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回顾与个人总结
提问回顾
旧的问题
Q.文档这个东西在软件工程里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这个问题是我在第二次阅读作业中提出的。当时我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复————首位。这个答案在本学期的几次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验证。
有几个笑话说的好。
程序员最讨厌的两件事:别人的工程没文档没注释;写文档写注释。
“用一句话让我全心全意跟你合作”“我会写文档”
不论是设计文档、前后端接口文档等等,这些都是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项目的最好方式。
我在之前的博客中说过:
文档分为很多:设计文档、使用文档等等。不同的文档给不同的人看,设计文档给程序员和PM看,使用文档给客户看...文档几乎可以说是除了交流之外的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了。而由于会出现功能过多,地点不允许等等情况,交流变得不太方便时,文档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认为这里可以更正一下:文档比交流更加重要。
在项目中,交流一般用来交换想法、决定任务分配等等。而文档更加具体,将所有的事情具体化(比如哪个人分配什么任务需要多少时间、封面的设计布局按钮在某某像素位置)。
写文档如同写文章,事无巨细都记录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开始按钮左移一点”转化为“开始按钮向左移动20px”需要非常多的精力;把想法转化为设计说明书同样很有挑战。将所想转化为文字是一门技巧,这种技巧让文档的地位始终占据龙头。
Q.到底什么样的功能才有必要实现?
这个问题由当了两个月PM的我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功能是否需要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是否需要。这里引用提出这个问题时同样的例子:
说到商用软件和爱好者写的程序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例子:
如果一架民用飞机上有一个功能,用户使用它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你还要做这个功能么?你会选择:
根本不考虑
如果没时间实现这个功能就算了
做了,但是不用告诉用户
做了,而且不厌其烦地告诉用户如何使用
你会如何选择呢?选择之后,这个功能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这样的选择,如果说选1.2或3,那请考虑飞机的安全功能。
我在之前的博客中说这个例子并不好,他并没有强调这个百万分之一功能的重要性。而现在“重要性”其实就体现在了“用户是否需要”这一点。
两个月的团队开发,作为PM的我几乎定夺了所有功能的取舍,但我决定的依据几乎没有变化:这个功能用户需不需要?
“是否需要”这个标准比较宽泛,更加具体的是:是否让用户能感到产品的完整性?是否能够让用户体验提升?
其实甲方、用户有些时候也并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所以PM不仅需要对已有的需求定夺和具体化、还需要尽力将藏在用户内心的需求挖掘出来。
当然除了“是否需要”这个依据,资源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时间是否允许、开发人手是否够等等。在有限的资源和工期内,这些也是需要考虑的。
或许我们可以将产品的cost和effect列出来,然后再来决定。
其他的一些问题我的理解其实并没有太多改变,我认为一学期的时间让我更加确定了我的理解。
新的问题
场景测试和直接使用产品来测试的区别?
我认为这两者好像不太有区别,或许就是一件事的两个“马甲”?
场景测试是构想许多常见的场景;使用产品可能会有许多其他的误操作等。
我很想知道场景测试包不包括“反复点赞”、“快速刷新”等等。
做中学
需求
- 印象最深的就是NABCD原则了。"Need Approach Benefit Competitor Delivery"。在这之前我很难想象一个产品需要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需求。而这样的分析能够为整个项目打下框架、为后续开发理清思路。
设计
- 在Beta阶段我做的是前端的设计工作。我自己补充了不少交互设计上的知识。
- 圆角设计比直角设计更加温和;设计一个页面的元素时,要考虑用户从哪个页面来、要到哪个页面去、在这个页面停留是为了什么;配色尽量统一和谐……
实现
- 结对编程阶段,软链接和硬链接的实现。
- 前端vue框架的编写,在开发前端时,对于html、js和css这三剑客更加熟悉了。
测试
- 结对编程阶段的单元测试。为了完成高覆盖的单元测试,需要进行大量的场景构想。
- 一说到场景构想,也就不得不提到场景测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使用软件,相比于单元测试和压力测试,他更能全面的测试软件的功能。
- 当然如果遇到了一些极端的场景,那么就应该算是压力测试了。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siege和Jmeter对服务器的接口进行压力测试。
发布
- 宣传需要把握好用户心理:什么时候用户愿意使用软件?哪些用户愿意使用软件?什么样的文案吸引用户?
- 宣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文案,可以用宣传动画和视频辅助宣传,这样的效果更好。
维护
- 小心数据库被黑,注意权限的管理。虽然我们的项目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身边的同学有。
- 建立用户反馈群,让用户及时反馈问题。
心得体会
个人项目
个人项目的感想大多都在三篇博客:软工个人阅读作业一、软工第二次阅读作业、软工案例分析中。其实这个阶段更多的是“体验”、“感受”和“思考”软件工程。
结对编程
关于结对编程,该说的也都写到了博客里:结对编程第一周总结、结对编程第二周总结、结对编程总结
引一段话吧,正好合适:
接着实践总结部分的最后,我想来谈一谈结对编程任务。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这两周的经历让我收获非常多。收获不仅在于代码,设计层面的知识,更是在合作,交流的层面。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习别人的优点,与优秀的人交谈,领会他们的思维和思想,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不仅从我的队友身上学到了很多,我还有机会通过博客的方式,与大佬们进行交流。本人代码能力并不强,身边优秀的同学思考得还比我更加深入,我深感惭愧。当然,这也会不断激励着我变得更好。
团队项目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几位非常给力的队友!后端的大腿dxy,讨论积极十分有想法的lmx,前端大腿hsw,勤勤恳恳的djj。是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才让整个AIApe问答机器人能够在最后完整地展现出来。
先不说这个产品的好坏和定位。我认为我们组选择这个题目就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机器人+用户问答社区。我认为两个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当做一个项目进行开展。
但这两个元素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机器人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问答社区又显得有些冰冷,社区质量不高。再加上我们组只有5名劳动力,所以开发整个项目是非常吃力的。
遗憾的是,软件最后的得分并不取决于他的开发难度,而是取决的他的开发结果。我们的结果其实并不理想,但我们已经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了。
跟其他组一样,我们也有通宵,也有紧锣密鼓的开发阶段,也有对于产品定位的迷茫。作为PM的我能够深切感受到组内所有人的压力和紧迫感。但是作为PM,作为小组中的一员,我必须为组员负责,为产品负责。所以及时我对后端的.NET框架并不熟悉,我也看了大部分后端的代码;在Beta阶段,我也加入到了前端的设计和开发当中。
最后的产品一定的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即使很多评委为我们的组打了低分,但看到任何一个表扬,我都认为是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