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西藏之旅实战攻略
前 言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道路艰险……而这一切恰恰又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热血男儿神往的地方。对于崇尚摩托车运动的发烧友,西藏是永恒的话题,是一生最为神圣的目标,是摩托生涯的最高境界,我也是如此!
2003年8月18日--2003年10月20日,是我人生旅途永远定格的时空。我终于单枪匹马驾驶两轮摩托车前往西藏,实现了20年的夙愿。现就我此行的经验与得失和广大摩友一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预祝朋友们尽快圆梦。
养精蓄锐 厚积薄发
我把上青藏高原喻为作战,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作战方针一直主导我的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古训常常提醒我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可以说已“武装到了牙齿”。
其一:软件准备
养就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增长知识、增强体魄、完善自我。当今的都市生活缤纷多彩,工作之余的各种应酬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虽然我的性格好静,但朋友较多,一些社交肯定少不了,频繁的应酬常常让我苦恼,在外吃饭、喝茶、聊天渐渐使人厌恶,有一种慢性自杀的感觉。社会上许多年轻人患的“三高”,就是吃出来的,不仅虚度时光,而且透支健康。身体是成功的基本保障,上青藏高原,没有好的身体是绝对不行的。近几年来,我开始“求静”,即休心养性,除了加强锻炼身体外,在最大限度上回避诸如饭局、喝茶之类的应酬,并远离麻将、扑克等,吹萨克斯和长笛,潜心写作、向各类报刊投稿等等。让自己的大脑沉淀,静心阅读各种书刊,如:《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摩托车》等。虽然平时工作很忙,还经常加班,但我有着非常丰富的业余生活:坚持20年的业余摄影创作,并创办了江西省唯一的大型专业摄影图片库----远景图片库(www.v-picture.com);利用节假日驾驶摩托车跨省进行摄影采风及远行拉练,如: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并有多次独行记录和丰富经验,自1994年学习驾驶摩托车以来,我已安全行车12万公里。
坚持锻炼及户外野练。长期坚持长跑等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而且增加肺活量(长跑和吹乐器等都是加大肺活量的好办法),我的肺活量高达4300cc(,藏族同胞的肺活量就比内地人大许多),心功能和血压状况均很正常。
适应高原环境。我于1998、1999、2000年三次上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滇北、川西北等地,背负20余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在海拔3500---4700米的高原跋山涉水,结果表明:我无任何高原反应。
搜集资料。为了解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气候、人文和民俗等,我从1994开始用了九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资料来源于报纸、书刊、音像、图片、网络及自己和朋友亲身经历,对青藏高原的基本情况已充分掌握。
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时,多家保险公司拒绝让我投保,理由是风险大无险种。我很纳闷:没有风险,谁还保险?最后,终于有一家保险公司为我提供了保险金额为九万的意外综合险,并让我随身携带一张填有血型、药物过敏史及保险公司、工作单位和家属联系电话的“紧急事件联络卡”,这让我感觉了一些人文关怀,并告诉我的朋友们,我总算还能值九万!
其二:硬件准备
购置车辆。为此次青藏高原之旅,我在2001年专门购买了一辆黄河.川崎250B摩托车,该车配备日本川崎250发动机、日本京滨化油器和日本三菱电机等,内外胎均为正新牌轮胎,品质超群、马力强劲。由于南昌城区限牌, 2003年4月在南昌市新建县挂牌(赣A-J1718),该车是1994年出厂的库存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名车,在当时市场价格近两万元,而我在2001年8月以5000元的低价获“娶”,我很喜欢这辆车,称之为“老处女”。多年来,我一直对摩托车钟爱,使自己熟悉摩托车的结构和特性,并较熟炼地掌握了基本维护技术.
2003年8月上旬,我的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工作之余加紧临战前的最后准备。当时,南昌正值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41℃,路面温度竟达60℃。我战高温、冒酷暑进行装备等准备工作:办理邮政储蓄卡,备好药品、修车工具和配件,摩托车全头盔、护膝、护腕、高靴等防护用具及防晒、防水、防寒服装,保温水瓶,最新版的地图、旅行资料等。
摩托车的常用配件也基本备齐:大小链轮、链条、内胎、灯泡、离合器线、前刹车线和螺丝螺母等;同时,备好两套修车工具、补胎器具和气筒等。
在摄影摄像方面,我备有两套专业照相机:PENTAX 67Ⅱ(配45mm和200mm镜头)、NIKON F3HP(配20mm、28-85 mm和100-300mm镜头),胶卷为富士VELVIA 50和柯达E100VS专业反转片; 摄像机为SONY 25E掌中宝, 摄像带也为SONY.三脚架有意大利曼富图专业脚架和台湾产小脚架各一。当然,我的摄影器材是专业级的,如果没有特殊需要的话,带上一台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伴侣(或笔记本电脑)小型三脚架即可,当然必须考虑有充足的电源(为了省电,液晶屏尽量少用)。
由于摩托车空间小,载货边箱极为重要。我专门给摩托车量体裁衣设计了一对不锈钢边箱和后备油箱架,在金属加工市场找到一大型不锈钢专业加工厂定制。我冒高温酷暑多次往返10公里之外的加工厂,8月9日我终于严重中暑,并有轻微脱水,高烧近40℃,持续两天,当时我非常担心身体由此而虚弱,以至影响按时出行。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打点滴很快就退烧了,一切恢复正常。几天后,一对相当理想的不锈钢边箱和后备油箱架终于加工完毕:架子采用4公分不锈角钢、箱体采用1.2毫米不锈钢板,箱盖防水设计,桶状支架与边箱连一体,正好套住备用油箱---10升的金属汽油桶,油桶支架焊有一节不锈钢,用于插小红旗,焊接采用氩弧焊,整个外型给人的印象是美观、结实、实用和科学(后来得到实践验证)。
人在旅途安全第一 衣食住行不可小视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是一位贤妻良母,一位少语的佛教信徒。临行前,妈妈悄悄塞给了我1000元钱,那是她与九位老太太一起“汇借”的,她们照顾妈妈第一位用款;另外,妈妈将特地从寺庙里“请”来的、据说是“开了光”的“护身项坠”和“护身证章”给我戴上,并嘱咐要“多进寺庙,菩萨会一路保佑的”。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的出行,妈妈出乎意料地平静和支持,不善言语的妈妈用特殊的方式来给我送行,我还是看得出她内心深处的牵挂。
我所在的南昌神鹰摩托车俱乐部弟兄们将我护送出江西省,弟兄们同样千叮咛万嘱咐,“出塞西征”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深感悲壮。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出门远行的一切全靠自己把握了,衣、食、住、行件件都重要。
衣
我备有三套服装:美式衬衣迷彩裤、飞行员防寒皮服、狼爪防水风衣;靴子是GORE-TEX高帮防水面料户外运动靴;摩托车全头盔是日本的SHOEI、护膝是内蒙古羊皮所制。
美式衬衣迷彩裤,款式让人觉得精神,透气而且耐脏;飞行员防寒皮服,花费了1100元托朋友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购买的,穿上它,威武神气、气宇轩昂,更重要的是防寒性极佳,在青藏高原产生高原反应,往往是由于受寒受冻而导致甚至加重的。初上高原翻日月山时,正值雨停、风却更狂,霎时间,我感觉非常寒冷,不免有些哆嗦。我不敢怠慢,因为在高原上犯感冒是大忌,一旦犯上感冒,轻则加重高原反应,重则造成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于是,在列列寒风中,我以最快的速度添加衣裤,接上继续行车,但不久就又感觉浑身寒冷,我只得再次停车加衣,好在我准备充分,所带的飞行员防寒皮服绝不会让我受寒挨冻。
防水冲锋衣和防水运动靴,是前往青藏高原必不可少的装备,我的防水冲锋衣和防水运动靴是户外运动专用的,防水效果极佳,因为高原气候异常,雨雪和冰雹随时可能光顾,加上许许多多的季节河的阻扰,防水切不可大意。为了做到全面防水,我还准备了雨披、长桶保暖皮手套和乳胶手套,但乳胶手套外沾水后手指会感觉刺骨的冷。所以尽量用长桶保暖皮手套外加雨披,效果最好。
头盔,是生命的保护神,我的头盔是世界名牌日本SHOEI,花费了1500元,不仅结实而且美观,经过使用觉得----值。我选了白色,很醒目,隔热和保暖性很好,可谓“冬暖夏凉”。另外,面罩的透光性和刚性均佳,虽掉地多次,仍保持相当好的光泽。
护膝,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保护神,它不仅防风防寒,而且抗冲击。我的护膝是内蒙古生产的,外面是羊皮,里面是羊毛。羊皮质量非常好,路上60多天,我每天晚上用水擦洗泥土,皮面依然无损。在回程途径湖北恩施,川崎压在路面的油斑上导致摔交,边箱框重重地切在右小腿上,如果没有这副厚实的护膝缓冲,腿骨必断无疑。
食
人是铁、饭是钢。吃的问题非常重要,首先要考虑卫生,如染上肠道疾病,则造成体虚,导致高原反应。切忌暴饮暴食,并忌烟酒,否则也会引起高原反应。由于高原紫外线强,最好多买些水果吃,以补充维生素。另外,软包装的鲜奶是最好的饮料,可增强体能,松软的糕点如蛋黄派等是比较理想的干粮。
喝水也是特别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咽喉时常发炎,所以花500元购买了泰国进口的1.5升不锈钢保温瓶(30多个小时还保持热水),一路上从未喝过凉水。
在整个藏区,川菜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口福,可以说内地的朋友肯定和我一样不会拒绝的。川菜非常对我的胃口,进入青藏高原后,一路的川菜馆让我饱了口福,我在任何一个城镇都能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因为老板和厨师全来自四川,老板都习惯叫内地来的游客为“老乡”,感觉非常亲切。
住
为了安全和舒适,我没有带帐篷,一路下榻旅店,而且经常下榻部队招待所,部队招待所既干净又安全,而且还便宜。在甘肃省天水市,下榻天水预备役团招待所,30元一天;在兰州市,下榻兰州军区所属的西北宾馆,100元;在西宁市下榻59264部队机关招待所,50元;在沱沱河镇,下榻武警招待所,80元;在西藏八宿县,下榻武装部“首长休息室”,20元。当然,我住得最贵的是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东面的商业宾馆,由于时植旅游旺季,拉萨市的宾馆偏紧,住宿价位较高,拉萨市环保局黄主任找到宾馆经理给我打了个5折,原价360元的标准间,现180元。180元!吓了我一跳。“小姐,这里是540元,住三天!”我有意放粗了嗓门,心想:“决不能给南昌人丢脸!就是打肿脸也得充一次胖子!”次日一早退房“转场”至武警招待所,标准间120元。
回程途径四川、重庆和湖北时,考虑钱紧张,所以基本不在市县住宿,而是有意下榻乡镇或郊区招待所,平均5-10元。
我带了睡袋和充气防潮垫(未用一次,寄回家),睡袋只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使用,如:纳木错、绒布寺、浪卡子等地,睡袋虽然暖和,但将身体裹得很紧,睡得难受,所以经常将拉链打开当盖被或垫被。
行
尽量走高速公路。我早就耳闻:湖北的高速公路非常发达,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速公路对摩托车开放!为了验证其真实性,我在江西九江对面的湖北黄梅县小池上了黄黄高速公路。购50元过路费(到浠水),高速公路巡警叮嘱我注意安全,并祝我成功。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最好的省分之一,这种管理模式是科学管理的结果,它消除了人们对摩托车的偏见,真正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摩托车,让人觉得平稳、塌实,一切都有保障。一则路况极佳,人车可以保持最佳状况;二则路标及行车线清晰,车辆按道行驶,安全有保障。
武黄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在入口处领取磁卡,出高速公路时刷卡交费,不过交费标准按小车计,虽偏贵,但花钱却买到了时间,合算!
出秦岭后,川崎以100km/h的高速,沿“蓝-西”高速公路向西安市区长驱直入。不久,来到“蓝-西”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处,几位工作人员被我这“另类行者”的突然出现有些“乱阵脚”,齐声道:“你怎么上了高速公路?”我笑答:“出了秦岭就这条路,也没有任何禁行标志,所以径直往前就到了这里。”收费亭内漂亮的小姐用柔丽的语气说:“下次不能上高速公路!请交费十元!”“好,下次开汽车来!”
离开天水,我就“闯关”上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太棒了,川崎欢快地飞奔,以80-90 km/h的速度巡航。这条高速公路是新开通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均未建成或开通,我有些着急了。不久,到了通渭县,我只得下高速公路进县城去加油,然后又“闯关”再上,快到兰州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在兰州东出口处,汽车排了长长的队,由于担心被“逮着”,我灵机一动从敞开的进口处冲下了高速公路,顺利到达兰州。
当然,这是仅有的几次“辉煌”,“闭门羹”则吃了一锅又一锅。
由于湖北黄石长江大桥维修,大桥管理人员严厉地告诫:“摩托车禁止过桥!”但川流不息的大吨位货车正鱼贯通过,而我这两轮摩托车却禁止通行,岂有此理?经过说情,“负责人”调来一辆五十铃双排座轻卡驮我的川崎过桥,四五位工作人员来到轻卡前,利索地将200余公斤重的车和物一并推上汽车,我只有站在旁边用双手紧紧抓住摩托车龙头和车身。汽车速度很快,身负辎重的川崎虽用其撑脚支好,但由于桥很长又坑洼不平,不久便侧倾,倒靠在轻卡车斗矮矮的侧拦门上,川崎上半身都伸出了轻卡车斗,而且随着颠簸不停晃动,真让我捏把汗。我憋足了力气,死死地抓住川崎,誓与其共存亡。
在武汉长江一大桥头,准备上桥去对岸的汉口,路旁一年轻的交警正“守株待兔”将我拦下,向我敬礼之后,请我出示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说道:“该大桥严禁摩托车通行!”我感到太不公平,摩托车怎么了,它不是世界公认的大众交通工具吗?为什么要遭到无情的歧视?我心里焦急起来问值勤交警:“如何可以过桥?”回答说:“要么多走十几公里从长江三大桥过江,要么交30元罚款就走这长江一大桥过江” 。我立即选择了第二“方案”,人在旅途,30元的“买路钱”还是合算的。我终于“顺利”地跨过了武汉市长江一大桥。
离开西安去宝鸡的路上,由于酷热难耐,于是停车休息。忽然,发现在我前方约30米处停有两辆摩托车,旁边站着四位小伙子,每人戴着深色的墨镜,在一旁嘀咕着。我继续上路,在反光镜里我清楚地看到,那四位戴着深色墨镜的小伙子立刻跨上两辆摩托车紧紧尾随我而来。我加速,他们也加速;我减速,他们也减速,有时将我的川崎夹在中间。这时,有一种“不祥”的思绪在脑海里闪过:莫非四位“墨镜”要对我进行打劫?一路上驾驶摩托车的人与我路遇都是很友好的,看见我独自远行,都能主动打个招呼问好,而这四位“墨镜”却是冷面人,一言不发,形迹可疑。很快我镇静了下来,任凭他们尾随和追逐。经过40公里的“角逐”,我来到杨陵区的路口,停车问路,这时四位“墨镜”超车而过,一两车后坐的小伙子,终于向我伸出了个大拇指……
关爱车辆 人车合一
一路上我对川崎无微不至的关爱,把它当着自己的一部分。川崎是一匹所向披靡的良驹,是它实现了我的梦想,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风风雨雨、多少回坎坎坷坷,只有它忠实地陪伴我,给我勇气和力量!甚至也给了我生命!它无私、它勇敢、它伟岸!
出发的时候,我带了好几瓶BP机油供它路上使用,并2000千公里换一次。它的链条带包链盒,不沾泥灰,延缓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当然经常涂抹新机油,并保持松紧适度,11000公里回家,链条居然没有磨尖。
关于汽油
西行的路上,川崎既吃了各种“杂粮”,又吃“高价粮”。为了保持汽油的清洁,我在油箱和化油器之间安装了一只滤油器。
在南阳至西安的312国道上,这一带加油站供应的汽油全部都是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变性燃料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新型汽车燃料,属于清洁能源。乙醇汽油是指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为10.0%(v/v),称为E10。变性燃料乙醇是指加入变性剂后不能饮用、只做燃料的乙醇。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既可节约能源又能减轻污染,另外为我国农作物的深加工和转化拓宽了一条有巨大潜力的渠道。川崎“喝”了乙醇汽油动力依然不减。
在青藏高原,汽油价格每升高达4元多,而且没有标号,所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只问驾驶员“加汽油还是柴油?”。青藏高原的汽油显著的特点是:色泽黄如橙汁,且一旦沾到手上,定有切肤之痛。由于气候、环境和饮食等原因,我十个手指全部皲裂,“黄”汽油沾手是经常的,常常疼得我揪心,常言道:“十指连心”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备足燃料,因为青藏高原空气稀薄,车辆耗油量比内地会明显增加。川崎的油箱不足8升,所以我准备了一只10升的备用金属汽油桶,大大地提高了续航能力。
在我跨越柴达木盆地时,由于疏忽,没有将油箱加满,导致缺油遇险:一望无际的、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戈壁滩上尽是干燥的碎石,间或有几撮杂草“点缀”,除此之外,整个柴达木盆地缺乏生机、一片沉静,给人以天苍苍、野茫茫的凄清感。柴达木盆地植被稀少,空气稀薄,川崎陷入“营养不良”的困境,道路虽然平直,但它最高速度仅为40km/h,动力明显不足。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路码表,忽然有一种不祥在脑海里闪过:汽油告急!按川崎目前的耗油量来估算,我所剩下的汽油最多只够行使约120公里,而现在距格尔木却有200公里的路程。我开始紧张起来了,因为柴达木盆地根本没有加油站,如果断油……我简直不感再往下想了。于是,我开始留意路上行使的汽车,看看是否可以获得帮助。一辆大货车抛锚在路边,我请求道司机卖点汽油给我,而汽车烧的是柴油。我眼睛发直地望着无垠的109国道,它依然向茫茫的戈壁深处延伸,在炽热的骄阳下泛起热浪,更现漫长、无边。后来,在一个叫“宗加”的地方,孤零零的一幢小平房的老主人卖给了我10升汽油(40元)。天黑前,我终于远远地看见了沙洲上的格尔木了,惊喜交加、空蒙而孤寂的柴达木之旅结束了。
摩托车的高原反应
摩托车也有高原反应,必须引起注意。
刚上日月山时,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驾驶感觉:加油门后速度反而下降,甚至立即熄火。我马上意识到现正在上青藏高原,川崎开始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症状。因为空气稀薄、汽油燃烧不充分,造成发动机缸体混合气过浓、火花塞积碳严重。川崎开始缓慢地爬行,更确切地讲是“蠕动”,发动机在陡峭的山坡上轰鸣,250cc的动力居然直线衰减,往日气宇轩昂的威风如今却荡然无存,青藏高原给了川崎一个无情的下马威。过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时也是如此。
在翻越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时,随着地势渐渐地提升,川崎动力又在下降,最后每走不到1公里,车就熄火,火花塞积炭相当严重,改变无法正常行驶。于是,我只得采取最不愿意的办法:将川崎的“口罩”---空气滤清器取下。实践证明,这是克服摩托车高原反应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当然也是最伤发动机的办法,遇到汽车扬尘大的地方,我就赶快收油门或干脆停车,以减少进风量,待风将扬尘吹散后再走。取下空气滤清器后,真是立竿见影,川崎的雄风再次崛起,再陡的坡都能如履平川。
尽管以上办法很好,但对车辆的损伤也是相当大的,回程进入四川时,川崎终于在冷车启动时冒出浓浓的蓝烟,回来后才发现:气门上沾满了附着非常牢的细砂子,导致气门串烟。
谨慎驾驶 回避危险
青藏高原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美丽,而且她的路途艰险对于摩托车发烧友来说的确是最刺激的挑战,但在冲击艰险的时候,千万别将安全置之度外!
特殊路况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有许多特殊的路况在内地的确没有走过。
翻过风火山后,道路虽然较直,但一直在下陡坡,柏油路却有许多隆起的“包包”,由于川崎的空气滤清器已被取下,车速高达70-80km/h,川崎多次在“包包”的上“表演”腾空的动作,双轮落地时车身大振幅地摇晃,让我心惊肉跳而后怕。我自言自语道“稳住,不能快,要安全!”
从当雄去纳木错圣湖的路上,许许多多星罗棋布如脸盆大小的凹坑(我称其为“脸盆坑”)使我无法择路,“脸盆坑”分布密集,数十公里的路让我从一个“脸盆”跳入另一个“脸盆”, “颤抖”前进。我为川崎提着心、悬着胆,最担心的是:边箱支架开裂或螺栓切断。但唯一的办法就是减速慢行。更恐怖的是那“脸盆坑”,它既是颠簸的“元凶”,又是汽车向我“泼水的工具”,汽车一过我就遭殃,从头到脚全是泥,头盔面罩也被“镀”上一层土黄,任凭摧残,我和川崎已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
前往珠峰的路上同样坎坷,拉乌山呈“之”字形盘旋,如一条黄灰色的“弹簧”斜挂在拉乌山脊和山谷上。我和川崎俨然默默无闻的“小蚂蚁”,在这超级大山之巅攀爬、移动。过扎西宗后的路已不能再称其为“毛路”了,必须称其为“标准搓板路”,川崎不是在行走,而是在过筛,因为那已不是颠簸的概念了,而是共振,即:车、行李和我以相同的频率随“搓板”的横隔相对移动而快速颤抖,有随时瓦解的可能。我专门下车仔细察看,地面十分干燥,一道道硬土呈“横棍”状凸起,形成十分规整等距离横隔,绵延数十公里,直叫我冷汗满身。我从未领教过如此的“标准搓板路”,川崎正在遭受空前蹂躏。我真担心川崎出现故障,尽管我带了一些配件和工具,在这没有人烟之地,但万一出现了不能排除的问题那就不堪设想。
离开浪卡子和羊卓雍错圣湖、越海拔4750米的岗巴拉山后,一路陡坡往下盘旋,最为要命的是路面是竟然铺有一层稀稀拉拉蚕豆大小的鹅卵石,这急弯加陡坡的卵石“毛路”直叫我心惊胆战,担心随时滑倒而冲落万丈深渊,只得挂一档,以10km/h的速度缓缓下行。同样,下东达山时,最可怕的就是大坡度的山路上尽是会滚动的干石子,由于川崎的后刹车刹后不能回位,我只好使用低档位行驶,前刹却基本不敢使用。川崎仅以10公里左右的速度缓缓下行,只有保持最大的平衡,才是安全的唯一保证。此时,我的大脑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走神,双目紧紧盯住复杂多变的路面,从山的一头蠕动到另一头,反反复复、不计其数,仿佛没完没了、无穷无尽。因为现状最清楚地摆在面前,一旦川崎失去平衡,我和它必定同时坠入落差千余米下那咆哮的澜沧江,澜沧江无数的旋涡好象无数饿魔,正张开的大口要吞噬一切可以吞噬物体。此道只因天上有,高处不胜寒!
离开波密后,川崎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大工地。本来就异常狭窄的公路,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料、土料堆放的场所,汽车碾过之后,立即扬起浓厚的尘埃,远看恰似黄龙漫舞,近遇叫人混沌窒息,绝对被“喷涂”成土人。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刚刚铺好的路基石土,过往的车辆成了义务“碾路机”,特别松软的厚土让川崎有劲难使,巨大的低扭产生的动能却被那浮土堆悄悄地吸收殆尽。
过怒江之后,道路逐渐拔高,我不知盘旋了多少道弯,无穷无尽。这座山的道路最为独特的就是厚厚的浮土,整个轮子钢圈的着地部分都陷入浮土中,而且更绝的是在浮土下铺满了一层可以滚动的碎石子,由于坡陡弯急,我异常紧张和谨慎地驾驶着川崎,基本上全以一档攀爬盘旋,在保证动力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川崎滑道而坠入万丈深渊。西藏山路基本上是如此分布的,即从一座山下开始盘旋,上了山顶又往下蜿蜒至对面山脚或山腰,然后接着又向另一座山顶盘旋……快到山口时,有一段陡峭的软基路面,让川崎拼了老命,咆哮、怒号、挣扎等功夫全部用尽,等待它的还是无情的偃旗息鼓。待发动机稍冷却后,我再次双脚着地、辅以“准四轮驱动”,终于使川崎解围。到达山口后,到处是迎风飞舞的经幡,醒目的标牌上写着:业拉山,海拔4618米。业拉山,也叫怒江山,以“之”字行盘山路而险称,共有72个大拐弯,是川藏公里拐弯最多的一段。立稳了川崎,我看看身上、照照镜子,发现我已经成了刚出土的文物,当然川崎也不例外。我借助强劲的风力,用毛巾将身上的浮土拍尽,才基本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季节河
季节河是不可回避的艰险,我跨过了许许多多季节河,总是非常的紧张,担心川崎在河心熄火或者倾覆,遭殃的将是我所有的摄影摄像器材以及胶片影带。经过“实战”,最后却积累了一些很有用的经验:有汽车通过时,仔细观察水的深浅及水下暗线,然后作出取舍;没有汽车过往时,只得用目测加探视的方法来判断水的深浅,“探视”就是将摄影三脚架的腿拉至最长,然后走到可立脚之处,插入可疑点位探其深浅。后来我对过季节河由恐惧、无奈,变成了征服的快感!如果水深的话,可请路过的汽车将重要行李带过去、或请人背过去。
在鲁朗,我却大意了,极深的季节河差点造成车辆倾覆或熄火:季节河水湍急又清澈,微风吹过送来幽幽寒气,也许是经过了太多的季节河,我感觉无非是先鼓起勇气、再加足马力冲将过去而已。于是,不假思索提起油门下水,朝季节河对岸方向冲去。常言道:骄兵必败!此刻,我好象还在做梦,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我疑惑间,冰冷刺骨的河水钻入了我的“战靴”,将我唤醒。“天哪,好深的水!”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感觉大大的不妙。此时,川崎已在季节合中间“搁浅”了,哗哗的高山雪水奔腾而至,从我的裤腿、“战靴”和川崎的发动机散热片间穿行而过。我这才发现,五、六十公分的水底居然布满了几块大个的、滑溜溜的卵石,所以川崎才遇阻不能自拔,我心里突然闪过一阵恐慌。此刻,情况异常紧急,在这紧要关头,我立即将双腿“八字”打开,与双轮一道在河底形成“四点平面”,力求保持平衡,防止川崎倾覆季节河,因为川崎肩负着我非常贵重的专业摄影、摄像器材和我拍摄的珍贵影象资料。车是没有倾覆,但我再仔细一听,刚才还“突突”轰鸣的川崎,现在的却奄奄一息了,发动机声音极度微弱,而且频率越来越低,排气管已被水淹没,眼瞅川崎就要熄火了。一旦熄火,水就会大量地吸入发动机燃烧室内,那可就惨了!我心想:“完了!”就在我绝望的一瞬间,奇迹终于出现了,刚才还处在弥留之际的川崎,却突然迅速地提起了“嗓门”,但那喊声却是从水里发出了“咕噜、咕噜”声,一串串气泡从排气管往上冒,而且越来越多,原来发动机在水里得到了迅速的冷却,而使得发动机内压立即膨胀,重新爆发更大的力量。于是,我因势利导,加大油门,再次“准四轮驱动”,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川崎连续越过两块水底大卵石,竟然奇迹般的窜出水面,冲上了陡峭的水岸,一场惊心动魄的“强渡季节河战役”终于告捷!
后来一辆大货车行至河心,也与我的遭遇一样“搁浅”,并且熄了火,但毕竟它是汽车啊。重新点火之后,大货车却依然冲不上岸,只得先“战略性后退”,退回去再进行第二次冲刺,方颤悠悠地爬上来。经历和目睹了这一切,我更加热爱和亲近我的川崎了,更贴切地说是敬佩,250CC的排量就是实力,川崎是功臣,我这次给它记了个特等功!
泥石流
泥石流,说它是西藏的“特产”一点也不为过,许多山体由松软的泥土和碎石块混合而成,这是造山运动挤压的结果,一经雨水浸泡就会立即产生泥石流。泥石流,是西藏的家常便饭,尤其是318国道,更是司空见惯,是行者最大的天敌之一,生命在雪域高原是那样的渺小和瀛弱,它可以瞬间就悄无声息的消亡,而且消亡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我在去日喀则的路上,沿着泥石土路缓缓西行,一侧是高耸的山崖,另一侧是让人心颤的悬崖,悬崖下面就是惊涛骇浪的雅鲁藏布江,巨浪的轰鸣将川崎的喘息声淹没,蜿蜒的318国道象一根划线在这雅鲁藏布江峡谷中悄然延伸,我就如一只小小的棋子,沿着划线挪动着每一步,我终于领会了什么叫“渺小”、什么叫“伟大”!中午,我找到一相对宽一些的地方、靠江一侧的路边停车,尽量远离山体,以防滑坡。我从包里先取出一包盒装伊犁奶,放在川崎的边箱上,这两个边箱是我非常理想的旅行桌面,现在将成为我的餐桌了,不久就可美美地吃午饭了。我继续伸手进包里拿其它食物。突然,从旁边高高的山顶上传来一阵异常恐惧的“闷雷”声响,可以断言,这是一种我从未听见过的声音,是一种非人为的声音……我不禁抬起头,迅速循声望去。“泥石流!”我脱口而出。果真是泥石流,我歇息处正上方数百米高的山峰上,一大批大小不一的石块正顺着陡峭的山脊朝我滚落下来。石块滚落时不停地撞击山脊发出沉闷的声音,同时扬起巨大的、灰白色的尘埃,其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让我瞬时瞠目结舌,不知所终!“快逃!”我又本能地叫了一声。接着,迅速将SHOEI头盔扣在头上,跨上川崎的同时启动点火开关,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危险地带,慌而不乱。后来,我感到特别惊讶:我居然作出了如此敏捷的连贯动作!也许这就是人求生的本能吧!否则……
川崎沿着山缘的川藏318国道,迅速地穿过林芝县城,然后就一头扎进了无边无际的群峰巨岭之中。不久,“油路”再无踪影了,路基上不时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山上坠石,以及从山体伸出的泥舌,山峰和峡谷对我虎视眈眈,随时要将我吞噬,感觉危机四伏。虽说“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但川崎却插翅难飞,如此境地奈何不得,只有听天由命。
排龙—通麦天险更是叫人提心吊胆排龙乡到了,路旁立着一块醒目的字牌:“便道14公里”,同时山崖壁上赫然写着“危险路段”,这就是如雷贯耳的“排龙----通麦”的天险!我和川崎又作好了“一级战备”,准备挑战天险。山势越来越险,奔腾咆哮的拉月曲河水惊涛骇浪,成为山谷里唯一的声响,路面与河谷的落差迅速加大,险峻之势让人眩目,偶尔路旁的悬崖边放有一块、两块涂着红色或黄色油漆的石头,以示“危险,注意安全!”我在路口停留了片刻,抬头望去,峡谷上狭长的天空已略显阴沉,空气好象已凝固,没有一丝流动的风,四周异常宁静,宁静中渗露出狰狞。狭窄的道路紧挨着左侧的山崖攀爬,仅仅够一辆汽车单向行驶,路的右侧则是万丈深渊,奔涌的波涛声传来清脆而绵长。川崎宛然飞檐走壁,单调而刚劲地轰鸣着,“突突”声在空灵的峡谷间回荡,但又不时喘息、甚至停息,多少陡峭、多少迂回、多少颠簸让我双手发软,最让我心烦的是那半干的、黑糊糊的软泥地,不仅打滑、而且使川崎动力直线衰减,尽管我使用了“准四轮驱动”的绝招,但只能获得微乎其微的蹭动,我和川崎一样耗尽了浑身的力量。为了防止滑入深渊,我尽量紧靠路左侧的山崖行驶,偶尔有一辆汽车相会,我只有贴着山崖壁停下,让它从我的右侧过去,毕竟四轮要稳些,如果川崎按常规右行会车的话,掉下万丈深渊绝对不会是危言耸听,而左侧高不见顶的山崖又随时会“推波助澜”地掉落一堆巨石或者“掰开”一片山体,给你以灭顶之灾或将你活埋。这里每年都要吞噬不少生灵,那恐怖的瞬间会在你不知不觉时悄然降临,然后又消失得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这就是318国道“排龙----通麦”天险!不敢想象,这竟然是国道。从此地的地质结构和地理环境来看,“排龙---通麦”天险将是永恒的,要改变它绝对难于上青天!虽然这一段只有14公里,却感觉挣扎了数千公里。我浑身大汗淋漓、四肢瘫软,苦苦期待苦难地结束,从没有经历过如此难捱的时光。“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漫长的”,难道就是对此最恰当的写照和印证吗?
多少年来,川藏318国道在人们心中一直是谈之而色变的天险,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魂断归途,多少幸运闯关的人回首往事仍心有余悸。同时,对敢于挑战自然的人士来说无疑充满着神往、激起无穷的斗志,从而去征服它、展示不畏艰险的自我。
夜间行车危险
骑摩托车走夜路是最大的忌讳,尤其是在西藏。在西藏,我只走过仅有的一次让我惊心动魄、今生永不忘却的夜路。
告别了卡惹拉冰川后,已经是19:30了。此刻,天空格外的阴沉,气温突然降低了许多,感觉非常寒冷,于是停车添加了毛衣服。我环顾四周,一派阴森恐怖,大山脉和天上的乌云一样黑压压,山顶的积雪也变成了暗灰色,叫人不敢直视,山谷里除了我和川崎外别无人烟,就连飞鸟也不见踪影,若不是悬崖下的急流奔腾,我会认为在外星球独行。这条常被泥石流光顾和摧残的路在大峡谷中蛇行,我非常担心川崎低沉有力的节奏会停息,而将我搁置在这荒芜、昏暗的陌途。我强打着精神唱着歌,以此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寂寞……天边的路啊,你为什么这么漫长?
突然,苍天发怒,电闪雷鸣,大峡谷在震颤,狂飙扫过,卷起尘埃漫天乱舞,让人窒息。茫然间,苍天破银河落,排山倒海,我已在暴风骤雨中淹没。豆大的雨点击打在我的头盔上,“叭叭”声不绝于耳,面前混沌一片,却不知天园地阔,我就像茫茫汪洋大海中的一叶飘舟,任凭风浪袭扰,难主沉浮。倾盆大雨袭来,凹坑跳水花,道路的坑洼处积满了水,川崎冲过,寒水飞溅。在一片漆黑的山野里,川崎亮起了微不足道的灯光,仅仅在自己的前方投下一块隐约的光斑,水花在激烈地跳动,越跳越高,越跳越响,越跳越白,而且那“水花”还会滚动……不好,下起了冰雹!铺天盖地的冰雹如珍珠雨,“噼噼叭叭”响彻大地,满目尽是“珍珠”的世界。此时的川崎正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抬眼环顾四周,满目灰白无际,在这空蒙的天空和大地间,我不知道我身在何处,我的存在随时可能蒸发。为了防止误入歧途,我认定了较宽的路面行驶,一旦走错了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此刻,我已无法辨别前进的方向,惟有沿着脚下的道路向前“突围”。“浪卡子啊,你在哪里?”我颤动的心在呼唤。夜漫漫,风霜雪雨狂乱。不知奔袭了多少时辰,等待我的除了迷惘就是万分的孤寂,天地间谁知我、谁懂我?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月光,鲜花月色固然美好,但经过风雨洗礼的鲜花更娇艳、月光更皎洁,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我的世界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渴望。一瞬间,我内心所有恐惧和凄凉已全部隐匿在身后无边的夜色里,消散在无际的雪雾中……
难道是海市蜃楼吗?我定睛朝前望去,朦胧中隐约显现出一些起伏的黑色轮廓,而且地势渐渐开阔。川崎在轰鸣,我的心在快速跳动,我顿时感觉浑身有无穷的力量,那是对希望的一种强烈的期盼和追求。什么是力量?力量,是在逆境中喷发的渴望,是在绝望中升腾的理想!终于,川崎带我回到了人间。川崎在浪卡子街道上逡巡,幽光下的浪卡子县城很宁静、很朴实,格外安详、温存!难眠的风雨飘摇之夜,我的脑海里还在反复回顾夜闯浪卡子的惊心动魄场景。此时此刻,我产生了极度的后怕:如果在茫然中走叉了道、或者川崎出现难以排除的故障、或者……。我不敢再往下想了,不禁打了个冷战。
最大的失策
尽管我自认为“武装到了牙齿”,但事实却给了我一个教训,这也是我西藏之旅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失策。
13:00,在离开八宿县城约27公里处,大货车旁一男一女两人,正急迫地向我招手,以示求助。我立即停车,司机恳切的告诉我:“我的车胎爆了,想换上新轮胎,我老婆的力气小,旧轮胎取不下来,请你帮个忙!”“行,没问题!”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真是无巧不成书,恰在此时,我感觉川崎的高度明显地降低了许多,一种不详掠过脑海,我本能地扭身朝后轮望去,果然不出所料----川崎后轮没气了!钢圈紧贴地面。我最担心的就是破胎,我无奈地自言自语道:“终于破胎了!”真奇怪!在同一地点,川崎和大货车都破了胎,真是同病相怜啊!司机夫妻俩看见此景,心中不免有些为难。遇到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只有抓紧时间解决才是。我和大货车司机夫妻俩一道,使尽浑身力气,终于将三个大锣帽拧松、取了下来。而后我们各自忙着给自己的座驾换轮胎。
我十分娴熟地卸下车轮,我在外胎的扎胎出处找到了一颗黑色的尖石子,原来它才是扎胎的元凶!真没想到西藏的小石子有如此力量,我将它包好小心地放进了口袋留着纪念。随后,我很轻松地将新内胎装进了轮毂中。此时,大货车的备用轮胎也已换上,司机夫妻俩来到我跟前表示谢意,对我说:“你需要我帮你什么吗?”“不需要了,谢谢!”我答道,“我已经装好了新内胎,充气就可以走了。”刘严明夫妻俩再次对我道谢之后,驱车朝邦达方向而去。我望着汽车扬起的漫天尘土,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丝欣慰,我的帮助也许是微薄的,但人间的真情却是无边的,希望世间的真情永在!
我提起打气筒给轮胎充气,开始我很自信,因为这只气筒是我在北京出差专门采购的,据说还是“韩国产”。但很快我就大失所望:由于气压低、空气稀薄,新胎内几乎没有进气!数百次的推压只使气筒发热、只让我大汗淋漓。我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地坐在道路护墩上喘着粗气,这时才感到真正的麻烦已经来临。眼下唯一的办法是实施“战略性撤退”,设法返回八宿县城。然而,川崎已丧失“战斗力”,这一大堆的行装如何运回八宿县城是最头痛的问题,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除了荒芜的秃山就是浪花飞溅的冷曲河,谁来助我?我向许多过往的车辆招手请求帮助,但都熟视无睹,我有些失望,但没有气馁,相信总能遇上好人。不久后,果然就有一辆带后斗的吉普车停在我身旁,司机是一位身着制服的武警同志,我向他简单地说明情况后,他爽快地答应,并协助我将所有的行李物品搬上了汽车,汽车发动时我才想起问他:“同志,请问我怎么找你?”“我是八宿县武装部的,我将东西放在武装部,你来找我就是!” 武警同志说罢,驱车继续往八宿方向前进。
我将川崎推至4公里外的小村庄,借“气枪”(藏族同胞对气筒的称谓),“气枪”是借来了,但气嘴不同。只好将川崎停在村口,搭一便车回到八宿县城。我请一辆“面的”,先找到了八宿县武装部,并将行李物品提进了门口写有“首长休息室”的房间(招待所)。而后,带上最后一条新内胎和一些工具,坐上了“面的”来到了一家四川的小老板开的摩托车维修部,以45元买了一支高压气筒。太阳快要落山了,“面的”离开县城朝我的川崎临时寄存地快速驶去,我希望快点见到我的忠实伴侣,虽然仅仅分离两个小时,却感觉如隔三秋。终于又见到了我可爱的川崎,迅速给川崎装上新内胎。约20:00,川崎终于回到了“华灯初上”的八宿县城。惊心动魄的“战略撤退”已经顺利完成。晚上,回到“首长休息室”,我将窗户打开,以保持房内空气新鲜、通透,但午夜一只“大块头”的老鼠却从窗口跳到我的被子上,硬是将我这“首长休息室”里的“首长”给活生生砸醒了!
结束语
我终于实现了自己20年的梦想,但追求却没有停留,我对她的迷恋将是永远的!青藏高原,她博大的胸膛里蕴涵了豁达、无私、神秘、清醇、豪放、无畏、凝重、激昂……
亲爱的摩友们:与雄鹰一道高高飞翔、去那离天最近的地方采摘白云吧!那里才是我们的天堂!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道路艰险……而这一切恰恰又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热血男儿神往的地方。对于崇尚摩托车运动的发烧友,西藏是永恒的话题,是一生最为神圣的目标,是摩托生涯的最高境界,我也是如此!
2003年8月18日--2003年10月20日,是我人生旅途永远定格的时空。我终于单枪匹马驾驶两轮摩托车前往西藏,实现了20年的夙愿。现就我此行的经验与得失和广大摩友一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预祝朋友们尽快圆梦。
养精蓄锐 厚积薄发
我把上青藏高原喻为作战,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作战方针一直主导我的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古训常常提醒我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可以说已“武装到了牙齿”。
其一:软件准备
养就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增长知识、增强体魄、完善自我。当今的都市生活缤纷多彩,工作之余的各种应酬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虽然我的性格好静,但朋友较多,一些社交肯定少不了,频繁的应酬常常让我苦恼,在外吃饭、喝茶、聊天渐渐使人厌恶,有一种慢性自杀的感觉。社会上许多年轻人患的“三高”,就是吃出来的,不仅虚度时光,而且透支健康。身体是成功的基本保障,上青藏高原,没有好的身体是绝对不行的。近几年来,我开始“求静”,即休心养性,除了加强锻炼身体外,在最大限度上回避诸如饭局、喝茶之类的应酬,并远离麻将、扑克等,吹萨克斯和长笛,潜心写作、向各类报刊投稿等等。让自己的大脑沉淀,静心阅读各种书刊,如:《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摄影》、《摩托车》等。虽然平时工作很忙,还经常加班,但我有着非常丰富的业余生活:坚持20年的业余摄影创作,并创办了江西省唯一的大型专业摄影图片库----远景图片库(www.v-picture.com);利用节假日驾驶摩托车跨省进行摄影采风及远行拉练,如: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并有多次独行记录和丰富经验,自1994年学习驾驶摩托车以来,我已安全行车12万公里。
坚持锻炼及户外野练。长期坚持长跑等锻炼,不仅增强体质,而且增加肺活量(长跑和吹乐器等都是加大肺活量的好办法),我的肺活量高达4300cc(,藏族同胞的肺活量就比内地人大许多),心功能和血压状况均很正常。
适应高原环境。我于1998、1999、2000年三次上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滇北、川西北等地,背负20余公斤重的摄影器材,在海拔3500---4700米的高原跋山涉水,结果表明:我无任何高原反应。
搜集资料。为了解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气候、人文和民俗等,我从1994开始用了九年时间,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资料来源于报纸、书刊、音像、图片、网络及自己和朋友亲身经历,对青藏高原的基本情况已充分掌握。
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时,多家保险公司拒绝让我投保,理由是风险大无险种。我很纳闷:没有风险,谁还保险?最后,终于有一家保险公司为我提供了保险金额为九万的意外综合险,并让我随身携带一张填有血型、药物过敏史及保险公司、工作单位和家属联系电话的“紧急事件联络卡”,这让我感觉了一些人文关怀,并告诉我的朋友们,我总算还能值九万!
其二:硬件准备
购置车辆。为此次青藏高原之旅,我在2001年专门购买了一辆黄河.川崎250B摩托车,该车配备日本川崎250发动机、日本京滨化油器和日本三菱电机等,内外胎均为正新牌轮胎,品质超群、马力强劲。由于南昌城区限牌, 2003年4月在南昌市新建县挂牌(赣A-J1718),该车是1994年出厂的库存车,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名车,在当时市场价格近两万元,而我在2001年8月以5000元的低价获“娶”,我很喜欢这辆车,称之为“老处女”。多年来,我一直对摩托车钟爱,使自己熟悉摩托车的结构和特性,并较熟炼地掌握了基本维护技术.
2003年8月上旬,我的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工作之余加紧临战前的最后准备。当时,南昌正值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41℃,路面温度竟达60℃。我战高温、冒酷暑进行装备等准备工作:办理邮政储蓄卡,备好药品、修车工具和配件,摩托车全头盔、护膝、护腕、高靴等防护用具及防晒、防水、防寒服装,保温水瓶,最新版的地图、旅行资料等。
摩托车的常用配件也基本备齐:大小链轮、链条、内胎、灯泡、离合器线、前刹车线和螺丝螺母等;同时,备好两套修车工具、补胎器具和气筒等。
在摄影摄像方面,我备有两套专业照相机:PENTAX 67Ⅱ(配45mm和200mm镜头)、NIKON F3HP(配20mm、28-85 mm和100-300mm镜头),胶卷为富士VELVIA 50和柯达E100VS专业反转片; 摄像机为SONY 25E掌中宝, 摄像带也为SONY.三脚架有意大利曼富图专业脚架和台湾产小脚架各一。当然,我的摄影器材是专业级的,如果没有特殊需要的话,带上一台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伴侣(或笔记本电脑)小型三脚架即可,当然必须考虑有充足的电源(为了省电,液晶屏尽量少用)。
由于摩托车空间小,载货边箱极为重要。我专门给摩托车量体裁衣设计了一对不锈钢边箱和后备油箱架,在金属加工市场找到一大型不锈钢专业加工厂定制。我冒高温酷暑多次往返10公里之外的加工厂,8月9日我终于严重中暑,并有轻微脱水,高烧近40℃,持续两天,当时我非常担心身体由此而虚弱,以至影响按时出行。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打点滴很快就退烧了,一切恢复正常。几天后,一对相当理想的不锈钢边箱和后备油箱架终于加工完毕:架子采用4公分不锈角钢、箱体采用1.2毫米不锈钢板,箱盖防水设计,桶状支架与边箱连一体,正好套住备用油箱---10升的金属汽油桶,油桶支架焊有一节不锈钢,用于插小红旗,焊接采用氩弧焊,整个外型给人的印象是美观、结实、实用和科学(后来得到实践验证)。
人在旅途安全第一 衣食住行不可小视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是一位贤妻良母,一位少语的佛教信徒。临行前,妈妈悄悄塞给了我1000元钱,那是她与九位老太太一起“汇借”的,她们照顾妈妈第一位用款;另外,妈妈将特地从寺庙里“请”来的、据说是“开了光”的“护身项坠”和“护身证章”给我戴上,并嘱咐要“多进寺庙,菩萨会一路保佑的”。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的出行,妈妈出乎意料地平静和支持,不善言语的妈妈用特殊的方式来给我送行,我还是看得出她内心深处的牵挂。
我所在的南昌神鹰摩托车俱乐部弟兄们将我护送出江西省,弟兄们同样千叮咛万嘱咐,“出塞西征”让人热血沸腾、又让人深感悲壮。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出门远行的一切全靠自己把握了,衣、食、住、行件件都重要。
衣
我备有三套服装:美式衬衣迷彩裤、飞行员防寒皮服、狼爪防水风衣;靴子是GORE-TEX高帮防水面料户外运动靴;摩托车全头盔是日本的SHOEI、护膝是内蒙古羊皮所制。
美式衬衣迷彩裤,款式让人觉得精神,透气而且耐脏;飞行员防寒皮服,花费了1100元托朋友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购买的,穿上它,威武神气、气宇轩昂,更重要的是防寒性极佳,在青藏高原产生高原反应,往往是由于受寒受冻而导致甚至加重的。初上高原翻日月山时,正值雨停、风却更狂,霎时间,我感觉非常寒冷,不免有些哆嗦。我不敢怠慢,因为在高原上犯感冒是大忌,一旦犯上感冒,轻则加重高原反应,重则造成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于是,在列列寒风中,我以最快的速度添加衣裤,接上继续行车,但不久就又感觉浑身寒冷,我只得再次停车加衣,好在我准备充分,所带的飞行员防寒皮服绝不会让我受寒挨冻。
防水冲锋衣和防水运动靴,是前往青藏高原必不可少的装备,我的防水冲锋衣和防水运动靴是户外运动专用的,防水效果极佳,因为高原气候异常,雨雪和冰雹随时可能光顾,加上许许多多的季节河的阻扰,防水切不可大意。为了做到全面防水,我还准备了雨披、长桶保暖皮手套和乳胶手套,但乳胶手套外沾水后手指会感觉刺骨的冷。所以尽量用长桶保暖皮手套外加雨披,效果最好。
头盔,是生命的保护神,我的头盔是世界名牌日本SHOEI,花费了1500元,不仅结实而且美观,经过使用觉得----值。我选了白色,很醒目,隔热和保暖性很好,可谓“冬暖夏凉”。另外,面罩的透光性和刚性均佳,虽掉地多次,仍保持相当好的光泽。
护膝,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保护神,它不仅防风防寒,而且抗冲击。我的护膝是内蒙古生产的,外面是羊皮,里面是羊毛。羊皮质量非常好,路上60多天,我每天晚上用水擦洗泥土,皮面依然无损。在回程途径湖北恩施,川崎压在路面的油斑上导致摔交,边箱框重重地切在右小腿上,如果没有这副厚实的护膝缓冲,腿骨必断无疑。
食
人是铁、饭是钢。吃的问题非常重要,首先要考虑卫生,如染上肠道疾病,则造成体虚,导致高原反应。切忌暴饮暴食,并忌烟酒,否则也会引起高原反应。由于高原紫外线强,最好多买些水果吃,以补充维生素。另外,软包装的鲜奶是最好的饮料,可增强体能,松软的糕点如蛋黄派等是比较理想的干粮。
喝水也是特别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咽喉时常发炎,所以花500元购买了泰国进口的1.5升不锈钢保温瓶(30多个小时还保持热水),一路上从未喝过凉水。
在整个藏区,川菜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口福,可以说内地的朋友肯定和我一样不会拒绝的。川菜非常对我的胃口,进入青藏高原后,一路的川菜馆让我饱了口福,我在任何一个城镇都能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因为老板和厨师全来自四川,老板都习惯叫内地来的游客为“老乡”,感觉非常亲切。
住
为了安全和舒适,我没有带帐篷,一路下榻旅店,而且经常下榻部队招待所,部队招待所既干净又安全,而且还便宜。在甘肃省天水市,下榻天水预备役团招待所,30元一天;在兰州市,下榻兰州军区所属的西北宾馆,100元;在西宁市下榻59264部队机关招待所,50元;在沱沱河镇,下榻武警招待所,80元;在西藏八宿县,下榻武装部“首长休息室”,20元。当然,我住得最贵的是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东面的商业宾馆,由于时植旅游旺季,拉萨市的宾馆偏紧,住宿价位较高,拉萨市环保局黄主任找到宾馆经理给我打了个5折,原价360元的标准间,现180元。180元!吓了我一跳。“小姐,这里是540元,住三天!”我有意放粗了嗓门,心想:“决不能给南昌人丢脸!就是打肿脸也得充一次胖子!”次日一早退房“转场”至武警招待所,标准间120元。
回程途径四川、重庆和湖北时,考虑钱紧张,所以基本不在市县住宿,而是有意下榻乡镇或郊区招待所,平均5-10元。
我带了睡袋和充气防潮垫(未用一次,寄回家),睡袋只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使用,如:纳木错、绒布寺、浪卡子等地,睡袋虽然暖和,但将身体裹得很紧,睡得难受,所以经常将拉链打开当盖被或垫被。
行
尽量走高速公路。我早就耳闻:湖北的高速公路非常发达,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速公路对摩托车开放!为了验证其真实性,我在江西九江对面的湖北黄梅县小池上了黄黄高速公路。购50元过路费(到浠水),高速公路巡警叮嘱我注意安全,并祝我成功。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最好的省分之一,这种管理模式是科学管理的结果,它消除了人们对摩托车的偏见,真正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摩托车,让人觉得平稳、塌实,一切都有保障。一则路况极佳,人车可以保持最佳状况;二则路标及行车线清晰,车辆按道行驶,安全有保障。
武黄高速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在入口处领取磁卡,出高速公路时刷卡交费,不过交费标准按小车计,虽偏贵,但花钱却买到了时间,合算!
出秦岭后,川崎以100km/h的高速,沿“蓝-西”高速公路向西安市区长驱直入。不久,来到“蓝-西”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处,几位工作人员被我这“另类行者”的突然出现有些“乱阵脚”,齐声道:“你怎么上了高速公路?”我笑答:“出了秦岭就这条路,也没有任何禁行标志,所以径直往前就到了这里。”收费亭内漂亮的小姐用柔丽的语气说:“下次不能上高速公路!请交费十元!”“好,下次开汽车来!”
离开天水,我就“闯关”上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太棒了,川崎欢快地飞奔,以80-90 km/h的速度巡航。这条高速公路是新开通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均未建成或开通,我有些着急了。不久,到了通渭县,我只得下高速公路进县城去加油,然后又“闯关”再上,快到兰州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在兰州东出口处,汽车排了长长的队,由于担心被“逮着”,我灵机一动从敞开的进口处冲下了高速公路,顺利到达兰州。
当然,这是仅有的几次“辉煌”,“闭门羹”则吃了一锅又一锅。
由于湖北黄石长江大桥维修,大桥管理人员严厉地告诫:“摩托车禁止过桥!”但川流不息的大吨位货车正鱼贯通过,而我这两轮摩托车却禁止通行,岂有此理?经过说情,“负责人”调来一辆五十铃双排座轻卡驮我的川崎过桥,四五位工作人员来到轻卡前,利索地将200余公斤重的车和物一并推上汽车,我只有站在旁边用双手紧紧抓住摩托车龙头和车身。汽车速度很快,身负辎重的川崎虽用其撑脚支好,但由于桥很长又坑洼不平,不久便侧倾,倒靠在轻卡车斗矮矮的侧拦门上,川崎上半身都伸出了轻卡车斗,而且随着颠簸不停晃动,真让我捏把汗。我憋足了力气,死死地抓住川崎,誓与其共存亡。
在武汉长江一大桥头,准备上桥去对岸的汉口,路旁一年轻的交警正“守株待兔”将我拦下,向我敬礼之后,请我出示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说道:“该大桥严禁摩托车通行!”我感到太不公平,摩托车怎么了,它不是世界公认的大众交通工具吗?为什么要遭到无情的歧视?我心里焦急起来问值勤交警:“如何可以过桥?”回答说:“要么多走十几公里从长江三大桥过江,要么交30元罚款就走这长江一大桥过江” 。我立即选择了第二“方案”,人在旅途,30元的“买路钱”还是合算的。我终于“顺利”地跨过了武汉市长江一大桥。
离开西安去宝鸡的路上,由于酷热难耐,于是停车休息。忽然,发现在我前方约30米处停有两辆摩托车,旁边站着四位小伙子,每人戴着深色的墨镜,在一旁嘀咕着。我继续上路,在反光镜里我清楚地看到,那四位戴着深色墨镜的小伙子立刻跨上两辆摩托车紧紧尾随我而来。我加速,他们也加速;我减速,他们也减速,有时将我的川崎夹在中间。这时,有一种“不祥”的思绪在脑海里闪过:莫非四位“墨镜”要对我进行打劫?一路上驾驶摩托车的人与我路遇都是很友好的,看见我独自远行,都能主动打个招呼问好,而这四位“墨镜”却是冷面人,一言不发,形迹可疑。很快我镇静了下来,任凭他们尾随和追逐。经过40公里的“角逐”,我来到杨陵区的路口,停车问路,这时四位“墨镜”超车而过,一两车后坐的小伙子,终于向我伸出了个大拇指……
关爱车辆 人车合一
一路上我对川崎无微不至的关爱,把它当着自己的一部分。川崎是一匹所向披靡的良驹,是它实现了我的梦想,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风风雨雨、多少回坎坎坷坷,只有它忠实地陪伴我,给我勇气和力量!甚至也给了我生命!它无私、它勇敢、它伟岸!
出发的时候,我带了好几瓶BP机油供它路上使用,并2000千公里换一次。它的链条带包链盒,不沾泥灰,延缓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当然经常涂抹新机油,并保持松紧适度,11000公里回家,链条居然没有磨尖。
关于汽油
西行的路上,川崎既吃了各种“杂粮”,又吃“高价粮”。为了保持汽油的清洁,我在油箱和化油器之间安装了一只滤油器。
在南阳至西安的312国道上,这一带加油站供应的汽油全部都是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变性燃料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新型汽车燃料,属于清洁能源。乙醇汽油是指在不添加含氧化合物的液体烃类中,加入一定量变性燃料乙醇后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加入量为10.0%(v/v),称为E10。变性燃料乙醇是指加入变性剂后不能饮用、只做燃料的乙醇。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既可节约能源又能减轻污染,另外为我国农作物的深加工和转化拓宽了一条有巨大潜力的渠道。川崎“喝”了乙醇汽油动力依然不减。
在青藏高原,汽油价格每升高达4元多,而且没有标号,所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只问驾驶员“加汽油还是柴油?”。青藏高原的汽油显著的特点是:色泽黄如橙汁,且一旦沾到手上,定有切肤之痛。由于气候、环境和饮食等原因,我十个手指全部皲裂,“黄”汽油沾手是经常的,常常疼得我揪心,常言道:“十指连心”吗!
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备足燃料,因为青藏高原空气稀薄,车辆耗油量比内地会明显增加。川崎的油箱不足8升,所以我准备了一只10升的备用金属汽油桶,大大地提高了续航能力。
在我跨越柴达木盆地时,由于疏忽,没有将油箱加满,导致缺油遇险:一望无际的、著名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戈壁滩上尽是干燥的碎石,间或有几撮杂草“点缀”,除此之外,整个柴达木盆地缺乏生机、一片沉静,给人以天苍苍、野茫茫的凄清感。柴达木盆地植被稀少,空气稀薄,川崎陷入“营养不良”的困境,道路虽然平直,但它最高速度仅为40km/h,动力明显不足。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路码表,忽然有一种不祥在脑海里闪过:汽油告急!按川崎目前的耗油量来估算,我所剩下的汽油最多只够行使约120公里,而现在距格尔木却有200公里的路程。我开始紧张起来了,因为柴达木盆地根本没有加油站,如果断油……我简直不感再往下想了。于是,我开始留意路上行使的汽车,看看是否可以获得帮助。一辆大货车抛锚在路边,我请求道司机卖点汽油给我,而汽车烧的是柴油。我眼睛发直地望着无垠的109国道,它依然向茫茫的戈壁深处延伸,在炽热的骄阳下泛起热浪,更现漫长、无边。后来,在一个叫“宗加”的地方,孤零零的一幢小平房的老主人卖给了我10升汽油(40元)。天黑前,我终于远远地看见了沙洲上的格尔木了,惊喜交加、空蒙而孤寂的柴达木之旅结束了。
摩托车的高原反应
摩托车也有高原反应,必须引起注意。
刚上日月山时,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驾驶感觉:加油门后速度反而下降,甚至立即熄火。我马上意识到现正在上青藏高原,川崎开始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症状。因为空气稀薄、汽油燃烧不充分,造成发动机缸体混合气过浓、火花塞积碳严重。川崎开始缓慢地爬行,更确切地讲是“蠕动”,发动机在陡峭的山坡上轰鸣,250cc的动力居然直线衰减,往日气宇轩昂的威风如今却荡然无存,青藏高原给了川崎一个无情的下马威。过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时也是如此。
在翻越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时,随着地势渐渐地提升,川崎动力又在下降,最后每走不到1公里,车就熄火,火花塞积炭相当严重,改变无法正常行驶。于是,我只得采取最不愿意的办法:将川崎的“口罩”---空气滤清器取下。实践证明,这是克服摩托车高原反应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当然也是最伤发动机的办法,遇到汽车扬尘大的地方,我就赶快收油门或干脆停车,以减少进风量,待风将扬尘吹散后再走。取下空气滤清器后,真是立竿见影,川崎的雄风再次崛起,再陡的坡都能如履平川。
尽管以上办法很好,但对车辆的损伤也是相当大的,回程进入四川时,川崎终于在冷车启动时冒出浓浓的蓝烟,回来后才发现:气门上沾满了附着非常牢的细砂子,导致气门串烟。
谨慎驾驶 回避危险
青藏高原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美丽,而且她的路途艰险对于摩托车发烧友来说的确是最刺激的挑战,但在冲击艰险的时候,千万别将安全置之度外!
特殊路况
青藏高原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有许多特殊的路况在内地的确没有走过。
翻过风火山后,道路虽然较直,但一直在下陡坡,柏油路却有许多隆起的“包包”,由于川崎的空气滤清器已被取下,车速高达70-80km/h,川崎多次在“包包”的上“表演”腾空的动作,双轮落地时车身大振幅地摇晃,让我心惊肉跳而后怕。我自言自语道“稳住,不能快,要安全!”
从当雄去纳木错圣湖的路上,许许多多星罗棋布如脸盆大小的凹坑(我称其为“脸盆坑”)使我无法择路,“脸盆坑”分布密集,数十公里的路让我从一个“脸盆”跳入另一个“脸盆”, “颤抖”前进。我为川崎提着心、悬着胆,最担心的是:边箱支架开裂或螺栓切断。但唯一的办法就是减速慢行。更恐怖的是那“脸盆坑”,它既是颠簸的“元凶”,又是汽车向我“泼水的工具”,汽车一过我就遭殃,从头到脚全是泥,头盔面罩也被“镀”上一层土黄,任凭摧残,我和川崎已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
前往珠峰的路上同样坎坷,拉乌山呈“之”字形盘旋,如一条黄灰色的“弹簧”斜挂在拉乌山脊和山谷上。我和川崎俨然默默无闻的“小蚂蚁”,在这超级大山之巅攀爬、移动。过扎西宗后的路已不能再称其为“毛路”了,必须称其为“标准搓板路”,川崎不是在行走,而是在过筛,因为那已不是颠簸的概念了,而是共振,即:车、行李和我以相同的频率随“搓板”的横隔相对移动而快速颤抖,有随时瓦解的可能。我专门下车仔细察看,地面十分干燥,一道道硬土呈“横棍”状凸起,形成十分规整等距离横隔,绵延数十公里,直叫我冷汗满身。我从未领教过如此的“标准搓板路”,川崎正在遭受空前蹂躏。我真担心川崎出现故障,尽管我带了一些配件和工具,在这没有人烟之地,但万一出现了不能排除的问题那就不堪设想。
离开浪卡子和羊卓雍错圣湖、越海拔4750米的岗巴拉山后,一路陡坡往下盘旋,最为要命的是路面是竟然铺有一层稀稀拉拉蚕豆大小的鹅卵石,这急弯加陡坡的卵石“毛路”直叫我心惊胆战,担心随时滑倒而冲落万丈深渊,只得挂一档,以10km/h的速度缓缓下行。同样,下东达山时,最可怕的就是大坡度的山路上尽是会滚动的干石子,由于川崎的后刹车刹后不能回位,我只好使用低档位行驶,前刹却基本不敢使用。川崎仅以10公里左右的速度缓缓下行,只有保持最大的平衡,才是安全的唯一保证。此时,我的大脑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走神,双目紧紧盯住复杂多变的路面,从山的一头蠕动到另一头,反反复复、不计其数,仿佛没完没了、无穷无尽。因为现状最清楚地摆在面前,一旦川崎失去平衡,我和它必定同时坠入落差千余米下那咆哮的澜沧江,澜沧江无数的旋涡好象无数饿魔,正张开的大口要吞噬一切可以吞噬物体。此道只因天上有,高处不胜寒!
离开波密后,川崎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大工地。本来就异常狭窄的公路,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料、土料堆放的场所,汽车碾过之后,立即扬起浓厚的尘埃,远看恰似黄龙漫舞,近遇叫人混沌窒息,绝对被“喷涂”成土人。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刚刚铺好的路基石土,过往的车辆成了义务“碾路机”,特别松软的厚土让川崎有劲难使,巨大的低扭产生的动能却被那浮土堆悄悄地吸收殆尽。
过怒江之后,道路逐渐拔高,我不知盘旋了多少道弯,无穷无尽。这座山的道路最为独特的就是厚厚的浮土,整个轮子钢圈的着地部分都陷入浮土中,而且更绝的是在浮土下铺满了一层可以滚动的碎石子,由于坡陡弯急,我异常紧张和谨慎地驾驶着川崎,基本上全以一档攀爬盘旋,在保证动力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川崎滑道而坠入万丈深渊。西藏山路基本上是如此分布的,即从一座山下开始盘旋,上了山顶又往下蜿蜒至对面山脚或山腰,然后接着又向另一座山顶盘旋……快到山口时,有一段陡峭的软基路面,让川崎拼了老命,咆哮、怒号、挣扎等功夫全部用尽,等待它的还是无情的偃旗息鼓。待发动机稍冷却后,我再次双脚着地、辅以“准四轮驱动”,终于使川崎解围。到达山口后,到处是迎风飞舞的经幡,醒目的标牌上写着:业拉山,海拔4618米。业拉山,也叫怒江山,以“之”字行盘山路而险称,共有72个大拐弯,是川藏公里拐弯最多的一段。立稳了川崎,我看看身上、照照镜子,发现我已经成了刚出土的文物,当然川崎也不例外。我借助强劲的风力,用毛巾将身上的浮土拍尽,才基本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季节河
季节河是不可回避的艰险,我跨过了许许多多季节河,总是非常的紧张,担心川崎在河心熄火或者倾覆,遭殃的将是我所有的摄影摄像器材以及胶片影带。经过“实战”,最后却积累了一些很有用的经验:有汽车通过时,仔细观察水的深浅及水下暗线,然后作出取舍;没有汽车过往时,只得用目测加探视的方法来判断水的深浅,“探视”就是将摄影三脚架的腿拉至最长,然后走到可立脚之处,插入可疑点位探其深浅。后来我对过季节河由恐惧、无奈,变成了征服的快感!如果水深的话,可请路过的汽车将重要行李带过去、或请人背过去。
在鲁朗,我却大意了,极深的季节河差点造成车辆倾覆或熄火:季节河水湍急又清澈,微风吹过送来幽幽寒气,也许是经过了太多的季节河,我感觉无非是先鼓起勇气、再加足马力冲将过去而已。于是,不假思索提起油门下水,朝季节河对岸方向冲去。常言道:骄兵必败!此刻,我好象还在做梦,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我疑惑间,冰冷刺骨的河水钻入了我的“战靴”,将我唤醒。“天哪,好深的水!”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感觉大大的不妙。此时,川崎已在季节合中间“搁浅”了,哗哗的高山雪水奔腾而至,从我的裤腿、“战靴”和川崎的发动机散热片间穿行而过。我这才发现,五、六十公分的水底居然布满了几块大个的、滑溜溜的卵石,所以川崎才遇阻不能自拔,我心里突然闪过一阵恐慌。此刻,情况异常紧急,在这紧要关头,我立即将双腿“八字”打开,与双轮一道在河底形成“四点平面”,力求保持平衡,防止川崎倾覆季节河,因为川崎肩负着我非常贵重的专业摄影、摄像器材和我拍摄的珍贵影象资料。车是没有倾覆,但我再仔细一听,刚才还“突突”轰鸣的川崎,现在的却奄奄一息了,发动机声音极度微弱,而且频率越来越低,排气管已被水淹没,眼瞅川崎就要熄火了。一旦熄火,水就会大量地吸入发动机燃烧室内,那可就惨了!我心想:“完了!”就在我绝望的一瞬间,奇迹终于出现了,刚才还处在弥留之际的川崎,却突然迅速地提起了“嗓门”,但那喊声却是从水里发出了“咕噜、咕噜”声,一串串气泡从排气管往上冒,而且越来越多,原来发动机在水里得到了迅速的冷却,而使得发动机内压立即膨胀,重新爆发更大的力量。于是,我因势利导,加大油门,再次“准四轮驱动”,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川崎连续越过两块水底大卵石,竟然奇迹般的窜出水面,冲上了陡峭的水岸,一场惊心动魄的“强渡季节河战役”终于告捷!
后来一辆大货车行至河心,也与我的遭遇一样“搁浅”,并且熄了火,但毕竟它是汽车啊。重新点火之后,大货车却依然冲不上岸,只得先“战略性后退”,退回去再进行第二次冲刺,方颤悠悠地爬上来。经历和目睹了这一切,我更加热爱和亲近我的川崎了,更贴切地说是敬佩,250CC的排量就是实力,川崎是功臣,我这次给它记了个特等功!
泥石流
泥石流,说它是西藏的“特产”一点也不为过,许多山体由松软的泥土和碎石块混合而成,这是造山运动挤压的结果,一经雨水浸泡就会立即产生泥石流。泥石流,是西藏的家常便饭,尤其是318国道,更是司空见惯,是行者最大的天敌之一,生命在雪域高原是那样的渺小和瀛弱,它可以瞬间就悄无声息的消亡,而且消亡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我在去日喀则的路上,沿着泥石土路缓缓西行,一侧是高耸的山崖,另一侧是让人心颤的悬崖,悬崖下面就是惊涛骇浪的雅鲁藏布江,巨浪的轰鸣将川崎的喘息声淹没,蜿蜒的318国道象一根划线在这雅鲁藏布江峡谷中悄然延伸,我就如一只小小的棋子,沿着划线挪动着每一步,我终于领会了什么叫“渺小”、什么叫“伟大”!中午,我找到一相对宽一些的地方、靠江一侧的路边停车,尽量远离山体,以防滑坡。我从包里先取出一包盒装伊犁奶,放在川崎的边箱上,这两个边箱是我非常理想的旅行桌面,现在将成为我的餐桌了,不久就可美美地吃午饭了。我继续伸手进包里拿其它食物。突然,从旁边高高的山顶上传来一阵异常恐惧的“闷雷”声响,可以断言,这是一种我从未听见过的声音,是一种非人为的声音……我不禁抬起头,迅速循声望去。“泥石流!”我脱口而出。果真是泥石流,我歇息处正上方数百米高的山峰上,一大批大小不一的石块正顺着陡峭的山脊朝我滚落下来。石块滚落时不停地撞击山脊发出沉闷的声音,同时扬起巨大的、灰白色的尘埃,其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让我瞬时瞠目结舌,不知所终!“快逃!”我又本能地叫了一声。接着,迅速将SHOEI头盔扣在头上,跨上川崎的同时启动点火开关,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危险地带,慌而不乱。后来,我感到特别惊讶:我居然作出了如此敏捷的连贯动作!也许这就是人求生的本能吧!否则……
川崎沿着山缘的川藏318国道,迅速地穿过林芝县城,然后就一头扎进了无边无际的群峰巨岭之中。不久,“油路”再无踪影了,路基上不时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山上坠石,以及从山体伸出的泥舌,山峰和峡谷对我虎视眈眈,随时要将我吞噬,感觉危机四伏。虽说“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但川崎却插翅难飞,如此境地奈何不得,只有听天由命。
排龙—通麦天险更是叫人提心吊胆排龙乡到了,路旁立着一块醒目的字牌:“便道14公里”,同时山崖壁上赫然写着“危险路段”,这就是如雷贯耳的“排龙----通麦”的天险!我和川崎又作好了“一级战备”,准备挑战天险。山势越来越险,奔腾咆哮的拉月曲河水惊涛骇浪,成为山谷里唯一的声响,路面与河谷的落差迅速加大,险峻之势让人眩目,偶尔路旁的悬崖边放有一块、两块涂着红色或黄色油漆的石头,以示“危险,注意安全!”我在路口停留了片刻,抬头望去,峡谷上狭长的天空已略显阴沉,空气好象已凝固,没有一丝流动的风,四周异常宁静,宁静中渗露出狰狞。狭窄的道路紧挨着左侧的山崖攀爬,仅仅够一辆汽车单向行驶,路的右侧则是万丈深渊,奔涌的波涛声传来清脆而绵长。川崎宛然飞檐走壁,单调而刚劲地轰鸣着,“突突”声在空灵的峡谷间回荡,但又不时喘息、甚至停息,多少陡峭、多少迂回、多少颠簸让我双手发软,最让我心烦的是那半干的、黑糊糊的软泥地,不仅打滑、而且使川崎动力直线衰减,尽管我使用了“准四轮驱动”的绝招,但只能获得微乎其微的蹭动,我和川崎一样耗尽了浑身的力量。为了防止滑入深渊,我尽量紧靠路左侧的山崖行驶,偶尔有一辆汽车相会,我只有贴着山崖壁停下,让它从我的右侧过去,毕竟四轮要稳些,如果川崎按常规右行会车的话,掉下万丈深渊绝对不会是危言耸听,而左侧高不见顶的山崖又随时会“推波助澜”地掉落一堆巨石或者“掰开”一片山体,给你以灭顶之灾或将你活埋。这里每年都要吞噬不少生灵,那恐怖的瞬间会在你不知不觉时悄然降临,然后又消失得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这就是318国道“排龙----通麦”天险!不敢想象,这竟然是国道。从此地的地质结构和地理环境来看,“排龙---通麦”天险将是永恒的,要改变它绝对难于上青天!虽然这一段只有14公里,却感觉挣扎了数千公里。我浑身大汗淋漓、四肢瘫软,苦苦期待苦难地结束,从没有经历过如此难捱的时光。“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漫长的”,难道就是对此最恰当的写照和印证吗?
多少年来,川藏318国道在人们心中一直是谈之而色变的天险,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魂断归途,多少幸运闯关的人回首往事仍心有余悸。同时,对敢于挑战自然的人士来说无疑充满着神往、激起无穷的斗志,从而去征服它、展示不畏艰险的自我。
夜间行车危险
骑摩托车走夜路是最大的忌讳,尤其是在西藏。在西藏,我只走过仅有的一次让我惊心动魄、今生永不忘却的夜路。
告别了卡惹拉冰川后,已经是19:30了。此刻,天空格外的阴沉,气温突然降低了许多,感觉非常寒冷,于是停车添加了毛衣服。我环顾四周,一派阴森恐怖,大山脉和天上的乌云一样黑压压,山顶的积雪也变成了暗灰色,叫人不敢直视,山谷里除了我和川崎外别无人烟,就连飞鸟也不见踪影,若不是悬崖下的急流奔腾,我会认为在外星球独行。这条常被泥石流光顾和摧残的路在大峡谷中蛇行,我非常担心川崎低沉有力的节奏会停息,而将我搁置在这荒芜、昏暗的陌途。我强打着精神唱着歌,以此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寂寞……天边的路啊,你为什么这么漫长?
突然,苍天发怒,电闪雷鸣,大峡谷在震颤,狂飙扫过,卷起尘埃漫天乱舞,让人窒息。茫然间,苍天破银河落,排山倒海,我已在暴风骤雨中淹没。豆大的雨点击打在我的头盔上,“叭叭”声不绝于耳,面前混沌一片,却不知天园地阔,我就像茫茫汪洋大海中的一叶飘舟,任凭风浪袭扰,难主沉浮。倾盆大雨袭来,凹坑跳水花,道路的坑洼处积满了水,川崎冲过,寒水飞溅。在一片漆黑的山野里,川崎亮起了微不足道的灯光,仅仅在自己的前方投下一块隐约的光斑,水花在激烈地跳动,越跳越高,越跳越响,越跳越白,而且那“水花”还会滚动……不好,下起了冰雹!铺天盖地的冰雹如珍珠雨,“噼噼叭叭”响彻大地,满目尽是“珍珠”的世界。此时的川崎正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抬眼环顾四周,满目灰白无际,在这空蒙的天空和大地间,我不知道我身在何处,我的存在随时可能蒸发。为了防止误入歧途,我认定了较宽的路面行驶,一旦走错了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此刻,我已无法辨别前进的方向,惟有沿着脚下的道路向前“突围”。“浪卡子啊,你在哪里?”我颤动的心在呼唤。夜漫漫,风霜雪雨狂乱。不知奔袭了多少时辰,等待我的除了迷惘就是万分的孤寂,天地间谁知我、谁懂我?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月光,鲜花月色固然美好,但经过风雨洗礼的鲜花更娇艳、月光更皎洁,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我的世界里充满了对明天的渴望。一瞬间,我内心所有恐惧和凄凉已全部隐匿在身后无边的夜色里,消散在无际的雪雾中……
难道是海市蜃楼吗?我定睛朝前望去,朦胧中隐约显现出一些起伏的黑色轮廓,而且地势渐渐开阔。川崎在轰鸣,我的心在快速跳动,我顿时感觉浑身有无穷的力量,那是对希望的一种强烈的期盼和追求。什么是力量?力量,是在逆境中喷发的渴望,是在绝望中升腾的理想!终于,川崎带我回到了人间。川崎在浪卡子街道上逡巡,幽光下的浪卡子县城很宁静、很朴实,格外安详、温存!难眠的风雨飘摇之夜,我的脑海里还在反复回顾夜闯浪卡子的惊心动魄场景。此时此刻,我产生了极度的后怕:如果在茫然中走叉了道、或者川崎出现难以排除的故障、或者……。我不敢再往下想了,不禁打了个冷战。
最大的失策
尽管我自认为“武装到了牙齿”,但事实却给了我一个教训,这也是我西藏之旅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失策。
13:00,在离开八宿县城约27公里处,大货车旁一男一女两人,正急迫地向我招手,以示求助。我立即停车,司机恳切的告诉我:“我的车胎爆了,想换上新轮胎,我老婆的力气小,旧轮胎取不下来,请你帮个忙!”“行,没问题!”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真是无巧不成书,恰在此时,我感觉川崎的高度明显地降低了许多,一种不详掠过脑海,我本能地扭身朝后轮望去,果然不出所料----川崎后轮没气了!钢圈紧贴地面。我最担心的就是破胎,我无奈地自言自语道:“终于破胎了!”真奇怪!在同一地点,川崎和大货车都破了胎,真是同病相怜啊!司机夫妻俩看见此景,心中不免有些为难。遇到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只有抓紧时间解决才是。我和大货车司机夫妻俩一道,使尽浑身力气,终于将三个大锣帽拧松、取了下来。而后我们各自忙着给自己的座驾换轮胎。
我十分娴熟地卸下车轮,我在外胎的扎胎出处找到了一颗黑色的尖石子,原来它才是扎胎的元凶!真没想到西藏的小石子有如此力量,我将它包好小心地放进了口袋留着纪念。随后,我很轻松地将新内胎装进了轮毂中。此时,大货车的备用轮胎也已换上,司机夫妻俩来到我跟前表示谢意,对我说:“你需要我帮你什么吗?”“不需要了,谢谢!”我答道,“我已经装好了新内胎,充气就可以走了。”刘严明夫妻俩再次对我道谢之后,驱车朝邦达方向而去。我望着汽车扬起的漫天尘土,心中顿时产生了一丝欣慰,我的帮助也许是微薄的,但人间的真情却是无边的,希望世间的真情永在!
我提起打气筒给轮胎充气,开始我很自信,因为这只气筒是我在北京出差专门采购的,据说还是“韩国产”。但很快我就大失所望:由于气压低、空气稀薄,新胎内几乎没有进气!数百次的推压只使气筒发热、只让我大汗淋漓。我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地坐在道路护墩上喘着粗气,这时才感到真正的麻烦已经来临。眼下唯一的办法是实施“战略性撤退”,设法返回八宿县城。然而,川崎已丧失“战斗力”,这一大堆的行装如何运回八宿县城是最头痛的问题,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除了荒芜的秃山就是浪花飞溅的冷曲河,谁来助我?我向许多过往的车辆招手请求帮助,但都熟视无睹,我有些失望,但没有气馁,相信总能遇上好人。不久后,果然就有一辆带后斗的吉普车停在我身旁,司机是一位身着制服的武警同志,我向他简单地说明情况后,他爽快地答应,并协助我将所有的行李物品搬上了汽车,汽车发动时我才想起问他:“同志,请问我怎么找你?”“我是八宿县武装部的,我将东西放在武装部,你来找我就是!” 武警同志说罢,驱车继续往八宿方向前进。
我将川崎推至4公里外的小村庄,借“气枪”(藏族同胞对气筒的称谓),“气枪”是借来了,但气嘴不同。只好将川崎停在村口,搭一便车回到八宿县城。我请一辆“面的”,先找到了八宿县武装部,并将行李物品提进了门口写有“首长休息室”的房间(招待所)。而后,带上最后一条新内胎和一些工具,坐上了“面的”来到了一家四川的小老板开的摩托车维修部,以45元买了一支高压气筒。太阳快要落山了,“面的”离开县城朝我的川崎临时寄存地快速驶去,我希望快点见到我的忠实伴侣,虽然仅仅分离两个小时,却感觉如隔三秋。终于又见到了我可爱的川崎,迅速给川崎装上新内胎。约20:00,川崎终于回到了“华灯初上”的八宿县城。惊心动魄的“战略撤退”已经顺利完成。晚上,回到“首长休息室”,我将窗户打开,以保持房内空气新鲜、通透,但午夜一只“大块头”的老鼠却从窗口跳到我的被子上,硬是将我这“首长休息室”里的“首长”给活生生砸醒了!
结束语
我终于实现了自己20年的梦想,但追求却没有停留,我对她的迷恋将是永远的!青藏高原,她博大的胸膛里蕴涵了豁达、无私、神秘、清醇、豪放、无畏、凝重、激昂……
亲爱的摩友们:与雄鹰一道高高飞翔、去那离天最近的地方采摘白云吧!那里才是我们的天堂!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古道轻风,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88223100/archive/2011/07/28/Go_To_Tibet_By_A_Motorcyc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