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树和B+树
B树和B+树
标签(空格分隔): 数据结构
参考/转载 : https://www.cnblogs.com/nullzx
1. B树
1.1 B树的定义
B树也称为B-树, 它是一颗多路平衡的查找树, 当我们描述一颗B树的时候需要指定他的阶数, 阶数表示了一个节点最多有多少个孩子节点, 一般用
m
表示. 当m
取2的时候, 就是我们常见的二叉搜索树.
一颗
m
阶的B树定义如下:
- 每个节点最多有m-1个关键字.
- 根节点最少有1个关键字.
- 非根节点最少有Math.ceil(m/2)-1个关键字.
- 每个根节点中的关键字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每个关键字的左子树中的所有关键字都小于它, 而右子树中的所有关键字节点都大于它.
- 所有叶子节点都位于同一层, 或者说根节点到每个叶子节点的长度都相同.
上图是一个阶数为4的B树, 在实际应用中的B树的阶数都非常大(通常大于100), 所以即使存储大量的数据, B树的高度依然会比较小, 每个节点中存储了关键字(Key)和关键字对应的数据(data), 以及孩子节点的指针. 我们将一个key何其对应的data成为一个记录, 但为了方便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 后续文中就采用key来代替(key,value)键值对这个整体. 在数据库中我们将B树(和B+树)作为索引结构, 可以加快查询速度, 此时B树中的key就代表键, 而data表示了这个键对应的条目在硬盘上的逻辑地址.
1.2 B树的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是指插入一条记录, 即(key,value)的键值对. 如果B树种已经存在需要插入的键值对, 则用需要插入的
value
替换旧的value
. 如果B树不存在这个key
, 则一定是在叶子节点中进行插入操作.
- 根据要插入的
key
的值, 找到叶子节点并插入. - 判断当前节点的
key
的个数是否小于等于m-1
, 若满足则结束, 否则进行第三步. - 以根节点中间的
key
为中心分裂为左右两部分, 然后将这个中间的key
插入到父节点中, 这个key
的左子树指向分裂的左半部分, 这个key
的右子树指向分裂后的右半部分, 然后将当前节点指向父节点, 继续进行第三步.
下面以5阶B树为例, 介绍B树的插入操作, 在5阶B树种, 节点最多有4个
key
,最少有两个key
.
1.在空树中插入39.
此时根节点就一个key, 此时根节点也是叶子节点.
2.继续插入22, 97和41 .
根节点此时有4个key
3.继续插入53.
插入53的时候发现超过了每个节点的最大关键字个数4, 所以此时按照41为中心开始分裂, 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裂后当前节点指针指向父节点, 满足B树条件, 插入操作结束. 当阶数m为偶数的时候, 需要分裂时就不存在排序恰好在中间的key, 那么我们选择中间位置的前一个
key
或中间位置的后一个key
为中心进行分裂即可.
4.依次插入13,21,40, 同样会造成分裂.
5.依次插入30,27,33; 36,35,34; 24,29. 结果如下图所示.
6.插入key
值为26的记录, 插入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前结点需要以27为中心分裂,并向父结点进位27,然后当前结点指向父结点,结果如下图所示。
进位后导致当前结点(即根结点)也需要分裂,分裂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裂后当前结点指向新的根,此时无需调整。
在实现B树的代码中, 为了使代码的编写更加容易, 我们可以将节点中存储记录的数组长度定义为
m
而非m-1
, 这样方便底层的节点由于分裂向上层插入一个记录的时候, 上层有多余的位置存储这个记录. 同时每个节点还可以存储它的父节点的引用, 这样就不必编写递归程序.
一般来说,对于确定的
m
和确定类型的记录, 节点大小是固定的, 无论他存储了多少个记录. 但是分配固定节点大小的方法会存在浪费的情况, 比如key
为28,29
所在的节点, 该节点所在的节点还有两个位置没用使用, 因为节点的前序key
为27, 后继节点为30. 所有的整数值都已经用光了, 所以, 如果记录按照key的大小排序后, 再插入到B树中 , 节点的使用率就会很低, 最差的情况为50%
1.3 B树的删除操作.
删除操作是指, 根据
key
删除记录, 如果B树中的记录不存在对应key的记录, 则删除失败.
- 如果当前需要删除的key位于非叶子节点上, 则用后继key覆盖要删除的
key
, 然后在后继key
所在的子支中删除该后继key
. 此时后继key
一定位于叶子节点上, 这个过程和二叉搜索树删除节点的方法类似. 删除这个记录后执行第2步. - 该节点的
key
的个数大于等于Math.ceil(m/2)-1
, 结束删除操作, 否则执行第三步. - 如果兄弟节点
key
个树大于Math.ceil(m/2)-1
, 则父节点中的key
下移到该节点, 兄弟节点中的一个key
上移, 删除操作结束.
否则, 将父节点中的
key
下一与当前以及他的兄弟节点合并, 形成一个新的节点. 原父节点中的key
的两个孩子指针就变成了一个孩子指针, 指向这个新节点. 然后当前节点的指针指向父节点, 重复上方第二步.
有些节点可能左右兄弟都有, 那么我们随意选择一个兄弟节点进行操作即可.
下面以5阶B树为例, 介绍B树的删除操作, 5阶B树中, 节点最多有4个key
, 最少有两个key
1.原始状态
2.在上面的B树中删除21, 删除后节点中的关键字个数依然大于等于2, 所以删除结束.
3.在上述情况下接着删除27, 从上图可知27位于非叶子节点中, 所以用27的后继替换它, 从图中可以看出27的后继为28, 我们用28替换27, 然后在28(原27)的有孩子节点中删除28, 删除后的结果如图.
删除之后发现, 当前小于2, 而它的兄弟节点中有三个记录(当前节点还有一个右兄弟节点, 选择右兄弟节点会出现合并节点的情况, 其实不论选择左右那个都行, 只是B树的形态会不一样而已.), 我们可以从兄弟节点中接取一个key
, 所以父节点中的28下移, 兄弟节点中的26上移, 删除结束.
4.在上述情况下接着32, 结果如下图
当删除后, 当前节点中只有一个key, 而兄弟节点中也仅有两个
key
。所以只能让父结点中的30下移和这个两个孩子结点中的key合并,成为一个新的结点,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父结点。结果如下图所示。
5.上述情况下,我们接着删除key为40的记录,删除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同理,当前结点的记录数小于2,兄弟结点中没有多余key,所以父结点中的key下移,和兄弟(这里我们选择左兄弟,选择右兄弟也可以)结点合并,合并后的指向当前结点的指针就指向了父结点。
同理,对于当前结点而言只能继续合并了,最后结果如下所示。
合并后结点当前结点满足条件,删除结束。
2. B+ 树
点击查看代码
from bisect import bisect_left, bisect_right
class BPlusTre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capacity):
self._tree = BPlusTreeLeaf([], None, capacity)
self._capacity = capacity
def insert(self, key):
pkey, ppointer = self._tree.insert(key)
if pkey is not None:
new_master_node = BPlusTreeNode([pkey], [self._tree, ppointer], self._capacity)
self._tree = new_master_node
def keys(self):
return self._tree.keys()
def find(self, key):
return self._tree.find(key)
def num_nodes(self):
return self._tree.num_nodes()
def num_leaves(self):
return self._tree.num_leaves()
def num_keys(self):
return self._tree.num_keys()
def height(self):
return self._tree.height() + 1
def stats(self):
return (self.height(), self.num_nodes(), self.num_leaves(), self.num_keys())
def __str__(self):
s = ""
for level in range(1, self.height() + 1):
if level == 1:
s += ' ' * self.num_keys() * 2 + str(self._tree)
elif level == self.height():
leaf = self._tree._pointers[0]
for i in range(self.height() - 2):
leaf = leaf._pointers[0]
while leaf._next is not None:
s += str(leaf) + "->"
leaf = leaf._next
s += str(leaf)
elif level == 2:
s += ' ' * self.num_keys()
for child in self._tree._pointers:
s += str(child) + " "
elif level == 3:
s += ' ' * self.num_keys()
for child in self._tree._pointers:
for kid in child._pointers:
s += str(kid) + " "
s += "\n"
return s
class BPlusTree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keys, pointers, capacity):
self._keys = keys # in sorted order
self._pointers = pointers # one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keys
self._capacity = capacity
def keys(self):
return self._pointers[0].keys()
def find(self, key):
return self._pointers[bisect_right(self._keys, key)].find(key)
def insert_here(self, position, key, pointer): # inserting at node level
self._keys.insert(position, key)
self._pointers.insert(position + 1, pointer)
cap = self._capacity
split_index = (cap + 1) // 2
if len(self._keys) > cap:
pkey = self._keys[split_index]
self._keys.remove(pkey)
new_lateral_node = BPlusTreeNode(self._keys[split_index:], self._pointers[split_index + 1:], cap)
self._keys = self._keys[:split_index]
self._pointers = self._pointers[:split_index + 1]
return (pkey, new_lateral_node)
return (None, None)
def insert(self, key):
(pkey, ppointer) = self._pointers[bisect_right(self._keys, key)].insert(key)
if pkey is not None:
position = bisect_left(self._keys, pkey)
(promoted_key, new_lateral_node) = self.insert_here(position, pkey, ppointer)
return (promoted_key, new_lateral_node)
return (None, None)
def num_nodes(self):
return 1 + sum(map(lambda n: n.num_nodes(), self._pointers))
def num_leaves(self):
return sum(map(lambda n: n.num_leaves(), self._pointers))
def num_keys(self):
return sum(map(lambda n: n.num_keys(), self._pointers))
def height(self):
return 1 + self._pointers[0].height()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r(self._keys)
class BPlusTreeLeaf(object):
def __init__(self, keys, next_leaf, capacity):
self._keys = keys # in sorted order
self._next = next_leaf # next BPlusTreeLeaf
self._capacity = capacity
def keys(self):
all_keys = []
for element in self._keys:
all_keys.append(element)
current = self
while current._next is not None:
current = current._next
all_keys.extend(current._keys)
return all_keys
def find(self, key):
return key in self._keys
def insert(self, key):
index = bisect_left(self._keys, key)
if index == len(self._keys) or self._keys[index] != key:
self._keys.insert(index, key)
cap = self._capacity
split_index = (cap + 1) // 2
if len(self._keys) > cap:
new_leaf = BPlusTreeLeaf(self._keys[split_index:], self._next, cap)
self._keys = self._keys[:split_index]
self._next = new_leaf
return (new_leaf._keys[0], new_leaf)
return (None, None)
def num_nodes(self):
return 0
def num_leaves(self):
return 1
def num_keys(self):
return len(self._keys)
def height(self):
return 0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r(self._keys)
Test_tree = BPlusTree(3)
for i in [59, 97, 15, 44, 59, 72, 97, 10, 15, 21, 37, 44, 51, 59, 63, 72, 85, 91, 97]:
Test_tree.insert(i)
Test_tree.insert(13)
Test_tree.insert(95)
Test_tree.insert(99)
2.1 B+树的定义
各种资料上B+树的定义各有不同, 一种定义方式是关键字个数和孩子节点的个数相同.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维基百科上所定义的方式, 即关键字个数比孩子节点个数小1, 这种方式是和B树基本等价的, 上图就是一颗阶数为4的B+树.
除此之外B+树还有以下要求:
- B+树包含两种类型的节点: 内部节点(也称为索引节点)和叶子节点. 根节点本身既可以是内部节点, 也可以是叶子节点. 根节点的关键字个数最少可以只有一个.
- B+树和B树最大的不同是内部节点不保存数据, 只用于索引, 所有数据(或者说是记录)都保存在叶子节点中.
m
阶B+
树表示了内部节点(索引节点)最多有m-1
个关键字(或者说内部节点最多有m个子树), 阶数m
同时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多存储m-1
个记录.- 内部节点中的key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对于内部节点中的一个
key
,左树中所有的key都小于它, 右子树中的key
都大于等于它. 叶子节点中的记录也按照key
的大小排列. - 每个叶子节点都存有相邻叶子节点的指针, 叶子节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的顺序链接.
2.2 B+树的插入操作
- 若为空树, 创建一个叶子节点, 然后将记录插入其中, 此时这个叶子节点也是根节点, 插入操作结束.
- 针对叶子类型节点: 根据
key
值找到叶子节点, 向这个叶子节点插入记录。插入后,若当前结点key的个数小于等于m-1,则插入结束。否则将这个叶子结点分裂成左右两个叶子结点,左叶子结点包含前m/2个记录,右结点包含剩下的记录,将第m/2+1个记录的key进位到父结点中(父结点一定是索引类型结点),进位到父结点的key左孩子指针向左结点,右孩子指针向右结点。将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父结点,然后执行第3步。 - 针对索引类型结点:若当前结点key的个数小于等于m-1,则插入结束。否则,将这个索引类型结点分裂成两个索引结点,左索引结点包含前(m-1)/2个key,右结点包含m-(m-1)/2个key,将第m/2个key进位到父结点中,进位到父结点的key左孩子指向左结点, 进位到父结点的key右孩子指向右结点。将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父结点,然后重复第3步。
下面是一颗5阶B树的插入过程,5阶B数的结点最少2个key,最多4个key。
1.空树中插入5
2.一次插入8, 10, 15
3.插入16
插入16之后超过了关键字的个数限制, 所以需要进行分裂, 在叶子节点分裂的时候, 分裂出来的左节点两个记录, 右边三个记录, 中间
key
成为索引节点中的key
, 分裂后当前节点指向了父节点(根节点), 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种分裂方式, 给左节点三个记录, 右节点两个记录,此时索引节点中的key就变为15.
4.插入17
5.插入18, 插入之后如下图所示.
当前节点的关键字个数大于5, 进行分裂. 分裂成两个节点, 左节点两个记录, 右节点三个记录, 关键字16进位到父节点(索引类型)中, 将当前节点的指针指向父节点.
当前节点的关键字个数满足条件, 插入结束.
6.插入若干条数据后
7.在上图中插入7, 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前结点的关键字个数超过4,需要分裂。左结点2个记录,右结点3个记录。分裂后关键字7进入到父结点中,将当前结点的指针指向父结点,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前节点的关键字个数超过4, 需要继续分裂, 左节点两个关键字, 右节点三个关键字, 关键字16进入到父节点中, 将当前节点指向父节点, 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前节点的关键字满足条件, 插入结束.
2.3 B+树的删除操作
如果叶子节点中没有相应的key
, 则删除失败. 否则执行下面的步骤.
- 删除叶子节点中对应的
key
. 删除后若节点的key
的个数大于等于Math.ceil(m-1)/2 - 1
, 删除操作结束, 否则执行第二步. - 若兄弟节点
key
有富余(大于Math.ceil(m-1)/2 – 1
),向兄弟结点借一个记录,同时用借到的key替换父结(指当前结点和兄弟结点共同的父结点)点中的key,删除结束。否则执行第3步。 - 若兄弟结点中没有富余的key,则当前结点和兄弟结点合并成一个新的叶子结点,并删除父结点中的key(父结点中的这个key两边的孩子指针就变成了一个指针,正好指向这个新的叶子结点),将当前结点指向父结点(必为索引结点),执行第4步(第4步以后的操作和B树就完全一样了,主要是为了更新索引结点)。
- 若索引结点的key的个数大于等于Math.ceil(m-1)/2 – 1,则删除操作结束。否则执行第5步.
- 若兄弟结点有富余,父结点key下移,兄弟结点key上移,删除结束。否则执行第6步
- 当前结点和兄弟结点及父结点下移key合并成一个新的结点。将当前结点指向父结点,重复第4步。注意,通过B+树的删除操作后,索引结点中存在的key,不一定在叶子结点中存在对应的记录。
下面是一颗5阶B树的删除过程,5阶B数的结点最少2个key,最多4个key。
1.初始状态
2.删除22, 删除后结果如下图.
删除后叶子结点中key的个数大于等于2,删除结束
3.删除15, 删除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删除后当前结点只有一个key,不满足条件,而兄弟结点有三个key,可以从兄弟结点借一个关键字为9的记录,同时更新将父结点中的关键字由10也变为9,删除结束。
4.删除7,删除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前结点关键字个数小于2,(左)兄弟结点中的也没有富余的关键字(当前结点还有个右兄弟,不过选择任意一个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这里我们选择了左边的),所以当前结点和兄弟结点合并,并删除父结点中的key,当前结点指向父结点。
此时当前结点的关键字个数小于2,兄弟结点的关键字也没有富余,所以父结点中的关键字下移,和两个孩子结点合并,结果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MySQL要用B+树做索引?
HASH的查找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但是如果出现HASH碰撞的话, 需要使用扩展链表法(JDK1.8之后, 如果链表长度大于8则转换为红黑树, 如果低于6则,转换为链表). 这样的话如果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比较大, 那么发生HASH碰撞发生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 时间复杂度会越来越高. 而且我们平时查询的时候经常会用到ORDER BY
GROUP BY
, 在这种排序查询的状态下, 他的时间复杂度就会变成O(N).
使用B+树的话, 因为它只有叶子节点保存数据, 所以可以将索引节点一次加载到内存当中, 而消耗很少的内存量. 同样大小的空间B+树可以比B树, 加载更多的索引节点. 而且B+树由于其叶子节点存储数据的原因, 它的查找每个元素所花费时间的方差也就更低. 这样也更稳定可控.
数据库引擎为InnoDB的时候, 数据库一般的层数为三层, 最多存储数据量为2.1千万. 如果大于这个数据量就需要分库分表, 否则层数大于四层, 会造成查询效率降低.
为什么不使用平衡二叉树/红黑树?
红黑树也属于平衡二叉树的一种,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树会变得很高, 在磁盘I/O比较慢的时候, 加载数据页造成的频繁的读写会降低系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