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看了版上很多贴子,发现很多版友都在问“热门研究方向”、“最新方法”等。有同学建议国内某教授的教材、或者CNKI、或者某些SCI期刊。每当看到这种问题,我都有点纳闷,为什么不去读顶级会议上的论文?我无意否认以上文献的价值,但是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才是王道。国内教材和CNKI上的基本是N年前老掉牙的东西。有人会质疑这些会议都只是EI。是的,这的确非常特殊:在许多其它领域,会议都是盛会,比如society of neuroscience的会议,每次都有上万人参加,带个abstract和poster就可以去。但在所讨论的几个领域,顶级会议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以从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7 10:57 KOKO's 阅读(5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最近在跟踪德国来的一个老师学android,感触比较深的一点就是他对细节的理解,一个源代码他可以从第一行解释到最后一行,知道每一行的意思和用法,这可能就是德国人对细节的追求。 刚才想了一下写代码确实应该这样,自己写的代码当我们每一行都理解,其实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就能很轻松的控制自己的代码,什么地方出问题也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找工作的面试题很多也是对细节的考察,这才是是否学好一个语言什么的关键。不能实现出某个功能就完事,要真正理解自己的程序的每一个细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6 09:15 KOKO's 阅读(29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开阔视野,拓宽境界。这些推荐的书籍涵盖了经济、心理、商业、历史、人文…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产物。留着吧,有事没事读一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1、《追寻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本书第一部分叙述了弗兰克尔的集中营经历,第二部分阐述了他的“意义疗法”。本书不仅适合于心理学爱好者,也适合面临挑战希望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2、《拖延心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5-27 10:48 KOKO's 阅读(38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fromhttp://yangzhang91.com/onlinecourse.htm初识Online Course,恐怕要追溯到高中时代了,当时参加信息学竞赛,看了MIT OCW(OpenCourseWare)中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和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这两门课程,虽然有好多没看懂的,但是也基本上算是大部分都看下来了,那时候还得完全依赖字幕才能看懂。第二次接触到Online Course,应该说是一次偶然,从王瑞大牛的blog上发现有一门课叫Machine Learning,出于好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5-23 08:54 KOKO's 阅读(405)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微博朋友圈空间、同学朋友同事、看演唱会泡温泉吃牛排倒时差,当这三者紧紧挨着在你眼前一字排开时,你的内心会有躁动不安吗?你会想,该怎样给你的青春一个交代?前段时间与好友聊天,彼此询问对方的生活状态,我们十分默契地说出了“平静充实”这四个字。其实,人生常态不过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人都渴望安定,渴望为疲惫劳累的心寻一处温暖宁静的港湾。但我们毕竟还年轻,似乎还没有惊涛骇浪过就波澜不惊了,心底总有不甘,于是我问她:“我们的人生就这样了吗?我觉得生命中如果缺少一段轰轰烈烈的过程,就显得单薄和苍白了,用筷子兄弟的话说,就是还没绽放就要枯萎吗?”她笑道:“我倒觉得是应该平淡的时候就平淡,应该热烈的时候就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26 09:25 KOKO's 阅读(21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文/佚名昨天搭公交的时候看到移动TV上的一则新闻:“据高考还有四十二天。”很多事很多人你觉得对你很重要,会在你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却总在你的渐行渐远中云淡风轻。大一的时候不写高考,因为年少轻狂中带有那么点不可一世的自尊心。大三的时候写不出高考,因为想再提起时已经变成愈加模糊与苍白,甚至还有点可笑。那时候的你已经开始忙着考研或者找工作,忙着褪去象牙塔里那张不老的脸,忙着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未来。后来觉得有必要在这个稚嫩的末尾画上一个走向成熟的句号,在夏天还没到来的时候。两年前你迷茫着要走上那条路,两年后你迷茫着这条路会走向哪里。学生生涯是一个很美好的时刻,当然这种美好往往得等失去了才知道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8 20:34 KOKO's 阅读(20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文/于昊龙一个华政的朋友,大三了,上周末去考中级口译,之后她来学校给我送东西,顺便欢快地说她考的还不错。一阵兴奋过后,我问那她你将来是想做同传咯?她愣了一下,说不知道,也许吧。我又问那你考中级口译干啥?她很轻松的回答我大家都考啊,毕业简历上能多一条。然后我们都笑了笑各忙各的去了。也是上周,中外管理课上教授问一个女生如何在求职中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女生毫不畏惧这个问题,系统的描述了一个大学生从大一到毕业要准备的各种考级考证,精确到了哪年哪月该考过哪一项。女生说完,站在那里透着自信,等待着老师的称赞。我看得出,她是一个精明的女孩,她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人生,她盼望着大学毕业用满意的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8 20:33 KOKO's 阅读(21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文/萝莉依旧(豆瓣)在朋友眼里,我是一个没神经没大脑,赚一块钱花两块浑浑噩噩过生活的人。我一般不在意,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人生嘛,就是笑笑别人,再让别人笑笑。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句十分俗气的话:成长,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说它俗气,因为太多人和我讲过这个道理,他们告诉我妥协的必要性和不可回避。我承认它是有道理的。可是我不愿意被别人告知。我喜欢自己去慢慢地一路走来,然后觉得这句话不是俗气的,而是真理。有一朋友,跟我打电话的时候抱怨生活多累多苦,我很想跟他说少追求一点生活会不会轻松点,但还是笑了笑没说出口。现在这个社会,苦和累已经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我怎么忍心剥夺他享受成功的喜悦呢?我们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8 20:32 KOKO's 阅读(2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文/布谷鸟来了 闺蜜,26岁,香港读博。高中时相识,一年后我读文她读理。文理的成绩无法准确对比,但从班级排名来说,她是不如我的,虽然刻苦程度我远不如她。自此认为,我的智商比她高。高考她上了二本的院校,那四年回我短信通常在凌晨之后,那个点她刚刚上完自习。三年后考研,去了北京交大,好几次打电话都说学多了胃不行,总吐。研二去了香港,成了我身边最年轻的一位女博士,每月奖学金折合人民币一万四。高中的青葱岁月,我们每天一起回家。高中后这七年多的时间里,虽然联系没断,我们的见面次数却不超过七次,原因很简单,她在学习,在准备建模比赛,在上英语辅导班,在备考gre,没有时间。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自己智商比她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8 20:31 KOKO's 阅读(17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昨天南方日报刊登了一条新闻,大意是说有个女孩子以她的成绩考入北大清华没问题。但她从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深受曾留学法国的母亲“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是最好”影响,决定放弃高考,申请包括哥大在内的大学,并获得成功。新闻下面附上了一张那个女孩子的照片,还很清秀,于是这则新闻就获得大量转载,一片褒扬之声。我没有任何的仇富仇美仇优心理,不过在这条新闻下面我看到的最好的评论还是:我没有皇城根下的家,也没有留过洋的爸妈。我只能咬着牙拼命学习,在千军万马中挤破头,换来一个国内普通的大学,而我还要拼命努力,才能换来一个普通的人生。但这条新闻把千万个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却从没放弃努力的孩子,当成了傻瓜。在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18 20:30 KOKO's 阅读(140)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