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领跑衫有感】二
小时候写过很多作文,读xxx有感,看xxx有感,真的有感吗?恐怕是没有,甚至作品本身都没有看过,生拉硬靠凑出来的篇文章。这次同样是一次任务,虽然杨老师说这不是个作业,但是却是我必须完成的,我确实有些感想。这次软件工程结束后,有一些小失落,同学也有一些,明明在上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被众多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甚至为了完成作业熬夜。到了带给我们痛苦的课程结束的那一天,我们却表现出有些不舍,这跟军训结束后一般学生抱着教官痛哭流涕是差不多的现象,可能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可以参见:为什么军训后学生都会抱着教官痛哭流涕?。先说一下这次领跑衫,是我获得的第二件领跑衫了,要不是由于同学拦着,杨老师大概会发给我三件,杨老师记错了领跑衫应该发给总分前二的同学,而我是第三名。其余四件发给前四名的小组。我代表我们小组领取了第二件。
课程结束于上周四下午,距离现在有五天时间了,其余同学都陆续发出了获得领跑衫感想,而我迟迟没有动手,可能要拖到这周末了。但是经过了一学期软件工程的训练,写了将近80篇的博客(大部分都很水),我发现我居然可以比较愉快的开始这项工作,“我变秃了,也变强了。”
提到了结束,很容易就回想起了开始。因为杨老师自己的魅力,软件工程这节课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才不是因为本科挂过这门课。。)。所以我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说过,只学习理论不会让你把这门课学好,甚至是这么说的:“听我讲这些东西其实你是任何东西都学不到的,你得自己实践才能学会这门课。”杨老师带给我们很西式的教育,像我看过的公开课一样:通常是一个,可能是外貌行为稍怪异的教授,态度很投入。从他的语速中,可以看出他为这门课程倾注的心血,以及一个学者认真的态度。还有一点是通常第一节课会花大篇幅介绍作业的事情,有详细的评分方法。杨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许多作业,至少从我们的角度觉得很多,也许对顶尖学校的或者国外高校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多。之后我逐渐明白,这是由于过去欠账太多,一直是划水过来,作业突然增多就不适应了。如果是像国外教育一样,小学中学大学压力逐渐增大的时候,这种变化上带来的不适 应该几乎不会表现出来。
我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我这么懒惰,代码能力那么差。国内顶尖的高校和国外高校的牛人却可以那么多。照这样下去,我与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一想到这里我感觉我的人生就灰暗了许多。我的生命还有意义吗,我是不是永远都写不好代码了。是什么造成了着一切呢,除开我自己努力不够外,环境应该是很大的因素了。我的本科时代是在一个二本大学度过的,本科时代应该是培养思考方式的重要的时间点,我划水度过了,糟糕的环境差点把我拖向泥沼,与差的人为伍,过着“无忧”的生活,如果一直这样就像温水煮青蛙越来越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了。为什么上了一个不好的大学,只能怪我高中不努力了,加上家里本身不处于一个大城市,教育资源无法跟某些高中比较,可能同样的努力程度,换一个地方就能考一个更好的大学了。为什么没有上一个更好的高中呢,如果中考分数够的话,甚至可以去另一个地方上高中啊。除了我中学不努力外,也可以怪我中学的环境了。。。最后要追溯到小学幼儿园,甚至出身上面了。
如果一件事的结果总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没有没有原因的结果。我们的思想的形成是由于大脑复杂的化学反应,现在的思想并不是我要这么想而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结果。那每个人就变成了演员,生活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出身,因为出身好的人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好的原因。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的人生也太无趣了,一切早已注定,我们为什么努力呢。 不过这一套逻辑有两个弱点:1,结果可能不是严格由原因导致的,可能会有没有原因的结果,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可能要靠物理解开,我记得似乎中微子似乎可以没有原因的出现。若果这样的话,未来也许不是注定的,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密。2,就算世界是精密的,有果必有因,但是我们要推断结果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原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宇宙在某一刻的详细状态。所以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未知的。
关于软件工程,才开始我一直不理解这门课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可能软件工程对于软件开发特别重要。但是现在的公司,特别是大公司会把任务分好了,每个人完成一小部分,每个人都是一枚小螺丝丁,新人入职的时候按照要就做就好了,自己说了也不算。但我后来开始明白了,生活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软件工程重要的是后面的两个字,工程,工程思想可能是工业界共同的思想。
关于工程,可能是一种哲学。不对,不应该是方法论吗。是这样的,但是它不过说明了进行工作的方法,也体现了一种处事的哲学。在国家开始形成的时候,统治者可能要面临一个问题:究竟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历史选择了依法治国,因为只有法律是最现实的,它明文规定一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它假设每个人都会犯错,明确了犯错会导致的后果。这是一种量化的思想,把行为都抽象出来,对了怎样,错了怎样,小功劳小赏赐,大功劳大赏赐,犯了错怎么处理,对被害者怎么补偿,怎么预防人们犯错。工程上也是这么做的,把每一种情况都尽可能考虑到,每一步应该干什么,出现了各种突发情况应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不是祈祷不犯错,这是不可能而且是愚蠢的。在不断的工作中,会犯各种错,但是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可靠。工程就像给你规定好了各种条条框框,你在条框里工作会是可靠而高效的。
杨老师对于作业的评价有一套详细的计算评分的方法,把作业量化了,每一项占多少的分值都规定的很清楚。可以,这很工程。我们不断在作业的条条框框中得到收获,老师也不断修正了他的评分方法。我们都比原先更好了。
人生可能就是这么简单,你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变成了加在你身上的条条框框,比如今天背20单词,今天跑10圈。之类的对自己的要求。你只需要不断的生活,不断的犯错,不断的修改自己的规则。你也会因此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减少错误的发生。少许的激情和偶尔的打破规则是允许的,因为你毕竟不是个机器人。但是不断重复的按部就班,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只有这样你的方向才是可控的,成长是可以量化的,行为是可以评价的。通过软件工程可以制造出优秀的软件,为什么不依靠人生的工程来制造出更好的自己呢。
苟利工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说了,我背个单词先。
抓拍的照片太谐了。。。出自http://www.cnblogs.com/younggift/p/6145964.html---最后的致意
psp:
C类别 |
C内容 |
S开始时间 |
E结束时间 |
I间隔 |
T净时间 |
写博客 |
领跑衫2 |
9:32 |
11:19 |
0 |
1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