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8-字符编码
目录
计算机基础
启动应用程序
- 双击qq
- 操作系统接受指令,然后把该操作转化为0和1发送给CPU
- CPU接受指令然后把指令发送给内存
- 内存接受指令把指令发送给硬盘获取数据
- qq在内存中运行
写文本的流程
- 在记事本中按下键盘j的时候
- 记事本和操作系统交互,把这个按下j的指令转化为0和1
- 操作系统发送指令给CPU
- CPU把这个0和1的指令转化为j
- 再由显示器显示
期间发生的转化过程我们称之为字符编码
Python解释器执行文件的原理
- 启动Python解释器,python解释器就相当于一个文本编辑器
- 打开文件读取文件的内容,从硬盘上将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
- Python解释器解释内存中的代码,然后才有了python语法的概念
Python解释器与文本编辑器的区别
- 相同点:都是把硬盘中存着的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并显示
- 不同点:文本编辑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后,是为了显示或者编辑,而python解释器还会多执行解释的步骤
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发生在哪三个阶段
- 存:从内存到硬盘
- 取:从硬盘到内存
- python解释器器解释
字符编码发展史与分类
由于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最早的字符编码为ASCII,只规定了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特殊字符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最多只能用8位来表示(一个字节),即:2**8=256。所以,ASCII码最多只能表示256个符号
但是在处理数据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所以中国人规定了自己的标准gb2312编码,规定了包含中文在内的字符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日本人也会在自己的程序中加入日文。
但是用多国语言编写的文档该用那种编码格式呢?都会出现乱码现象。所以迫切需要一个世界的标准(能包含全世界的语言)于是Unicode应运而生
但是发现unicode编码太浪费内存了,所以做出了一套精简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utf8的出现只是为了节省空间
总结
- 因此为避免乱码现象,在存的时候用什么编码,取得时候用什么编码
- 在内存中的编码格式统一都是unicode
- 从内存到硬盘存入的过程,即unicode --> gbk 称为 编码 encode
- 从硬盘到内存读取的过程,即gbk --> unicode 称为 解码 decode
Python2与Python3解释器编码的区别
Python2解释器(了解)
解释语法的时候,生成变量时会把这个字符丢入内存,这个时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str编码,一种是unicode编码
- str编码:直接编码成gbk的形式
- unicode编码:直接编码成unicode的形式
Python3解释器
Python3中都是Unicode编码的
- 解释定义变量的语法,会新开辟一块内存空间放入这个变量,然后这个变量在python3中以unicode的形式存储,如字符
x = '上'
,被python3解释后在内存中会变成x=1010101010101100
.理论上print(x)
相当于输出1010101010101100
,但是这个1010101010101100
对于程序员来讲看不懂,所以python3创始人龟叔做了这个操作-把1010101010101100
编码按终端的编码格式输出编码后的结果,如上
. - 解释定义变量的语法,会新开辟一块内存空间放入这个变量,然后假设这个变量在python3中以utf-8的形式存储,如字符
x = '上'
,被python3解释后再内存中会变成x=000001101010
.理论上print(x)
相当于输出000001101010
,但是这个000001101010
对于程序员来讲看不懂,所以python3创始人龟叔做了这个操作-把000001101010
编码按终端的编码格式输出编码后的结果,如上
.如果终端的编码为gbk,终端无法识别000001101010
.
所以新开辟空间放入变量的时候,就用unicode转换,则终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编码格式,都能够识别并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