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活实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本课程,道德与法治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借助生活实例与教材相互结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进多样化的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0年是我们最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与新冠病毒斗智斗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可是,总有一些投机倒把的人,不顾国家政策,不顾百姓安危。在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四川叙永的孙某、杨某做中间商倒卖口罩谋取利益。这些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小学是学生树立健康观念的开始,因此,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是极为重要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用于帮助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规范日常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巧借生活实例进入课堂,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

  “生活即教育”,一切知识与教育都是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力还不够深入,对于教材内容只是表面的吸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课堂教学内容越丰富,越细致和熟悉,学生越容易理解,课堂的效率会越高。巧借生活实例能够紧密联系起课本知识和学生们的真实生活,使道德与法治真正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一些生活实例,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在周末的时候主动帮助生活老师晒被子,他在电话亭安慰哭泣的弟弟妹妹,活生生的一个个小雷锋。通过班主任,其他老师和孩子了解班级和学生的情况。

       巧用生活实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我利用三年级的一对双胞胎,让学生找找他们的不一样。这一对双胞胎是他们的同学,每天与他们朝夕相处。找他俩的不同,比起在教材上找双胞胎不同,这样更直观,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达到了教学效果。

       如何能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就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巧借生活实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posted @ 2021-12-30 14:42  彭文洁  阅读(2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