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第六次作业-Beta冲刺及发布说明
1、相关信息
Q | A |
---|---|
作业所属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nsy/2019autumnsystemanalysisanddesign/ |
作业要求 | https://www.cnblogs.com/harry240/p/11524162.html |
团队名称 | 七剑下天山 |
作业目标 | 冲刺阶段:主要解决的是主页面推荐栏和社区功能的实现 |
2、团队成员信息
姓名 | 学号 |
---|---|
张鹏 | 201731062524(组长) |
陈超 | 201731062510 |
王慧 | 201731062504 |
李邦国 | 201731062513 |
沈梓琳 | 201731062501 |
何鑫懿 | 201731062122 |
侯思其 | 201731062124 |
3、冲刺部分内容
- 3.1、根据最初的功能计划实现,在Beta冲刺阶段主要解决的是首页界面推荐栏问题以及社区功能的实现,同时根据Alpha发布后的测试结果新增加了两个任务:一是增加小说资源下载时进度条的显示,二是实现小说网络资源的下载。具体工作所需时间见下图所示
任务 | 工时(小时/人) |
---|---|
首页界面优化处理 | 5 |
界面推荐书籍点击进入阅读 | 6 |
下载小说资源显示下载进度条 | 6 |
小说网络资源下载 | 8 |
社区界面显示优化 | 12 |
动态发布实现 | 12 |
总计 | 49 |
- 3.2、冲刺阶段具体纪要:
冲刺阶段 | 对应博客链接 |
---|---|
第一阶段 (2019.11.20-2019.11.21)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3811.html |
第二阶段 (2019.11.22-2019.11.23)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08.html |
第三阶段 (2019.11.24-2019.11.25)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12.html |
第四阶段 (2019.11.26-2019.11.27)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15.html |
第五阶段 (2019.11.28-2019.11.29)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17.html |
第六阶段 (2019.11.30-2019.12.01)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20.html |
第七阶段 (2019.12.02-2019.12.03) | https://www.cnblogs.com/BigTent/p/11979025.html |
4、Beta版本解决的问题
- 首页界面推荐栏
- .界面优化处理
- .界面推荐书籍点击进入阅读
- 下载小说资源显示下载进度条
- 小说网络资源下载(在Alpha版本中,只能下载从本地上传的小说资源,现在对于非本地上传的资源也可进行下载)
- 社区功能
- .社区界面显示优化,主要采用flexboxlayout布局
- .动态发布实现
5、Beta版本的发布地址或者安装配置手册
- 下载安装地址:https://pan.baidu.com/s/11RCkjqHbBeURFsq6N69IZA(百度网盘,内含使用说明)
-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BigTent0/HappyReading.git
6、项目情况的总结
- 6.1、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
姓名 | 完成任务 |
---|---|
张鹏 | 优化首页数据显示、服务器配置与后端交互 |
陈超 | 页面优化、阅读器改进、博客撰写 |
王慧 | 社区界面展示以及优化、博客撰写 |
李邦国 | 后期工作安排、前端代码整合 |
沈梓琳 | 用户个人详情页面展示及优化、博客撰写 |
何鑫懿 | 社区功能实现 |
侯思其 | 添加下载进度条显示、增加网络资源下载功能、部分社区功能实现 |
- 6.2、项目整体情况总结:
=》在这个项目过程中我们整个团队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对于软件过程有了深入理解,在在代码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道理让我记忆很深刻:一个团队,除了每个人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尤其是在项目初期,对于需求和分工,一定要明确。这次我们做的是一个android应用,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小组只有少部分人接触过android,而且不是很精通。所以这个项目初期,大家都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因为之后我们有一门android课程,我想以这个项目顺便为后面课程做个铺垫。android涉及的东西很多,我们也学习了很多软件框架,这对我们软件知识是一个很大扩充,也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 6.3、团队成员个人总结
姓名 | 个人总结 |
---|---|
张鹏 | 在这个项目中,我做的是整体框架搭建和部分前端逻辑以及后端接口。前端访问网络用的是retrofit框架,后端用的springboot。在初期,光是学习和探索这些框架就用了很多时间。springboot以前学习过,还知道一些。但是对于retrofit完全不了解,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框架。一开始我们直接才用android内置的httpurlconnection构造http报文来访问接口,但是这个代码量很大,不稳定,代码重用低,最后还是一位学长建议我使用的retrofit框架。通过这次项目,我对于软件前端后端的交互过程及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足之处:作为这次项目的组长,对于前期分工已经组员之间的交流没有做到位,这对于一个项目组长是致命的。对于这一点我会认真反思自己,我觉得前期应该多花一些时间来做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后面的矛盾可能会减少很多 |
陈超 | 个人总结:在这次项目中,我主要负责前端界面、部分测试以及配合博客书写。这次项目并不是我第一次接触小组项目,但是是第一次接触安卓。最开始的时候连按钮都不知道咋拖,后来看了菜鸟教程和网上大佬们的博客才好起来,可能一开始还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学安卓要选安卓的项目,后来就不会了,因为以后可能还会有这种边学边做的项目经历。这次也让我看到了在前端方面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他们的页面好看太多了,自己还需要努力。通过这次项目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足之处:作为这次项目的一员,并没有和每个成员都保持频繁的交流讨论,可能有时候保持在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的状态下,没有更积极主动一点,希望在之后的项目中吸取这些教训,努力改进。 |
王慧 | 终于冲刺任务阶段结束了,项目也将接近尾声了,现在回首整个冲刺过程,的确充满了很多恼人的问题,特别是项目布局问题,刚开始因为使用的布局不合适,导致项目在不同设备下显示效果差异很大,后来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flexboxlayout的博客,明白这个布局比较灵活、更容易实现屏幕适配,不用使用太多的margin、padding等标签。经过这一次的项目实践过程,我不经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listview、recyclerview、cardview等布局知识,同时也深切认识到沟通和交流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项目中的交流不够多,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任务分配有时也不是特别清晰,所以在日后的团队项目合作中,一定要密切沟通,时时促进人际活动。 |
李邦国 | 在这次项目中,我主要负责的是前端任务统筹、任务分配还有一些后端功能代码的编写。以前一个人做项目时,不知道团队的可贵,其实团队也是单打独斗,不过是会让我们选择适合的对手,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都有长处。一个优秀的团队会把每个人放在适合他的地方。越往后,我们越会发现,我们不需要处理全部的问题,却能做得更好,只因为我们在团队中。这便是我这次项目作业的感想。 |
沈梓琳 | 项目的进度接近尾声,十几周的时间,感觉学习到了很多。九月份我们开始接触Android studio 开发工具,对我来说,一切知识都是全新的,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起初就是不断的自学和尝试,也慢慢发现,同以前学习过的基本布局方式大同小异。做前端的话,主要就是把页面做好看,让功能清晰明了,我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关于页面布局,记得第一次做好登录注册,以及首页页面的时候,调试用的手机布局都挺好的,但用真机就飘了,然后就是不断改进、调试,也知道了哪些地方的处理方式不对,怎么改进会更好,这让我在后续的编码以及页面优化过程中更加注意了这些问题,感觉有遗憾的地方是:最初开始做的时候,我们没有统一风格,几个人分别做对应的页面,然后整合起来,整体看会很突兀,没有整套的感觉。经过这一次的团队协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相信在以后安排中会更加有条理,更加明确统一。 |
何鑫懿 | 在这次项目完成过程中,我感慨良多。首先,我可以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可以更好的提升自我,升华自我, 还有就是感谢组员们的帮助和帮扶,让我可以更好的学习知识。总而言之,这次项目对于我有很大的影响。 |
侯思其 | 在项目初期,我们的分工还算合理,前后端分离,功能划分多比较理想,因此项目的整体推进的进度还算比较满意,但中期的时候在功能点没有集中,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减少,导致项目推动很慢,很长时间都没有新的模块更新,项目越到后期,越觉得前期的准备不足,在设计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很多功能都不知道谁在写,这些都是前期在设计和分工的时候花费时间过少导致的遗留问题。在实际进行团队项目的时候发现人数越多,在设计和沟通上的难度就变得很大,特别是我们的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导致集合模块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在不断提高,很多问题都可以沟通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