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掺杂浓度高的空间电荷区反而窄?

一个解释是:掺杂高的P区,较窄的区域就贡献足够的空穴,跟N区贡献出的电子相抵消

另一个解释是:P型半导体中所谓的空穴,其实是电中性的;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是从施主杂质那里跑出来的。P型和N型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时,每有一个自由电子进入P型区域和空穴结合,就多了一个真正的负离子(那个结合了自由电子的空穴)和一个真正的正离子(那个丢掉了电子的施主杂质)。
那么,这两个正负离子都存在于空间电荷区,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空间电荷区是电中性的。
由于成对出现的正负离子,并且正离子出现在空间电荷区的N型区域,负离子出现在空间电荷区的P型区域,因此两种电荷的各自的总量相等,导致空间电荷区总的来说呈现电中性。如果参与结合的P型和N型半导体的掺杂浓度不同,那么单位体积里面能够得到的离子数量不同,那么产生相同数量的正负离子所需要的体积就不同,在这里就反映为空间电荷区向着各自半导体区域延伸的长度不同,导致P型和N型的空间电荷区长度不同。同理,也能解释为什么高掺杂的情况下PN结变窄。

posted @ 2015-09-05 20:06  无畏的奶酪  阅读(35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