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设计模式Proxy Pattern-23种常用设计模式快速入门教程
1.代理设计模式定义
代理设计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创建代理对象来间接访问另一个对象,从而实现对原始对象的安全保护、
延迟加载、额外处理等功能。代理对象和原始对象都实现了相同的接口,因此客户端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使用它们。代理对象扮
演着中间人的角色,控制客户端对原始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一般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静态代理是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
2.代理设计模式优点:
- 安全保护
代理模式可以通过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从而实现对原始对象的安全保护。比如可以对某些方法进行权限控制,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访问。 - 延迟加载
代理模式可以实现对原始对象的延迟加载,从而优化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在真正需要使用对象时才进行加载,而不是一开始就加载所有对象。 - 额外处理
代理模式可以在原始对象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处理,比如记录日志、统计访问次数等。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原始对象的情况下,增加一些自定义的功能。 - 隐藏实现
代理模式可以对客户端隐藏原始对象的实现细节,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客户端只需要跟代理对象进行交互,而不需要关注原始对象的具体实现。
3.代理设计模式缺点:
- 增加复杂度
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类来实现代理功能,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如果代理对象的实现过于复杂,会影响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性能瓶颈
在处理高并发的情况下,代理模式可能会成为系统性能瓶颈。因为代理对象需要处理额外的逻辑,如果并发量太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性能下降。 - 运行速度变慢
代理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的运行速度变慢,因为需要额外的处理步骤。如果代理对象的实现效率不高,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 内存占用增加
代理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内存占用增加,因为需要创建额外的对象。如果代理对象的实现过于复杂,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内存资源。
4.抽象工厂模式示例代码
传统设计模式讲解时使用的示例代码,大都采用与读者日常生活接解的业务系统没有多大关联关系。以致大部分读者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学完就忘记。本文采用使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商品业务来编写实现代码:
在电商平台业务中,代理模式可以被用于实现商品的代理销售。例如,某个商家希望通过电商平台代理销售自己的商品,但又不希望将商品的实现细节暴露。这时,商家可以提供一个实现了商品接口的商品类,并将该商品类传递给电商平台的代理类。电商平台的代理类可以在调用商品类的方法前后,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例如记录日志、统计销售数据等。通过代理模式,商家的商品可以安全地被代理销售,同时电商平台也可以控制对商品实现细节的访问。 代理模式三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Subject、RealSubject、Proxy。
Subject是抽象主题类,它定义了代理对象和原始对象的共同接口。
RealSubject是真实主题类,它实现了Subject接口,并定义了真正的业务逻辑。
Proxy是代理类,它也实现了Subject接口,并在内部维护了一个RealSubject对象,通过调用RealSubject的方法来实现对原始对象的访问。
Client是客户端类,它使用代理对象来访问原始对象。
下面是代理模式的Java参考实践:
在上述代码中,Product是商品接口,ProductImpl是真实主题类,实现了Product接口,并定义了真正的业务逻辑。ProductProxy是商品代理类,也实现了Product接口,在内部维护了一个ProductImpl对象,并在调用ProductImpl的方法前后,进行了一些额外的处理。Client是客户端类,在创建代理对象时,传入了一个ProductImpl对象,并调用了代理对象的方法。
总的来说,代理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安全保护、性能优化、实现懒加载等。但是在使用代理模式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并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