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架构》读后感

在学习本学期的软件体系架构课程中,王老师特别推荐了王概凯教授的“架构漫谈”系列文章,读完后,我对架构的本质、设计与实施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知,在此尝试对阅读体验进行重构式的反思与感悟。

首先,在架构漫谈的开篇部分,王教授生动地揭示了架构的核心内涵及其起源。之前虽曾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触及到架构思想,但始终未能准确把握其真谛。他指出,架构实质上是对复杂系统进行有序划分的过程,通过明确分工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各个独立的部分能够协同运作,并最终构成一个高效的整体以应对所有必要的功能需求。这使我联想到团队协作中的项目管理实践,为了实现良好的软件开发效果,必须精心设计架构,细致拆解功能模块,识别问题关键点,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组件化整合。

其次,第二篇章中,王概凯老师深入探讨了概念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掌握并运用它们来加速学习过程。概念的明晰与否直接影响着架构师在角色分配、任务协调上的表现,若基础概念模糊不清,则可能导致工作流程紊乱,结果不尽人意。每一个概念实际上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抽象命名,无论身处何种角色或地位,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架构师,首要之务便是正确理解和洞察这些概念背后所隐含的问题本质。

第三篇关于架构设计中的问题识别环节,王教授强调了发现问题并定位问题源头的能力对于架构师的关键性作用。他认为,找到问题的所有者就相当于确定了问题边界,从而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其中提到的第一步是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归谁负责?”这一观点警醒我们避免陷入自我封闭的工作状态,对待每个概念需具备刨根问底的精神,以免导致误解和敷衍了事的态度。此处我深感挑战所在,尤其是在辨识问题所属方时,有时会遇到难以界定的情况,例如涉及工具选择(如锤子与切土豆)的问题,需要反复揣摩才能有所领悟。

第四篇围绕架构切分展开,将社会分工现象巧妙映射至软件工程领域。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每个人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架构设计正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换与合作,以更高效的方式提供服务。正如生活中的交易原则,软件开发中也需要权衡利弊,合理拆分任务,让不同角色的专业能力得以发挥。架构师在此扮演的角色在于调整组织结构,确保架构方案既能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又能保证技术实施的可行性。

第五篇则追溯了软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程序逻辑与硬件紧密结合,到后来采用冯诺依曼结构及二进制编码实现软硬件分离,软件行业逐渐形成了专业分工。架构师、业务分析师、设计师、开发者和测试人员等各类角色应运而生,共同构建起现代软件开发模式。架构的演进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减轻个体工程师的负担,并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架构调整和落地实施。

至于第七篇提及架构师的角色定位与领导力,王概凯老师提出架构师应具备调动组织架构的能力,成为领导者,通过平衡与调整各方利益来推进架构的有效执行。架构师的影响力并非仅仅停留在民意层面,而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力推动架构决策的贯彻执行。

第八篇聚焦于架构指导下的代码编写实践,好的架构设计不仅关乎理论层面,更要在实践中体现为高质量的代码实现。架构的落实离不开代码的支持,良好的代码架构有助于消除扩展瓶颈,同时与硬件部署架构紧密相连,形成良性互动。

第九篇论述了技术、业务与架构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技术进步源于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而架构则是解决业务和技术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重要桥梁。通常情况下,先有技术雏形,再逐步孕育出适应业务发展的架构体系。

综上所述,王概凯教授的“架构漫谈”系列文章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我在软件行业的认知深度上不断提升。今后将继续秉持勤学多思的理念,深化对架构设计及其实践应用的理解,以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posted @ 2024-02-28 23:39  Arkiya  阅读(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