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U学习总结

KUDU学习总结

题记:了解KUDU的相关技术,对其技术产生的背景、数据模型、架构和存储进行知识梳理。

API:https://kudu.apache.org/docs/index.html

1. 技术产生的背景

在 KUDU 之前,大数据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储:

  • 静态数据:以HDFS为存储引擎
    • 优势:适用于高吞吐量的离线大数据分析场景
    • 局限:数据无法进行随机的读写
  • 动态数据:HBase和Cassandra 作为存储引擎
    • 优势:适用于大数据随机读写场景
    • 局限:批量读取吞吐量远不如 HDFS,不适用于批量数据分析的场景

KUDU进行了折中处理:

img

2. 数据模型

img

2.1 核心API

KUDU 的对外 API 主要分为写跟读两部分。其中写包括:Insert、Update、Delete,所有写操作都必须指定主键;读 KUDU 对外只提供了 Scan 操作,Scan 时用户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过滤器,用于过滤数据。

2.2 一致性模型

跟大多数关系型数据库一样,KUDU 也是通过 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来实现内部的事务隔离。

3. 架构

Kudu Architecture

3.1 两个角色

  • Mater Server:负责集群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功能
  • Tablet Server:负责数据存储,并提供数据读写服务

KUDU Client 在与服务端交互时,先从 Master Server 获取元数据信息,然后去 Tablet Server 读写数据,如下图:

img

3.2 数据分区策略

一般数据分区策略主要有两种:

  • Range Partitioning:按照字段值范围进行分区,HBase
    • 优势:数据进行批量读的时候,可以把大部分的读变成同一个 tablet 中的顺序读,能够提升数据读取的吞吐量。并且按照范围进行分区,我们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分区扩展。
    • 局限:是同一个范围内的数据写入都会落在单个 tablet 上,写的压力大,速度慢
  • Hash Partitioning: 按照字段的 Hash 值进行分区,Cassandra
    • 优势:数据的写入会被均匀的分散到各个 tablet 中,写入速度快
    • 局限:对于顺序读的场景这一策略就不太适用了,因为数据分散,一次顺序读需要将各个 tablet 中的数据分别读取并组合,吞吐量低。并且 Hash 分区无法应对分区扩展的情况。

KUDU将不同分区策略进行组合,取长补短。

img

4.存储

4.1 设计目标

  • 快速的列扫描
  • 低延迟的随机更新
  • 稳定的性能表现

4.2 存储方式

列式存储

优势

  • 查询少量列时 IO 少,速度快
  • 数据压缩比高
  • 便于查询引擎性能优化:延迟物化、直接操作压缩数据、向量化执行

劣势

  • 查询列太多时性能下降(KUDU 建议列数不超过 300 )
  • 不适合 OLTP 场景

img

4.3 存储实现

与其他大数据存储引擎类似,KUDU 的存储也是通过 LSM 树(Log-Structured Merge Tree)来实现的。KUDU 的最小存储单元是 RowSets,KUDU 中存在两种 RowSets:MemRowSetsDiskRowSets,数据先写内存中的 MemRowSetMemRowSet 满了后刷到磁盘成为一个 DiskRowSetDiskRowSet 一经写入,就无法修改了。见下图:

img

4.4 应对数据变更

DiskRowSet 是不可修改了,那么 KUDU 要如何应对数据的更新呢?在 KUDU 中,把 DiskRowSet 分为了两部分:

  • base data: 负责存储基础数据
  • delta stores:负责存储 base data 中的变更数据

img

如上图所示,数据从 MemRowSet 刷到磁盘后就形成了一份 DiskRowSet(只包含 base data),每份 DiskRowSet 在内存中都会有一个对应的 DeltaMemStore,负责记录此 DiskRowSet 后续的数据变更(更新、删除)。DeltaMemStore 内部维护一个 B-树索引,映射到每个 row_offset 对应的数据变更。DeltaMemStore 数据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转化成二进制文件存储到磁盘,形成一个 DeltaFile,随着 base data 对应数据的不断变更,DeltaFile 逐渐增长。

4.5 优化读写性能

img在具体的数据(列数据、变更记录)上,KUDU 都做了 B- 树索引,以提高随机读写的性能。在 base data 中,KUDU 还针对主键做了好几类索引(实际上由于 delta store 只记录变更数据,base data 中对主键的索引即本 DiskRowSet 中全局的主键索引):

  • 主键范围索引:记录本 DiskRowSet 中主键的范围,用于粗粒度过滤一些主键范围
  • 布隆过滤器:通过主键的布隆过滤器来实现不存在数据的过滤
  • 主键索引:要精确定位一个主键是否存在,以及具体在 DiskRowSet 中的位置(即:row_offset),通过以 B-树为数据结构的主键索引来快速查找。

随着时间的推移,KUDU 中的小文件会越来越多,主要包括各个 DiskRowSet 中的 base data,还有每个 base data 对应的若干份 DeltaFile。小文件的增多会影响 KUDU 的性能,特别是 DeltaFile 中还有很多重复的数据。为了提高性能,KUDU 会进行定期 compaction,compaction 主要包括两部分:

  • DeltaFile compaction:过多的 DeltaFile 影响读性能,定期将 DeltaFile 合并回 base data 可以提升性能。在通常情况下,会发生频繁变更的字段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字段中的,而 KUDU 是列式存储的,因此 KUDU 还在 DeltaFile compaction 时做了优化,文件合并时只合并部分变更列到 base data 中对应的列。
  • DiskRowSet compaction:除了 DeltaFile,定期将 DiskRowSet 合并也能提升性能,一个原因是合并时我们可以将被删除的数据彻底的删除,而且可以减少同样 key 范围内数据的文件数,提升索引的效率。

4.6 数据写过程

4.7 数据更新过程

4.8 数据读过程

posted @ 2024-06-25 13:22  hou永胜  阅读(4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