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有效用例》阅读笔记02

  上次谈到了用例中的三大概念元素:范围、主执行者和层次,在最近的阅读中对这三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今天的阅读笔记厚重准备就这三个概念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用例的范围就是项目开发人员负责设计工作的边界,是用来确定设计工作是否完成的重要判断依据。我们首先来说一下确定用例范围的重要性。用例是用与项目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的,而不能确定项目的边界对于一个项目的开发是有着十分严重的破坏性的,甚至就直接决定了这个项目的失败。比如如果在确定用例时没有及时发现一些隐藏的利益相关者,导致在软件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些人的利益,那么在软件设计开发完成之后,这些人发现他们没有得到软件给予的任何帮助,就会立即做出反馈,要求更改开发人员更改系统。可是在项目进行到这个阶段,系统的架构已经确定,再添加功能模块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成本,甚至需要推翻重新来过,就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范围确定的太大了,有一些只需要与别的系统建立接口连接的功能模块也被考虑进来,这就徒然增加了系统开发的工作量,在开发完成之后这个功能还不一定被用户所使用,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应的系统。由此延伸到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对系统边界的分析和确定,一方面是为了确定系统设计的范围,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客户无止境的变更需求,扩宽系统边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一些小的手段来确定用例的边界,比如系统功能的内外列表,执行者的任务级目标列表,还有用例简述等等。
  项目相关人员是指用例的所有参与者,主执行者是指任何能够有行为的人。在软件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系统中设计到的项目相关人员考虑全面,尤其是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分析系统的需求,尽可能的让系统能够为项目设计到的所有人提供服务。如果在需求分析的时候没有及时发现那些隐藏的利益相关者,就很容易出现上文中提到的用例范围确定太窄的情况,从而导致了项目的失败。在分析项目相关人员的时候要尽量多找一些主执行者,通过对他们的行为分析来引导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使用系统的人的身上。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建立一个执行者到目标列表的结构框架,让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框架来分解工作功能和划分优先级。
  实际上在建立一个用例的时候,任何一次交互过程都可以分解成更低层次的目标,所以在编写用例的时候层次是非常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将用例层次概括为三个方面,用户目标、概要层次以及子功能。用户目标是主执行者努力使工作得以完成的目标,是项目开发人员和系统使用者都最感兴趣的目标层次。这个层次是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层次,是最需要我们花精力去了解分析的。而概要目标层次则在更高一层次上包含了更多的用户目标,概要层次描述了用户目标运行的语境,显示了相关目标的生命周期,还要为低层次的目标建立目录表。子功能层次则是在实现用户目标的基础上有些可能会被用到的目标层次。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用得到。在层次分析上最重要的就是找出正确的目标层,还要对其进行分析,在合适的场景下还可以对层次进行升降。
  以上是我在阅读了《编写有效用例》前五章之后,对用例中的三大概念元素:范围、主执行者和层次的理解。
posted @ 2016-10-25 21:14  张晓晨  阅读(1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作者: 张晓晨

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420Rock/>

关于作者:专注java与大数据领域,请多多赐教!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 原文链接 如有问题, 可邮件(zhangxiaochen643@sina.com)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