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5章读书笔记

第五章 系统调用


一、系统调用概述

  系统调用在Linux中称为syscall,返回的值是long型变量;如果出错,C库会将错误代码写入errno全局变量(通过调用perror()函数可以把该变量翻译成用户可以理解的错误代码);为了保证32和64位系统兼容,系统调用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有不同的返回值类型:在用户空间为int,在内核空间为long。如果一个系统调用被删除或者不可用,sysnisyscall()函数将会占用对应的系统调用号负责“填补空缺”,其只返回-ENOSYS。

二、系统调用作用

  系统调用在用户空间和硬件设备之间提供了一个中间层:为用户空间提供了一个硬件抽象接口;系统调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防止应用程序不正确地使用硬件设备);实现多任务和虚拟内存

三、系统调用号

  每个系统被赋予一个系统调用号,当用户空间的进程执行一个系统调用的时候,这个调用号就指明执行哪个系统调用,进程不会提及系统调用的名称,系统调用号一旦分配不能再有改变,一个系统调用被删除,也不能被回收利用。

四、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用户程序无法直接执行内核代码,它们也不能直接调用内核空间中的代码;通知内核的机制是靠软中断实现的:通过引发一个一场来促使系统切换到内核态去执行处理程序,此时的异常处理程序实际上就是系统调用处理程序——int $0x80所指向的128号异常处理程序就是系统调用处理程序;在陷入内核态之前,用户空间就把相应的系统调用号传给eax;这样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一旦运行,就可以从eax中得到数据。

五、系统调用实现

  明确用途,验证参数,绑定系统调用,定义形式。

 

posted @ 2016-03-23 17:50  5219hsw  阅读(1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