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952 计算机网络
题目
一、填空题
1. 采用虚电路交换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有X.25、① 和 ATM。
2. IEEE 802.11 定义了两个MAC 功能子层:① 和点协调功能(PCF)子层。
3. 典型的三种传输损伤包括① 、失真和噪声。
4. ARP 请求报文是广播发送,ARP回答报文是①发送。
5. 数字信号 T1 线路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传输多路模拟语言信号,其帧为 193位,每一帧的持续时间为 1/8000秒, 总数据速率为① bps。
6. 为了保证检测所有情况下最多s个错误,块编码中最小汉明距离应为①。
7. 设 m是以位为单位的序列号字段长度,在回退N帧自动重发请求协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必须小于 ;在选择性重复自动重发请求协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最多是心。
8. 一个16端口的以太网二层交换机,有①个冲突域和②个广播域。
9. 某小型公司分配了一个由15个地址组成的地址块, 其起始地址是205.16.37.33,最后一个地址是205.16.37.47,则这个地址块的网络地址是 ① (用变长掩码表示)。
10. IP v6地址 0000:A015:0000:0000:0000:0001:0012:1213 的缩短形式是 )。
11. ICMP 协议的功能是为弥补IP 协议没有差错报告或者差错纠正机制和查询主机或路由器状态的缺点,其报文被封装在①协议的报文中传送,常用的②程序(命令)就是利用ICMP 的回送报文来确定目的主机是否正常工作。
12. 传输层的套接字地址由①和端口号组成。
13.同一时刻双方均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被称为为 。
14.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分别是①、语义和时序。
15. 电子邮件的发送协议是① ,电子邮件的接收协议有POP3 和 IMAP。
16. 在局域网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① 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17. OSI 参考模型中, 数据链路层提供①之间的差错控制和流控, 而传输层的差错控制和流控是在②之间。
18. 传输层流量控制协议采用信贷滑动窗口协议,其发送窗口尺寸是由①决定的。
二、选择题
1. 在OSI参考模型中, 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2. 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 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 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12kbps B.24kbps C.48kbps D.96kbps
3. HDLC 协议的管理(或监控)帧中提供的差错控制机制是( )
A. 后退N帧+ 选择重发;
B. 后退N帧+ 停等协议;
C. 停等协议+ 选择重发;
D. 后退N帧+ 选择重发+停等协议。
4.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能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新发的帧数是( )
A.2 B.3 C.4 D.5
5.在局域网中划分 VLAN,不同VLAN之间必须通过( )连接才能互相通信。
A. 中继端口 B. 动态端口 C.接 入端口D .静 态端口
6. 关于交换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以太网交换机根据MAC 地址进行交换、
B. 帧中继交换机根据虚电路号 DLCI 进行交换
C. 三层交换机根据网络层地址进行转发,并根据MAC 地址进行交换✔
D. ATM 交换机根据虚电路标识和 MAC 地址进行交换?
7. 关于路由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路由器处理的信息量比交换机少,因而转发速度比交换机快
B. 对于同一目标,路由器只提供延迟最小的最佳路由、
C. 通常的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并提供不同协议之间的分组转换、
D. 路由器不但能够根据逻辑地址进行转发,而且可以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转发
8. 访问交换机的方式有多种,配置一台新的交换机时可以通过( ) 进行访问。
A. 通过微机的串口连接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
B. 通过 Telnet 程序远程访问交换机
C.通过浏览器访问指定 IP 地址的交换机
D. 通过运行 SNMP 协议的网管软件访问交换机
9 主机甲通过1 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 10Mo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 10kb 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
A.800ms、 1600ms B.801ms、 1600ms
C.1600ms、 800ms D.1600ms、 801ms
10. 标准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方法是( )
A.1-持续的 CSMA 方法;
B.1-持续的 CSMA/CD方法;
C. 非持续的 CSMA/CD方法;
D. p-持续的 CSMA 方法。
11.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 ( ) 算法计算最佳路由。
A. Dynamic-Search B. Bellman-Ford
C. Dijkstra D. Spanning-Tree
12. 在 RIP 协议中,可以采用水平分割法(Split Horizon)解决路由环路问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把网络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以减少路由循环
B. 不要把从一个邻居学习到的路由再发送回该邻居
C. 设置邻居之间的路由度量为无限大
D. 路由器必须把整个路由表发送给自己的邻居
13.如果用户网络需要划分成5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25 台主机,则适用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255.19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24
14. 在 TCP/IP 体系结构中,直接为 ICMP 提供服务的协议是( )
A. PPP B. IP C. UDP D. TCP
15.如下图所示的网络配置中,4个组织结构的地址块被汇聚为一个较大的地址块,图中路由器 R2 的 m0 接口的网络地址是( )
A.140.24.7.0/24 B.140.24.7.64/24
C.140.24.7.128/24 D.140.24.7.192/24
16.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
A. 报文、 帧、 比特 B. 分组、报文、 比特
C. 分组、 帧、 比特 D. 数据块、分组、比特
17.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
Ⅰ 中继器 Ⅱ集线器 Ⅲ网桥 Ⅳ路由器
A. 仅 Ⅰ和Ⅱ B. 仅皿 C. 仅Ⅲ和Ⅳ D. 仅Ⅳ
18. 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 Web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的协议是(
A. PPP B. ARP C. UDP D. SMTP
19.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 seq=11220)的 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 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 TCP 段可能是( )
A.(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SYN=1, ACK=1, seq=11221, ack=11221)
D.(SYN=0, ACK=0, seq=11220, ack=11220)
三、简答题
1. 互联网中,从主机的浏览器到服务器的 Web服务之间,存在几级地址寻址?这些寻址机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多级寻址?
2. 在 OSI 的 7 层网络模型中,哪几层存在流量控制?这些流量控制的原理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多个"层"均进行流量控制?
3. 简述TCP 拥塞控制中的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的原理,并画出示意图, 阈值为16。
4.简述当前典型的Web邮箱登录都采用了哪些安全机制?并简述传输层安全机制原理。
5.简述DNS 两种工作模式的原理。
四、计算题
1. 使用每个信号元素 8 个电平级的传输方案在 PSTN 传输数据。如果 PSTN 的带宽是3000Hz,典型的信噪比是 20dB,试求出无噪声下 Nyquist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C, 和有噪声下的理论最大信息速率 C-max。
2.某局域网采用 CSMA/CD 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 10MBP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 2KM,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1) CSMA/CD 协议中的冲突窗口和最小帧长的定义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用数学公式解答;
(2)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止,最短需经多长时间? 最长需经过多长时间? (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3)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大网数据锁(1518字节)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锁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锁,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不考虑以大网的前导码)
3. 按照下图给出的拓扑结构,使用Dijkstra算法求结点 A 到结点F 的最小费用路径, 并给出以A 为顶点的最小代价通路树。
4. 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可把大网络分成小子网。假设 A 公司需要把子网掩码为255.255.0.0 的网络 40.15.0.0分为两个子网, 假设第一个子网为 40. 15. 0. 0/ 17, 则
(1)第二个子网的网络号和子网掩码是多少?假设另外一个B 公司有2个分部,第一分部有2000 台主机,
(2) 则至少应给其分配多少个 C类网络?如果分配给第一分部的网络号为196. 25. 64. 0,
(3)则指定给其的子网掩码为是多少? 假设给B 公司的第二分部分配的C 类网络号为 196. 25. 16. 0~196. 25. 31. 0,
(4) 则其对应的子网掩码是多少?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标地址为 11000100.00011001.01000011.00100001 的数据报,
(5) 则该数据报应送给B公司的第一分部还是第二分部?以上答案的计算过程全部写出。
5. 某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路由器R1 通过接口 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 LO 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 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1的L0接口的 IP 地址是 222.118.2.1; R2 的 L0 接口的 IP 地址是 222.118.2.2, L1 接口的 IP 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 地址是 222.118.3.1; 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是222.118.3.2。
R1 和 R2的路由表结构为:
目的网络IP 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 地址 接口
(1) 将 IP 地址空间 222.118.1.0/24 划分为 2 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 1、局域网 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 IP 地址数不少于 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的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请完善下面R1的路由表,使其包括到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Rl 路由表:
目的网络IP地址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IP地址 |
接口 |
222.118.1.0 |
255.255.255.128 |
Direct |
El |
222.118.1.128 |
255.255.255.128 |
Direct |
E2 |
|
|
|
|
|
|
|
|
五、综合题
某主机的MAC 地址为00-15-C5-C1-5E-28, IP 地址为 10.2.128.100(私有地址)。 图1是网络拓扑,图2是该主机进行 Web请求的1个以太网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十六进制及ASCII码内容。
0000 00212721 51ee0015 c5 c15e 2808 00 45 00 -!|!Q……^(. E.
0010 01 ef113b 4000 8006 ba9d0a02806440 aa …:@…d:@.
0020 622004 f f 0050 e0 e2 00 fa 7b f9 f8 05 50 18 b P { P
0030 fa f0 la c4 00 00 47 45 54 20 2f72 66 63 2e 68 ……GE T /rfc . h
0040 74 6d 6c 2048545450 2f312e310d0a4163 tm1 HTTP /1.1. Ac
图2 Web请求数据(前 80 字节)
请参考图中的数据回到一下问题:
(1) Web 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什么? 该主机的默认网关的MAC 地址是什么?
(2)该主机在构造图2 的数据帧时,使用什么协议确定目的MAC地址?封装该协议请求报文的以太网帧的目的MAC 地址是什么?
(3)假设 HTTP/1.1 协议以持续的非流水线方式工作,一次请求-响应时间为 RTT, rfc. html 页面引用了5 个 JPEG 小图像,则从发出图2中的 Web请求开始到浏览器收到全部内容为止, 需要多少个 RTT?
(4)该帧所封装的 IP 分组经过路由器R转发时,需修改IP 分组头中的哪些字段?
版本 |
头部 长度 |
服务类型 |
总长度 |
标识 |
标志 片偏移 |
||
生存时间(TIL) |
协议 |
头部校验和 |
|
源IP地址 |
|||
目的IP地址 |
答案
一、 填空题
1、 帧中继 2、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3、 衰减 4、 单播
5、 1.544Mb/s 6. s+1
7.①2ⁿ ②2ᵐ⁻¹ 8、 ①16 ②1
9、 205.16.37.32/28 10、 0:A015::1:12:1213
11、 ①IP ②Ping 12、 IP 地址
13、全双工通信 14、 语法
15、 SMTP 16、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17、①结点 ②端口 18、min(拥塞窗口, 接受窗口)
二、选择题
1-5 |
6-10 |
11-15 |
16-19 |
B、B、A、C、A |
D、C、A、D、B |
C、B、D、B、A |
C、D、D、C |
三、简单题
1、 四级寻址:物理寻址、逻辑寻址、端口寻址 专用地址
物理寻址仅是负责处理本地网络寻址的问题;逻辑寻址处理需要通过网络边界的寻址问题;端口寻址是负责处理将报文传送给计算机上的指定进程;专用地址是负责应用层应用用户,账号或资源定位之间的寻址。
多层寻址是因为网络是多个物理网络互联而形成的,在不同的网络中有不同的寻址方法,数据链路层是物理网络中的寻址,互联网是互联起来的逻辑网络中的寻址,IP 地址只能寻址到终端,要寻址到具体的应用进程还需要端口号。端口号只能寻址到应用进程,但进程中的标志还需要专用地址来寻址。
2.链路层, 网络层和传输层;
链路层采用信贷滑窗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 网络层:采用 ICMP 的源抑制;传输层: 接收方在每次确认报文中都会捎带一个接收窗口大小来进行发送方的流量控制。
在多个层进行流量控制的原因是在 osi模型中,每一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对等实体之间的流量控制要求并不相同,所以需要多层流量控制。
3、慢开始: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 cwnd 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增加至多一个MSS的数值。
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cwnd, 可以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拥塞避免: 当拥塞窗口值大于慢开始门限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拥塞避免算法使发送的拥塞窗口每经过一个往返时延 RTT就增加一个MSS的大小。
4.主要采用了四种安全机制
(1) 电子邮件服务器部署 SSL 证书确保用户使用Web 登录邮箱时的邮件信息安全;
(2)使用客户端证书用于 WEB 方式登陆的强身份认证, 替代不安全的用户名和密码方式认证;
(3)邮件回接收服务器和发送服务器部署 SSL 证书,确保链路加密;
(4)使用客户端证书实现WEB方式和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方式的电子邮件加密和数字签名。
SSL 安全机制是依靠数字证书来实现的。用户与 IIS服务器建立链接后,服务器会把数字证书和公用密钥发送给用户,用户端生成会话密钥,并用公共密钥对会话密钥进行加密,然后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端用私人密钥进行解密,
这样, 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建立了一条安全通道, 只有SSL允许的用户才能与IIS服务器进行通信。
5、递归模式和迭代模式(按此描述言之有理即可)
递归解析
客户端(解析程序)可以从名字服务器中请求递归应答。这意味着解析程序期望服务器提供最终的答案。如果服务器是这一域名的授权服务器,它会检查它的数据库并做出响应。如果服务器不是授权服务器,它会把请求发送给另一个服务器(通常是父服务器),并等待响应。如果父服务器是授权服务器, 它就做出响应。 否则, 它仍然把这个查询发送给另一个服务器。当这个查询最终得到解析后,响应就后向传送,直到最终到达发出请求的客户机。这就是递归解析 (recursive resolution)
如图所示。
选代解析
如果客户端没有请求递归应答,那么映射可以迭代的形式进行。如果服务器是该名字的授权服务器,那么它发送应答;如果它不是,它就返回它认为可以解析该这个查询的服务器的IP地址(给客户端),由客户端负责向第二台服务器重复发送请求。如果新的地址解析服务器能够解析这一问题, 那么它就用IP地址响应这一请求:否则, 它向客户端返回新服务器的IP地址。这时,客户端必须向第三台服器重复该请求。这一过程称为迭代解析(iterative resolution),因为客户端向多台服务器重复同样的请求。在图中,客户端在从megraw.com得到应答之前, 向四台服务器发送了查询请求。
四、计算题
1.
C1=2Wlog₂N=2×3000×log₂8=2×3000×3=18000b/s
C2=Wlog₂ (1+S/N) =3000×6.66>C1
故选择 C1 作为最大传输速率, 即 18000b/s
2.
(1)冲突窗口:以太网数据帧端到端的往返时延
最小帧长:CSMA/CD 总线网中的所有数据帧的最小长度
数学关系: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
(2)甲乙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所需时间最短:
1km/200000km/s×2=1×10⁻⁵s
当一方发送的数据马上到达而另一方开始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军检测到冲突所需时间最长:
(3) 发送一帧需要的时间1518B/(10Mb/s)=1.2144ms
确认帧发送时延=64B/(10Mb/s)=0.0512ms
传输周期=0.0512+1.2144+0.02=1.2856ms
有效的数据传输速率=15000×8bit/1.2856ms=9.33Mb/s
3.
|
目标结点 |
|
|||
集合 |
B |
C |
D |
E |
F |
A |
1 |
∞ |
D |
∞ |
∞ |
AB |
1 |
4 |
4 |
2 |
∞ |
ABE |
1 |
3 |
3 |
2 |
6 |
ABCE |
1 |
3 |
3 |
2 |
5 |
ABCDE |
1 |
3 |
3 |
2 |
5 |
ABCDEF |
1 |
3 |
3. |
2 |
5 |
可知A 到F 的最小费用路径为: A->B->E->C->F 代价: 1+1+1+2=5
4.
(1) 40.15.128.0, 255.255.128.0 (4) 255.255.240.0
(2)8 (5) 第一分部
(3) 255.255.248.05
答:所以划分的两个网段是:子网划分结果为:
局域网 1: 202.118.1.0/25,局域网2: 202.118.1.128/25
(2) R1 的路由表如下
目的网络 IP 地址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1P 地址 |
接口 |
222.118.3.2 |
255.255.255.255 |
222.118.2.2 |
L0 |
0.0.0.0 |
0.0.0.0 |
222.118.2.2 |
LO |
五、综合题
(1) 64.170.98.32, 00-21-27-21-51-ee
(2) ARP FF-FF-FF-FF-FF-FF
(3)6
(4) 须将源 IP 地址0a028064 改为650c7b0F
生存时间(TTL) 减1
校验和字段重新计算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 上周热点回顾(2.17-2.23)
· 如何使用 Uni-app 实现视频聊天(源码,支持安卓、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