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2022新功能概览

 

开始之前

  本篇文章仅仅是针对SQL Server 2022新推出功能的概览,以及我个人作为用户视角对于每个功能的理解,有些功能会结合一些我的经验进行描述,实际上,SQL Server 2022在引擎层面的增强的确算是里程碑级别,涉及到的每一个功能点展开都可以单独开出一篇文章。但本篇文章只是一个概览性文章,并不会深入解释每个功能。

  本篇文章侧重于讨论SQL Server 2022引擎本身,与Azure的整合以及对S3 Blob的整合、On Linux与K8S的部署层面增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测试环境

  本篇文章会对一些新功能进行测试,但不会进行深入测试,仅做初步的验证,因此环境以简单为主,用完即释放。

阿里云RDS for SQL Server 2022企业集群版

mssql.x4.medium.e2(2c8g)

示例数据库:https://github.com/microsoft/sql-server-samples/tree/master/samples/databases/wide-world-importers

 

Built-In Query Intelligence

  SQL Server 2022引入的部分功能是能够立竿见影地提升性能的,也是带来最大提升的部分。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要想提升产品效果就需要改变使用行为,这通常会带来较高的成本。相比之下,单纯提升产品本身的能力而不改变使用方式是增益最大的。

  举个例子,在手机电池电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使用习惯,例如手动经常关闭不使用的功能节省电量,与操作系统定期根据特定规则自动关闭功能节省电量相比,前者的成本会远远大于后者。

  对于数据库也是类似的情况。很多新功能可能需要应用程序代码的变更,这会带来较高的使用成本。相比之下,如果在内核层面进行增强,仅需设置部分功能的开关,这部分的使用成本就会比较低。

  Build-In Query Intelligence的整个一个大图如下,可以看到Query Store是实现这一些基础的核心,那什么是Query Store?

 

Query Store

  过去DBA有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性能调优,而性能调优中有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Baseline”,打个比方,建立Baseline能够就好比一个人定期去体检,健康状态下的指标就类似于Baseline,也就是一个人正常状态下的指标,当人感觉不舒服时,使用检查的数据比对Baseline可以快速缩小病因范围,类似的,当系统出现瓶颈时,通过当前指标与Baseline比较能够帮助快速缩小排查范围。

  另一部分性能调优的工作是捕捉“慢SQL”,通过定期捕捉高资源消耗的语句,人为针对这些语句进行调优。

  SQL Server虽然内置了不少DMV记录统计信息,但这部分信息基于内存,重启后就消失, 同时只有聚合数据,没有细分数据。

  上述两部分都需要进行数据收集,这个动作通常需要有一定SQL Server基础,同时也需要额外部署监控收集-数据处理-展示 等多个组件。

  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外挂收集器进行,例如我之前提到的阿里云RDS for SQL Server性能洞察体系

  而SQL Server自从2016以来引入了Query Store,能够将已执行SQL性能的各类元数据随数据库持久化到磁盘,启用方式仅为一个选项。这些元数据包括:

  • 执行计划多版本信息
  • 执行计划统计信息(IO、CPU使用等)
  • 等待类型信息

 

  例如,我们通过Query Store可以按照CPU 对Query进行排序,每分钟做一次汇总,比如下图中该SQL只对应1条执行计划,1分钟执行379次,CPU时间等相关信息。

 

  那么有了Query Store,过去DBA的调优方式简化版本:

  1. 发现慢
  2. 人为介入,找到慢SQL
  3. 调优慢SQL
  4. 上线,观察性能,如果不达预计重复调优步骤

  Query Store演进了好几个版本,到了SQL Server 2022作为默认启用的选项,默认启用意味着微软需要为该功能引起的副作用负责,因此在我看来该功能已经进入到非常成熟的阶段。

     因此Query Store作为下面谈到的几个优化器功能提供决策数据。

 

Cardinality Estimation Feedback

  一个SQL从语法解析到最终生成的执行计划会在优化器经历一系列过程,一个SQL解析出的执行计划质量高低通常和SQL性能有直接关系,而解析的过程需要参考各类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对执行计划的至关重要,就好比你希望去逛商场,那么从家到商场如何最快取决于路上是否堵车,如果堵车则地铁会比驾驶汽车更快,反之则地铁更快,“路上的交通状况”这个元数据对做出更好的“执行路径”就非常重要。

  一个SQL解析为执行计划也要参考很多元数据,例如统计信息、是否有索引、过滤后的预估行数等等。而Cardinality Estimation指的是SQL在访问表活对象根据过滤或Join等操作后,预估的行数,该行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执行计划的质量。

  SQL Server从7.0 到2014之前(兼容级别低于2014)评估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数据之间没有关联,例如where a =1 and b=2 的预估行数= a的选择性*b的选择性*总行数。

  SQL Server 2014以上(兼容级别>=2014)的预设的场景是数据有较多关联,而同一个表多个条件之间预估行数应该更多,具体算法见链接

  这两者之间适应不同负载类型,旧模型更适合关联度低简单的负载类型,新模型适合更复杂的查询(微软称之为“modern workload”),之前可以通过兼容级别全局控制也可以通过hint单独控制,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完美。

  2022提供的机制是通过历史查询提供反馈,查询优化器和Query Store之间联动,编译SQL找出不同CE成本差异比较大的语句,并尝试附加CE Hint,并根据Query Store的结果纠正这一机制(附加Hint提升不明显甚至性能下降,类似下图,摘自Bob ward)。

意味着CE模型可以针对不同Query进行Per Query级别的适配,这部分工作已经是一个高级DBA的工作了,也就是根据多次历史记录做出优化决策,启用该功能无需应用程序适配,只需要满足下述条件:

  • 启用Query Store
  • 兼容级别160

 

 

Memory Grant Feedback

  SQL Server在执行Query中,一些操作会明显依赖内存,比如Sort或Hash Join,执行计划中会预设对内存的使用量提前申请,这里就会遇到两个问题:

  1. 内存申请过多:浪费内存是一部分副作用,分配内存的等待也会导致Query需要更长的时间(尤其是高并发Query)。
  2. 内存申请过少:那么查询所需的内存不够,就需要TempDB补齐,TempDB位于IO子系统,内存速度和IO速度通常不在同一个量级,导致查询会变慢非常多,SQL Server中称之为“spill to tempdb”。

 

  内存授予的多少取决于执行计划,比如Sort 1万数据和10万数据所需的内存肯定不同,但执行计划很多时候估计并不精准,导致内存的不准确

  SQL Server 2022提供了基于Query Store的内存历史记录,根据一个Query历史执行所需的实际内存,决定最新的查询的内存授予,但这也是基于阈值,只有内存授予差异极大的场景下才会进行内存授予的调整。

  启用条件:

  • 兼容级别140(2017)以上

 

 

Parameter-Sensitive Plan (PSP) optimization

  前面提到,SQL Server中Query->执行计划的过程需要依赖的元数据依赖于成本预估,成本预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参数本身。例如where a =1 返回1万行 和where a=2 返回1行,执行计划通常不一样。比如下图参数1对应的就是1次Seek,参数2对应就是一次Scan:

 

  另外,SQL Server与Oracle这类商业数据库牛逼的点是处理复杂SQL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是优点也是缺点,强大的SQL引擎导致滥用,相比mysql pg来说,一般使用的SQL会简单很多,更适应今天DDD的设计理念和微服务的部署方式,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我见过最大的执行计划是一个1万多行的存储过程生成,执行计划本身80MB。

  这类执行计划编译本身的成本就很高,不仅消耗CPU还会增加语句执行时间,当类似的语句并发出现,还可能导致系统层面的编译瓶颈,一般有等待类型和性能计数器展示这一点,比如在阿里云控制台截取的几个相关性能计数器:

  因此将已经编译的执行计划缓存起来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此时又会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已经缓存的执行计划不准怎么办?使用缓存的执行计划成本远高于重新编译怎么办?在此之前这个问题一直是给DBA同仁们留了一口饭吃,了解这个概念和不了解这个概念也是是否入门的分水岭:-)

  传统的手段也是各显神通,从SQL上就是对参数写法的优化、定期更新统计信息,针对语句加recompile hint,调整索引,拆分SQL,高级一点的主动监测高消耗语句定点对单个缓存进行清理,当然还有更low的,直接重启(重启后所有执行计划缓存不存在,因此全部重编译)。

  SQL Server 2022开始引入的PSP,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Query Store有能力对一个SQL缓存多个执行计划,因此根据参数选择更适合的执行计划就是很牛逼,大概原理就是:

  在Query Hash -> plan cache hash中间增加dispather,根据dispather决定使用什么缓存的执行计划。该功能对于较多复杂查询的略大数据库绝对是大杀器级别,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机会看到一些案例,但根据经验这个功能会极大减少运维门槛。

 

  启用条件:

  兼容级别160(SQL Server 2022)

 

Degree of Parallelism (DOP) Feedback

  SQL Server的一个指标是“最大并行度”,另外是“并行开销阈值”,前者指的是是一个Query最大可以使用多少的Core并发执行,后者是执行成本达到某个值就会走并行。

  这两个值是90年代的产物,默认值分别为0和5,0指的是SQL Server自行控制使用多少Core并行执行,基本等于当前机器所拥有的物理核数,在现代机器上,由于多个Socket和Numa的存在,这种配置极为不合理,对于典型的OLTP系统我们都默认调整为2或4,当然部分OLAP类语句也会单独做一些设置。

  “并行开销阈值”默认为5也是极低的值,今天的硬件能力已经完全不一致,过去多核CPU完成的任务,今天CPU单核甚至更快,因为并行存在较高Core的协同成本,如果太低会导致协同成本甚至高于Query执行成本。

  这两个值是实例级别,虽然后续引入到了库级别,但Scope还是过大,可能类AP语句需要DOP更大,而TP类甚至设置为1更合理。

  DOP Feedback和上面提到的其他Feedback类似,都是基于Query Store,根据历史收集的反馈经验,Query Store后台任务会根据一系列因素判断查询是否适合使用DOP反馈,包括查询执行次数、持续时间、并行效率等,根据内置的规则针对语句动态调整DOP:

 

启用条件:

ALTER DATABASE SCOPED CONFIGURATION SET DOP_FEEDBACK = ON

 

 

小结

  Build-In Query Intelligence让SQL Server在优化器做决策时,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做出更好的调整,这在自适应能力上已经到达新的高度。在我看来,未来数据库也应该向这个方向走,数据库作为底层平台系统,绝大多数场景更应该让使用者更关注业务,而不是底层数据使用的复杂性。

  上面提供到的所有功能都能让系统在不做任何代码变更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如果有条件,建议去升级2022,并启用Query Store。

  如果对自适应数据库的一些概念感兴趣,可以读一下Andy Pavlo 大神的一篇旧闻What is a Self-Dri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引擎层面

Ledger for SQL Server

  账本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19引入的,在2022做了部分增强,利用区块链做防篡改和0信任相关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这类功能和SSL和TDE一样,在国内都属于弱需求,对于业务方来说都属于“我不需要,但监管等第三方让我必须要”,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System page latch concurrency

  该功能又是一劳永逸的解决TempDB元数据的问题。

  每次做DDL时,例如创建表、删除表等需要修改数据库标记内部分配使用的元数据,SQL Server内叫PFS页,通常情况这个点不应该成为瓶颈,但是临时表和表变量就是特殊的DDL语句,如果高频高并发创建临时表和表变量,就是需要高频修改PFS页,PFS页修改本身通过“悲观并发控制”,也就是通过数据库内一种保护内存结构特殊的锁,学名Latch Lock,这本身会成为数据库的一种瓶颈。

  多年来作为SQL Server DBA一个常识就是创建实例根据机器核数多少,TempDB至少4个文件起步,多个文件意味着多个PFS页,减少锁阻塞发生的概率。

  SQL Server 2022通过“乐观并发控制”更新PFS页,基本就能解决争抢问题,而仅对少数系统页做乐观并发成本也可控。这个提升还是为了减少运维

  该选项需要手动启动:

ALTER SERVER CONFIGURATION SET MEMORY_OPTIMIZED TEMPDB_METADATA = ON

 

Buffer Pool Parallel Scan

  Buffer Pool是基于内存结构,内存的随机查找成本很低,更适用于Hash结构,因此随机查找通常不是问题,但对于大规格实例的扫描通常成本高昂,值得大规格通常是256GB以及以上内存。当内存>64GB时,过去单线程的Buffer Pool扫描变为多线程,会提升扫描性能。

  受影响的操作包括:

  • 数据库启动
  • 数据库关闭或重启
  • AG 故障转移
  • 删除数据库 (删除)
  • 从数据库中删除文件
  • 完整或差异数据库备份
  • 数据库还原
  • 事务日志还原
  • 联机还原

 

  这个功能从我的体验,针对256G以上内存的实例有提升,尤其是AlwaysOn发生故障转移时会快很多,其他场景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所以适用面有限。

 

 

HA/DR

AlwaysOn

Contained Availability Groups

  这个功能主要是允许AlwaysOn 集群包含Contained Database,也就是过去实例级的对象比如作业、Login、链接服务器对象能够随着数据库迁移,或随着HA切换保证一致性。

  这个功能我想是更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毕竟发生HA之后,如果作业或者Login丢了,基本等同于故障,而Contained到数据库中由内核保证一致性会稳定很多。

 

AlwaysOn 恢复线程拥有更高死锁优先级

  原文描述:The database recovery task is now run with a higher deadlock priority to avoid being chosen as a deadlock victim with user transactions.

  也就是说用于recovery的系统线程Session死锁优先级为“高”。

  这个事情虽然概率低,但我不幸遇到过,微软早就应该这么设计了,我曾经遇到过AlwaysOn切换之后,用户新连接将Recovery线程作为死锁kill掉,导致数据库一直沉迷在Recovery状态,重启后才解决,直接导致了不可用时间。

 

AlwaysOn其他增强

  原文描述:

  We fixed a problem where a replica database would get stuck in a recovery pending state.

  Ensured data movement is not paused to replicas due to internal log block errors.

  Eliminated schema lock contention problems on secondary replicas 

 

  想起那个句话,懂得都懂,上面3条我更不幸全遇到过,最坏的结果就是重搭AlwaysOn,一次几T数据,简直比吃了老谭酸菜面还酸爽。当前提升还没有机会验证,有机会验证后补充一下实际效果。

 

DR

Accelerated Database Recovery

  关系数据库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ACID”其中,D指的是持久性,保证持久性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崩溃一致性”的恢复。比如数据库在断电、进程崩溃的情况下,数据库中数据一致性不应该受到影响。

  而实现这一点就是在下次数据库启动时,进行Recovery动作,也就是事务未提交,但已落盘的数据进行rollback,事务已提交,但在内存中未落盘的脏页进行redo,整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undo/redo recovery”。

  但recovery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进程崩溃、重启、关机时最早的活动事务,我见过recovery 8个小时的过程,用户在半夜做了大量的ETL操作,存在几百G的活动日志(Active transaction log),后重启实例,需要完整扫描几百G的日志并做Recovery。直接导致8个小时的不可用时间(哎,差点背锅,不堪回首:-(  )。

  微软在之前版本为了解决慢的问题,做过并行Recovery,但根据我的经验效果比较一般,与此同时,还出现过并发Recovery进程之间死锁(这个真背过锅,越想越气-.-)。

  ADR是2019引入,2022做了很多机制上的增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因此弊端类似事务快照隔离,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额外的CPU和内存使用

因  此带来的收益:

  • 大事务不会导致日志增长失控
  • 降低大事务回滚导致的数据库不可用
  • 解决非常久的Recovery时间问题

https://cloudblogs.microsoft.com/sqlserver/2023/03/28/accelerated-database-recovery-enhancements-in-sql-server-2022/ 微软官方博客的验证数据是49秒和4秒的Recovery时间区别,提升还是很巨大的。

 

  总结一下,Recovery时间可以从过去最早的事务日志,到现在最近一个Checkpoint(一般60S),将会极大降低恢复时间,与此同时由于数据快照存在,日志可以更激进的truncate,还避免了磁盘空间问题,因此,建议对于几百G以上,负载较高,同时经常有长事务的数据库,启用该功能能够提升可用性。

 

  在阿里云RDS控制台直接修改该数据库的属性。

 

Parallel Redo Enhancements

  Parallel Redo主要是AlwaysOn使用,但效果有限,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关掉,2022的优化是将Worker限制100挪掉,对于数据库数量较多的实例会有帮助,但不知道之前并行Redo的一些问题是否得到修复。

 

 

T-SQL 增强

JSON

  JSON基本已经是当今绝大多数数据交换的事实标准了,SQL Server 2016开始在T-SQL支持JSON,2022新增了JSON_ARRAY和IS_JSON函数,看名称基本知道做什么的,细节可以看微软文档。

  一般来讲,今天的应用程序在JSON的处理已经非常成熟,拥有成熟的类库和方案,在数据库侧做JSON的解析通常得不偿失,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时序数据函数

  • DATE_BUCKET
  • GENERATE_SERIES
  • FIRST_VALUE 和 LAST_VALUE

都是一些和时间相关的函数,具体看微软官网

 

杂项

  • DATETRUNC
  • STRING_SPLIT
  • IS [NOT] DISTINCT FROM

 

 

小结

  针对数据库内置提供SQL方言的额外能力,我一直持保守态度,数据库因为自身的特点,Scale-Out成本是非常高的,而应用因为无状态更容易Scale-Out,同时应用语言做逻辑处理能力更加强大,因此个人通常更倾向于在数据库外侧完成工作,把数据存取以外的计算能力外移到应用。

 

安全性

Always Encrypted提升

  这个功能本身用于端到端加密,应用程序侧掌握加密Key,整个链路数据都是加密的。SQL Server中无法查看加密后的数据,我个人觉得可能是用于解决客户和云厂商的信任问题,云PaaS侧即使负责运维数据库,也无法查看数据库的内容。

  2022中做了一些提升,将应用的Key放到SQL Server的安全区域,以便一些字符串操作生效,例如Like操作,这里不再赘述。

 

加密提升

  主要是支持TLS1.3支持链路加密,这类功能主要满足合规需求,不再赘述。

 

新增部分系统默认角色

  例如##MS_DefinitionReader##、##MS_ServerStateReader##、##MS_ServerPerformanceStateReader##,主打一个能看系统的各类性能数据,不能看业务数据,或许是方便一些第三方的运维人员使用,又担心泄漏数据,在我看来这类功能在国内比较鸡肋。

 

总结

  SQL Server 2022整体来看还是比较值得投入升级,尤其是“自适应查询”部分虽然还没有到“自动驾驶”这么强,也算是进入L2.5辅助驾驶级别了。

  其他HA/DR 方面的提升也让人期待,尤其是DR恢复时间的极大缩短,带来的提升对于企业级应用至关重要。

  如果你的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问题是当前的痛点,对SQL Server 2022的升级的投入会带来惊喜。

  注:本篇文章没有涉及到和Azure/AWS联动部分,也没有涉及到K8S、On Linux部分,另外快照备份由于场景小众也没涉及。

 

参考资料:

 

SQL Server 2022 Revealed: A Hybrid Data Platform Powered by Security, Performance, and Availability

Bob Ward

SQL Server 2022官方博客:https://cloudblogs.microsoft.com/sqlserver/tag/sql-server-2022-blogging-series/

 

 

 

 

posted @ 2023-08-24 09:41  CareySon  阅读(3694)  评论(1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