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JAVA中避免EQUALS方法的隐藏陷阱,实例分析JAVA CLASS的文件结构
译者注 :你可能会觉得Java很简单,Object的equals实现也会非常简单,但是事实并不是你想象的这样,耐心的读完本文,你会发现你对Java了解的是如此的少。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份Java程序员的入职笔试,那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掉落到这样的陷阱中。原文转自http://www.artima.com/lejava/articles/equality.html 三位作者都是不同领域的大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上面这个连接直接去阅读原文。
摘要
本文描述重载equals方法的技术,这种技术即使是具现类的子类增加了字段也能保证equal语义的正确性。
在《Effective Java》的第8项中,Josh Bloch描述了当继承类作为面向对象语言中的等价关系的基础问题,要保证派生类的equal正确性语义所会面对的困难。Bloch这样写到:
除非你忘记了面向对象抽象的好处,否则在当你继承一个新类或在类中增加了一个值组件时你无法同时保证equal的语义依然正确
在《Programming in Scala》中的第28章演示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允许即使继承了新类,增加了新的值组件,equal的语义仍然能得到保证。虽然在这本书中这项技术是在使用Scala类环境中,但是这项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Java定义的类中。在本文中的描述来自于Programming in Scala中的文字描述,但是代码被我从scala翻译成了Java
常见的等价方法陷阱
java.lang.Object 类定义了equals这个方法,它的子类可以通过重载来覆盖它。不幸的是,在面向对象中写出正确的equals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在研究了大量的Java代码后,2007 paper的作者得出了如下的一个结论:
几乎所有的equals方法的实现都是错误的!
这个问题是因为等价是和很多其他的事物相关联。例如其中之一,一个的类型C的错误等价方法可能意味着你无法将这个类型C的对象可信赖的放入到容器中。比如说,你有两个元素elem1和elem2他们都是类型C的对象,并且他们是相等,即elem1.equals(elm2)返回ture。但是,只要这个equals方法是错误的实现,那么你就有可能会看见如下的一些行为:
Set hashSet<C> = new java.util.HashSet<C>(); hashSet.add(elem1); hashSet.contains(elem2); // returns false!
当equals重载时,这里有4个会引发equals行为不一致的常见陷阱:
- 定义了错误的equals方法签名(signature) Defining equals with the wrong signature.
- 重载了equals的但没有同时重载hashCode的方法。 Changing equals without also changing hashCode.
- 建立在会变化字域上的equals定义。 Defining equals in terms of mutable fields.
- 不满足等价关系的equals错误定义 Failing to define equals as an equivalence relation.
在剩下的章节中我们将依次讨论这4中陷阱。
陷阱1:定义错误equals方法签名(signature)
考虑为下面这个简单类Point增加一个等价性方法: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 ... }
看上去非常明显,但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定义equals就是错误的。
// An utterly wrong definition of equals public boolean equals(Point other) { return (this.getX() == other.getX() && this.getY() == other.getY()); }
这个方法有什么问题呢?初看起来,它工作的非常完美:
Point p1 = new Point(1, 2); Point p2 = new Point(1, 2); Point q = new Point(2, 3);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p2)); // prints true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q)); // prints false
然而,当我们一旦把这个Point类的实例放入到一个容器中问题就出现了:
import java.util.HashSet; HashSet<Point> coll = new HashSet<Point>(); coll.add(p1);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2)); // prints false
为什么coll中没有包含p2呢?甚至是p1也被加到集合里面,p1和p2是是等价的对象吗?在下面的程序中,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些原因,定义p2a是一个指向p2的对象,但是p2a的类型是Object而非Point类型:
Object p2a = p2;
现在我们重复第一个比较,但是不再使用p2而是p2a,我们将会得到如下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p2a)); // prints false
到底是那里出了了问题?事实上,之前所给出的equals版本并没有覆盖Object类的equals方法,因为他的类型不同。下面是Object的equals方法的定义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因为Point类中的equals方法使用的是以Point类而非Object类做为参数,因此它并没有覆盖Object中的equals方法。而是一种变化了的重载。在Java中重载被解析为静态的参数类型而非运行期的类型,因此当静态参数类型是Point,Point的equals方法就被调用。然而当静态参数类型是Object时,Object类的equals就被调用。因为这个方法并没有被覆盖,因此它仍然是实现成比较对象标示。这就是为什么虽然p1和p2a具有同样的x,y值,”p1.equals(p2a)”仍然返回了false。这也是会什么HasSet的contains方法返回false的原因,因为这个方法操作的是泛型,他调用的是一般化的Object上equals方法而非Point类上变化了的重载方法equals
一个更好但不完美的equals方法定义如下:
// A better definition, but still not perfect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 (this.getX() == that.getX() && this.getY() == that.getY()); } return result; }
现在equals有了正确的类型,它使用了一个Object类型的参数和一个返回布尔型的结果。这个方法的实现使用instanceof操作和做了一个造型。它首先检查这个对象是否是一个Point类,如果是,他就比较两个点的坐标并返回结果,否则返回false。
陷阱2:重载了equals的但没有同时重载hashCode的方法
如果你使用上一个定义的Point类进行p1和p2a的反复比较,你都会得到你预期的true的结果。但是如果你将这个类对象放入到HashSet.contains()方法中测试,你就有可能仍然得到false的结果:
Point p1 = new Point(1, 2); Point p2 = new Point(1, 2); HashSet<Point> coll = new HashSet<Point>(); coll.add(p1);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2)); // 打印 false (有可能)
事实上,这个个结果不是100%的false,你也可能有返回ture的经历。如果你得到的结果是true的话,那么你试试其他的坐标值,最终你一定会得到一个在集合中不包含的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Point重载了equals却没有重载hashCode。
注意上面例子的的容器是一个HashSet,这就意味着容器中的元素根据他们的哈希码被被放入到”哈希桶 hash buckets”中。contains方法首先根据哈希码在哈希桶中查找,然后让桶中的所有元素和所给的参数进行比较。现在,虽然最后一个Point类的版本重定义了equals方法,但是它并没有同时重定义hashCode。因此,hashCode仍然是Object类的那个版本,即:所分配对象的一个地址的变换。所以p1和p2的哈希码理所当然的不同了,甚至是即时这两个点的坐标完全相同。不同的哈希码导致他们具有极高的可能性被放入到集合中不同的哈希桶中。contains方法将会去找p2的哈希码对应哈希桶中的匹配元素。但是大多数情况下,p1一定是在另外一个桶中,因此,p2永远找不到p1进行匹配。当然p2和p2也可能偶尔会被放入到一个桶中,在这种情况下,contains的结果就为true了。
最新一个Point类实现的问题是,它的实现违背了作为Object类的定义的hashCode的语义。
如果两个对象根据equals(Object)方法是相等的,那么在这两个对象上调用hashCode方法应该产生同样的值
事实上,在Java中,hashCode和equals需要一起被重定义是众所周知的。此外,hashCode只可以依赖于equals依赖的域来产生值。对于Point这个类来说,下面的的hashCode定义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定义。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 (this.getX() == that.getX() && this.getY() == that.getY());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41 * (41 + getX()) + getY());
}
}
这只是hashCode一个可能的实现。x域加上常量41后的结果再乘与41并将结果在加上y域的值。这样做就可以以低成本的运行时间和低成本代码大小得到一个哈希码的合理的分布(译者注: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做法)。
增加hashCode方法重载修正了定义类似Point类等价性的问题。然而,关于类的等价性仍然有其他的问题点待发现。
陷阱3:建立在会变化字段上的equals定义
让我们在Point类做一个非常微小的变化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int x;
private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public void setX(int x) { // Problematic
this.x = x;
}
public void setY(int y) {
this.y = 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 (this.getX() == that.getX() && this.getY() == that.getY());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41 * (41 + getX()) + getY());
}
}
唯一的不同是x和y域不再是final,并且两个set方法被增加到类中来,并允许客户改变x和y的值。equals和hashCode这个方法的定义现在是基于在这两个会发生变化的域上,因此当他们的域的值改变时,结果也就跟着改变。因此一旦你将这个point对象放入到集合中你将会看到非常神奇的效果。
Point p = new Point(1, 2); HashSet<Point> coll = new HashSet<Point>(); coll.add(p);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 // 打印 true
现在如果你改变p中的一个域,这个集合中还会包含point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p.setX(p.getX() + 1);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 // (有可能)打印 false
看起来非常的奇怪。p去那里去了?如果你通过集合的迭代器来检查p是否包含,你将会得到更奇怪的结果。
Iterator<Point> it = coll.iterator(); boolean containedP = false; while (it.hasNext()) { Point nextP = it.next(); if (nextP.equals(p)) { containedP = true;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containedP); // 打印 true
结果是,集合中不包含p,但是p在集合的元素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x域的修改后才发生的,p最终的的hashCode是在集合coll错误的哈希桶中。即,原始哈希桶不再有其新值对应的哈希码。换句话说,p已经在集合coll的是视野范围之外,虽然他仍然属于coll的元素。
从这个例子所得到的教训是,当equals和hashCode依赖于会变化的状态时,那么就会给用户带来问题。如果这样的对象被放入到集合中,用户必须小心,不要修改这些这些对象所依赖的状态,这是一个小陷阱。如果你需要根据对象当前的状态进行比较的话,你应该不要再重定义equals,应该起其他的方法名字而不是equals。对于我们的Point类的最后的定义,我们最好省略掉hashCode的重载,并将比较的方法名命名为equalsContents,或其他不同于equals的名字。那么Point将会继承原来默认的equals和hashCode的实现,因此当我们修改了x域后p依然会呆在其原来在容器中应该在位置。
陷阱4:不满足等价关系的equals错误定义
Object中的equals的规范阐述了equals方法必须实现在非null对象上的等价关系:
- 自反原则:对于任何非null值X,表达式x.equals(x)总返回true。
- 等价性:对于任何非空值x和y,那么当且仅当y.equals(x)返回真时,x.equals(y)返回真。
- 传递性:对于任何非空值x,y,和z,如果x.equals(y)返回真,且y.equals(z)也返回真,那么x.equals(z)也应该返回真。
- 一致性:对于非空x,y,多次调用x.equals(y)应该一致的返回真或假。提供给equals方法比较使用的信息不应该包含改过的信息。
- 对于任何非空值x,x.equals(null)应该总返回false.
Point类的equals定义已经被开发成了足够满足equals规范的定义。然而,当考虑到继承的时候,事情就开始变得非常复杂起来。比如说有一个Point的子类ColoredPoint,它比Point多增加了一个类型是Color的color域。假设Color被定义为一个枚举类型:
public enum Color { 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INDIGO, VIOLET; }
ColoredPoint重载了equals方法,并考虑到新加入color域,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loredPoint extends Point { // Problem: equals not symmetric private final Color color; public ColoredPoint(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super(x, y); this.color = col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ColoredPoint) { ColoredPoint that = (ColoredPoint) other; result = (this.color.equals(that.color) && super.equals(that)); } return result; } }
这是很多程序员都有可能写成的代码。注意在本例中,类ColoredPointed不需要重载hashCode,因为新的ColoredPoint类上的equals定义,严格的重载了Point上equals的定义。hashCode的规范仍然是有效,如果两个着色点(colored point)相等,其坐标必定相等,因此它的hashCode也保证了具有同样的值。
对于ColoredPoint类自身对象的比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使用ColoredPoint和Point混合进行比较就要出现问题。
Point p = new Point(1, 2); ColoredPoint cp = new ColoredPoint(1, 2, Color.RED); System.out.println(p.equals(cp)); // 打印真 true System.out.println(cp.equals(p)); // 打印假 false
“p等价于cp”的比较这个调用的是定义在Point类上的equals方法。这个方法只考虑两个点的坐标。因此比较返回真。在另外一方面,“cp等价于p”的比较这个调用的是定义在ColoredPoint类上的equals方法,返回的结果却是false,这是因为p不是ColoredPoint,所以equals这个定义违背了对称性。
违背对称性对于集合来说将导致不可以预期的后果,例如:
Set<Point> hashSet1 = new java.util.HashSet<Point>(); hashSet1.add(p); System.out.println(hashSet1.contains(cp)); // 打印 false Set<Point> hashSet2 = new java.util.HashSet<Point>(); hashSet2.add(cp); System.out.println(hashSet2.contains(p)); // 打印 true
因此虽然p和cp是等价的,但是contains测试中一个返回成功,另外一个却返回失败。
你如何修改equals的定义,才能使得这个方法满足对称性?本质上说有两种方法,你可以使得这种关系变得更一般化或更严格。更一般化的意思是这一对对象,a和b,被用于进行对比,无论是a比b还是b比a 都返回true,下面是代码:
public class ColoredPoint extends Point { // Problem: equals not transitive private final Color color; public ColoredPoint(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super(x, y); this.color = col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ColoredPoint) { ColoredPoint that = (ColoredPoint) other; result = (this.color.equals(that.color) && super.equals(that)); } e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 that.equals(this); } return result; } }
在ColoredPoint中的equals的新定义比老定义中检查了更多的情况:如果对象是一个Point对象而不是ColoredPoint,方法就转变为Point类的equals方法调用。这个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就是equals的对称性,不管”cp.equals(p)”还是”p.equals(cp)”的结果都是true。然而这种方法,equals的规范还是被破坏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新等价性不满足传递性。考虑下面的一段代码实例,定义了一个点和这个点上上两种不同颜色点:
ColoredPoint redP = new ColoredPoint(1, 2, Color.RED); ColoredPoint blueP = new ColoredPoint(1, 2, Color.BLUE);
redP等价于p,p等价于blueP
System.out.println(redP.equals(p)); // prints true System.out.println(p.equals(blueP)); // prints true
然而,对比redP和blueP的结果是false:
System.out.println(redP.equals(blueP)); // 打印 false
因此,equals的传递性就被违背了。
使equals的关系更一般化似乎会将我们带入到死胡同。我们应该采用更严格化的方法。一种更严格化的equals方法是认为不同类的对象是不同的。这个可以通过修改Point类和ColoredPoint类的equals方法来达到。你能增加额外的比较来检查是否运行态的这个Point类和那个Point类是同一个类,就像如下所示的代码一样:
// A technically valid, but unsatisfying, equals method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 (this.getX() == that.getX() && this.getY() == that.getY()
&& this.getClass().equals(that.getClass()));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41 * (41 + getX()) + getY());
}
}
你现在可以将ColoredPoint类的equals实现用回刚才那个不满足对称性要的equals实现了。
public class ColoredPoint extends Point { // 不再违反对称性需求 private final Color color; public ColoredPoint(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super(x, y); this.color = col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ColoredPoint) { ColoredPoint that = (ColoredPoint) other; result = (this.color.equals(that.color) && super.equals(that)); } return result; } }
这里,Point类的实例只有当和另外一个对象是同样类,并且有同样的坐标时候,他们才被认为是相等的,即意味着 .getClass()返回的是同样的值。这个新定义的等价关系满足了对称性和传递性因为对于比较对象是不同的类时结果总是false。所以着色点(colored point)永远不会等于点(point)。通常这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这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争论——这样的比较过于严格了。
考虑我们如下这种稍微的迂回的方式来定义我们的坐标点(1,2)
Point pAnon = new Point(1, 1)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2; } };
pAnon等于p吗?答案是假,因为p和pAnon的java.lang.Class对象不同。p是Point,而pAnon是Point的一个匿名派生类。但是,非常清晰的是pAnon的确是在坐标1,2上的另外一个点。所以将他们认为是不同的点是没有理由的。
canEqual 方法
到此,我们看其来似乎是遇到阻碍了,存在着一种正常的方式不仅可以在不同类继承层次上定义等价性,并且保证其等价的规范性吗?事实上,的确存在这样的一种方法,但是这就要求除了重定义equals和hashCode外还要另外的定义一个方法。基本思路就是在重载equals(和hashCode)的同时,它应该也要要明确的声明这个类的对象永远不等价于其他的实现了不同等价方法的超类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对每一个重载了equals的类新增一个方法canEqual方法。这个方法的方法签名是:
public boolean canEqual(Object other)
如果other 对象是canEquals(重)定义那个类的实例时,那么这个方法应该返回真,否则返回false。这个方法由equals方法调用,并保证了两个对象是可以相互比较的。下面Point类的新的也是最终的实现:
public class Point {
private final int x;
private final int y;
public Point(int x, int y) {
this.x = x;
this.y = y;
}
public int getX() {
return x;
}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y;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Point that = (Point) other;
result =(that.canEqual(this) && this.getX() == that.getX() && this.getY() == that.getY());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41 * (41 + getX()) + getY());
}
public boolean canEqual(Object other) {
return (other instanceof Point);
}
}
这个版本的Point类的equals方法中包含了一个额外的需求,通过canEquals方法来决定另外一个对象是否是是满足可以比较的对象。在Point中的canEqual宣称了所有的Point类实例都能被比较。
下面是ColoredPoint相应的实现
public class ColoredPoint extends Point { // 不再违背对称性
private final Color color;
public ColoredPoint(int x, int y, Color color) {
super(x, y);
this.color = col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 (other instanceof ColoredPoint) {
ColoredPoint that = (ColoredPoint) other;
result = (that.canEqual(this) && this.color.equals(that.color) && super.equals(that));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41 * super.hashCode() + color.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nEqual(Object other) {
return (other instanceof ColoredPoint);
}
}
在上显示的新版本的Point类和ColoredPoint类定义保证了等价的规范。等价是对称和可传递的。比较一个Point和ColoredPoint类总是返回false。因为点p和着色点cp,“p.equals(cp)返回的是假。并且,因为cp.canEqual(p)总返回false。相反的比较,cp.equals(p)同样也返回false,由于p不是一个ColoredPoint,所以在ColoredPoint的equals方法体内的第一个instanceof检查就失败了。
另外一个方面,不同的Point子类的实例却是可以比较的,同样没有重定义等价性方法的类也是可以比较的。对于这个新类的定义,p和pAnon的比较将总返回true。下面是一些例子:
Point p = new Point(1, 2); ColoredPoint cp = new ColoredPoint(1, 2, Color.INDIGO); Point pAnon = new Point(1, 1)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Y() { return 2; } }; Set<Point> coll = new java.util.HashSet<Point>(); coll.add(p);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 // 打印 true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cp)); // 打印 false System.out.println(coll.contains(pAnon)); // 打印 true
这些例子显示了如果父类在equals的实现定义并调用了canEquals,那么开发人员实现的子类就能决定这个子类是否可以和它父类的实例进行比较。例如ColoredPoint,因为它以”一个着色点永远不可以等于普通不带颜色的点重载了” canEqual,所以他们就不能比较。但是因为pAnon引用的匿名子类没有重载canEqual,因此它的实例就可以和Point的实例进行对比。
canEqual方法的一个潜在的争论是它是否违背了Liskov替换准则(LSP)。例如,通过比较运行态的类来实现的比较技术(译者注: canEqual的前一版本,使用.getClass()的那个版本),将导致不能定义出一个子类,这个子类的实例可以和其父类进行比较,因此就违背了LSP。这是因为,LSP原则是这样的,在任何你能使用父类的地方你都可以使用子类去替换它。在之前例子中,虽然cp的x,y坐标匹配那些在集合中的点,然而”coll.contains(cp)”仍然返回false,这看起来似乎违背得了LSP准则,因为你不能这里能使用Point的地方使用一个ColoredPointed。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LSP原则并没有要求子类和父类的行为一致,而仅要求其行为能一种方式满足父类的规范。
通过比较运行态的类来编写equals方法(译者注: canEqual的前一版本,使用.getClass()的那个版本)的问题并不是违背LSP准则的问题,但是它也没有为你指明一种创建派生类的实例能和父类实例进行对比的的方法。例如,我们使用这种运行态比较的技术在之前的”coll.contains(pAnon)”将会返回false,并且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相反我们希望“coll.contains(cp)”返回false,因为通过在ColoredPoint中重载的equals,我基本上可以说,一个在坐标1,2上着色点和一个坐标1,2上的普通点并不是一回事。然而,在最后的例子中,我们能传递Point两种不同的子类实例到集合中contains方法,并且我们能得到两个不同的答案,并且这两个答案都正确。
如何在Java中避免equals方法的隐藏陷阱 | 酷 壳 - CoolShell
实例分析Java Class的文件结构 | 酷 壳 - CoolShell
实例分析JAVA CLASS的文件结构
今天把之前在Evernote中的笔记重新整理了一下,发上来供对java class 文件结构的有兴趣的同学参考一下。
学习Java的朋友应该都知道Java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打着平台无关性的旗号,说“一次编写,到处运行”,其实说到无关性,Java平台还有另外一个无关 性那就是语言无关性,要实现语言无关性,那么Java体系中的class的文件结构或者说是字节码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其实Java从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两套 规范,一个是Java语言规范,另外一个是Java虚拟机规范,Java语言规范只是规定了Java语言相关的约束以及规则,而虚拟机规范则才是真正从跨 平台的角度去设计的。今天我们就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看看,到底Java中一个Class文件对应的字节码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篇文章将首先总体上阐述一下Class到底由哪些内容构成,然后再用一个实际的Java类入手去分析class的文件结构。
在继续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如下几点:
1)Class文件是有8个字节为基础的字节流构成的,这些字节流之间都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排列,并且字节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隙,对于超过8个字节的数据,将按 照Big-Endian的顺序存储的,也就是说高位字节存储在低的地址上面,而低位字节存储到高地址上面,其实这也是class文件要跨平台的关键,因为 PowerPC架构的处理采用Big-Endian的存储顺序,而x86系列的处理器则采用Little-Endian的存储顺序,因此为了Class文 件在各中处理器架构下保持统一的存储顺序,虚拟机规范必须对起进行统一。
2) Class文件结构采用类似C语言的结构体来存储数据的,主要有两类数据项,无符号数和表,无符号数用来表述数字,索引引用以及字符串等,比如 u1,u2,u4,u8分别代表1个字节,2个字节,4个字节,8个字节的无符号数,而表是有多个无符号数以及其它的表组成的复合结构。可能大家看到这里 对无符号数和表到底是上面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不要紧,等下面实例的时候,我会再以实例来解释。
明确了上面的两点以后,我们接下来后来看看Class文件中按照严格的顺序排列的字节流都具体包含些什么数据:
(上图来自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Specification Java SE 7 Edition)
在看上图的时候,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比如cp_info,cp_info表示常量池,上图中用 constant_pool[constant_pool_count-1]的方式来表示常量池有constant_pool_count-1个常量,它 这里是采用数组的表现形式,但是大家不要误以为所有的常量池的常量长度都是一样的,其实这个地方只是为了方便描述采用了数组的方式,但是这里并不像编程语 言那里,一个int型的数组,每个int长度都一样。明确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在回过头来看看上图中每一项都具体代表了什么含义。
1)u4 magic 表示魔数,并且魔数占用了4个字节,魔数到底是做什么的呢?它其实就是表示一下这个文件的类型是一个Class文件,而不是一张JPG图片,或者AVI的电影。而Class文件对应的魔数是0xCAFEBABE.
2)u2 minor_version 表示Class文件的次版本号,并且此版本号是u2类型的无符号数表示。
3) u2 major_version 表示Class文件的主版本号,并且主版本号是u2类型的无符号数表示。major_version和minor_version主要用来表示当前的虚拟 机是否接受当前这种版本的Class文件。不同版本的Java编译器编译的Class文件对应的版本是不一样的。高版本的虚拟机支持低版本的编译器编译的 Class文件结构。比如Java SE 6.0对应的虚拟机支持Java SE 5.0的编译器编译的Class文件结构,反之则不行。
4) u2 constant_pool_count 表示常量池的数量。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来说一下常量池是什么东西,请大家不要与Jvm内存模型中的运行时常量池混淆了,Class文件中常量池主要存储了字 面量以及符号引用,其中字面量主要包括字符串,final常量的值或者某个属性的初始值等等,而符号引用主要存储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称,字段的名称以及描 述符,方法的名称以及描述符,这里名称可能大家都容易理解,至于描述符的概念,放到下面说字段表以及方法表的时候再说。另外大家都知道Jvm的内存模型中 有堆,栈,方法区,程序计数器构成,而方法区中又存在一块区域叫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时常量池中存放的东西其实也就是编译器长生的各种字面量以及符号引用, 只不过运行时常量池具有动态性,它可以在运行的时候向其中增加其它的常量进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String的intern方法。
5)cp_info 表示常量池,这里面就存在了上面说的各种各样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放到常量池的中数据项在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Specification Java SE 7 Edition 中一共有14个常量,每一种常量都是一个表,并且每种常量都用一个公共的部分tag来表示是哪种类型的常量。
下面分别简单描述一下具体细节等到后面的实例 中我们再细化。
- CONSTANT_Utf8_info tag标志位为1, UTF-8编码的字符串
- CONSTANT_Integer_info tag标志位为3, 整形字面量
- CONSTANT_Float_info tag标志位为4, 浮点型字面量
- CONSTANT_Long_info tag标志位为5, 长整形字面量
- CONSTANT_Double_info tag标志位为6, 双精度字面量
- CONSTANT_Class_info tag标志位为7, 类或接口的符号引用
- CONSTANT_String_info tag标志位为8,字符串类型的字面量
- CONSTANT_Fieldref_info tag标志位为9, 字段的符号引用
- CONSTANT_Methodref_info tag标志位为10,类中方法的符号引用
- CONSTANT_InterfaceMethodref_info tag标志位为11, 接口中方法的符号引用
- CONSTANT_NameAndType_info tag 标志位为12,字段和方法的名称以及类型的符号引用
6) u2 access_flags 表示类或者接口的访问信息,具体如下图所示:
7)u2 this_class 表示类的常量池索引,指向常量池中CONSTANT_Class_info的常量
8)u2 super_class 表示超类的索引,指向常量池中CONSTANT_Class_info的常量
9)u2 interface_counts 表示接口的数量
10)u2 interface[interface_counts]表示接口表,它里面每一项都指向常量池中CONSTANT_Class_info常量
11)u2 fields_count 表示类的实例变量和类变量的数量
12) field_info fields[fields_count]表示字段表的信息,其中字段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access_flags表示字段的访问表示,比如字段是public,private,protect 等,name_index表示字段名 称,指向常量池中类型是CONSTANT_UTF8_info的常量,descriptor_index表示字段的描述符,它也指向常量池中类型为 CONSTANT_UTF8_info的常量,attributes_count表示字段表中的属性表的数量,而属性表是则是一种用与描述字段,方法以及 类的属性的可扩展的结构,不同版本的Java虚拟机所支持的属性表的数量是不同的。
13) u2 methods_count表示方法表的数量
14)method_info 表示方法表,方法表的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access_flags表示方法的访问表示,name_index表示名称的索引,descriptor_index表示方法的描述 符,attributes_count以及attribute_info类似字段表中的属性表,只不过字段表和方法表中属性表中的属性是不同的,比如方法 表中就Code属性,表示方法的代码,而字段表中就没有Code属性。其中具体Class中到底有多少种属性,等到Class文件结构中的属性表的时候再 说说。
15) attribute_count表示属性表的数量,说到属性表,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 属性表存在于Class文件结构的最后,字段表,方法表以及Code属性中,也就是说属性表中也可以存在属性表
- 属性表的长度是不固定的,不同的属性,属性表的长度是不同的
上面说完了Class文件结构中每一项的构成以后,我们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解释以下上面所说的内容。
通过jdk1.6.0_37的javac 编译后的TestClass.java对应的TestClass.class的二进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就根据前面所说的Class的文件结构来解析以下上图中字节流。
1)魔数
从Class的文件结构我们知道,刚开始的4个字节是魔数,上图中从地址00000000h-00000003h的内容就是魔数,从上图可知Class的文件的魔数是0xCAFEBABE。
2)主次版本号
接下来的4个字节是主次版本号,有上图可知从00000004h-00000005h对应的是0x0000,因此Class的minor_version 为0x0000,从00000006h-00000007h对应的内容为0x0032,因此Class文件的major_version版本为 0x0032,这正好就是jdk1.6.0不带target参数编译后的Class对应的主次版本。
3)常量池的数量
接下来的2个字节从00000008h-00000009h表示常量池的数量,由上图可以知道其值为0x0018,十进制为24个,但是对于常量池的数量 需要明确一点,常量池的数量是constant_pool_count-1,为什么减一,是因为索引0表示class中的数据项不引用任何常量池中的常 量。
4)常量池
我们上面说了常量池中有不同类型的常量,下面就来看看TestClass.class的第一个常量,我们知道每个常量都有一个u1类型的tag标识来表示 常量的类型,上图中0000000ah处的内容为0x0A,转换成二级制是10,有上面的关于常量类型的描述可知tag为10的常量是Constant_Methodref_info,而Constant_Methodref_info的结够如下图所示:
其中class_index指向常量池中类型为CONSTANT_Class_info的常量,从TestClass的二进制文件结构中可以看出 class_index的值为0x0004(地址为0000000bh-0000000ch),也就是说指向第四个常量。
name_and_type_index指向常量池中类型为CONSTANT_NameAndType_info常量。从上图可以看出name_and_type_index的值为0x0013,表示指向常量池中的第19个常量。
接下来又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来找到常量池中的所有常量。不过JDK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可以让我们查看常量池中所包含的常量。通过javap -verbose TestClass 即可得到所有常量池中的常量,截图如下: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TestClass中常量池有24个常量,不要忘记了第0个常量,因为第0个常量被用来表示 Class中的数据项不引用任何常量池中的常量。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知TestClass的第一个常量表示方法,其中class_index指向的第四 个常量为java/lang/Object,name_and_type_index指向的第19个常量值为<init>:()V,从这里可 以看出第一个表示方法的常量表示的是java编译器生成的实例构造器方法。通过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常量池的其它常量。OK,分析完常量池,我们接下来再分 析下access_flags。
5)u2 access_flags 表示类或者接口方面的访问信息,比如Class表示的是类还是接口,是否为public,static,final等。具体访问标示的含义之前已经说过 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TestClass的访问标示。Class的访问标示是从0000010dh-0000010e,期值为0x0021,根据前面说的 各种访问标示的标志位,我们可以知道:0x0021=0x0001|0x0020 也即ACC_PUBLIC 和 ACC_SUPER为真,其中ACC_PUBLIC大家好理解,ACC_SUPER是jdk1.2之后编译的类都会带有的标志。
6)u2 this_class 表示类的索引值,用来表示类的全限定名称,类的索引值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清楚到看到,类索引值为0x0003,对应常量池的第三个常量,通过javap的结果,我们知道第三个常量为 CONSTANT_Class_info类型的常量,通过它可以知道类的全限定名称为:com/ejushang/TestClass /TestClass
7)u2 super_class 表示当前类的父类的索引值,索引值所指向的常量池中类型为CONSTANT_Class_info的常量,父类的索引值如下图所示,其值为0x0004, 查看常量池的第四个常量,可知TestClass的父类的全限定名称为:java/lang/Object
8)interfaces_count和 interfaces[interfaces_count]表示接口数量以及具体的每一个接口,TestClass的接口数量以及接口如下图所示,其中 0x0001表示接口数量为1,而0x0005表示接口在常量池的索引值,找到常量池的第五个常量,其类型为CONSTANT_Class_info,其 值为:com/ejushang/TestClass/Super
9)fields_count 和 field_info, fields_count表示类中field_info表的数量,而field_info表示类的实例变量和类变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field_info不包含从父类继承过来的字段,field_info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access_flags表示字段的访问标示,比如public,private,protected,static,final等,access_flags的取值如下图所示:
其中name_index 和 descriptor_index都是常量池的索引值,分别表示字段的名称和字段的描述符,字段的名称容易理解,但是字段的描述符如何理解呢?其实在JVM 规范中,对于字段的描述符规定如下图所示:
其中大家需要关注一下上图最后一行,它表示的是对一维数组的描述符,对于String[][]的描述符将是[[ Ljava/lang/String,而对于int[][]的描述符为[[I。接下来的attributes_count以及 attribute_info分别表示属性表的数量以及属性表。下面我们还是以上面的TestClass为例,来看看TestClass的字段表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字段的数量,TestClass的字段的数量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TestClass有两个字段,查看TestClass的源代码可知,确实也只有两个字段,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一个字段,我们知道第一个字段应该为private int staticVar,它在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表示如下图所示:
其中0x001A表示访问标示,通过查看access_flags表可知,其为ACC_PRIVATE,ACC_STATIC,ACC_FINAL,接下 来0x0006和0x0007分别表示常量池中第6和第7个常量,通过查看常量池可知,其值分别为:staticVar和I,其中staticVar为字 段名称,而I为字段的描述符,通过上面对描述符的解释,I所描述的是int类型的变量,接下来0x0001表示staticVar这个字段表中的属性表的 数量,从上图可以staticVar字段对应的属性表有1个,0x0008表示常量池中的第8个常量,查看常量池可以得知此属性为 ConstantValue属性,而ConstantValue属性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attribute_name_index表述属性名的常量池索引,本例中为ConstantValue,而ConstantValue的 attribute_length固定长度为2,而constantValue_index表示常量池中的引用,本例中,其中为0x0009,查看第9个 常量可以知道,它表示一个类型为CONSTANT_Integer_info的常量,其值为0。
上面说完了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taticVar=0,下面我们接着说一下TestClass的private int instanceVar=0,在本例中对instanceVar的二进制表示如下图所示:
其中0x0002表示访问标示为ACC_PRIVATE,0x000A表示字段的名称,它指向常量池中的第10个常量,查看常量池可以知道字段名称为 instanceVar,而0x0007表示字段的描述符,它指向常量池中的第7个常量,查看常量池可以知道第7个常量为I,表示类型为 instanceVar的类型为I,最后0x0000表示属性表的数量为0.
10)methods_count 和 method_info ,其中methods_count表示方法的数量,而method_info表示的方法表,其中方法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method_info和field_info的结构是很类似的,方法表的access_flag的所有标志位以及取值如下图所示:
其中name_index和descriptor_index表示的是方法的名称和描述符,他们分别是指向常量池的索引。这里需要结解释一下方法的描述 符,方法的描述符的结构为:(参数列表)返回值,比如public int instanceMethod(int param)的描述符为:(I)I,表示带有一个int类型参数且返回值也为int类型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属性数量以及属性表了,方法表和字段表虽然都有 属性数量和属性表,但是他们里面所包含的属性是不同。接下来我们就以TestClass来看一下方法表的二进制表示。首先来看一下方法表数量,截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方法表的数量为0x0002表示有两个方法,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第一个方法,我们首先来看一下TestClass的第一个方法的access_flag,name_index,descriptor_index,截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知道access_flags为0x0001,从上面对access_flags标志位的描述,可知方法的access_flags的取值为 ACC_PUBLIC,name_index为0x000B,查看常量池中的第11个常量,知道方法的名称为<init>,0x000C表示 descriptor_index表示常量池中的第12常量,其值为()V,表示<init>方法没有参数和返回值,其实这是编译器自动生成 的实例构造器方法。接下来的0x0001表示<init>方法的方法表有1个属性,属性截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0x000D对应的常量池中的常量为Code,表示的方法的Code属性,所以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方法的那些代码是存储在Class文件方法表中的属性表中的Code属性中。接下来我们在分析一下Code属性,Code属性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attribute_name_index指向常量池中值为Code的常量,attribute_length的长度表示Code属性表的长度(这里 需要注意的时候长度不包括attribute_name_index和attribute_length的6个字节的长度)。
max_stack表示最大栈深度,虚拟机在运行时根据这个值来分配栈帧中操作数的深度,而max_locals代表了局部变量表的存储空间。
max_locals的单位为slot,slot是虚拟机为局部变量分配内存的最小单元,在运行时,对于不超过32位类型的数据类型,比如 byte,char,int等占用1个slot,而double和Long这种64位的数据类型则需要分配2个slot,另外max_locals的值并 不是所有局部变量所需要的内存数量之和,因为slot是可以重用的,当局部变量超过了它的作用域以后,局部变量所占用的slot就会被重用。
code_length代表了字节码指令的数量,而code表示的时候字节码指令,从上图可以知道code的类型为u1,一个u1类型的取值为0x00-0xFF,对应的十进制为0-255,目前虚拟机规范已经定义了200多条指令。
exception_table_length以及exception_table分别代表方法对应的异常信息。
attributes_count和attribute_info分别表示了Code属性中的属性数量和属性表,从这里可以看出Class的文件结构中,属性表是很灵活的,它可以存在于Class文件,方法表,字段表以及Code属性中。
接下来我们继续以上面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从上面init方法的Code属性的截图中可以看出,属性表的长度为0x00000026,max_stack的 值为0x0002,max_locals的取值为0x0001,code_length的长度为0x0000000A,那么00000149h- 00000152h为字节码,接下来exception_table_length的长度为0x0000,而attribute_count的值为 0x0001,00000157h-00000158h的值为0x000E,它表示常量池中属性的名称,查看常量池得知第14个常量的值为 LineNumberTable,LineNumberTable用于描述java源代码的行号和字节码行号的对应关系,它不是运行时必需的属性,如果通 过-g:none的编译器参数来取消生成这项信息的话,最大的影响就是异常发生的时候,堆栈中不能显示出出错的行号,调试的时候也不能按照源代码来设置断 点,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LineNumberTable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attribute_name_index上面已经提到过,表示常量池的索引,attribute_length表示属性长度,而start_pc和 line_number分表表示字节码的行号和源代码的行号。本例中LineNumberTable属性的字节流如下图所示:
上面分析完了TestClass的第一个方法,通过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分析出TestClass的第二个方法,截图如下:
其中access_flags为0x0001,name_index为0x000F,descriptor_index为0x0010,通过查看常量池可 以知道此方法为public int instanceMethod(int param)方法。通过和上面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instanceMethod的Code属性为下图所示: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Class文件的属性,从00000191h-00000199h为Class文件中的属性表,其中0x0011表示属性的名称,查看常量池可以知道属性名称为SourceFile,我们再来看看SourceFile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attribute_length为属性的长度,sourcefile_index指向常量池中值为源代码文件名称的常量,在本例中SourceFile属性截图如下:
其中attribute_length为0x00000002表示长度为2个字节,而soucefile_index的值为0x0012,查看常量池的第18个常量可以知道源代码文件的名称为TestClass.java
最后,希望对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多交流。个人微博:(http://weibo.com/xmuz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