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学习笔记10

**10 内部类 **

内部类

一个类的内部又完整的嵌套了另一个类的结构,被嵌套的类成为内部类,嵌套其他类的类称为外部类。是类的第五大成员(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内部类)。

内部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访问私有属性,并且可以体现类与类之间的包含关系。

class Outer // 外部类
{
  class Inner // 内部类
  {
  }
}
class Other //外部其它类
{
}
  • 内部类的分类
    • 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上(比如方法内)
      1) 局部内部类(有类名)
      2) 匿名内部类(没有类名,重点)
    • 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上
      1)成员内部类(没用static修饰)
      2)静态内部类(使用static修饰)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有类名。

  1. 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2. 不能添加访问修饰符,因为它的低位就是一个局部变量。局部变量是不能使用修饰符的。但是可以使用 final 修饰,因为局部变量也可以使用final。
  3. 作用域:仅仅在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4. 局部内部类 访问 外部类的成员 [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5. 外部类 访问 内部类的成员 [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再访问。注意:必须在作用域内]。
  6. 外部其它类 不能访问 局部内部类 (因为局部内部类地位是一个局部变量)。
  7. 如果外部类和局部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时定义在外部类的局部位置,比如方法中,并且没有类名。
匿名内部类同时还是一个对象。
基本语法:

new 类或接口(参数列表)
{
  类体
};

有些时候,存在这样的需求:基于某个类创建一个实例,但是只需要创建一个实例。因此存在匿名类来简化开发。
使用细节:

  1. 匿名内部类的语法比较奇特,因为它既是一个类的定义,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因此,从语法上看,它既有定义类的特征,也有创建对象的特征。
  2. 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含私有的
  3. 不能条件访问修饰符。
  4. 作用域:仅仅在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5. 匿名内部类 访问 外部类成员 [访问方式:直接访问]。
  6. 外部类 不能访问 匿名内部类。
  7. 如果外部类和匿名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匿名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最佳实践:当作实参直接传递,简洁高效。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没有static修饰。

  1. 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包括私有的。
  2. 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成员。
  3. 作用域和外部类的其他成员一样,为整个类体。在外部类的成员方法中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再调用方法。
  4. 如果外部类和成员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成员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是定义在外部类的成员位置,并且有static修饰。

  1. 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静态成员,包含私有的,但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成员,
  2. 可以添加任意访问修饰符,因为它的地位就是一个成员。
  3. 作用域:同其他成员,整个类。访问方式:创建对象,再访问
  4. 如果外部类和静态内部类的成员重名时,静态内部类访问的话,默认遵循就近原则。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则可以使用(外部类名.this.成员)去访问。
posted @ 2024-08-13 22:09  JuneFall  阅读(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