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代码 第二版》第七章

《第一行代码 第二版》

本博客是对第一行代码的精简总结,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如需系统学习请购买正版或者电子书籍。

链接附上 🔗图灵社区:https://www.ituring.com.cn/book/2744/

第 7 章 跨程序共享数据——探究内容提供器

除了电话簿之外,还有短信、媒体库等程序都实现了跨程序数据共享的功能,而使用的技术当然就是内容提供器了。

7.1 内容提供器简介

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

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的功能,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允许一个程序访问另一个程序中的数据,同时还能保证被访数据的安全性。目前,使用内容提供器是Android实现跨程序共享数据的标准方式。

不同于文件存储和SharedPreferences存储中的两种全局可读写操作模式,内容提供器可以选择只对哪一部分数据进行共享,从而保证我们程序中的隐私数据不会有泄漏的风险。

7.2 运行时权限

Android开发团队在Android 6.0系统中引用了运行时权限这个功能,从而更好地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就是说,用户不需要在安装软件的时候一次性授权所有申请的权限,而是可以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再对某一项权限申请进行授权。比如说一款相机应用在运行时申请了地理位置定位权限,就算我拒绝了这个权限,但是我应该仍然可以使用这个应用的其他功能,而不是像之前那样直接无法安装它。

7.2.1 Android权限机制详解

Android现在将所有的权限归成了两类,一类是普通权限,一类是危险权限。

普通权限指的是那些不会直接威胁到用户的安全和隐私的权限,对于这部分权限申请,系统会自动帮我们进行授权,而不需要用户再去手动操作了,比如在BroadcastTest项目中申请的两个权限就是普通权限。危险权限则表示那些可能会触及用户隐私或者对设备安全性造成影响的权限,如获取设备联系人信息、定位设备的地理位置等,对于这部分权限申请,必须要由用户手动点击授权才可以,否则程序就无法使用相应的功能。

下表列出了Android中所有的危险权限,一共是9组24个权限。

权限组名 权限名
CALENDAR READ_CALENDAR WRITE_CALENDAR
CAMERA CAMERA
CONTACTS READ_CONTACTS WRITE_CONTACTS GET_ACCOUNTS
LOCATION ACCESS_FINE_LOCATION ACCESS_COARSE_LOCATION
MICROPHONE RECORD_AUDIO
PHONE READ_PHONE_STATE CALL_PHONE READ_CALL_LOG WRITE_CALL_LOG ADD_VOICEMAIL USE_SIP PROCESS_OUTGOING_CALLS
SENSORS BODY_SENSORS
SMS SEND_SMS RECEIVE_SMS READ_SMS RECEIVE_WAP_PUSH RECEIVE_MMS
STORAGE READ_EXTERNAL_STORAGE WRITE_EXTERNAL_STORAGE

7.2.2 在程序运行时申请权限

当点击按钮时就去触发拨打电话的逻辑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Button makeCall = (Button) findViewById(R.id.make_call);
        makeCall.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try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Intent.ACTION_CALL);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10086"));
                    startActivity(intent);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Intent.ACTION_CALL则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因此必须声明权限。

<uses-permission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CALL_PHONE" />

错误日志信息

“Permission Denial”权限被禁止所导致的.因为6.0及以上系统在使用危险权限时都必须进行运行时权限处理。

第一步:判断用户有无授权,若授权,进行授权请求;若有授权,则调用call方法。

if(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ion(MainActivity.this,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MainActivity.this,new String[] {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1);
    }else{
       call();
    }

​ 第二步:若未授权,授权请求为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方法。复写这个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int requestCode, @NonNull String[] permissions, @NonNull int[] grantResults) {
        switch (requestCode){
            case 1:
                if(grantResults.length>0&& grantResults[0]==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readContacts();
                }else{
                    Toast.makeText(this,"You denied the permission",Toast.LENGTH_SHORT).show();
                }
                break;
            default:
        }
}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先判断用户是不是已经给过我们授权了,借助的是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ion()方法。checkSelfPermission()方法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Context,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第二个参数是具体的权限名,比如打电话的权限名就是Manifest.permission.CALL_PHONE,然后我们使用方法的返回值和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做比较,相等就说明用户已经授权,不等就表示用户没有授权。

如果已经授权的话就简单了,直接去执行拨打电话的逻辑操作就可以了,这里我们把拨打电话的逻辑封装到了call()方法当中。如果没有授权的话,则需要调用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方法来向用户申请授权,requestPermissions()方法接收3个参数,第一个参数要求是Activity的实例,第二个参数是一个String数组,我们把要申请的权限名放在数组中即可,第三个参数是请求码,只要是唯一值就可以了,这里传入了1。

调用完了requestPermissions()方法之后,系统会弹出一个权限申请的对话框,然后用户可以选择同意或拒绝我们的权限申请,不论是哪种结果,最终都会回调到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方法中,而授权的结果则会封装在grantResults参数当中。这里我们只需要判断一下最后的授权结果,如果用户同意的话就调用call()方法来拨打电话,如果用户拒绝的话我们只能放弃操作,并且弹出一条失败提示。

7.3 访问其他程序中的数据

内容提供器的用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现有的内容提供器来读取和操作相应程序中的数据,另一种是创建自己的内容提供器给我们程序的数据提供外部访问接口。Android系统中自带的电话簿、短信、媒体库等程序都提供了类似的访问接口,这就使得第三方应用程序可以充分地利用这部分数据来实现更好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内容提供器到底是如何使用的。

7.3.1 ContentResolver的基本用法

想要访问内容提供器中共享的数据,就一定要借助ContentResolver类,通过Context中的getContentResolver()方法获取到该类的实例。

ContentResolver中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用于对数据进行CRUD操作,其中insert()方法用于添加数据,update()方法用于更新数据,delete()方法用于删除数据,query()方法用于查询数据。

不同于SQLiteDatabase,ContentResolver中的增删改查方法都是不接收表名参数的,而是使用一个Uri参数代替,这个参数被称为内容URI。内容URI给内容提供器中的数据建立了唯一标识符,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authority和path。authority是用于对不同的应用程序做区分的,一般为了避免冲突,都会采用程序包名的方式来进行命名。比如某个程序的包名是com.example.app,那么该程序对应的authority就可以命名为com.example.app.provider。path则是用于对同一应用程序中不同的表做区分的,通常都会添加到authority的后面。比如某个程序的数据库里存在两张表:table1和table2,这时就可以将path分别命名为/table1和/table2,然后把authority和path进行组合,内容URI就变成了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和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2。不过,目前还很难辨认出这两个字符串就是两个内容URI,我们还需要在字符串的头部加上协议声明。因此,内容URI最标准的格式写法如下:

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
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2

内容URI可以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我们想要访问哪个程序中哪张表里的数据。也正是因此,ContentResolver中的增删改查方法才都接收Uri对象作为参数,因为如果使用表名的话,系统将无法得知我们期望访问的是哪个应用程序里的表。

在得到了内容URI字符串之后,我们还需要将它解析成Uri对象才可以作为参数传入。解析的方法也相当简单,代码如下所示:

Uri uri = Uri.parse("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

只需要调用Uri.parse()方法,就可以将内容URI字符串解析成Uri对象了。

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Uri对象来查询table1表中的数据了,代码如下所示:

Cursor cursor = getContentResolver().query(
    uri,
    projection,
    selection,
    selectionArgs,
    sortOrder);

query()方法参数 对应SQL部分 描述
uri from table_name 指定查询某个应用程序下的某一张表
projection select column1, column2 指定查询的列名
selection where column = value 指定where的约束条件
selectionArgs - where中的占位符提供具体的值
sortOrder order by column1, column2 指定查询结果的排序方式

查询完成后返回的仍然是一个Cursor对象,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数据从Cursor对象中逐个读取出来了。读取的思路仍然是通过移动游标的位置来遍历Cursor的所有行,然后再取出每一行中相应列的数据,代码如下所示:

if (cursor != null) {
    while (cursor.moveToNext()) {
        String column1 = cursor.getString(cursor.getColumnIndex("column1"));
        int column2 = cursor.getInt(cursor.getColumnIndex("column2"));
    }
    cursor.close();
}


table1表中添加一条数据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column1", "text");
values.put("column2", 1);
getContentResolver().insert(uri, values);

可以看到,仍然是将待添加的数据组装到ContentValues中,然后调用ContentResolver的insert()方法,将Uri和ContentValues作为参数传入即可。

把column1的值清空,可以借助ContentResolver的update()方法实现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column1", "");
getContentResolver().update(uri, values, "column1 = ? and column2 = ?", new
String[] {"text", "1"});

调用ContentResolver的delete()方法将这条数据删除掉

getContentResolver().delete(uri, "column2 = ?", new String[] { "1" });


7.3.2 读取系统联系人

布局中增加 ListView布局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ArrayAdapter<String> adapter;

    List<String> contactsList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ListView contactsView = (ListView) findViewById(R.id.contacts_view);
        adapter = new ArrayAdapter<String>(this, android.R.layout.simple_list_
            item_1, contactsList);
        contactsView.setAdapter(adapter);
        if (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ion(this, Manifest.permission.READ_
            CONTACTS)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this, new String[]{ Manifest.
                permission.READ_CONTACTS }, 1);
        } else {
            readContacts();
        }
    }

    private void readContacts() {
        Cursor cursor = null;
        try {
            // 查询联系人数据
            cursor = getContentResolver().query(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
                Phone.CONTENT_URI, null, null, null, null);
            if (cursor != null) {
                while (cursor.moveToNext()) {
                    // 获取联系人姓名
                    String displayName = cursor.getString(cursor.getColumnIndex
                       (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DISPLAY_NAME));
                    // 获取联系人手机号
                    String number = cursor.getString(cursor.getColumnIndex
                       (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NUMBER));
                    contactsList.add(displayName + "\n" + number);
                }
                adapter.notifyDataSetChanged();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cursor != null) {
                cursor.close();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int requestCode, String[] permissions,
        int[] grantResults) {
        switch (requestCode) {
            case 1:
                if (grantResults.length > 0 && grantResults[0] == PackageManager.
                    PERMISSION_GRANTED) {
                    readContacts();
                } else {
                    Toast.makeText(this, "You denied the permission", Toast.LENGTH_
                        SHORT).show();
                }
                break;
            default:
        }
    }

}


readContacts()方法,可以看到,这里使用了ContentResolver的query()方法来查询系统的联系人数据。不过传入的Uri参数怎么有些奇怪啊?为什么没有调用Uri.parse()方法去解析一个内容URI字符串呢?这是因为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类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封装,提供了一个CONTENT_URI常量,而这个常量就是使用Uri.parse()方法解析出来的结果。接着我们对Cursor对象进行遍历,将联系人姓名和手机号这些数据逐个取出,联系人姓名这一列对应的常量是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DISPLAY_NAME,联系人手机号这一列对应的常量是ContactsContract.CommonDataKinds.Phone.NUMBER。两个数据都取出之后,将它们进行拼接,并且在中间加上换行符,然后将拼接后的数据添加到ListView的数据源里,并通知刷新一下ListView。最后千万不要忘记将Cursor对象关闭掉。

7.4 创建自己的内容提供器

通过新建一个类去继承ContentProvider的方式来创建一个自己的内容提供器。ContentProvider类中有6个抽象方法,我们在使用子类继承它的时候,需要将这6个方法全部重写。

  1. onCreate()

    初始化内容提供器的时候调用。通常会在这里完成对数据库的创建和升级等操作,返回true表示内容提供器初始化成功,返回false则表示失败。

  2. query()

    从内容提供器中查询数据。使用uri参数来确定查询哪张表,projection参数用于确定查询哪些列,selectionselectionArgs参数用于约束查询哪些行,sortOrder参数用于对结果进行排序,查询的结果存放在Cursor对象中返回。

  3. insert()

    向内容提供器中添加一条数据。使用uri参数来确定要添加到的表,待添加的数据保存在values参数中。添加完成后,返回一个用于表示这条新记录的URI。

  4. update()

    更新内容提供器中已有的数据。使用uri参数来确定更新哪一张表中的数据,新数据保存在values参数中,selectionselectionArgs参数用于约束更新哪些行,受影响的行数将作为返回值返回。

  5. delete()

    从内容提供器中删除数据。使用uri参数来确定删除哪一张表中的数据,selectionselectionArgs参数用于约束删除哪些行,被删除的行数将作为返回值返回。

  6. getType()

    根据传入的内容URI来返回相应的MIME类型。

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内容URI的后面加上一个id

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1


这就表示调用方期望访问的是com.example.app这个应用的table1表中id为1的数据。

内容URI的格式主要就只有以上两种,以路径结尾就表示期望访问该表中所有的数据,以id结尾就表示期望访问该表中拥有相应id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的方式来分别匹配这两种格式的内容URI,规则如下。

  • *:表示匹配任意长度的任意字符。
  • #:表示匹配任意长度的数字

借助UriMatcher这个类就可以轻松地实现匹配内容URI的功能。UriMatcher中提供了一个addURI()方法,这个方法接收3个参数,可以分别把authoritypath和一个自定义代码传进去。这样,当调用UriMatcher的match()方法时,就可以将一个Uri对象传入,返回值是某个能够匹配这个Uri对象所对应的自定义代码,利用这个代码,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调用方期望访问的是哪张表中的数据了。

getType()方法。它是所有的内容提供器都必须提供的一个方法,用于获取Uri对象所对应的MIME类型。一个内容URI所对应的MIME字符串主要由3部分组成,Android对这3个部分做了如下格式规定。

  • 必须以vnd开头。
  • 如果内容URI以路径结尾,则后接android.cursor.dir/,如果内容URI以id结尾,则后接android.cursor.item/
  • 最后接上vnd.<authority>.<path>

所以,对于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这个内容URI,它所对应的MIME类型就可以写成:

vnd.android.cursor.dir/vnd.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

复制代码

对于content://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1这个内容URI,它所对应的MIME类型就可以写成:

vnd.android.cursor.item/vnd.com.example.app.provider.table1
posted @ 2021-04-27 14:22  AronJudge  阅读(1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