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

该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OOAD)中的Booch方法。Booch方法是由Grady Booch提出的,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论,强调了软件系统的类、对象、属性、方法和关系。

Booch方法的核心内容包括:

  1. 面向对象的概念:Booch方法强调了对象的概念,认为对象是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行为和标识。

  2. 开发过程:Booch方法认为系统开发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个周期包括四个步骤:

    • 标识类和对象:确定系统中需要哪些类和对象。
    • 确定类和对象的含义:定义每个类和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 标识关系:确定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如继承、关联、依赖等。
    • 说明每个类的接口和实现:定义类和对象的接口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接口。
  3. 开发模型:Booch方法提供了两种模型来描述系统:

    • 静态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结构,包括类图和对象图。物理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物理实现,包括模块图和进程图。
    • 动态模型:包括状态图和顺序图。状态图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变化,顺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在题目中提到的动态模型中,状态图和顺序图是两种不同的图:

  • 状态图(State Diagram):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其生命周期内可能经历的状态以及触发状态变化的事件。
  • 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顺序,展示了消息在对象间的传递过程,强调时间顺序。

题目中的错误答案是C(活动图),而正确答案是A(顺序图)。顺序图是Booch方法中用来描述对象状态变化和交互过程的动态模型之一。

posted @   ~博客~  阅读(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努力加载评论中...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