或者“总量”。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富人的“总量”,住别墅、玩游船、声色犬马,挥金如土,但富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快乐,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增量”,也就是“边际效益”,来判断的——如果去年是欧洲十五日游,今年除非去南极,否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
这也导致了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客观业绩,和主观上的自我评价,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去年做的是500万业绩,超过了任务100万,今年指标是700万,那么,你不做到800万,就很难获得和去年一样的成就感,就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那么明年呢?做到1000万也没有用,因为增量对你可能只是一个数字游戏了,想要“边际效益递增”,必须要用新鲜的东西,比如负责销售区域的变大了、管的人变多了。
既然人的自我评价来自于“边际”,而非“总量”,一旦工作能力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拐点,往往就是“职业倦怠感”产生的起点,转化成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工作没有激情、业绩没有惊喜。
“边际效益递减”其实是人生的正常状态,而“边际效益递增”属于逆流而上,想要始终保持“递增”,那更是难上加难,首先要知道,“边际效益递增”是如何实现。
(想要定量的分析,对不起,那就要上图了)
我把一个人获得工作上的成就的资源要素分为两类:
资源要素A为专业知识、知识面、思维方法、性格优势、家族的社会关系等等
资源要素B为时间、努力程度、再投入的资本
资源要素A相当于一家工厂的厂房、技术产权、机器设备、许可证等等一次性的固定的投入,所以它的主要投入期是在大学和刚进入职场的两三年,在这短短几年内,投入曲线上升很陡,之后的投入就越来越缓慢,真到停滞,投入曲线走平。
而资源要素B是需要持续不断投入的,相当于一家工厂要持续运营所需投入的原材料、人力资源、流动资金等。它的投入曲线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条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我们假设100个要素A可以和100个要素B配合产生100个个人产能。因为要素A是先投放的,在100个A投下去后,B再开始从0到100的投入,这个阶段的产能就像汽车刚刚启动,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属于“边际效益递增”期。
这就是职场最初的快速进步期,感觉每一天都能学会很多东西,每一个月做事的熟练度都在增加,每一年看问题的眼光都在变化。
但B在100之后,继续投入的话,就会受到要素A无法同步增加的制约,进入“边际效益递减”期。
我在上一篇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职生在同一车间同一个起点,但几年后的成长高度相差大。从“边际效益递增”到“边际效益递减”的拐点,就是“职业瓶颈”,并不取决于资源要素B的投入,而是跟资源要素A的高度有关,出现“再怎么努力也就是如此”的情况。
而“职业倦怠感”只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让现状看上去并非是自己能力有限,只是忽然失去了兴趣而已。
出现“职业倦怠感”确实让人无能为力,因为资源要素A是一种类似固定资产的早期投入,感到瓶颈已经是职场几年后,正值资源要素B的大量投入,时间精力上都成问题。
而且资源要素A的投入没有即时回报,导致很多喜欢走“捷径”的“聪明人”,不重视基础知识、思维方法的积累,只想着要“投入就有产出”的干货。
我们身边往往越聪明的人,“职业倦怠感”出现的越早,在该领域的成就反而不如那些早期表现平平,但厚积薄发的人。
我之前在广告公司发现一个规律,那些在学校里就致力于做“飞机稿”的聪明学生,在职场初期很占有优势,但也很容易对广告产生厌倦(其实是能力瓶颈)。而能在这个浮躁的行业扎根下去的人,最先往往是做其他行业工作,带着相当多的人生积累和不受专业限制的思维方式进入这个行业,因为A要素的积累很高,才能把“职业倦怠期”尽量往后推延。
当然,这个建议可能出现的有点晚,很多人更关心的是,一旦出现“职业瓶颈”,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心态。
3/5
“职业瓶颈”还不是最可怕的
在职场的最初几年的“边际效益递增”期,让我们对自己做出了更积极的评价,自信满满,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还是很嫩,还有很多幼稚的想法,效率还是比不上老员工。
所以事实上还有一条曲线,叫“个人产能”,这条线才代表你的真实能力,而根据这两条线的关系,可以把我们的职场生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才说的“边际效益递增期”。
从拐点之后,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边际效益递减,个人产能递增”的阶段。
虽然“增量”在减少,但只要它仍然为正,你就仍然是在进步,只是进步的幅度越来越小,而你的个人产能仍然是增加的。
前面说了,决定了自我评估的是“边际效益”,但决定我们的薪水的仍然是个人产能这个客观的标准,不会有老板因为你进步幅度最小了,就给你降工资。
但如果“边际效益”递减到零甚至负数,这就是真正停止进步了,这就意味着你的个人产能也出现了拐点,这就是第三个阶段——“边际效益和产值同步递减”期。
这就是职场上常见的兢兢业业但能力有限的老员工,无法承受任何职业变化的打击——这才是真正意味上的职业危机。
“职业倦怠”只是一个心理预期的问题,而“职业危机”却是实实在在的生存问题,此时再回头看看第二阶段,只要还有进步,只要“边际效益”为正,进步小一点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第二阶段的“职业瓶颈期”最重要的,不是去安慰自己的玻璃心,而是延缓第三阶段的到来。
“职业倦怠”产生的心理机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习惯性地通过加大B要素投入来强行提高产能,比如加班、简单的技能“学习充电”,但由于资源元素A的瓶颈仍在,反而越投入,越递减,越努力,越倦怠。
应对“职业瓶颈”,反而要把要素B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资源要素A上,进行升级改造,突破瓶颈,让“边际效益递减”曲线的下降端变得平缓,从而延缓“个人产能拐点”的出现。
很多公司都有“轮岗”的制度安排,主要针对容易出现“职业瓶颈”的中层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我有一个朋友,之前的职业生涯在一家大企业的财务主管的位置上停留了好几年,陷入典型的“边际效益递减”的职业发展瓶颈,后来他有一个机会轮岗到产品运营部。
这二年的时间里,新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考核迫使他从“运营活力”而非“财务健康”的视角重新审视业务,挑战了他之前根深蒂固的财务思维方式。
虽然轮岗对职业发展有暂时的损失,但对个人能力绝对是有好处的,因为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资源要素A,轮岗常常能刺激A的投入水平,所以当他又重新回到财务部门后,他很快就突破了“职业发展瓶颈”。
当然,还有一种思路,既然“职场三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那跳出职场不就行了吗?
4/5
财富自由是个好办法
如果有人通过服装生意积累身家上亿,此时他再去开个小咖啡馆,虽然个人产能大幅下降,但“边际效益”却是从零开始提升,重新获得了那种不断进步的快感。
这就是另一种应对“职业倦怠”的方式——尽早实现“财富自由”,然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让自己永远处于“边际效益递增”状态。
方法虽好,只是难度太大,通过本职工作实现“财富自由”,前提是有一双火眼金睛,挑出有上市前景的好创业公司,拿到不菲的期权;或者在一个类似房地产、金融、互联网一类赛道很好的头部公司,实现“火箭般”晋升。
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在“职业瓶颈期”出来创业。
创业,从好的方面来说是追求事业理想,但用边际效益来解释的话,其实和身家亿万的人开小咖啡店是一个道理——个人产能从零开始,以期重新获得一个“边际效益递增”的曲线。
但问题是,财富自由的人可以不追求个人产能,而创业者仍然需要尽快推升个人产能,早日超过打工时的水平,压力可想而知。
而创业又是一件失败率很高的事,一旦失败了几次,被经济所迫,鼓足勇气回头想继续打工,此时才发现,不是自己有没有勇气回头的问题,而是你“人过四十”,直接进入“边际效益和产能同步递减期”,人家愿不愿意要你的问题。
创业就是创业,是一项计算投入产出比的经济活动,只要能赚钱的,你喜不喜欢都得做;
解决“职业瓶颈”就去解决“职业瓶颈”,重要是提升资源要素A,延续“边际效益递增”的满足感。
目标不同,路径不同,把两件事混成一谈,想要一举两得,多半一无所获。
5/5
“边际思维”和“总量思维”
我用了两篇文章讲“边际效益”这个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因为“边际思维”和“总量思维”之间的差别,是造成人生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评估不太了解的人时,喜欢用“总量思维”,但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却喜欢用“边际思维”,这让我们从小在活在“隔壁家的孩子”的阴影之中,长大又陷入和“隔壁老王”莫明其妙的比较中。
相亲第一次见面,用的是“总量思维”,以后再约会,就是“边际思维”,所以谈恋爱再怎么“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也难免长期相处“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职场上,有人习惯“边际思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不放走任何的机会,终于在进入无法避免的“边际效益递减”期后,陷入焦虑和绝望。
有人习惯“总量思维”,提倡知足常乐,但不去维护“边际效益”,结果就是早早进入“负边际效益”,连总量也保不住,再也没法“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
“职业瓶颈拐点”更像是一个提醒,人生并不是像书里说的越来越富有智慧,而是前半生一件件地得到,后半生一样样地失去,而幸福感来自取舍之间——哪些再辛苦也得追求,哪些“得亦无喜,失亦无悲”,哪些应该直截了当地拒绝。
P.S.
终于拿到微信的赞赏功能,不用放一个硕大无比的二维码了,还可以给打赏的同学露个头像了,大家不想试试吗?
在最下面
↓↓↓↓↓↓
与“工作效率”相关的文章
为什么大部分人的职场,总是越努力越绝望?(边际效益之一)
阅读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1/5
如何让一次阅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人生就是这么戏剧化,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
十年前,我看了一本另类科学史的书——《万物简史》,并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前几天,这位朋友无意说起这本书其中的一章改变了他的人生信念。
我很好奇,周末在家把这章重新看了一遍,回想当年自己看到这一章的感受。
常常有读者大人问我,怎么读书才能更有效,才能改变思维,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牛逼的人?
我的答案是,一次提升自我的阅读一定包括两个部分——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无数问题。
一次偶然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并非是这本书本身有多震撼,而是因为它把你之前和之后的知识与思考串了起来。
今天,我就以《万物简史》的第22章为例,分享一个“问题式读书”的经验。
2/5
比书单重要一万倍的阅读方法
先介绍一下比尔布莱森所著的科普类图书《万物简史》,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八卦的方式讲科学史,以科学家的八卦为主,其中也不乏严谨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全书都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气质,第22章“多灾多难的生命进程”属于偏认识论的观点,提供给我们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生物知识:
作为人类,我们往往觉得生命必须有个目的。我们有计划,有志向,有欲望。我们想要不断利用赋予我们的整个令人陶醉的生命。但是,生命对于地衣来说是什么?它的生存冲动、活着的欲望和我们一样强烈——有可能更加强烈。要是我被告知,我不得不当几十年林中岩石上的地衣,我认为我会失去继续活下去的愿望。地衣不会。实际上像所有生物一样,它们蒙受苦难,忍受侮辱,只是为了多活一会儿。
地球上的生命有着另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生命会灭绝。而且相当经常。尽管物种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聚集起来保存自己,但它们经常崩溃和死亡。它们变得越复杂,好像灭绝得越快。为什么那么多生命没有雄心壮志,这也许是一个原因。
今天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特定的家族从来没有中断过——在10亿个有可能把我们从历史上抹掉的关键时刻一次也没有中断过。
——《万物简史》第22章
大部分读者读完一本好书后,都有一种“学到知识”“get到重点”的幻觉,作者写的越通俗,这种幻觉越强烈。为什么说是幻觉呢?因为仅仅“读懂一段内容”,你付出的心智活动相当有限,收获自然也有限。
读懂一段内容,是阅读的暂停,也是学习的开始——甚至不是开始,真正的开始是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一段内容提供了什么新观点/新方法/新知识?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本书的作者实在是贴心,甚至直接给出了三点结论:
生命想存在;
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
生命不时灭绝。
好了,总结完了,甚至还可以画个思维导图,学习结束了吗?
不,问题的真正意义不是答案,而是由此引出的第二个问题:它跟我们过去的什么已知观念/方法/知识有联系与区别?
很多人认为物种进化就是从低等生物发展为高等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这种复杂的动物。而这一章打破了这个错觉,因为生命的目的就是多活一会儿,所以进化也没有方向,只要是能多活一会儿的方向,就是好方向。
再接下来,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底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呢?或者说,这两种看法各自的适应范围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次阅读你可能解决不了,但它给了你一个方向,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搜索,也可以把问题放在脑子里,等待下一次阅读的激活。
接下来,才是阅读的核心环节。
3/5
问题的第一个方向
通常“提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理论到理论”,另一个是“从理论到现实”。
如果《万物简史》的这一章,激发了你的兴趣,想知道进化到底有没有方向,那么,沿着这个问题找,你早晚会读到一本书——理查德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这本书实际上解答了上一节的那个问题,进化的方向的确不是“从简单到复杂”,人的出现只是一个偶然;但进化也不是“生命体为了生存”。
进化是群体的选择,而生存是个体的目的,这两者之间常常是冲突的,“母爱”是对于人类群体是有利的,但“母爱”对于母亲这个个体却是危险的,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育孩子。
这个冲突是如何解决的呢?以前我们把母爱看成是一种无私而崇高的东西,但《自私的基因》认为,这是人被自己的基因“操纵”了,
生命体是基因创造的生存机器,生命短暂,基因不朽。
基因颗粒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不会衰老,即使是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它仅活了100年更有可能死去。它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用它自己的方式和为了它自己的目的,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抛弃这些将要死亡的个体。 (《自私的基因》)
这就是“从理论到理论”,理论之间的相互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找到它们的继承关系,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如果你的思考方式偏感性,学习方式偏经验主义,也可以“从理论到现实再回到理论”。
日本科幻作家濑名秀明写过一本科幻恐怖小说《寄生前夜》,把“基因容器”的概念具像化,把“基因控制人体,将其作为自我复制的工具”的过程变成“线粒体叛变”这个小说情节,还纠正了道金斯对基因的错误认知,借用了“线粒体共生起源”这个更科学的概念。
如果你还感兴趣,想知道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对现代人的某些行为的影响,沿着这个问题,你会看到《进化心理学》,这本书我在《情感教主的300万教徒们在焦虑什么?》一文中已经分析过,研究在人在择偶过程中,被基因控制的“动物性本能”。
一本书在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又会带来N多的问题,只要你感兴趣,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你会渐渐建立这个大方向的知识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你可以更有效率的处理相关领域的信息,也可以将其中的逻辑“工具化”,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这个《进化心理学》又被很多情感分析专家拿来做分析工具,有人借用了其中的“亲子不确定性”理论,将其变成“如何利用男人的本能,控制男人对自己进行亲职投资”,这就是 “从理论到理论又回到现实生活”的方法。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深入研究进化论,那好,我们还是回到起点,回到“生命想存在;生命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上,这一次,我们把问题“链接”到一些实用主义的方法论上。
4/5
问题的第二个方向
前面说了,在进化的方向上,有两种策略:
第一种是“防御策略”,是古菌一类最古老的生命形态,保持最简单的身体结构不变化,因为结构越简单,能适合的环境也越多;
另一种是“竞争策略”,采用不停进化的策略,让自己越来越复杂,虽然越复杂越脆弱,但复杂也代表基因突变可选择的方向大大增加,也就大大增加了适应新环境的可能。
理论就到此为止,这两个策略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呢?回到我的老本行——职场生存策略也有两种:
第一种我称之为“绝地求生策略”,在那些惨烈的、高淘汰的生存环境中,你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因为不管你之前赢了多次,一旦损失,就全盘皆输。
最典型的就是“办公室政治”,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防守”,这种策略对应着进化中的“防御策略”。
第二种我称之为“彩票策略”:在一般程度的竞争中,别怕犯错,最重要的是争取机会。为什么叫“彩票策略”呢?彩票中彩的概率虽小,但好在2元一注,损失是固定的,所以不如放手一博。
重复犯错误可以算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选择收益最高的错误,重复犯几次,找到控制风险的方法。
什么样的竞争算是“一般程度”呢?可以看看之前我的一篇《错误犯一遍,那叫错误;把错误进行到底,那就叫风格》。
很多读者很好奇,为什么我能把两种不相关的事件扯在一起呢?这就是一种“框架思维”方式,要求你凡事别太在意表象,都要多想想它的内在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还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书 。比如《孙子兵法》,偏军事哲学,很枯燥,如果你带着一些问题,看法就不一样。比如“竞争策略”和“防御策略”,书中处处可见: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职场上,你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会不会赢,这就取决对手会不会犯错误。
有人觉得《孙子兵法》太含糊,到底怎么判断“可胜”和“不可胜”呢?沿着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解释我们何时喜欢冒险,何时喜欢保守的理论。
保守策略:在“确定的收益”和“有风险的亏损”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收益”。例子就是考试时,要把容易的题拿到手,剩下的时间再攻克难题。
冒险策略:在“确定的损失”和“有风险的利益”之间,做一个选择,多数人会选择“冒险赌一把”,例子就是买彩票。
这就是说,我们平时的直觉方向是对的,但在做决策时,判断因素太多太复杂时,需要缩减成“确定因素的量”和“不确定因素的概率”这两项,再估算其中的利益得失,我在《走出思维陷阱,高手的三个“反直觉”思维习惯》一文中介绍的“基数比例”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我们的阅读视野还可以扩展到历史领域——吴思的《血酬定理》,看看人们如何计算暴力的收益与风险,在“民”、“盗”、“官”这三种角色中转换,看看应该如何给“权力”、“暴力”、“忍耐力”定价。
有人说,读经典的好处是你每次读都有新发现,其实这个新发现正是原来的知识和你在这段时间的新认识,发生了新联系。
沿着“这两种进化策略”,我们还可以看到“尼采”和“叔本华”的对立;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帮助你理解古典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
如果我们把兴趣点集中在“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的矛盾”上,有社会学的经典名著《乌合之众》,还有博弈论中的“进化稳定策略”。
我们还能在这一段内容中思考“自由意志是否只是幻觉”这个命题,这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永恒的大命题,还是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常见主题,或者能帮助你理解《失控》《创新者的尴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等经典著作。
5/5
阅读没不会提问题,读再多书也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给一个认识上的进步打100分的话,那么,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找到答案顶多只能得10分——因为只要有一个问题,你总能找到答案,只要你有足够的好奇,也不懒。
所以,提出一个新问题=90分,但这并不容易。我总结了“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几个方法”:
1、最常见的方法:找到让你困惑的地方,总结成几个问题。
2、找到那个让你惊叹的地方,想一想它为什么让你惊叹?
3、找到与以往知识冲突(或印证)的地方,思考谁更有道理(或有什么不同),或者想一想,如何让它们各自成立的条件
4、它有没有可能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被“工具化”?
5、如果它是一个观点,找到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如果它是一个知识点,找到这个知识点的边界;
最后两种是我最经常用的:
6、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问题,可以“输出学习法”——用这个知识或观点去知乎上回答几个问题,80%的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些看似完美的逻辑,中间还是有问题的,或者是你的理解偏差,或者是一个你尚未掌握的新领域。
7、如果你实在找不出问题,回到原点,提出“元问题”。(具体办法可以参考《有一种思维方式,成功者一辈子只用一次,但天天在训练》)
方法肯定不止这七种,重要的是不要做“伸手党”,别在意答案本身,答案没那么重要,甚至很多问题没有答案,重要的是沿着问题寻找“新大陆”的过程。
答案只对问题有用,只有过程才是对你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