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和L2 详解(范数、损失函数、正则化)

一、易混概念

对于一些常见的距离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欧式距离

假设X和Y都是一个n维的向量,即$X=(x_1, x_2, x_3, … x_n),Y=(y_1, y_2, y_3, … y_n)$

则欧氏距离:$D(X,Y)=\sqrt{\sum_{i=1}^n(x_i-y_i)^2}$

2.L2范数

假设X是n维的特征$X=(x_1, x_2, x_3, … x_n)$ 

L2范数:$||X||_2=\sqrt{\sum_{i=1}^nx_i^2}$

3.闵可夫斯基距离

这里的p值是一个变量,当p=2的时候就得到了欧氏距离。

$D(X,Y)=(\sum_{i=1}^n|x_i-y_i|^p)^{\frac{1}{p}}$

4.曼哈顿距离

来源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因为曼哈顿是方方正正的。

$D(X,Y)=\sum_{i=1}^n|x_i-y_i|$

二、损失函数

L1和L2都可以做损失函数使用。

1.  L2损失函数

L2范数损失函数,也被称为最小平方误差(LSE)。它是把目标值$y_i$与估计值$f(x_i)$的差值的平方和最小化。一般回归问题会使用此损失,离群点对次损失影响较大。

$L=\sum_{i=1}^n(y_i−f(x_i))^2$

2.  L1损失函数

也被称为最小绝对值偏差(LAD),绝对值损失函数(LAE)。总的说来,它是把目标值$y_i$与估计值$f(x_i)$的绝对差值的总和最小化。

$L=\sum_{i=1}^n|y_i−f(x_i)|$ 

3.  二者对比

与最小平方相比,最小绝对值偏差方法的鲁棒性更好。因为L2范数将误差平方化(如果误差大于1,则误差会放大很多),模型的误差会比L1范数大的多,因此模型会对这个样本更加敏感,这就需要调整模型来最小化误差。如果这个样本是一个异常值,模型就需要调整以适应单个的异常值,这会牺牲许多其它正常的样本,因为这些正常样本的误差比这单个的异常值的误差小。

 

三、正则化

1.  正则化为什么可以避免过拟合?

正规化是防止过拟合的一种重要技巧。正则化通过降低模型的复杂性, 达到避免过拟合的问题。

过拟合的时候,拟合函数的系数往往非常大,为什么?如下图所示,过拟合,就是拟合函数需要顾忌每一个点,最终形成的拟合函数波动很大。在某些很小的区间里,函数值的变化很剧烈。这就意味着函数在某些小区间里的导数值(绝对值)非常大,由于自变量值可大可小,所以只有系数足够大,才能保证导数值很大。

 

 

 

2.  L1正则

L1正则常被用来进行特征选择,主要原因在于L1正则化会使得较多的参数为0,从而产生稀疏解,我们可以将0对应的特征遗弃,进而用来选择特征。一定程度上L1正则也可以防止模型过拟合。

假设$L(W)$是未加正则项的损失,$\lambda$是一个超参,控制正则化项的大小。

则最终的损失函数:$L=L(W)+\lambda \sum_{i=1}^n |w_i|$

3.  L2正则

主要用来防止模型过拟合,直观上理解就是L2正则化是对于大数值的权重向量进行严厉惩罚。

则最终的损失函数:$L=L(W)+\lambda \sum_{i=1}^n w_i^2$

 

4.  为什么L1会产生稀疏解

稀疏性:很多参数值为0。

1)梯度的方式:

对其中的一个参数$w_i$计算梯度,其他参数同理,$\eta$是步进,$sign(w_i)$是符号函数。

L1的梯度:

$L=L(W)+\lambda \sum_{i=1}^n |w_i|$

$\frac{\partial L}{\partial w_i}=\frac{\partial L(W)}{\partial w_i}+\lambda
sign(w_i)$

$w_i=w_i-\eta \frac{\partial L(W)}{\partial w_i}-\eta \lambda  sign(w_i)$

L2的梯度:

$L=L(W)+\lambda \sum_{i=1}^n w_i^2$

$\frac{\partial L}{\partial w_i}=\frac{\partial L(W)}{\partial w_i}+2\lambda w_i$

$w_i=w_i-\eta \frac{\partial L(W)}{\partial w_i}-\eta 2\lambda w_i$

当$w_i$小于1的时候,L2的惩罚项会越来越小,而L1还是会非常大,所以L1会使参数为0,而L2很难。

2)图形的方式:

损失函数L与参数$w$的关系图,绿点是最优点。

 

如果加上L2正则,损失函数L为$L+\lambda w^2$,对应的函数是蓝线,最优点是黄点。

 

如果是加上L1损失,那么损失函数L是$L+\lambda |w|$,对应的函数是粉线,最优点是红点,参数$w$变为0。

 

 

两种正则化,能不能将最优的参数变为0,取决于最原始的损失函数在0点处的导数,如果原始损失函数在0点处的导数$\frac{\partial L}{\partial w}$不为0,则加上L2正则化项$2 \lambda w$之后,导数依然不为0,说明在0这点不是极值点,最优值不在w=0处。

而施加 $L1 =L+\lambda |w|$正则项时,导数在$w=0$这点不可导。不可导点是否是极值点,就是看不可导点左右的单调性。单调性可以通过这个点左、右两侧的导数符号判断,导数符号相同则不是极值点,左侧导数正,右侧导数负,则是极小值,左侧导数负,右侧导数正,极大值。

根据极值点判断原则,$w=0$左侧导数$\frac{\partial L1}{\partial w}=\frac{\partial L}{\partial w}-\lambda$,只要正则项的系数 $\lambda$ 大于$\frac{\partial L}{\partial w}$,那么左侧导数小于0,$w=0$右侧导数$\frac{\partial L1}{\partial w}=\frac{\partial L}{\partial w}+\lambda > 0$,所以$w=0$ 就会变成一个极小值点,所以L1经常会把参数变为0,产生稀疏解。

 

posted @ 2019-12-25 17:25  suwenyuan  阅读(60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