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五):工厂方法模式
1 概述
1.1 引言
尽管简单工厂模式实现了对象的创建和使用分离,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 工厂类过于庞大,包含了大量的判断代码,导致维护和测试难度增大
- 系统扩展不灵活,如果增加了新的产品类型,必须修改静态工厂方法的业务逻辑,违反了开闭原则
- 具体产品与工厂类之间的耦合度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一个更好的办法是使用工厂方法模式。
1.2 定义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
工厂方法又简称工厂模式或虚拟构造器模式或多态工厂模式,让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是一种类创建型模式。
1.3 结构图
1.4 角色
Product
(抽象产品):定义产品的接口,是工厂方法模式所创建的超类型,也就是产品对象的公共父类ConcreteProduct
(具体产品):实现了抽象产品接口,某种类型的具体产品由专门的具体工厂创建,具体工厂与具体产品一一对应Factory
(抽象工厂):在抽象工厂类中,声明了工厂方法,用于返回一个产品。抽象工厂是工厂方法模式的核心,所有创建对象的工厂类都必须实现该接口ConcreteFactory
(具体工厂):它是抽象工厂类的子类,实现了抽象工厂中定义的工厂方法,并可由客户端调用,返回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
2 典型实现
2.1 步骤
- 定义抽象产品:定义为接口/抽象类,是所有具体产品的父类
- 定义具体产品:实现/继承抽象产品,一个类对应与一个具体产品
- 定义抽象工厂:定义为接口/抽象类,声明工厂方法,但不需要实现,在运行时确定具体工厂
- 定义具体工厂:实现/继承抽象工厂,实现其中的工厂方法
2.2 抽象产品
这里定义为接口:
interface Product
{
void method();
}
2.3 具体产品
两个示例具体产品:
class ConcreteProductA implements Product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 Product A");
}
}
class ConcreteProductB implements Product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 Product B");
}
}
2.4 抽象工厂
这里定义为接口:
interface Factory
{
Product get();
}
抽象工厂中声明了工厂方法但没有实现,交由子类具体工厂负责。
2.5 具体工厂
class ConcreteFactoryA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Product get()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A();
}
}
class ConcreteFactoryB implements Factory
{
public Product get()
{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B();
}
}
一个具体产品对应一个具体工厂,每一个具体工厂返回不同的具体产品。
2.6 客户端
客户端针对抽象产品以及抽象工厂进行编程,无需知道具体产品的类名,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对应的工厂,即可获取具体产品:
Factory factory = new ConcreteFactoryA();
Product product = factory.get();
product.method();
factory = new ConcreteFactoryB();
product = factory.get();
product.method();
3 实例
日志记录器的设计:该记录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存系统的运行日志,例如文件记录或者数据库记录,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进行设计。
设计如下:
- 抽象产品:
Logger
- 具体产品:
DatabaseLogger
+FileLogger
- 抽象工厂:
LoggerFactory
- 具体工厂:
DatabaseLoggerFactory
+FileLoggerFactory
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Factory factory = new FileLoggerFactory();
Logger logger = factory.createLogger();
logger.log();
}
}
//抽象产品
interface Logger
{
void log();
}
//具体产品:DatabaseLogger
class DatabaseLogger implements Logger
{
public void log()
{
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日志记录");
}
}
//具体产品:FileLogger
class FileLogger implements Logger
{
public void log()
{
System.out.println("文件日志记录");
}
}
//抽象工厂
interface LoggerFactory
{
Logger createLogger();
}
//具体工厂:DatabaseLoggerFactory
class DatabaseLoggerFactory implements LoggerFactory
{
public Logger createLogger()
{
return new DatabaseLogger();
}
}
//具体工厂:FileLoggerFactory
class FileLoggerFactory implements LoggerFactory
{
public Logger createLogger()
{
return new FileLogger();
}
}
4 隐藏
可以把抽象工厂设置为抽象类,工厂方法直接可以对客户端隐藏,也就是说可以直接通过抽象工厂调用具体产品类的业务方法,客户端无需创建具体产品,直接通过工厂类调用即可,代码修改如下(抽象产品以及具体产品类不用修改):
//抽象工厂
abstract class LoggerFactory
{
public void log()
{
this.createLogger().log();
}
public abstract Logger createLogger();
}
//具体工厂:DatabaseLoggerFactory
class DatabaseLoggerFactory extends LoggerFactory
{
public Logger createLogger()
{
return new DatabaseLogger();
}
}
//具体工厂:FileLoggerFactory
class FileLoggerFactory extends LoggerFactory
{
public Logger createLogger()
{
return new FileLogger();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ggerFactory factory = new FileLoggerFactory();
factory.log();
}
}
5 主要优点
- 封装细节:工厂方法用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一细节,用户只需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甚至无须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
- 多态:工厂方法的多态性能够让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而如何创建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
- 扩展性好:加入新产品时无须修改抽象工厂,抽象产品的接口,也无须修改客户端与其他的具体产品和具体工厂,只需要增加一个具体工厂以及具体产品,系统扩展性很好,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6 主要缺点
- 类数量多:在添加新产品时,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系统中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有更多的类需要编译和运行,给系统带来额外开销
- 增加理解难度:基于系统的扩展性需要引入抽象层,在客户端中均使用了抽象层的定义,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以及理解难度
7 适用场景
- 客户端不知道其所需要的对象的类: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客户端不需要知道具体的产品类名,只需要知道所对应的工厂即可
- 抽象工厂类通过子类来指定创建哪个对象:工厂方法模式中,抽象工厂类只需要提供一个创建产品的接口,而由其子类来确定具体要创建的对象,利用面向对象的多态性和里氏代换原则,在程序运行时,子类对象将覆盖父类对象,从而使得系统更加容易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