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英才学院)大四老腊肉的大学生活科普(长文)

本文属于随笔胡写,从2019.10.24开始日更,大约会在11月底完稿。写这篇的意义一方面是为自己总结一下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帮助准备进入哈工大读书的学弟学妹们提早了解这边的生活。

笔者是2016级哈工大本部计算机系学生,通过高考分数进入了英才学院,大三细分专业方向时选择了视听觉信息处理方向,学分绩自我感觉良好

课程篇

选课

选课是在每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进行,选下个学期的课(大一上学期的课边上边选)。学校实行全面选课制,也就是说即使是必修课也要学生手动在选课系统里选上。大一大二主要是必修课,大三后主要是专业限选课和选修课。选课是个必要环节,如果你不选课,最后教师端的表格里没有你那一行,就没办法给你登成绩,这课即使你听了也考了,最后也相当于没上。

每次选课期限是几天时间,但选课系统性能有限,选课当天基本登录不进去,抢课主要拼运气。

不过英才学院因为安排好了各种选修课有单独的名额,所以我基本没参与过抢课,都是过了开放选课当天的热度以后再慢慢选。必修课之类的课有充分的名额不用抢,抢的主要是选修。

课程有很多类,大概有必修课,全校任选课,素质选修课,素质核心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课,创新课。

  • 必修课:主要在大一大二出现,所有学生必须学的课,根据专业可能有不同。

  • 全校任选课:一些杂七杂八教各种东西的课,比如心理健康,军事装备,甚至到如何酿啤酒。这些课一般用来凑学分,外加听着图个乐

  • 素质选修/核心课:提升各方面素养的课,比如诗词鉴赏,大型工程分析,教育。

  • 专业限选课:只有本专业学生可选且必选的课,跟必修的区别是必修课一般很多专业都要选。

  • 专业选修课:本专业其他方向的课。

  • 跨专业课:其它专业的课,但不是所有课都能放进跨专业课,只有那些知识难度不大,适合外专业学生来听的课才放进跨专业课。

  • 创新课:其实是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创业课的统称,主要是老师带着学生做一些实际的项目练手,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拿创新学分。

每门课有不同的学分,一般跟这门课的难度和重要性成正比。学分的一个表面意义是这门课每周的课程节数,比如2学分的课每周上2节,2.5学分的课一般是单双周,比如单周2节双周3节。如果有实验课,这个课时也会计入学分,比如4.5学分的课可能是每周2节外加整个学期共2~3次实验课。

实验

实验课相当于教学课之外的实践课,具体形式根据课程各有不同。比如大一的微积分实验课其实就是习题课,老师带着一帮同学做题,做一道讲一道。计算机专业课的实验主要就是写代码完成一些程序,比如算法课要求写出特定的算法并且测试性能,数据库课要求写一些数据库底层算法,写SQL增删改查数据库。

物理的实验课比较接近一般人心目中的实验,而且流程也比较复杂:有一个实验预约系统,因为每个实验的器材就那么几套,所以必须网上提前预约某天某节课去做这个实验。当天去了以后先有老师讲实验流程,然后自己做,做完写实验报告,一周内提交。物理实验要求一学期内从指定的实验列表里挑10个来做,由于实验开放时间的关系,差不多平均每周要做一个(而且因为预约名额有限的关系,还要在每周预约开放的时候抢),不过也可以一周做好几个(如果你真的有那个精力的话)。

除了需要自己预约的物理实验(当然还有电路实验之类),一般课程的实验课都是可能安排在一周里的任何时间,而且是长课时,一般是一上午,一下午,或者一晚上。

几乎所有实验都要交实验报告。对于物理方面的实验来说,一方面是因为老师没办法盯着每个人做实验,顶多最后挨个验收结果,所以只能从报告给评分。另一方面是因为报告上可以列出测出来的数据,批改的时候可以检查对不对。对于计算机方面的实验,实验报告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太大,主要是用来减少批改工作量,因为如果只交代码不交报告,老师想知道你的结果对不对的时候可能只能跑一遍代码,但很多实验跑代码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写个实验报告,预先把跑出来的结果写上去。

比较有学科特色的是,物理方面实验一般都是纸质报告,计算机方面实验一般都是电子版报告。其实物理那边报告上也要贴很多图,甚至还要手描曲线,用电子版报告本来更方便的……

上课

虽然绝大多数教学课的上课时间都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不过也有一些特立独行的教学课会安排在周六。实验课任何时间都有可能。一门课在一周里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上基本是由任课老师决定,在学期开学前由任课老师向学校申请相应的时间和教室,然后学校协调各门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尽量不撞课。当然这能保证的只是学生必选的那些课不撞,至于选修课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也没必要协调,况且选课时上课时间基本没确定,只能看天命。一节课的时间是1小时45分钟,中间有没有课间是由老师决定,不过一般都会有。因为学校没有上下课铃,所以上课到底会上多久也是老师自己控制的,大多数老师上课时不时就会看一眼表,所以一般控制得比较准确。一天里每节课的上课时间分别是:8:00,10:00,13:45,15:45,18:30。工大没有早晚自习(只在一段时期对挂科太多的同学有强制自习)。

有时放假会把某天的课程挤掉,或者由于老师个人原因取消一节课(其实我只见过出差取消课的,但从没见过生病取消课的,工大老师很敬业的)。这些情况下,一些时候老师提前预料到了,就把教学内容往其它课时挤一挤,不会另外加课;另一些时候老师没有提前预料到,或者课时太紧没办法挤更多内容,老师会跟同学们商量一个加课的时间,单独上一节课。这种情况很少见,通常挤掉了就是挤掉了。

上课签不签到要看老师,不过就我所知大多数老师都不签到,或者只在上课人数太少时签个到,这个操作基本是用来拉开大家成绩计算时平时分的差距,当然也用来提醒没去的人好好来上下堂课。实验课签到比较常见,不过其实只要实验课上要讲实验内容或者进行验收,大多数同学不要求签到也会来。

大一大二时有很多人喜欢抢前排,甚至为了抢第一节课的前排,前一天晚上来拿东西占座。网上关于占座合不合理的讨论也是每年都有。大三以后除了某些硬核专业课,通常大家都开始抢后排了,前两排基本都是空的,因为大家发现坐后排可以玩手机玩电脑玩指甲刀做白日梦,总之认真听课的同学会变少很多。有个段子讲,大一大二学生快迟到时会说“快走,晚了坐不到前排了”;大三大四学生快迟到时会说“快走,晚了只能坐前排了”。BTW,在大一大二抢前排时期,有很多课上男生们都会主动让出教室中间部分前两排让女生坐。这个现象奇特之处是它有课程分界,也就是说另一些课上就不会这样。具体哪些课不这样我也没搞清楚。表白墙上也天天讨论到底该不该让,是跟占座道不道德一样的热门话题。

同学们上课时做的事主要分为三种:玩、做与课堂有关的正事(听课记笔记)、做与课堂无关的正事(写作业写代码)。讲讲后两种:听课和记笔记自然是作为学生最正当的事,不过有些同学拿着平板电脑(而且通常是iPad)拿着手写笔一通操作,其实也是在记笔记。电子笔记确实有很多方便的地方,比如老师的板书太多,擦得太快,拍个照就可以插入笔记里。至于上课写作业(甚至是写其它科作业)和写代码,我倒确实干过不少……至于其优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是觉得大学里不像小初高一样是教育工厂流水线生产,而是每个人都有一套学习模式,只要成绩出来好看就行了。

教师

学校里的学术方面的老师据我所知主要分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不过老师的讲课水平跟职称没有必然的联系,毕竟评职称主要靠的是论文和各种成果,多年在一线讲课的讲师可能比常年搞科研的教授讲得好,当然反过来也有很多例子。

老师和老师之间风格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大一大二上一些全年级都要上的必修课时,经常是几个班一个教室,不同教室上不同老师的同一门课。尽管讲课内容是定死的,考试卷子也是同一张,但是讲课风格、作业和平时分都是跟当前给自己讲课的这个老师密切相关。例如大二下学期的《算法设计与分析》,一个老师平常留一些书后题当作业,考前发个复习资料;另一个老师比较激进,平时不留作业,只要求在结课前交一篇论文,要求是读一篇顶会/顶刊近几年发表的算法方面的论文,介绍它的思想,然后针对不足之处做改进(校友肯定知道我在说哪位老师)。两个老师光作业内容就差别很大,最后两个班学生只从作业分上就能拉开差距也是很自然的。这导致了一种客观上的不公平(虽然不好说到底是哪边受益),也总会有人跟学校抱怨,不过到现在也还是这样的。

考试

几乎(但不是绝对)每门课都有考试。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可能还有期中考试,其余一般只有期末考试。就我个人的经验,年级越高,考试开卷的越多。我上的某门课老师宣布期末开卷时讲:“你搞科研或者工作了以后,有时突然用到一个公式,一个方程,说实话谁当场就能想起来呢,就算想起来,能保证记的正确吗?想不起来怎么办,百度就好了嘛。我们只要能看得懂,会用这个公式去解决问题就行了。所以我们开卷考试,不要求你背过书上那些公式,但你看到公式得会用。”

还有一些课程实行比较折中的所谓“一纸开卷”,意思是允许你带一张A4纸,上面随便你写,但不允许带其它任何书本资料。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除了开卷闭卷差异,每门课的考题风格差异也很大。考试比较常态的基础课其风格还比较传统,题目形式跟高考类似。其余的专业课就开始百花齐放了。《集合论与图论》一张卷子只有十道大证明题,一道10分,而且有书上原题。《软件构造》堪称卷子最长的考试,每个人有十几张卷子其中3张全是代码,到处都要写代码答题(为什么不直接机考呢)。《机器学习》一门很理论很数学的课程,考试考得像文科,全篇要你“简述”“谈谈”“说明”,结果考场一进一出少了一根笔。不过这些考试风格的差异,归根到底其实是老师风格的差异。毕竟考卷都是由任课老师来出。

说到老师的风格,一些老师课时充裕,也不希望大家挂科,于是考前最后一节课带大家复习一下,甚至划一划考试重点。另一些老师课时不够,或者希望同学们自己努力,考前什么都不说,甚至最后一节课都在开新课。
虽然说起来比较功利,但要应付考试最直接的方法是从各种渠道找到往年考试题,特别是近两年考试题。一些老师懒得出题,每年只更新一部分题,于是卷子上会出现跟前两年相似甚至相同的题目。还有些题每年只是换个数,做题方法完全一致。不过由于学校的管制,近几年的考卷不好找,一般能找到的都是十年前的。尤其在大二之后如果哪门课找到了近两年的卷子是要大呼好运的。大一的课相对比较好找一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工大的作弊处罚。只要是哈工大的人都知道,什么红线都能碰,唯独作弊不能碰。并不是说工大老师查作弊眼睛尖,而是说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只能是开除,不存在记过处分留校察看之类的等级。大一时我见过一个布告,是一个慕课线下考试的作弊处理。慕课一般而言是相当有水分的课,只要你不是个傻子就能及格拿到学分。结果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己原因没法参加,找他舍友替考,替考被抓,俩人同时开除。水课尚且如此,其他毋需多言。

学分

大学的毕业条件就是修满要求的所有学分,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知道学分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可惜我们这黑暗的一届撞上了培养方案改革,直到大三才知道我们到底需要修哪些学分。实际要修的学分都是培养方案规定的,详细规则也比较复杂,关键是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方不方便写在这,所以还是不写了。

不过要说说学分要求里的创新学分。这部分学分是比较特殊,也是公认比较难拿到的学分。想拿这个学分基本上有这么几种途径:第一,也是最普通的途径,就是去上学校的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创业课。这些课程之前说过是老师带着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最后完成的合格就会把课程学分作为创新学分给你。英才学院在这个途径上做了限制,要求每学期的创新类课程最多只能折算1分创新学分,其实是逼迫你采用后面的途径,因为创新课不是每学期都能选上的。第二,是有点难度但依然有不少人来做的,就是参与学校认定的竞赛并且获奖。所谓学校认定的竞赛就是保研加分的竞赛,只不过创新学分相比保研加分要好拿一些。第三,是更有难度的,就是申请到软件专利或者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这个途径如果努力的话不是说完全不能做,但我感觉还是要看人。想要发论文其实还是要大一大二就有超出平均水平的能力,并且趁早混到导师实验室去干活。

另外关于毕业设计也就是毕设:毕业设计就是找一个导师,确定一个题目(可以是导师给也可以是自己想,但不能跟往届重复),然后用大四一年的时间做出来,并且写一篇毕业设计论文,最后参加大四末的毕业答辩。最终答辩通过后就会拿到学分。拿到这个学分以后,如果其它学分也都修满了,就可以毕业,否则就要再留校一年也就是大五去补其它学分。

最后说一句学分绩的计算。工大学分绩满分100分,计算公式是所有考试课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加的权就是每门课的学分。所以课程学分多少除了影响教学课时多少,也反映了课程的重要性。

课外篇

社团

大学里有不少社团,从类型上大概能分成搞兴趣的,搞活动的,搞技术的,从规模上又有大有小。这里挑几个大社团来举例子。

轻音社是一个典型的音乐类兴趣型社团。轻音是个从日本传过来的词,意思其实是流行音乐,不过轻音社实际上搞的音乐多种多样,社团里比较厉害的大佬甚至会自编曲目,总体而言就是一个以音乐兴趣为主的,大家聚在一起演奏交流的社团。其它兴趣类的社团还有书法社、动漫社等等。

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协)是一个典型的活动类社团。虽然其他社团也搞活动,但我特意分出“活动类”这个类别是认为其他社团搞活动是体现其意义的一种方式,而活动类社团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搞活动。比如青协就是校内最大的承接和主办各种志愿活动的社团。志愿者协会这种社团几乎在每个大学都有,在某些大型活动或者某些公司需要大学生志愿者的时候就会来联系附近大学的志愿者协会,最后筹办出一个志愿活动来。其它活动类社团我一时想不起名字来。。。

微软学生俱乐部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类社团,这里挑它出来讲也是因为我呆过所以比较了解。这种技术类社团在内主要培养自己的社员学习技术知识,搞技术交流;在外举办一些技术类活动和比赛(以社团名义或学校名义),有时也组织社员参加某些比赛。技术类社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跟企业合作的(比如微软),这样社团举办的活动只要维持比较好的效果,企业就会持续提供赞助;另一种是一些同学自成一个社团的,但数量比较少。技术类社团的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电脑110社团,主要聚集着一些技术大佬,定期免费给同学们修电脑。技术类社团里严格来说还能分出一个分支,也就是竞赛类社团,比如ACM俱乐部、CTF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等等。这类社团特点是为了某个比赛而组织起来,社团成员一起打比赛,交流比赛经验。这类社团一般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参加比赛,称为“校队”。

最后还有一个每个学校都会有的特殊社团:学生会。学生会在组织上属于比较接近学校方面的一个团体,经常参与学校的各种官方活动。比如学生会有一个部门叫主持人部,学校组织的活动如果需要学生主持人,一般就从学生会主持人部里来选,甚至一起上。有时候学校某些纪律的实行也通过学生会来实施。关于学生会这方面网上经常有热门话题,主要是某些学校的学生会官僚气严重,比如会内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说话很有威压,学生会查宿舍时要求其他同学遵守一些学校方面并没有规定的纪律,最近知乎上还天天给我推一个问题说某学校学生会成员想要退会需要先提交一份六千字的退会申请。不过幸运的是就我所知哈工大学生会没什么这方面的问题。

学生会是隶属于学院的社团,所以每个学院都会有一个学生会。英才学院也有一个类似学生会的组织,叫英才学社,也是参与一些英才方面的活动组织。

社团的招新主要在每学期初(大约开学两周后)举行,其中每个秋季学期初的招新规模最大,也叫“百团大战”,春季学期的招新性质类似于扩招或补招。社团招新的流程基本是一致的:首先在社团的户外宣传位上拿一张申请表,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参加社团负责人主持的面试(有一轮的也有好几轮的),最后通过短信、QQ或微信通知录取,顺便拉进社团群。大多数社团的申请表上除了申请人个人信息外都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希望参加我们社团,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兴趣或者技能,未来有什么发展想法。至于面试内容就随社团和所报部门各有不同,主要考察你在这一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一个社团只要不是太小,都会有比较简单的管理结构,这里以我当初入社时的微软学生俱乐部来举例(现在的结构已经跟当初不一样了):社团有一个主席,主要负责一些行政事务,比如在大会上代表社团发言或者在一些表格上签字,一般是大四老学长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来担当。社团分为几个部门,分别是市场宣传部、人力资源部、产品公关部、活动运营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等,每个部门由1个部长,1~2个副部长和部员组成。市场宣传部主要负责各种活动的文案、海报设计以及外宣(活动举办前在学校里摆小摊做宣传),还有活动后发布新闻(主要给赞助公司看)。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活动中资源的筹备以及部门间沟通(不过后者相对比较鸡肋,因为部长们有个小群专门讨论社团事务)。产品公关部主要跟行政事务打交道,比如借活动场所(俗称跑批条)一类的事。活动运营部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和具体实施安排。财务部主管经费。技术部负责各种活动中需要专业知识的事(比如比赛出题/裁判、电脑环境配置)。

列举完各个部门的职责以后,可以总体来看看社团要举办一场活动的基本流程。比如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捉虫大赛(找程序的bug):首先活动部出一份策划案,包括各个时间节点、参与人员、外宣地点、活动地点、具体所需物资和经费预算。策划案交给财务部通过后大家在具体采购时先自垫,最后由财务部从社团经费里出钱(或者跟微软申请经费)。这个时候宣传部可以开始写文案做海报,公关部去跑活动地点的批条(这不是个容易活,因为在一些活动密集的时间很多社团都要搞活动,批条经常跑不到,最后还要换地点),技术部开始出题。到了外宣时间以后主要由宣传部出去做外宣和发传单,不过其他部部员也可以自愿加入(或者有时因为人手不够强制加入)。比赛当天,由技术部出人主持比赛,不过由于有发奖之类的环节,所以其他部也会派人来,宣传部负责摄影。活动结束之后,宣传部及时写新闻稿,然后发布到公众号上。前面一直没提人力部,其实人力部的部员是渗透到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机动性强。当然后来部长们也逐渐发现人力部的冗员问题,所以在做结构调整,现在部门结构跟当时已经不太一样了。

社团不只自己举办活动,也要参与学校官方的活动。除了政治教育之类的活动需要所有社团负责人都到场,一般活动都是邀请在这一方面有特色的社团参加。比如新年联欢会邀请轻音社、舞蹈社、相声社之类的演出,找学生会出主持人。

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院和拉广告赞助,不过跟企业合作的社团会另外有企业的支持。关于学院经费这部分,学院每年会对所有社团分类做评比,基本比的是社团举办活动的质量之类的指标,对于技术类社团还有社员参与比赛的获奖,其他类社团我就不太清楚了。

介绍一下技术类社团的技术交流活动,举两个例子:微软学生俱乐部的技术培训和智能数据俱乐部的论文讨论会。

微软的技术培训实际上是由技术部出人负责给社团成员(主要是刚进社团的大一成员)讲课的活动,正常是每周末开课。每年的讲课内容都不一样,具体是先由技术部自愿报名(或者部长邀请)来做讲师,大概会有四五个讲师,具体讲什么由这些讲师来定。在要开的课决定好以后,把开课列表放在大群里看大家想听什么投个票,再决定一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上课。所以其实每周末都会有好几门课在不同时间(不过可能是同一间教室)来讲。关于技术培训的质量实话说是参差不齐的,因为这也要看讲师的水平。虽然一般来说讲师敢上来讲就说明他/她对这个技术有自信,但技术水平跟讲课水平又不是一回事。比如我去讲《C语言和算法》的时候第一节课讲得没学过的人完全找不着北,最后只好跟大家说这节课讲的东西不要求大家掌握,下节课会重新讲。

关于技术培训这个活动的具体筹备,其实跟之前说的一般活动的筹备差不多,只不过技术培训属于一个社团内部活动所以又稍微不太一样。作为内部活动,技术培训不需要搞宣传,所以省了宣传部的心。财务部不需要出钱(毕竟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活动部也不需要出策划(讲课内容全都是讲师来定),只不过跑批条还是得跑,不然借不到教室就上不了课。最终新闻稿还是要发的,毕竟作为技术类社团,每一次技术活动都应该给学院和赞助公司看到,要不怎么领经费拿钱钱

如果说微软技术培训作为“技术交流活动”其实更像在教室里上课,那么智能数据俱乐部的论文讨论会就确实更偏向于在桌子前交流。论文讨论会的活动一般而言也安排在每个周末。讨论组成员基本是从高水平同学里挖来的(当然也不排斥自愿加入),一般来说只有十几个人,所以讨论内容会更高大上一些。论文讨论会的讨论内容并不仅限于论文,比如我大二参加的时候讨论组讨论的是Ian Goodfellow的《深度学习》。

每学期的讨论活动开始之前,负责组织的同学会在群里搞一个投票看看大家想讨论什么,这里举上面说的书的例子。当大家决定讨论这本书以后,再具体给每个人分工,每个人负责讲书里的一两章内容。每周的活动前,这周要讲的同学需要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吃透,然后在讨论会上围着张桌子给其他人讲这一章的内容。当然也存在吃不透书上内容的情况,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来讨论,甚至在场如果有懂这方面的同学可以直接接过话题来讲。讨论是在一个俱乐部专用的小研讨室里举行,墙上有白板,甚至还有投影仪,所以只要带上电脑就可以很方便地做个PPT来讲,也可以直接画图。

尽管上面说的技术交流活动说的很好听,但实际上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参加的人会越来越少。虽然一些情况下确实是到了学期后半段很多同学会忙于各种事,但更关键的问题果然还是懒。这个问题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大家也都知道,但至今也没有一个负责人能想到能确实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负责人每年也都要换,估计这个问题可能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了。

评奖评优

一般说起大学里学分绩的作用,就是保研、出国、奖学金。这里说说奖学金。奖学金分为国家设立的奖学金,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奖学金和学院设立的奖学金。国家设立的奖学金主要是国家奖学金(8000元)和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前者主要是按学分绩发的(也包括科研/竞赛加分和答辩分),后者则主要偏向于扶贫。企业(个人)捐助的奖学金发放条件和金额都由捐助人来定,虽然也看成绩,但其他方面的要求比较多样化。学院设立的奖学金主要是说人民奖学金(一二三等奖分别是1000元,500元和250元),这个奖学金完全按上一学期学分绩来发。为了公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不可兼得。

另外,因为英才学院同学学的课程相对要难一些,在这方面为了平衡,所以英才学院给了个公式来计算一个叫珠峰系数的东西。英才同学在评奖评优时学分绩会乘上这个系数作为真实学分绩(只会提高不会降低),这样可以相对更公平地参加评奖。

每学期都会有评奖评优,不过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只有一次。对于人民奖学金而言,因为只需要看学分绩,所以直接由学院方面把上学期学分绩排个名就可以决定最终发放名单。其它的奖学金基本都需要答辩,这就需要走一定的流程:首先学院发通知告诉大家希望参加本学期评奖评优的同学加群,然后在群里通知具体的答辩时间地点,每个人要做介绍自己的PPT在答辩上讲,答辩前也要提交科研/竞赛加分材料。答辩时学院会派出一些老师和学生代表来给答辩打分,不过提问的情况几乎没有,尽管说是答辩其实就是上台没羞没臊地自夸。答辩完之后学院统计一下分数,就可以给出发放名单了。基本上只要感觉自己有拿到某个奖学金的希望就应该参加答辩,因为每学期只有这一次评奖评优答辩,这学期的所有需要答辩分的奖学金都会用这次答辩的分数作为依据。

评奖评优顾名思义除了评奖学金还会评德育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荣誉称号,这方面的流程跟奖学金大致是一样的。

志愿

做志愿活动除了真的打算去做志愿以外,还是有很多人是因为各种要求才去做的,比如英才学院要求每人每学期10小时的志愿时长,或者评奖评优的规则里一年内有20小时以上志愿时长可以加分。志愿时长的认定要靠志愿证明,所以凡是志愿活动基本都会给志愿者开志愿证明。

这里要说的志愿活动主要是指青协负责的志愿活动。之前说过一些大会或者比赛之类的活动要找志愿者的话会跟本地学校的青协联系,商量好之后青协会把志愿信息发布在QQ空间和群里,一些有心同学还会自发转发。参加活动一般就是填一个问卷,加一个群,然后在群里等后续通知。志愿者既然是志愿者,一般不会安排做什么比较有专业要求的工作,通常是门口欢迎一下来宾,或者会场引路,送矿泉水,搬运物资一类的事。事前志愿者到场后可能有简单的培训,然后就可以开始志愿。志愿开始前和结束后,一般会安排大巴车接送志愿者往返学校。回到学校以后,志愿者在工作日晚上或者周末到青协的办公地点就可以开志愿证明。

还有一些志愿活动是青协主办的,一般是长期的志愿活动。这些活动都比较有公益性质,比如青苗无忧志愿家教,去小学讲课,或者看望孤寡老人和孤独症儿童。我参加过两期的青苗无忧,服务内容就是每周一次的给小学生或者初中生免费辅导,不过对象必须是工大校内的后勤人员子女。每学期开办活动之前寻找愿意参加活动的后勤人员和志愿者的工作由青协来做,在配好对之后双方就是直接联系的了。一般每个孩子会配一个小组(四五个人),每周去两个人,辅导内容基本上就是作业和考试错题。据我观察辅导效果一般来说都不错,除了初中数学,因为初中数学学了很多高中以后再也不会用到的知识,大学生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做志愿也不是除了志愿时长一无所得的。由公司办的志愿活动一般都会有额外的志愿者福利,比如管午饭、发个小纪念品、发件衣服之类的。我曾经拿了个能展开当薄被子的抱枕回来。青协办的志愿活动倒一般没有福利,因为青协本身经费也不该花在这上面。不过你的服务对象可能会给你送点东西,比如当家教时对面家长每次都会带两瓶饮料来。

自习

学校里自习的地方主要是教室。为什么不说图书馆呢,因为图书馆在我在校的这三年多里装修了快三年。二校区的图书馆装修了一年,恰好就是我呆在二校区的那一年,我只有暑假用了用那边的图书馆。到了一校区以后一校区图书馆又开始装修,一直修到现在。

对普通自习需求而言教室的资源是很够的,不过英才学院在一校区还安排了单独的英才自习室,大概能容纳一百人。英才自习室的环境很好,有空调,桌椅质量很高,每个座位还附带好几个插座。本来这个自习室是抢占式的,谁来谁就找个座位坐下,不过从去年开始学校发现经常来英才自习室的其实是固定的一群人,所以直接给这些习惯来自习室的人分配了固定座位,这样自己的东西可以直接放在座位上,不用拿来拿去。

关于早自习和晚自习,工大计算机学院没有这方面的制度,只不过有时为了提高某些挂科太多的同学的成绩,会强制少数人上晚自习。

助教

大学里绝大多数课都会有助教,而助教里大部分是任课老师手下的研究生,少数是实习期的新老师。助教人数一般都不止一个,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对于教学课(也就是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课的课)而言,助教的工作一般是批改作业。老师只需要在课堂上留作业,过些天作业交上来以后就由助教来批改和下发,老师基本只专注于讲课和答疑。对于实验课,助教的工作就比较复杂,少则验收每个同学的实验成果,多则直接负责整个实验课。以多的为例,助教需要自己准备PPT,上台讲实验要求,然后在实验课上到处转圈答疑,在最后一节实验课上要验收成果。

兼职

在计算机学院常见的兼职有两种,一个是有偿家教,也就是去应征一些在工大找大学生家教的需求,一般报酬在100~200元/2小时;另一个是接小型项目,一般是学校的老师搞研究有需求,可能是给你项目需求让你写,也可能是到实验室帮一些忙,报酬不定,不过相比家教而言这个技术需求可能更高一些。

竞赛

参加竞赛是拿加分的常见手段。对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而言,常见的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信安竞赛、ACM,另外有些计算机的同学还会跑到机器人社参加机器人比赛。

先介绍ACM竞赛。其实现在在校队的语境里“ACM竞赛”说的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两个比赛,分别是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CCPC(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前者是一项国际赛事,后者则是中国国内举办的。把ICPC叫做ACM竞赛是因为ACM(国际计算机学会)是ICPC的主要赞助商(不过它去年撤资了),至于CCPC是在ICPC逐渐凸显出问题以后国内模仿创办的,所以也沿用了ACM竞赛这个称呼。两个比赛规则是完全一样的。

哈工大的ACM校队招队员主要是靠校赛和暑假集训。每年冬天的校赛是挖掘大一新生里有基础的那帮人的手段,而暑假集训是培养没有基础但有天赋的人的手段。想要正式入队,基本就是要在暑假参加集训,靠集训里的平时分和最终考试分来决定哪些人可以入队。集训的讲师都是现役ACM队队员。入队之后顺便就要找好跟自己组队的队员(ACM三人一队),一般来说要找水平相当的队员。原则上每周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量,可以是自己做题也可以是三人一起打模拟赛。

每年的区域赛在秋季学期举办,具体日期和地点每年都会变,每场区域赛给每个学校的名额一般来说只有一两个(跟这个学校前几年的成绩也有关系)。秋季学期一开学,校队就会组织所有队伍报名选择自己想参加的区域赛,同时也根据名额来协调。在区域赛之后,CCPC还有全国总决赛,ICPC还有EC Final(亚洲总决赛)和World Final(世界总决赛),其中EC Final是发放名额制的,也就是像区域赛一样每个学校可以派一两个队伍,而World Final是首位晋级制的,只有在区域赛拿到了第一名(有时因为特殊情况顺延到第二名)的队伍才有资格参加World Final。

在一场区域赛之前,一般参加这场比赛的几个小队会开一个小群,提前买好火车票或者飞机票和宾馆,一起到赛站城市。一些学校是教练带队的,但工大的ACM教练一般不带队,而是参加这场比赛的人里出一个去年参加过区域赛的人来带队(老人带新人)。到赛站之后领队需要去办签到,领比赛材料和T恤。ACM比赛一般都在体育馆办,横平竖直放上很多台电脑,其实这只是一个传统,因为感觉所有人都在一个大场馆里热热闹闹比赛才有意思。正式赛的前一天会举办热身赛,热身赛对选手们而言就是熟悉赛场环境和机器,对主办方而言就是测试机器和自动评测系统有没有毛病。因为热身赛不计入成绩,所以出题人一般只是随便出三道题,题目内容可能也不怎么正经。比如会出正确答案只能靠猜的题,选手们不断猜答案提交的过程中其实就在测试自动评测系统能以多快的速度评测选手们的答案。正式赛当天一般要求选手9点到场,10点开始比赛,到下午3点结束,中间会提供午饭。比赛之后大概等半个小时就会开始由出题人讲解题目做法,讲完后就开始颁奖环节。颁完奖返校,返了校睡觉。

多数人大三打完当年的比赛后就会选择退役,所谓退役一般也不需要专门去办什么手续,只要在下一年报名参加区域赛时不报名就可以了。还有少数人在大四甚至研一还在打比赛,这些人有些出于对比赛的热爱,另一些是出于想拿个奖。ACM竞赛的奖项在保研和找工作时都比较有竞争力。其实只要ACM水平能在区域赛拿到银牌以上奖项的,面对大厂的算法面试都是比较轻松的。

上面的ACM竞赛我是参与过的,讲的基本靠谱,至于下面讨论的其它竞赛就属于我道听途说,不保证完全的准确性。

数学建模是很多人为了加分都会参加的比赛,因为它至少从表面上看比ACM要不那么硬核。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先把它转换成一个数学上的问题,然后再用数学工具推导出一个最优解或者较优解。数学建模比赛一般也是三人一组,但比赛不在固定场地进行,而是持续好几天,选手只需要在网上提交答案。比赛开始的时候,主办方会在网上发布四五道题目,比赛队伍下载下来就可以开始做。每个队伍只需要选择一道题目来做就可以,一般的流程是大家把所有题目通读一遍,选出觉得可以做的题,然后讨论解法,写程序验证,最后写论文提交。虽说数学建模很多人都会参加,但要想拿到能加分的奖项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官方还把数学建模的加分力度降低了,需要获更高的奖才能加分。

很多打数模的人认为数模队伍三人分工是一人搞数学,一人写程序,一人编论文。有句玩笑话说论文吹的好,拿奖拿的早,有不少人抱怨数模的评奖有一部分是看论文写得怎么样的。这其实跟其它一些最终需要现场答辩的项目类竞赛差不多。给你时间,让你做个项目,最后集中答辩,评委看答辩效果评奖。其实项目的真实水平并不是一次答辩就能完全展示出来的,而且答辩也相对地给了某些人吹牛的机会,最终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不过在大家都会吹吹吹的大环境下,个人的最优策略也变成了必须要适当地吹……

另外还有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竞赛:CTF竞赛。比赛的全称是Capture The Flag(夺旗赛),其实也跟ACM比赛一样是指一系列赛制类似的比赛。CTF竞赛是一种黑客技术竞赛,一般的比赛形式是通过黑客技术破解一些文件,或者攻击对手的计算机,从而拿到一串特定的密码,只要拿到这串密码并且提交就能得分,这串密码就叫Flag(旗),所以叫夺旗赛。它主要有两种比赛方式:一种是主办方提供一些加密或者经过特殊处理的文件,由选手来破解,这种形式一般会给一天或者更长的时间,属于闭门造车式的竞赛,其实跟ACM或数学建模没有太大差异,只是知识点不同;另一种比赛形式就很激烈很有看点,是攻防赛,也就是在比赛现场由主办方准备的计算机上,两支队伍要尽快加强自己的防守并且互相进攻对方队伍的计算机,争取拿到对方计算机上的Flag(旗),这种形式能很充分地挑战每个选手的黑客技术和心理素质。

由于ACM比赛和CTF比赛对技术能力的高要求,而且它们不像答辩类比赛一样评奖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特别受大公司青睐。在全国和全球顶级的ACM或者CTF比赛上经常有大公司来现场给获奖选手发面试机会,甚至直接发实习录用函。

科研篇

基本介绍

在大学里做科研,一定会加入某一个实验室,比如哈工大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等等。一个实验室通常有几位或者十几位老师(老师可能有各种职称,比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几十名学生。学生选定导师的同时也就加入了导师所在的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跟实验室名相符的,不过具体到实验室里的每个老师和学生,其研究方向会细分下去,有各种具体方向。比如模式识别的实验室里某位老师最近做的可能是目标检测和行为识别。一个人的研究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最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兴趣来发展推进和演变。而且对于老师而言,一般他学生的研究方向都会划归到老师的研究方向里去,不论老师事实上到底给予了多少指导。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教授简介里的研究方向十好几个,而且横跨各种大方向,其实本人并不一定真的搞那么多方向。

一个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的研究方向一般是固定的,研究内容一般是慢慢推进的。比如一个搞图像处理的人,他可能前年发表了一篇工作是分辨猫和狗,去年又发表了一篇是把前年那个工作的正确率又提升了5%,今年发表了两篇工作分别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来分辨猫狗的模型,另外一篇是做了些改动让模型除了分辨猫狗还能分辨猫的品种狗的品种。普通的教授副教授可能同时研究着两三个方向,有的可能同时做着四五个方向,但再多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过作为导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有前途的想法告诉学生,自己只做关键方向上的指导,让学生来具体攻关,这就能扩展导师科研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这也是学生做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灵感来源之一。

有句话说: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就是导师指着地上的死兔子说你把它拿过来,硕士生毕业论文就是导师给你枪让你打死远处的活兔子,博士生毕业论文就是导师让你自己去森林里找兔子。这个比喻相对而言是比较恰当的。对于本科生来讲,导师不会对你的科研能力有很高要求,基本就是告诉你:这有个问题可以做,目标很明确,思路我也已经想好了,现在告诉你,你具体做一做肯定能在毕业前做出来。对于硕士生甚至部分博士生而言,导师会告诉你: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学术界现在有这么几种思路,你看看能不能做。对于一些科研能力一流的顶级学生,他们从科研能力上甚至不一定逊色于导师,这时导师会跟他们一同去研究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寻找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然后尝试着改进已有思路或者创造出一种新思路去突破目前的最佳方案。

写论文并不是科研的目的,只是发表科研成果的手段。不过因为论文的含金量大致可以估计(当然也要看具体发表在什么会议/期刊上),所以可以通过论文数来评判一个科研人员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往往有一些人做一个问题的时候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结果发现这个方法有普适性,还能用来做其它类似的问题。这个时候,虽然这个人只做了一个问题,但他能发的就不止一篇论文。他可以先发一篇讲自己用新方法取得目前最好效果的论文,再发一篇关于他发明的新方法能适用于各种问题的论文。这就是典型的分摊自己工作含金量的方法。当你做出的工作含金量不够高时可能只够发一篇论文,而当你做出的工作含金量特别高时,你甚至可以拆开来发好几篇论文,每一篇都有含金量。所以说论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人有多少科研成果。

不过上面的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篇论文的作者可能有多个,而每个作者的贡献程度可能不一样。在国内评价作者对论文的贡献程度,一般看作者在论文作者列表里的排名,也就是所谓的一作,二作,三作。论文的一作一般是主要贡献者,后面的二作三作贡献少一些,再往后可能就只是帮了个忙的程度。国内很多地方评定一些荣誉时,除了要求你的论文数量,还要求你在这些论文里是一作,就是因为这个标准。也因为这个标准,一些想要晋升的导师就会和学生抢一作,发生一些不愉快。不过不是所有导师都是这样的,天下好导师很多,坏导师也很多。具体还是要在选导师时注意避坑。

组会

组会是实验室比较重要的活动,一般每周开一次,学生们会在组会上介绍自己本周的科研进展,接受其他学生和老师的监督,同时也可以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指导,可以理解为组内的项目进展报告会。组会一般由老师或者老师的“大弟子”,也就是组内年级最高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来主持,每个学生轮流上台用PPT介绍自己的进展,介绍的同时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可能会提问,给人的感觉跟答辩有点类似。听完报告以后老师或者老师的“大弟子”可能也会从思路上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

参加组会的除了老师手下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外,还可能有在老师名下做毕设的学生,和虽然是本科生但已经找老师来作为导师的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自然会介绍自己的科研进展;做毕设的学生介绍的是自己的毕设进展;本科生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深入地参与科研,大多是在读论文,也就是在网上搜索本领域经典的和最新的论文去读,借此了解本领域的最新进展,跟上全世界在这个领域科研的节奏。这些读论文的本科生上台介绍的就是自己所读的论文内容,这种介绍除了能让自己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读的东西,也能方便在场的老师和其他学生了解有哪些最新的动态,因为一个科研人员再怎么精力充沛也是很难时刻把握最新进展的,常常会遗漏掉一些新论文。

工作

至少对于计算机科研人员而言,基本的路径是读论文-找到问题-想到思路-做实验-修改-写论文-发论文。但具体到其中每一步都有大量的学问。

读论文,读的是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这些论文绝大多数是英文的,所以科研人员一定要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这个英语能力在读写方面尤其要好,尤其是除了一般的英语以外还要会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英语,至于听力和口语能力就不那么重要。

想读论文首先要能够找到论文。目前科研界大家用了都说好的是谷歌学术搜索,只要输入想找的一些关键词基本就能找到合你口味的论文。这方面虽然百度也有一个学术搜索,但它能搜到的论文比较少,而且很多是中文期刊会议论文。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的会议和期刊在质量上相比国际大牌会议和期刊还有一定差距,能找还是尽量找国际大牌的。

那么到底哪些会议和期刊算是国际大牌呢,这些在学术界叫做顶会(顶级会议)和顶刊(顶级期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说哪些才是顶会顶刊,不过还是有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标准的。比如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给了一个排名,排的是计算机各个研究领域的A类、B类、C类期刊和会议。一般认为在这个排名里的期刊和会议就属于比较大牌的,其中A类最高,B类其次,C类更次。还有一些标准比如影响因子排名,这个涉及到引用的概念。所谓引用就是说,当你的工作用到了另一个人的工作成果,那么你的论文里就会提到他的论文,就说你的论文引用了他的论文。一般我们觉得一个成果被引用得越多说明这个成果越重要。影响因子就是通过引用量来计算一个期刊的重要性的。期刊的影响因子=过去两年间该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过去两年间该期刊发表论文数。能看出来影响因子越大,期刊越重要。

当然上面讨论的只是两种不同的参考标准,它们虽然有参考价值,但不是绝对的。其实要分辨哪些会议和刊物比较大牌,只要在这个领域深耕几年,读过很多的论文以后自然就发现了。

计算机方面的论文多数都是这样一种结构:第一节简介,介绍这篇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的现状,还有总体上概括一下这篇论文提出了什么样的方法;第二节相关工作,介绍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其他研究人员已经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这篇论文的工作跟他们的成果有什么关系;第三节没有固定的标题,这节是正式入题,介绍这篇论文提出的新方法,新算法,或者新模型的原理;第四节实验,也就是用这个方法实际解决一下问题,看看能获得什么样的结果;第五节结论,也就是最终总结一下这篇论文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下一步还需怎么努力。

网上有这么一个讨论,说现在科研论文的结构全都一个样子,连每一节要写什么都已经约定俗成了,跟以前的八股文也没什么两样,这会不会限制科研人员的发挥?有一个观点我比较赞同,他说科研论文作为一种让别人知道自己科研成果的媒介,主要是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是能把自己的成果清楚明了地写出来,第二是能让别人很容易就能看懂,找到关键点。现在这种长得像八股文的论文格式其实很满足这两个要求:对于作者而言,我在每一节下描述清楚我做了什么就可以;对于读者而言,我想看原理就跳到第三节,想看实验结果就跳到第四节,甚至如果我熟悉里面的小节结构还可以更准确地去找到我想看的东西,条理清晰,找重点非常方便。归根结底,科研论文不是文学作品,它追求的不是美,而是井井有条、逻辑分明,所以写成八股文是很符合需要的。

实际科研的过程中,除了读别人的论文,还有一个很常见的需求是我想看一看或者跑一下别人写这篇论文所写的代码。并不是所有论文都会附上自己的代码,应该说很多论文都不会附代码上来,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你论文里的实验数据真的不是编的吗?实际上确实有少数这样造假的例子。另外我们读论文的时候有时看他句子说的不清楚,想看看他代码在这里到底是怎么写的,不附代码的话就什么都看不了,只能瞪着论文硬着头皮去猜。因为上面这两个问题,所以我们有句话说“写论文不给代码的都是耍流氓”。

论文要附代码一般是会上传到网上,比如github上开个仓库把代码存进去,然后把网址写在论文里。有少数人会把代码的下载链接放在自己或者自己学校自己单位的主页上。上传代码比起写论文而言真的不难,至于那些不附代码的论文为什么不附代码,我想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代码里包含或者用到了不能公开的代码;另一种是代码写得太难看了,别说让别人看,自己隔时间长了都看不懂,附上就等于公开处刑。当然如果要说还有第三种,那可能是实验数据掺杂了点水分。

就算别人给了代码,很多情况下也不是下载下来就能跑的,可能还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运行环境,把自己电脑先折腾掉一层皮才能跑起来。凡是跑过论文代码或者用过开源软件的人可能都碰见过类似的情况,这也是曾经搞科研的人最爱抱怨的问题之一,科研搞得久的人电脑上往往都装着一大堆环境。不过后来状况有所好转,有一些专门的技术可以解决这种环境配置的麻烦。比如docker,学一学总是没坏处的。

关于选题,其实搞科研时做的题目基本都不会是普通人日常会听到的大词汇(什么“图像识别”、“自动驾驶”之类的),而是一些很细小的点。比如随便看一篇顶会论文,它可能写的是某种语音识别架构中的几种基元对比;即便是其它学科也多半是什么人脑某种神经元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一类的题目。现在的科学已经不可能由一个人推动一整个领域发展了,现在的科学更像是一个皮球,有一群科研人员在皮球里冲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地顶,每个人冲上来顶都会让皮球的这个方向鼓一点,顶的人多了,这个领域才能鼓起来;全世界所有科学家朝着皮球的各个方向上去顶,皮球才能逐渐变大。现在作为一个科学家,最好不要去希望自己能够做出多大的成就,只要把眼前的困难一点点往前突破就是最好的。可能一些科学家最终确实做出了世人惊叹的成就,但去看看这些论文,它们一定引用了很多前人的文章,而前人在做这些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工作最终能够引出如此巨大的成果,这正如吃了十个包子饱了不代表只有第十个包子才是有用的一样。

题目选好,数学推导,原理分析,实验搞搞。在工科学科里,实验结果说明一切,如果实验不出效果,理论再好也是扯淡。有一些工作是比较容易做实验得出结论的,比如设计了一个新的解方程算法,那实验肯定要做到两点:第一,解出来结果要正确;第二,速度要快。结果错误的话当然一般是发不了文章的,而文章发出来了,跟大家比的肯定是第二点,也就是速度。速度这个东西可以很直观地通过解方程需要的时间表现出来,是一个精确的数字。但另一些工作就不那么好评价了,比如机器翻译。翻译结果自然是有好有差的,但你的结果到底好不好,怎么跟其他人的结果对比呢?一般可能会想到找专家来打分,但专家打的分数一定是客观的吗?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专家,他对同样质量的翻译打分也可能有上下浮动,终归不够准确。所以在科研中,对每个问题都设计一个所谓的“性能评价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性能评价指标就是用来精确地评价结果好坏的打分公式。对于简单的问题,比如上面说的解方程,性能评价指标非常好找,就是解方程正确率和所需时间。但对于机器翻译这种比较难评价的问题,科研人员就要首先认真地设计一个评价指标(设计工作本身的含金量甚至都足够发一篇论文),然后大家采用统一的指标来给自己的模型打分,这样才有互相比较优劣的标准。比如机器翻译领域,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之一是“词错误率”。它的设计思路是:在训练数据集中,每个原句都对应于一个已经请专家翻译的标准结果句,我们只需要把机器翻译的结果跟标准结果句来比较,就能评价好坏。具体怎么比较呢?可以这样想:我翻译的结果跟标准结果如果有差异,那肯定把我的句子经过一定的修改就能变成标准结果句,我只要去衡量一下到底要做多少“修改”就能评价好坏了,需要做的“修改”越多,那么我的翻译质量就越坏。什么叫做“修改”呢,我们可以定义3种修改:“插入”、“删除”、“改变”,也就是说,我每次“修改”可以给我的句子插入一个词,或者删除一个词,或者改变一个词。最少需要做多少次这样的“修改”就可以把我的句子变成标准结果句,就说我修改的代价是这么多次。把这个代价去除以标准结果句的词数,就是词错误率。

上面这个计算过程并不重要,我想说的重点在于,科研里不会存在模糊,评价科研结果要尽可能避免人类的主观模糊评价,而要设计一个精确的评价。当然,把科研成果投入到实际使用以后肯定要听取用户的评价,但在这之前,科研必须要能自己评价自己,否则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叫做“进步”。

当一个科研工作完成了自我评价,达到了期望,就要开始写论文准备发表。在最热的领域里,你的idea也有可能有其他人独立想到了,假如他比你先发表了论文,那你就失去了发论文的机会,工作几乎等于白做。所以既然工作都完成了,写论文一定要快。可是光快是不行的,要稳中求快。论文并不是单纯地展示实验结果就可以的,正如之前所说,一篇论文不仅要能清晰地展示自己的工作,还要能很容易地被人看懂。甚至有时候自己工作的意义没有那么明显,还要花费篇幅来讲自己这个工作的意义,它展示出了什么新的可能性,给人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路,这在论文写作里往往称为“讲故事”。事实上有不少人发现,论文里“故事”讲得好不好,是真的能影响论文成功发表的概率的。同样一个工作,你让两个人来分别写论文,一个人写的能发表,另一个人就发不出去,这是完全可能的。

写好论文,就可以把文章投稿到会议委员会或者期刊编辑部,开始科研工作者最紧张的审稿流程。审稿就是由会议或者期刊的管理部门组织一批本领域的专家来评审所有的投稿,决定哪些论文可以采用,哪些论文需要驳回。具体的审稿流程可能并不止一步,可能有初审,专家审,终审等等,不过这里我简化地讲一下。当你的论文投到了对方那里以后,对方会组织几个审稿人(不定数量,一般至少3人)来审你的论文。审论文过程一般是双盲的,也就是说你不知道谁给你审的稿,审稿人也不知道他看的是谁的论文。这是因为同一个领域的科研圈子一般是很小的,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互相认识的话拒稿或者通过难免会有人情上的问题。审稿完成之后,审稿人会给你发回审稿意见。审稿意见分为三类,分别是accept(接受)、neutral(中立)、reject(拒绝),具体可能还有程度上的差异(比如strong accept表示强烈推荐,说明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达到了同类论文的较高质量)。除了这一两个词以外,审稿人还会对你论文的优点和缺点做详细的总结,最后给出改进意见。一些负责任的审稿人甚至能给出长达八九页的详细指导意见。可以说,对于不怎么会写论文的新手,多投稿来凑各个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对培养自己写论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收到审稿意见以后,在截止期限之前,你还可以继续修改论文重新投稿。最后,如果所有审稿人一致接受,那么论文基本就可以发表;如果一些人接受一些人拒绝,最后就会在评审会议上决定是否发表。投稿之后一次通过的论文并没那么多,很多论文还是由审稿人和作者反复打磨才出来的。

审稿人干了这么多活也不是白干的,但他也不是稀罕那点审稿费。作为审稿人,最大的利益其实是能提前看到很多未发表的论文,看到很多新的idea,抓住现在本领域大家都在研究的方向,而且还能跟作者通过审稿意见深度沟通。不过关于这种利益也有一些反面例子,比如科研领域有一件事是很惨的,就是科研撞车:你正在研究的题目被别人先发表了出来。审稿人也是人,当他看到一篇论文正是自己研究的东西的时候,他也有可能出于私心拒绝这篇论文。现在的多个审稿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也不是说能完全解决。

打杂

实验室里总是需要打杂的人手的,可以是本科生,有时候是硕士生,一般轮不到博士生。所谓的“打杂”虽然也包括一些实际上确实是打杂的活,比如跟别的实验室借东西,报销发票之类的,但既然写在这个文章里,就说说科研上的“打杂”。在科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杂活,这些杂活技术含量不高,但不干又不行,干起来还特别耗费精力。如果这些活交给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导师或者博士生去干,那属于浪费人才,所以一般会交给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学生去干。其实不仅科研,公司里也是,公司里干杂活的一般是实习生和新入职的人。

举个科研中的杂活的例子。比如师兄正在设计一个新的模型,希望跟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模型比较一下性能。师兄的模型当然是自己写完自己测,可是别人的模型就要从网上下载或者照着别人的论文重新写出来了。不论是网上找他们发布的代码,还是照着论文重新实现,这些过程都属于不需要什么科研头脑的,只要你有点基础知识就能做到。弄到代码以后,要在各种不同参数下多跑几遍,测出来各种时间数据和性能数据,这也是属于改改数字运行起来就可以躺在一边喝茶的活。上面这个活就属于科研当中的杂活,因为它实在没什么难度,但如果你想发论文,又必须在论文里跟其他人的性能作比较,不能不做。

对于水平比较一般的学生来讲,打杂也算是一个练手的机会,毕竟就我所知,很多人上了研究生还没能熟练掌握至少两门编程语言和本方向常用的工具,基础知识都还有很多缺漏。不过对于此时水平已经比较高的学生来讲,打杂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打杂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导师和师兄师姐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可以通过打杂来迅速地掌握现在实验室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而且也能在合作过程中跟其他人混个脸熟。不论怎么说,做任何一门研究都总免不了脏活累活,而这些活肯定是要交给实验室的新手底层人员去干,每个走科研路的人总会经历这个过程。

生活篇

宿舍

哈工大一区有十几栋宿舍楼,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的有二公寓、四公寓、十五公寓,另外还有全校皆知的一公寓和三公寓。

二公寓是男生宿舍楼,也是计算机学院所有男生大二大三大四要呆的地方。尽管住宿条件算不上最好,但也属于还可以的范畴(在三公寓建成之前)。二公寓以前是四层,后来加盖到了六层,加盖的两层比下面四层条件要好一些(因为家具和各种设施都是比较新的),不过这都是我入学之前的事了。在二公寓上下铺是标配,每个寝室两张双人桌四五把椅子每人一个大柜两个小柜,每层楼有公共的开水机、水房和厕所,水房除了水龙头还有洗衣机和晾衣间,不过晾在晾衣间的衣服偶尔会被人拿错。一楼有小卖部和澡堂,二公寓不出楼门就能洗澡这一点还是比较方便的。

计算机学院大二的女生住四公寓,里面详细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她们洗澡就要跑到十五公寓的澡堂去洗,冬天经常洗完回来头发已经结冰了。至于她们大三大四以后就会搬到十五公寓,也就是哈工大有名的“公主楼”,是女生宿舍里条件最好的一栋楼(在三公寓出现前甚至可以去掉“女生”两个字)。十五公寓比较值得说道的是有上床下桌和空调,至于澡堂虽然就在十五公寓一楼,但跟楼内不连通,所以想洗澡还是要出门绕一圈,不过比四公寓已经好多了。

一公寓在年龄上算是老爷爷级别的了,前两年还闹过天花板掉墙皮的事,幸好没砸到人。三公寓修好之后,学校就紧急转移一公寓的人住到了三公寓,然后把一公寓拆除了,现在正准备盖新楼。18年暑假时爆破一公寓的壮观场景圆了不少人小时候“炸学校”的梦。

三公寓是目前哈工大最好的公寓,没有之一。当初盖的时候以留学生公寓的名头盖起来,不过容量远远超过留学生的数量(最高处二十多层),所以住进来很多中国学生,当然主要是原来一公寓的学生。三公寓是住房式结构,三室一厅一卫,每个卧室有上下铺和一张桌子,住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宿舍的6个人共用中间的客厅和卫生间,每个卧室有空调,热水全天供应(似乎是,未求证),不过电费自理。

食堂

工大一区有三栋食堂楼,分别叫学士楼、学苑楼、学子楼,还有一条美食长廊,学生们惯称“黑店”,其余还在校内校外有一些街边小吃店。

学士楼说是三层,其实可以算是四层。从学士楼正门进去有三层楼可以吃,但换个方向从侧面进学士楼可以进到地下一层。虽然说是地下一层,但因为工大建在坡上,所以从这个方向看是地上一层。学士楼的一层是比较普通的食堂设计,卖一些米饭、炒饭之类的,比较有特色的是在北边有个旋转小火锅;二层是自取餐厅(严格来说不能叫自助),可以先拿个托盘去打饭窗口按份拿吃的,最后到收银台按份结账,所以本质上还是按份卖的,只不过可以自己挑,卖的东西有米饭和各种冷菜热菜点心,早餐时卖粥、豆浆和一些饼;三层我没怎么去过,不太熟悉。学士的另一头其实还有个民族餐厅,主要是卖一些尊重民族信仰的没有猪肉的菜,不过我也没去过。地下一层叫友来餐厅,也是普通的食堂设计,但装修很精美,之前曾经有个最美食堂的新闻说的就是这里,这里卖米饭配菜,各种面,还有铁板炒饭。学士楼整体的营业时间主要是饭点,不过友来餐厅会稍微长一些。

学苑楼也有个可以从侧面进的“地下一楼”,不过当然从侧面看就是地上一楼。这个“地下一楼”是学子超市,是校内唯一的大超市,学生基本不需要出去找超市逛。从通常所说的“一楼”开始,也有三层楼的食堂。一层和二层卖的东西是一些平常会在街边店名上看见的东西,或者说是各种特色饭菜,比如“竹筒饭”“烤肉拌饭”“韩式风味”等等;三层是自助餐厅,按重量结账,但我去的比较少,而且三层饭桌是大圆桌,还有个舞台和大屏幕,学校举办什么宴会的时候会选择这个地方。学苑楼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一楼是一区饭卡机和饭卡服务中心所在的地方,想要充饭卡或者办饭卡业务是要到这来的,不过之前学校上线了一个微信充饭卡的系统,现在只有办业务(比如挂失)才需要去饭卡中心了。

学子楼一楼是饺子园,是学校所有食堂里唯一卖现煮饺子的地方,另外也卖粥,整个一楼的主题就是饺子,粥什么的都是陪衬;二楼是个自助餐厅,按重量结账的,但这个餐厅的菜比较家常,而且样式也不换,一直就是那么几种,常吃会吃腻;三层一般没人去,不清楚上面是什么。

接下来说说“黑店”。“黑店”这个名字的来历已经不可考了,不过倒并不是说这里价格贵,黑店的东西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跟食堂比也贵不了多少。黑店作为美食长廊,其实就是一个长长的有屋顶的通道,通道一边是饭桌,另一边是一个一个的店面,这些店面都是私人租的,卖的东西各不相同。黑店相比食堂,除了它花样比较多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它这里卖的东西可以外带,所以很多学生买回宿舍吃。之前黑店是可以刷饭卡付钱的,但最近不行了。

其它常见消费

作为学生,常见的其它消费主要有洗衣、理发、买书、打印等等。

除了宿舍里有公共洗衣机扫码交钱就能用之外,一区西门外还有个洗衣店,通常一些手洗机洗都不好洗的衣服就可以送到洗衣店洗,比如在哈尔滨冬天最常需要穿的羽绒服。理发店之前在校内有好几家,后来似乎是因为上面不让在居民楼外面挂招牌,走了两家,现在主要在二公寓边上有一家(但得从小院绕进去),其它我就不清楚了。关于买书,一区主要有一个学友书店和一个二手书店。想买全新教材的话可以去学友,至于二手书店是便宜拣宝贝的地方,不过想要的书不一定买得到。二手书还有一个获取途径是每年“学长的火炬”活动,高年级同学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书捐给活动方,然后低年级同学可以在活动现场找自己想要的书。这个来源的二手书是免费的,但一般需要抢,同时也不保证想要的书一定会有。打印店可以说是学生的刚需,总会有那么几门课需要交纸质的报告,或者开卷考试要打印开卷材料。现在有门脸的打印店主要有一家,而很多公寓一楼都放了自助打印机,扫码付费打印,如果没有特殊需求的话比出门找打印店还要方便一些。

校园网

工大的校园网除了网费贵一点,还是比较良心的了,虽然每年总会有那么几次断网。在学校里大部分地方都有校园WiFi信号,甚至在户外只要离建筑物近一点也能搜到。正常网费是每人每月30元,你交了这个钱,就可以用自己的学号密码登录校园网正常上网。每人的账号只允许同时登录两台设备(一般每人会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避免多人共用一个账号。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智能路由器可以把一台设备的上网权限分享给很多设备来用(比如极路由),所以一般每个宿舍里会买一台这样的路由器,然后整个宿舍共用一个人的账号上网。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宿舍上网费用低得很,但缺点是在宿舍以外的地方如果自己没交钱就登不了校园WiFi。总的来说,因为这种方案的存在,实际上学校里交网费的人数远远少于学生数目。

“校园网”除了指代学校为师生提供的这种上网方式以外,还指代一整个学校内部网络。现在大多数大学都会有自己的内网。建立内网的好处只要懂一些网络知识就很明白:比如外网攻击需要先穿透内网防火墙才能打入校园网内部,内部用户对外网的访问可以经过审查,甚至做重定向等等。哈工大校园网除了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功能,还有一些特殊功能(不过其它知名大学大多数也都会有),比如支持IPv6,可以访问一些国内上不去的网站,另外还拥有很多文献库的权限(比如中国知网、IEEE Xplore等等,都是学校经费买的权限),校园网用户可以随意下载各种文献。校园网除了上面说的功能以外,还提供一些校内服务。比如学校内很多事务的办理,学生常用的选课退课查成绩评教等等,校园网上都有相应的服务平台。

所有服务平台的网址都是以hit.edu.cn结尾的,都在哈工大校内网。比如jwts.hit.edu.cn等等,这直接导致学生之间称呼这些平台的时候可能直接以前面那几个字母来当做名字。

作为本科生而言,最常用的应该是“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jwts.hit.edu.cn,大家往往直接把这个平台叫做jwts)。这个平台提供的功能主要有查阅培养方案、查已修学分、选课、查课表、查考试时间、查成绩、评教、办出国交流手续,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功能。

跟jwts名字相似的还有个jwes,这个平台上主要提供查成绩和预约办证明两个功能。这里的查成绩相比jwts而言还能显示你的排名,信息更多一点。预约办证明的意思是,比如你要打印有学校盖章的成绩单(用来参加招聘之类的),可以先在这个平台上预约交费,然后到师生服务中心打印盖章就可以了。

教务处(jwc),这里主要可以看各种规章文件,虽然一般用不着,但每到了学生生涯关键节点的时候(比如毕业设计)肯定就要好好翻翻这些规定了。

思博特(这个没有网址,直接用IP登陆)是体育成绩查询的平台,除了查每年的体测成绩以外,在大一大二每天早晨打卡的时候还需要经常在这里查打卡次数。

除了上面这些服务平台,学校在微信上还有好几个公众号,提供很多小功能。其中我估计每个人都经常用的就是充饭卡了。自从这个公众号开通以后,应该没有几个人跑去饭卡服务处充钱了,学生生活中最后一个需要用现金的场景也消失了。

最后要说的是校园VPN(网址开头也是vpn)。前面说的服务平台总归是需要连着校园网才能进入的,那么在学校外也想用这些平台的时候就要通过VPN连到校内网。在校园VPN网站上用学号和密码就能登录到VPN主界面,然后输入校内平台的网址就可以像在学校里一样地访问。有了VPN,学生就可以在家或者用手机流量也能上校内平台了。

快递

尽管网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对学校而言,快递还不能做到送货上宿舍门。在一年之前,各家快递还是自己找个地点统一存快递,让同学们自己来取的。那个时候的快递点东一个西一个,就算给你发了短信告诉你在哪你也不一定找得到(二区还好一点,一区就太乱了)。不过后来建成了工大快递中心,从此终于所有快递的集散地都定到了这个地方,收发快递都变得很简单了。

学生常订的还有一种特殊的快递,也就是外卖。外卖一般是送到宿舍楼下,学生要下楼出门去拿。从这一点而言倒确实没有住在外面公寓楼的时候外卖送货上门的方便。

番外篇

实习

在2019年暑假,我在腾讯深圳实习了两个月。

其实如果不是学校要求每个人都要在大三暑假实习至少两星期的话,我可能是压根不会打算在大四还没开始的这个时间去实习的。何况这次实习在时间上也确实十分惊险,还好最终没有耽误我参加保研夏令营。

实习的准备工作对我们学生来说最早在大三寒假就开始了,而对公司而言可能比寒假还要早。由于我在工大的ACM校队,所以在寒假之前,就有腾讯的HR来ACM队宣讲,说腾讯有一个开放给ACM队员的特殊招聘渠道。现在想来,腾讯这么早来搞招聘,最后也确实招来了很多ACM队成员(我们有一小半队员都去了腾讯),HR的工作做得相当成功。对于其他人而言,可能就比较少有HR主动找上门来这种事情,而是自己去找的居多,顶多是收到一些公司广撒网时发来的面试邀请邮件。

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找面试机会其实相当容易。在哈工大,各种大中小公司都会挑时间来办宣讲会,宣讲会上除了给出报名渠道之外,有一些还会有当场面试。不过来办宣讲会的公司鱼龙混杂,既有华为这样的大个头,也有一些不知所谓的小公司。我的一个同学参加了某场宣讲会现场面试后回来跟我说,这公司是个卖母婴用品的公司,可能是想找人做APP,不过连面试官自己都不太懂技术,问完问题连这边答上来的名词他都听不懂。所以,即使只是实习,也一定要认准大公司牌子,至少找个中等有点水平的公司。即使他们的面试比较难,也总好过连面试官都不懂技术的公司。在这种地方不可能学得到东西。

除了参加宣讲会,还会有很多学长学姐在各种群里发内推广告。作为公司的一员,内推是公司鼓励的行为,因为公司认为每一个职员既然能通过公司的考核,说明他很优秀,而当这个人优秀时,往往这个人周围的一群人也会很优秀。一些中小公司可能内推会免笔试直通面试,不过很多大公司内推基本不会免去一些考核,顶多会免去简历筛选。作为应聘狗,如果看到有人发内推广告,不妨就填上他的内推码去试试,运气好可以免一两个考核,运气不好也没什么损失(万一拿了offer人家还可以领奖励)。

就公司的面试而言,大多数招计算机方面学生的公司一面都会问算法题。对有点成绩的ACM队员而言这点难度压根不算什么(例如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头条就直接过了一面),而对于其他同学而言,通过一面的最好途径是上网刷题。至于后面的二面三面四五六七面,每个公司甚至每个人都不同。一些公司二面就是最后一面,另一些公司可以一直搞到五六面。面试难度除了与公司有关,还与面试官有关。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压根选不了面试官,所以真的是碰运气,一些面试官难度很亲切,另一些面试官就难上天,这都是很常见的情况。不过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你面的就是你学长学姐所在的组,他们就可能借同事关系安排一个比较好的面试官。

除了找公司的实习机会,其实还可以参加ACM集训、参加校内实验室科研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实习。不过即便到了暑假前还没确定能到哪里实习,学校也是有保底方案的。就我们这一届而言,一个保底方案是暑假前华为跟学校合作的招聘活动,招50个人,日薪还相当优越,而且听说成天不是听课就是玩,不过只干2星期。另一个方案是参加校内的一个科研训练课程,这个就是真的保底了,拿不到offer的同学全都可以来参加。

我因为保研夏令营的关系,选择的入职日期是7月9日。于是在正式入职半个多月前,腾讯发来了入职指引邮件。入职腾讯之前主要要办两件事,一件是上传工卡照和填个人信息,另一件是申报健康信息。工卡照还是要照的好看一点的,毕竟入职以后这张照片不仅会印在工卡上,还会自动当做我在腾讯各种账户的头像(比如企业微信、内部论坛等等)。健康信息申报主要就是承诺自己没什么大病,如果有病要及时提交体检报告。

对于新员工,腾讯还提供一个免费住旅馆15天的福利,主要是方便员工找房子住。我虽然以防万一申请了这个福利,但结果最终只住了两天旅馆就搬到了合租同学租好的房子,因为他们没有参加夏令营,所以比我提前几天来了深圳,已经找好了房子。不过腾讯安排的旅馆条件还是挺不错的,并没有那种因为是公司出钱所以就找小破旅馆的情况。不仅这件事,之后也有一些事都体现出了大公司的“财大气粗”。应该说,这可能跟公司有没有钱没太大关系,毕竟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储备。稍微算一算就能发现公司前后给我发的各种福利加起来可能只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房补,论价格来说比起招一个员工便宜多了,但给人营造的体验倒是让我很想继续留在这。

入职要在腾讯大厦(又叫腾大)办。入职前一天公司给我发了短信,告诉我配发的电脑已经到了万利达大厦我的工位上,不过那个时候我连万利达大厦都不知道是哪座大楼,跟先到几天的同学问了问才知道腾大和万利达是挨在一起的。入职手续很简洁,主要是领了工卡和Token,还有一张指引单。工卡可以用来刷门禁和在食堂刷卡,而Token是我第一次见的东西,主要用来做网上身份验证。除了工卡和Token,入职要做的事还有装电脑和开通企业微信。有一些人配发的电脑是散装的台式机,要自己装起来,不过我是领到一台笔记本和一个显示器,除了插两根线以外完全不用组装,省了不少功夫。另外也因为多发的这个显示器,我才第一次体验双屏工作的感觉,屏幕多了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至于企业微信,这是腾讯开发的专门给企业这种集体组织使用的微信,有很多工作上常用的功能,比如每个人的通讯录里都有公司里的所有人,消息支持显示哪些人已读,还可以绑上公司内部的网络平台实现很多功能。就我的实习经历而言,大家交流工作都是在微信或者企业微信里进行,两人的事就私聊,多人合作的事就拉个小群。除非是要去看着别人的电脑才能解决的问题,否则一般都不会去找真人说话。

腾讯深圳其实还有好几座大厦,不过我所在的地方主要就是万利达和腾大这两座。它俩挨得很近,之间只有十几米或者二十几米,不过想到另一座大厦只能先出再进,两座大厦之间是不连通的。腾大一楼大厅比较有高科技的味道,可能是因为这座大厦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是腾讯自家盖的,所以装修上也相对更注意一些。旁边的万利达大厦估计是腾讯整栋租下来的,大厅装修就是中规中矩的商业大厦,不过楼梯间里有很多腾讯特色的壁画。

公司的食堂比学校从价钱上稍微贵一些,不过一般也能控制在一顿饭至多20的范围。何况在腾讯早餐免费,晚餐有券,每顿饭可以免费领一个水果,其实吃喝上的花销是很少的。腾大和万利达两栋大厦都有食堂,腾大有三层食堂,万利达只有一层,都可以刷卡打饭,个人感觉腾大要相对好吃一些。说起来,到了腾讯吃饭以后我养成了饭后拿餐巾纸擦嘴的习惯,但回到学校又没了,不知道是因为在公司方便拿到餐巾纸,还是因为在不同地方吃饭习惯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坐到工位上,沏一杯咖啡,写一段代码,996生活本应该是这样的,但我直到离职前一天才知道公司有免费咖啡供应,最后也没喝上,还算有点遗憾。除了咖啡,公司的每个部门自己也会有一些经费用来发各种福利。比如我们在七夕时发了巧克力和饮料,后来团建时甚至还发充电宝。听说光子工作室那边每周都有一天发下午茶,蛋糕汉堡布丁什么都发过。

凡是大公司里似乎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技术后勤部门,专门解决员工碰到的技术问题。这里说的技术问题不是指工作遇到的难关,而是诸如电脑坏了、电话断了、网连不上了,这样的基础设施技术问题。把这种问题都专门分离出来建一个部门,可以看出来公司要做大还是要分工明确,不做分外之事。

最后要说的应该是腾讯的班车了。每天早晨,腾讯的班车从深圳的各个地方把员工接到几座大厦,下班后又有班车把他们送回家。据说腾讯的班车网从规模上已经达到一个中小型城市的公交网规模了,不管住在深圳的哪里,在班车查询界面一搜,总能在附近找到一个班车停靠点。腾讯在班车这方面似乎也总不吝啬,在我实习的期间,好像是因为有一小部分人反映他们家所在的地方经常抢不到班车座位,于是公司就给那条线路又加了一趟车。班车早晨的时间表安排是比较集中的,住得远的人大概8点就要去等班车,住得近的人可能8点半去等,但所有班车都在大约9点到公司门口。晚上的班车则不同,因为员工下班的时间各不相同(有6点准时下班的,也有为了晚餐券自愿加班的),所以从6点一直到10点都有班车安排。总的来说,因为有班车的存在,我们很少坐公交或者挤地铁,也不担心挤不上车,唯一要记准的就是班车到站时间。

不过就我所在的优图而言,这里好像对上班时间是没有具体要求的,大家一般9点到了以后去食堂吃个饭,等早饭吃完到了工位就10点了,随便干点活就到了12点又该去吃饭,回来睡午觉,能连续干活的最长时间段可能就是下午。关于签到,是用微信登录签到页面,然后网页检测你所在的位置,只要在公司大厦附近就可以签到,每天只需要签到一次。换句话说,只要今天来了公司,不管几点来的似乎都没什么关系……

保研

只要想在国内读研究生,保研就是一条最理想的路。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有多么残酷,而考研更甚之。比起高考,考研甚至要先选定学校再参加考试,考上就是考上,考不上就要么直接就业要么等明年重新考。保研相对而言有长达三年的时间用来攒学分绩抢名额,最终的笔试面试比起考研而言也稍微让人好接受一些。尤其是对于打算保本校的学生,只要保证自己学分绩能拿到保研名额,那保本校的成功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实际上我确实认识一些我个人认为他们知识能力都一般般的同学,只不过他们因为学分绩比较高或者是英才学院身份拿到了保研名额,最终也都成功保研了(不过选方向和导师可能就不如其他方面也很强的同学那么自由)。

就官方流程而言,哈工大学生参加保研的关键时间点有这么几个:从大三下学期起,各个院校就会在不同时间点(最早4月就可能有,但大部分集中在5、6、7月)组织保研夏令营,参加这些夏令营可能能拿到预录取承诺,也就是说只要你保研时报这个学校作为志愿,就承诺录取。大三暑假的7月中旬,会发布排名前50%学生至今为止的学分绩排名,并且统计各种保研加分项。也是在这个时间,学校会对希望保本校的同学进行面试(相当于保研夏令营,但对本校学生会比较宽松)。在大四开学后的9月中下旬,学校会发布最终的保研名额确认表。同样是在这个时间,教育部的推免系统会开放,并且保持开放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有保研资格的学生就可以登录系统填志愿并且等着被录取。当系统提示有院校录取你之后,整个保研的官方流程就算走完了。对于不熟悉保研流程的人可能需要解释的是,保研不像高考一样是考到高分就可以随便选学校,而是一个学生与院校点对点的“合同”,学生需要拿到本校提供的保研资格(否则根本无法登陆推免系统),另外还要争取到志愿院校的同意录取。不过推免系统上可以填多个院校,对方拒绝以后甚至还可以换,只要争取到一个就可以了。

虽然即使完全不做其它事,只单纯在拿到保研资格以后上推免系统填志愿,也是有可能能保研成功的,不过在官方流程之外,作为学生要做更多的努力才能尽量提高自己的保研成功率。首先,只要想保研,就要尽可能保持好学分绩,并且参加各种能加分的竞赛(学分绩和加分加起来在90以上就很稳)。然后,尽可能早地确定自己希望保本校还是保外校,最好从大一就确定,最迟不超过大三寒假。如果希望保本校,就在大二以后找好自己心仪的实验室和导师,然后找导师商量进实验室学习。这个过程并不需要自己有什么超过常人的能力,只要表现出勤奋好学,导师一般都不会拒绝。跟导师混脸熟之后,在大三寒假前后(不要太晚)跟导师提出希望跟随读研的意向,像上面一样,导师通常不会拒绝。得到导师承诺后,只要在大三暑假学校面试中表现不太差,并且在9月拿到保研名额,事情基本就定了。如果希望保外校,难度会稍微大一些。除了跟本校的一些老师保持好关系(有些学校夏令营报名需要推荐信),还要过夏令营这一关。可以说对于希望保外校的同学而言,学分绩和夏令营是最难的两关,一个决定能不能参加保研,另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对方学校录不录。

刚才说了其它院校的夏令营最早从4月就可能有,但主要集中在5、6、7月,不过其实直到9月也可能有,一些学校的同一个学院甚至可能前后办两次夏令营。夏令营的信息一般在各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上提前十几天到一个月公布,所以一定要预先确定几个目标院校,在大三下学期每隔两三天就确认一下有没有夏令营信息发布,因为准备材料和报名也需要很多的精力。除了选择目标院校,也要提前看好心仪的导师。选导师除了看他研究的方向,还要看他的科研水平和人品。前者可以去翻他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有没有他的一作,后者可以去注意他的论文是不是大多数都是他的一作(也就是可能抢学生的一作)。另外,导师评价网( https://mysupervisor.org/ )也是个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地方。好老师和一般老师的学生可能不会刻意到网站上夸他,但差老师的学生很可能到网站上骂他。

我是从5月开始关注几个学校的夏令营通知的,那个时候其实有一两次夏令营已经被我错过了,不过剩下的机会还不少。清华北大的夏令营都需要两三封推荐信,其他学校如果要申直博的话也很可能要一封推荐信,不过我抱着先读个硕士试试水的想法就没有报直博。夏令营报名要准备的材料挺多的,主要是照片、学生证、获奖证明、成绩证明、排名证明之类的东西,另外当时大部分课程还没结课,学分绩还在变,所以每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分绩和排名我就要重新打印一遍成绩证明和排名证明。这段时间为了扫描各种东西,我大概给打印店交了二三十块钱。

另外,看到网上说想要提高进夏令营的几率,还要事先去找好感兴趣的导师,跟他联系,让他把你拉进夏令营。这段时间我也给不少老师发了邮件,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几乎都没有回复(我自认为我的ACM金奖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现在看来,老师们应该也是在这段时间会被很多学生的邮件大批量轰炸,考虑到只通过邮件了解一个学生确定要不要拉他来夏令营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就干脆谁都不理了吧。最终,事实证明清北果然是难报的,其它几个学校都接受了我的报名申请,但清北就没戏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清华深圳也接受了我的报名,我想有可能是清华深圳的国际研究生院第一年搞,竞争还不太激烈。考虑到时间冲突之类的因素放弃了一些学校以后,我最终决定参加上交和清华深圳这两个夏令营。

首先是7月4、5日的上交电院夏令营。这次夏令营显得很朴素,没有其他学校那些参观实验室、听讲座之类的环节,只是单纯搞了一次机试和一次面试。来上交之前我问了去年保进上交的学长,听说机试题目对于ACM选手没有任何压力,事实也确实如此。机试一共三道题,一题白送分,一题做个公式变形,最后一题是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的图论题目。虽说题目不难,但毕竟不是在线评测,做完我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座位上造数据检查了半天。第二天的面试相对就有点难度,毕竟考到了英语口语。除了用英文自我介绍之外,在你撑不住之前面试官还会一直用英文来提问,让你用英文来回答。据说很多人在面试结束之前就不得不换上了中文,当然我也不例外。

除了考试以外,夏令营前后两天我也稍微逛了逛上交。不得不说上交真大啊,哈工大的校区面积跟它是完全没得比了。因为面积大的关系,学校里的绿化做的也不错,学校中心甚至有一片可以说是植物园或者动物园的小树林。不过面积大的缺点是不管上个课还是去个什么地方都要走很远,学校里有很多共享电动摩托,估计自行车也是很多人的标配吧。

在腾讯实习的第二周,我又请了假去参加清华深圳的夏令营。清深这边是组织了包括参观实验室和开幕式之类各种各样的活动(不过人工智能方向这边参观的实验室似乎有点偏……),然后开始笔试、“科研实训”和面试。笔试除了一些脑筋急转弯以外安排了几道实打实的大学数学题。“科研实训”是个很像Hackathon的活动,三人结成一组用整整一天(一下午+一上午)的时间完成一个任务。面试就比较常规了,结合简历问了些大家都会这么问的问题。

说说科研实训。今年清深的科研实训有两个任务,每组选其中一个来做。两个任务分别是控制机器人抓取方块和使用华为最新款手机的摄像SDK发挥创意做一些东西(后者典型的赞助商行为……)。每种任务的名额有限要靠抢,我们手快抢到了机器人,因为觉得这个比较好做。机器人任务是说用程序通过摄像头提供的视觉数据来控制一个机器手臂抓桌子上的积木,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以摆出一些造型。不过实际做起来以后硬件总是出故障或者瞄不准,第一天下午和晚上我们几乎都是在跟机器手臂作斗争,直到大晚上才回到宿舍,半夜还在写代码。第二天考虑到只有一上午时间,于是我们决定放弃准确性,赌运气,最终勉强把基本任务做完了,但没能做出一些加分的要求。事后才知道,其实其它组也或多或少碰上了准确性问题,原因似乎是摄像头边缘的图像变形,只不过他们比较早地发现这一点然后选择放弃了(跟评委说明自己的机器必须是积木在图像中心时才好使),这才有时间做后面的要求。

从上交面试考场出来之后没过十分钟,手机就连续收到某两位老师发来的实验室邀请短信,一封写着我的名字,另一封像是群发的。本来见到这种情况我是很开心的,因为看起来我还比较抢手,不过上导师评价网一查,这两位老师似乎都有些比较负面的评价。看来也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招不到学生,才会在这个时候群发短信来捞鱼。相对来说,清深那边就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我在上交并没有联系好老师,而在清深有一位老师已经有拉我进实验室的意向了。

夏令营结果公布之后,我把之前给导师们发过的邮件换了个说辞(从“准备参加夏令营”改成了“参加了夏令营,且取得了预录取资格”),又开始发邮件。如果说之前老师们不回复是因为实在太难筛选,那么现在对于已经有预录取资格的学生,总该考虑一下要不要招到自己实验室了。最后,上交有两位老师回复了我,一位老师很客气地说实验室名额已经招满了,另一位老师则希望跟我约个时间谈谈。我以为这个谈谈应该指的是电话面试,毕竟我这时正在深圳实习,谁想到这位老师恰好也来深圳出差,于是我们约了个周末见了面。

这次见面的主要内容是面试和实验室介绍。虽然在见面之前我尽可能地恶补了一些这位老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知识,但面试里却完全没用得上,面试的内容只有一道开放的算法题和一道智力题。这道智力题折磨了我很久,甚至见面结束后我还花了好几天来解决题目剩下的部分,写好题解发给老师。关于研究方向相关的知识,老师的观点是只要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扎实,其他都可以以后再学。可能作为本科生,本来也不指望我能提前了解多少东西吧。

总之,最后我接受了上交的预录取,成了这位老师的预备研究生。

连载至此完结

posted @ 2019-10-24 16:11  Onthefly  阅读(20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