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无善恶

 

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原文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原文)

 

孟子认为,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认为本性中的善与恶是我固有之”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师长法治来纠正才能成为 君子,而非小人

 

我则不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我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但是外部塑造了人的善与恶”,且听我论证:

1. 利己”是人性的基本底色。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能够得以生存的本质基础,“利己”植根与人类的基因。如果全人类只有一个人,“利己”没有伦理没有所谓善恶,我们说的善恶通常是说“对他人”的善恶。因为自己“利己”而阻碍他人实现“利己”,我们称之为恶;因为考虑到他人的“利”而适当做出让步,我们称之为善。这么看来,“利己”是自然的,是客观和道德中立的,能够懂得 “克己复礼” 的人为“善”,反之表现为 “恶”。

2. “爱人”是后天习得的人性,而“共情能力”是“爱人”的基础。一个个体最先接触到的爱通常来自家庭,爱的初体验让个体体会到“爱人”的喜悦感动并慢慢渐渐去学习“爱人”。一个“博爱”的人,当然也是 “利己”的,只是应该会懂得适当地不那么 “利己” 。

故,人性本“利己”,本无“善恶”,是外部(家庭环境,社会文明)塑造了个体的“善恶”。

 

人的生存是离不开群体了,这就对人的善恶提出了要求。既然个体善恶是由外部塑造,那么,所有教人向善的学说都对发掘和引导人的善是有所帮助的。

因此,我们应该推崇学习像《三字经》这样包括了 “仁,义,诚,敬,孝” 的向善的经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本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nsonLaur/p/16466274.html

类似观点相关文章:

傅正山 孟子对“人性本善”的论证   https://www.jianshu.com/p/91e4c6167376

钱宁:人之初, 性本无...    http://newsxmwb.xinmin.cn/2017/05/10/31017754.html

posted @ 2022-07-11 14:21  BensonLaur  阅读(3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