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linux
摘要:背景 作为程序员,应该都听说过NAT(Network Address Transfer,网络地址转换)这一技术名词,并或多或少大概知道其原理与作用--NAT是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够用,保证我们能够在IPv6普及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互联网而广泛使用的一个技术,其原理正如其名称所示:其可以将私网IP通过
阅读全文
摘要:背景 近期接触容器技术时,经常看到各类比较容器与虚拟机区别的文章中会提到:容器是共享宿主机的内核,而虚拟机则是拥有自己独立的内核,所以不可能在Linux上用容器运行windows,但是用虚拟机则可以。 乍看下去,觉得Linux上无法运行windows是很自然的结论,然后突然升起一个疑问:Linux上
阅读全文
摘要:背景 进入6月后,随着一个主要功能版本api的上线,服务端的QPS翻了一倍,平时服务器的CPU使用稳定在30%上下,高峰期则在60%上下,但是偶尔会有单台机器出现持续数分钟突然飙到90%以上,导致大量api响应缓慢超过客户端等待时间,触发其主动断开连接产生大量nginx499。 问题分析与解决 问题
阅读全文
摘要:背景概述 最近计划着重分析一下线上各api的HTTP响应耗时情况,检查是否有接口平均耗时、99分位耗时等相关指标过大的情况,了解到nginx统计请求耗时有四个指标:request_time、upstream_response_time、upstream_connect_time与upstream_h
阅读全文
摘要:背景 最近偶然听了几堂极客时间的云原生免费公开课程,首次接触到了Linux namespace技术,并了解到这正是现在风头正劲的容器技术基石,引起了自己探究一二的兴趣,结合课程+网络搜索+实践操作,也算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这里记录、总结一些学习过程。 Linux namespace简介 namesp
阅读全文
摘要:概述 最近学习网络相关知识点,很多文章提到针对TCP time wait(后续简称TW)状态连接进行优化的参数tcp_tw_reuse和tcp_tw_recycle,并且不少文章提到了启用tcp_tw_recycle会导致的问题,不建议开启该选项,但是并没有找到一篇能完全解答自己所有疑惑的文章,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