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分享 | Redis 持久化
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 (Redis DataBase)和AOF (Append Only File)。
redis默认采用的是RDB方式。
AOF
- 将每条写命令追加至 aof 文件,当重启时会执行 aof 文件中每条命令来重建内存数据
- AOF 日志是写后日志,即先执行命令,再记录日志
- Redis 为了性能,向 aof 记录日志时没有对命令进行语法检查,如果要先记录日志,那么日志里就会记录语法错误的命令
同步策略
- 记录 AOF 日志时,有三种同步策略
- Always 同步写,日志写入磁盘再返回,可以做到基本不丢数据,但性能不高。
- 为什么说基本不丢呢,因为 aof 是在 serverCron 事件循环中执行 aof 写入的,并且这次写入的是上一次循环暂存在 aof 缓冲中的数据,因此最多还是可能丢失一个循环的数据
- Everysec 每秒写,日志写入 AOF 文件的内存缓冲区,每隔一秒将内存缓冲区数据刷入磁盘,最多丢一秒的数据
- No 操作系统写,日志写入AOF 文件的内存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数据刷入磁盘
- Always 同步写,日志写入磁盘再返回,可以做到基本不丢数据,但性能不高。
AOF 重写
- AOF 文件太大引起的问题
- 文件大小受操作系统限制
- 文件太大,写入效率变低
- 文件太大,恢复时非常慢
- 重写就是对同一个 key 的多次操作进行瘦身
- 例如一个 key 我改了 100 遍,aof 里记录了100 条修改日志,但实际上只有最后一次有效
- 重写无需操作现有 aof 日志,只需要根据当前内存数据的状态,生成相应的命令,记入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即可
- 重写过程是由另一个后台子进程完成的,不会阻塞主进程
- AOF 重写过程
- 创建子进程时会根据 主进程 生成 内存快照,只需要对子进程的内存进行遍历,把每个 key 对应的命令写入新的日志文件(即重写日志)
- 此时如果有新的命令执行,修改的是主进程内存,不会影响子进程内存,并且新命令会记录到
重写缓冲区
- 等子进程所有的 key 处理完毕,再将
重写缓冲区
记录的增量指令写入重写日志 - 在此期间旧的 AOF 日志仍然在工作,待到重写完毕,用重写日志替换掉旧的 AOF 日志
RDB
-
RDB - 是把整个内存数据以二进制方式写入磁盘
- 对应数据文件为
dump.rdb
- 恢复速度快
- AOF,以命令为单位,通过执行一条条命令来进行数据恢复,速度慢。
- RDB,恢复时,直接将磁盘中的数据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即可。
- 对应数据文件为
-
相关命令有两个
- save - 在主进程执行,会阻塞其它命令
- bgsave - 创建子进程执行,避免阻塞,是默认方式
- 子进程不会阻塞主进程,但创建子进程的期间,仍会阻塞,内存越大,阻塞时间越长
- bgsave 也是利用了快照机制,执行 RDB 持久化期间如果有新数据写入,新的数据修改发生在主进程,子进程向 RDB 文件中写入还是旧的数据,这样新的修改不会影响到 RDB 操作
- 但这些新数据不会补充至 RDB 文件(两次快照之间宕机了,会丢失数据)
-
缺点: 可以通过调整 redis.conf 中的 save 参数来控制 rdb 的执行周期,但这个周期不好把握
- 频繁执行的话,会影响性能
- 偶尔执行的话,如果宕机又容易丢失较多数据
save 900 1 -- 900秒内至少有一个改动 save 300 10 -- 300秒内至少有10个改动 save 60 10000 --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改动
混合持久化
-
从 4.0 开始,Redis 支持混合持久化,即使用 RDB 作为全量备份,两次 RDB 之间使用 AOF 作为增量备份
-
配置项 aof-use-rdb-preamble 用来控制是否启用混合持久化,默认值 no
-
aof-use-rdb-preamble yes
-
-
持久化时将数据都存入 AOF 日志,日志前半部分为二进制的 RDB 格式,后半部分是 AOF 命令日志
-
下一次 RDB 时,会覆盖之前的日志文件
-
-
优缺点
- 结合了 RDB 与 AOF 的优点,恢复速度快,增量用 AOF 表示,数据更完整(取决于同步策略)、也无需 AOF 重写
- 与旧版本的 redis 文件格式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