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分析报告

事后诸葛亮分析报告

一.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的软件解决的问题是:让用户能够劳逸结合地工作,以及将他们从反反复复地设置闹钟的行为中解放出来。这个定义确实十分清楚。我们对典型用户,即学生与社畜的应用场景有清晰的描述。以学生为例:学生使用我们的app,制定好计划之后开始学习,根据我们为他智能设定的闹钟,进行学习与休息。

2.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部分地达到了目标,原计划的功能并没有全部实现,例如:用户能够自定义闹铃模板,用户能够更改主页的图案与格言,用户能够退出app后仍然收到闹钟。
确实地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用户数量也达到了要求,并且是远远地超过了目标。

3. 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用户亮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用户对于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确实与我们事先预想的一致。我们确实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4.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一遍,我们一定好好地继续理清用户需求,努力为用户提供品质更好的服务。

二.计划

1.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2.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大家先各抒己见,然后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听从谁的。

3.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并没有全部完成。因为某些功能在计划阶段忽视了其复杂度,导致真正实现的时候举步维艰,找不到解决方法。最终只能对这些功能进行切割。

4.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数据的存储方式我们采用了对androidstudio里面的sharedPreference进行包装的方式,后来发现这种轻量级的存储方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5.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没有。

6.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时间不够,以及人员开发进度缓慢。因为对于需要用到的技术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技术。

7.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没有,没有。

8.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没有,已经结束了,不会再加班了,之后会按部就班地着手于新版本的发布

9.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早点拥抱sql,以及一定要做好事前的技术难度估计。

三.资源

1.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我们的资源不足以完成所有任务

2.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由于这种类型的项目是我们小组所有人第一次遇见,并无开发经验。因此所需时间都是根据粗略的估计而来,精度误差甚至高达几天。

3.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完全不够。这也导致了我们的美术人员也必须参加到软件开发中。美工设计最后是整个砍掉了,完全没有办法实现。

4.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有一些基础性的框架和界面确实可以交给小组中其他成员来做

5.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招更多的小组成员

四.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是的,由于开发人员物理距离十分近,以至于通知可以及时下发。

2.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听从负责该模块的成员的意见。如果沟通后他认为确实难以实现,那么决定推迟或者干脆砍掉。
至于必须实现的功能,则是存在着共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变动。

3.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有,定义为:1.当前版本的app是否能跑2.主要功能是否完善3.有没有重大的可经常复现的bug。

4.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紧急召集组员开会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并不都能,有一些可以大家商讨之后得出方案。有一些暂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推迟问题的解决。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及时沟通组员十分重要。

五.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设计工作实在团队发出第一篇博文,确定选题后由组长在一周内完成的。从最终结果来看,确实是合适的人。但时间并不合适,主要是设计时间并不够,应当再延长一些,这样后面有一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2.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有,最后是开发工程师负责实现时遇到了问题和大家一起敲定了最终方案。

3.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无,测试人员的测试环境搭建失败,而其他成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4.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数据村粗类的bug最多,因为我们数据存储方式中间产生过变更。而且之前我们小组都没有试过用真正的数据库来存储数据。而是依赖于传统的文件。

5.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由组长牵头,测试人员跟进。确实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例如缩进方式,注释的格式。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我们学到了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测试的问题,否则等真正要去测试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么多,这点十分令人心痛。

六.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没有。一方面是因为团队成员普遍的测试基础都很差,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够,以为我们这种小型app的测试计划可以以口头方式传达。

2.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进行了反复的测试。为了保证用户不出bug,我们确实花了很大精力在上面。测试人员集思广益,经常塞给app一些奇怪的数据来测试我们的app的异常处理能力。

3.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很多团队用大量低效率的手动测试,请提出改进计划:至少一个方面的测试要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自动化的测试结果报告,比较测试结果的差异,等等。
无,上文已说明原因,测试环境未能搭建成功。

4.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Performance)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呢? 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有,例如我们的测试人员往里面塞了很多条plan,来测试会不会卡死。Planlist能否展示所有的用户计划。从软件实际运行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得到的结论非常有用,因为他帮助我们优化我们的存储结构,直接地影响了用户体验。

5.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没想到发布后的第一次测试就闪退了。这一度令我们十分困惑,为什么发布前测试没有问题,发布后没有做任何修改就闪退了。后来经过详细的跟踪,找出了原因,原来是测试人员为了测试,绕过了用户接口直接往数据库中塞入了非法数据,而非法检测仅仅在用户接口那里设置。

6.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测试十分重要,也能极大地推进一个项目的优化。如果重来一遍我们一定首先开会讨论出测试计划,做出明确安排。

七.团队贡献和合照

  • 合照:
  • 团队贡献分:
学号 姓名 角色 团队贡献分
3119005434 韦秋风 UI设计 23
3119005435 谢国浩 测试&博客 15
3119005408 陈泽同 功能实现 22
posted @ 2021-12-14 00:15  bbq-carol  阅读(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